p*y
2 楼
016-03-31 分类:牛人 阅读(197) 评论(0)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一度30天廋了10斤
初见杭婧,她穿着一身冬日的装扮,带着一副黑边框眼镜,脖子间围着一条丝巾,整个
人简洁而大方。还没有进会议室的时候,她靠着墙,随性地和我们聊着,脸上总是带着
淡淡的笑容。
2012年9月,杭婧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按照学院的轮转培养制度,
她得以进入到施一公实验室中见习,但见习期满后是否能够留下,还要取决于她的表现
。一开始,杭婧心理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新环境中的同学非常优秀,而且都比她
进实验室要早,激烈的竞争让她有些忐忑;另一方面,施一公教授的名望众所周知,杭
婧有点担心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没法胜任实验室的工作。
压力就是动力,杭婧从来都是个不服输的姑娘。一个月的轮转期中,她每天都在实验室
工作到晚上12点左右,完全没有娱乐和休息的概念。短短30天,她瘦了整整十斤,回首
那段充实的“拼搏岁月”,杭婧开玩笑说,“之前一直想减肥都减不下来,看来还是泡
实验室最管用。”最终,杭婧身上的这股“拼劲”打动了施一公教授,她也顺利地留在
了心仪的实验室继续工作。
直博二年级一作发《自然》
杭婧深知,能在施一公老师的团队中做科研是一种幸运,因此,她加倍努力地承担了许
多工作。她从实验室的一个既有研究问题入手,对剪接体通路中重要蛋白质Lsm复合物
的结构开始解析。
尽管这项工作之前已经有不错的基础,但是杭婧丝毫不敢松懈,她把自己的“拼劲”进
一步发挥到了极致。每天平均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一度让她脸上长出痘痘,头发也掉得
不少,她却不改初心,继续反复查找文献,不断推进实验。
2014年2月,杭婧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研究成
果。这时,她直博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才刚刚过去。
伴随着身边老师与同学的祝贺,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传来:博士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发表
这么高水平的文章,纯粹是运气好吧?面对这种质疑,杭婧表现得非常淡定,她总是谦
虚地表示实验室既有的研究基础和论文发表时的运气都很重要。
杭婧特别喜欢格拉德威尔说的一句话:“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
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
条件。”在杭婧看来,自己并不是天才,相关研究功底也没有特别的优势,但只要她下
定决心攻克一个难题,就会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仅仅完成任务也不
是她的风格,她要追求的是卓越的研究成果。
挑战世界顶尖课题
剪接体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世界难题。剪接体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人类35%
的遗传紊乱都与它功能失常有关,甚至包括一些种类的白血病和癌症。近20年来,全球
众多一流实验室都想“捕捉”剪接体,却无突破。
杭婧有幸加入了施一公剪接体结构研究团队,确定了剪接体结构为主要目标的研究课题
。“施一公老师曾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我们所要追求的不仅是
在《自然》《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更要努力做出能够写进教科书的科研成果。”
老师的话对她触动很大,所以她选择了迎难而上。
在《自然》上发表论文不久后,很快她平复心态,又一头扎进了新的实验中,继续推进
对剪接体结构的研究。然而研究进展并非十分顺利,刚开始的几个月,课题组最基本的
提取蛋白样品工作都毫无进展,团队氛围十分压抑。她查阅了大量与课题有关的文献,
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把蛋白的提取、纯化、点晶体等工作一点一点不断向前推进,可最
终长出来的晶体却不符合课题要求,这让她感到非常失望和难过。
整整一年的时间,她把大量的心血都花在课题上却进展甚少,她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开
始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能力走完后续的科研进程。
面对这种情况施一公教授鼓励开导她:“小丫头做这么难的课题也是挺不容易的,你们
也不要着急,慢慢来,总会出现转机的。”杭婧逐渐调整心态,重新调整了纯化手段,
从传统的体外组装改为从特殊品种酵母中内源性提取蛋白。她利用新技术对提取的蛋白
质进行精加工,推进十分顺利,团队很快获得了剪接体中多个关键分子的超高分辨率三
维结构。他们在3.6埃,相当于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水平上,揭开了剪接体的“神
秘面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如此突破的团队。
“拼命”是大家对杭婧的一致印象。她曾平均每天12小时、基本无双休泡在实验室拼命
工作,打鸡血般地读文献。她还曾经连续工作42个小时完成论文攻坚校对,那天凌晨4
点,也就是她刚刚结束连续42个小时的工作后,杭婧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算一算,
已经连续工作42小时未眠。人生能有几回搏?不秀辛苦,不为安慰,只求mark一下这一
时刻,然后美美的睡去。”还有一次在实验过程中,她脚底扎进一个一厘米长的玻璃渣
,可她做实验太投入没有感觉到,直到做完一天实验晚上回宿舍洗澡,才发现脚已经肿
得像面包。从此“拼命婧姐”的称号在实验室中传开了。
自我定位:超强团队中的一分子
杭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她认为主要得力于超强团队的支持和协作。她所在的团队由顶
级科学家施一公教授亲自指导,耳濡目染,她学到了不骄不躁、平和谦虚、淡泊名利的
君子之风,刻苦钻研、积极求是的科研精神深入大脑。面对别人的赞美她总会谦虚地表
示:“电镜数据的分析还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接下来更加重
要的工作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
在解析剪接体的工作中,团队其他两名成员闫创业博士、万蕊雪同学也付出了非常多的
努力,三个人发挥所长、分工合作,使得团队的战斗力达到最大化,三个人相互鼓励、
取长补短,一起攀登科研高峰。施一公教授说:“正是这三个训练有素、非常优秀的科
学家,才使团队能领先做出了这一成果。”可见一个本土团队只要精诚合作,也会取得
震惊世界的成果。在实验室里,优秀的同学们相互合作和竞争,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在进行头脑风暴时他们会发生争论,大家都在思维碰撞中触发灵感。平常生活中大家
关系十分融洽,这为她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杭婧说:“在我们实
验室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相互竞争是一件好事,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也会带动身边其他
人,于是良性竞争的环境就这么创造出来了。”
来源:清华新闻网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一度30天廋了10斤
初见杭婧,她穿着一身冬日的装扮,带着一副黑边框眼镜,脖子间围着一条丝巾,整个
人简洁而大方。还没有进会议室的时候,她靠着墙,随性地和我们聊着,脸上总是带着
淡淡的笑容。
2012年9月,杭婧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按照学院的轮转培养制度,
她得以进入到施一公实验室中见习,但见习期满后是否能够留下,还要取决于她的表现
。一开始,杭婧心理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新环境中的同学非常优秀,而且都比她
进实验室要早,激烈的竞争让她有些忐忑;另一方面,施一公教授的名望众所周知,杭
婧有点担心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没法胜任实验室的工作。
压力就是动力,杭婧从来都是个不服输的姑娘。一个月的轮转期中,她每天都在实验室
工作到晚上12点左右,完全没有娱乐和休息的概念。短短30天,她瘦了整整十斤,回首
那段充实的“拼搏岁月”,杭婧开玩笑说,“之前一直想减肥都减不下来,看来还是泡
实验室最管用。”最终,杭婧身上的这股“拼劲”打动了施一公教授,她也顺利地留在
了心仪的实验室继续工作。
直博二年级一作发《自然》
杭婧深知,能在施一公老师的团队中做科研是一种幸运,因此,她加倍努力地承担了许
多工作。她从实验室的一个既有研究问题入手,对剪接体通路中重要蛋白质Lsm复合物
的结构开始解析。
尽管这项工作之前已经有不错的基础,但是杭婧丝毫不敢松懈,她把自己的“拼劲”进
一步发挥到了极致。每天平均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一度让她脸上长出痘痘,头发也掉得
不少,她却不改初心,继续反复查找文献,不断推进实验。
2014年2月,杭婧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研究成
果。这时,她直博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才刚刚过去。
伴随着身边老师与同学的祝贺,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传来:博士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发表
这么高水平的文章,纯粹是运气好吧?面对这种质疑,杭婧表现得非常淡定,她总是谦
虚地表示实验室既有的研究基础和论文发表时的运气都很重要。
杭婧特别喜欢格拉德威尔说的一句话:“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
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
条件。”在杭婧看来,自己并不是天才,相关研究功底也没有特别的优势,但只要她下
定决心攻克一个难题,就会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仅仅完成任务也不
是她的风格,她要追求的是卓越的研究成果。
挑战世界顶尖课题
剪接体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世界难题。剪接体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人类35%
的遗传紊乱都与它功能失常有关,甚至包括一些种类的白血病和癌症。近20年来,全球
众多一流实验室都想“捕捉”剪接体,却无突破。
杭婧有幸加入了施一公剪接体结构研究团队,确定了剪接体结构为主要目标的研究课题
。“施一公老师曾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我们所要追求的不仅是
在《自然》《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更要努力做出能够写进教科书的科研成果。”
老师的话对她触动很大,所以她选择了迎难而上。
在《自然》上发表论文不久后,很快她平复心态,又一头扎进了新的实验中,继续推进
对剪接体结构的研究。然而研究进展并非十分顺利,刚开始的几个月,课题组最基本的
提取蛋白样品工作都毫无进展,团队氛围十分压抑。她查阅了大量与课题有关的文献,
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把蛋白的提取、纯化、点晶体等工作一点一点不断向前推进,可最
终长出来的晶体却不符合课题要求,这让她感到非常失望和难过。
整整一年的时间,她把大量的心血都花在课题上却进展甚少,她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开
始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能力走完后续的科研进程。
面对这种情况施一公教授鼓励开导她:“小丫头做这么难的课题也是挺不容易的,你们
也不要着急,慢慢来,总会出现转机的。”杭婧逐渐调整心态,重新调整了纯化手段,
从传统的体外组装改为从特殊品种酵母中内源性提取蛋白。她利用新技术对提取的蛋白
质进行精加工,推进十分顺利,团队很快获得了剪接体中多个关键分子的超高分辨率三
维结构。他们在3.6埃,相当于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水平上,揭开了剪接体的“神
秘面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如此突破的团队。
“拼命”是大家对杭婧的一致印象。她曾平均每天12小时、基本无双休泡在实验室拼命
工作,打鸡血般地读文献。她还曾经连续工作42个小时完成论文攻坚校对,那天凌晨4
点,也就是她刚刚结束连续42个小时的工作后,杭婧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算一算,
已经连续工作42小时未眠。人生能有几回搏?不秀辛苦,不为安慰,只求mark一下这一
时刻,然后美美的睡去。”还有一次在实验过程中,她脚底扎进一个一厘米长的玻璃渣
,可她做实验太投入没有感觉到,直到做完一天实验晚上回宿舍洗澡,才发现脚已经肿
得像面包。从此“拼命婧姐”的称号在实验室中传开了。
自我定位:超强团队中的一分子
杭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她认为主要得力于超强团队的支持和协作。她所在的团队由顶
级科学家施一公教授亲自指导,耳濡目染,她学到了不骄不躁、平和谦虚、淡泊名利的
君子之风,刻苦钻研、积极求是的科研精神深入大脑。面对别人的赞美她总会谦虚地表
示:“电镜数据的分析还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接下来更加重
要的工作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
在解析剪接体的工作中,团队其他两名成员闫创业博士、万蕊雪同学也付出了非常多的
努力,三个人发挥所长、分工合作,使得团队的战斗力达到最大化,三个人相互鼓励、
取长补短,一起攀登科研高峰。施一公教授说:“正是这三个训练有素、非常优秀的科
学家,才使团队能领先做出了这一成果。”可见一个本土团队只要精诚合作,也会取得
震惊世界的成果。在实验室里,优秀的同学们相互合作和竞争,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在进行头脑风暴时他们会发生争论,大家都在思维碰撞中触发灵感。平常生活中大家
关系十分融洽,这为她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杭婧说:“在我们实
验室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相互竞争是一件好事,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也会带动身边其他
人,于是良性竞争的环境就这么创造出来了。”
来源:清华新闻网
r*t
4 楼
这算是马克思所谓的“工人贵族”吧。
T*G
8 楼
她跟着别的PI或者自己发一篇再说学神吧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016-03-31 分类:牛人 阅读(197) 评论(0)
: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016-03-31 分类:牛人 阅读(197) 评论(0)
: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l*r
10 楼
施一公的确厉害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016-03-31 分类:牛人 阅读(197) 评论(0)
: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016-03-31 分类:牛人 阅读(197) 评论(0)
: 杭婧,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施一公教授,研究方
: 向是剪接体领域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她共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一篇,在《科学》上发表
: 文章两篇,影响因子累积破百,或许用学神都不足以形容她了。
: 2015年9月11日,两篇阐释生命大分子剪接体结构的文章以杂志当期封面的形式,“背
: 靠背”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震惊了学术界。两篇论文的科学意义十分重大
: ,它们不仅完善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
: 快速发展。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级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一名在读
: 的清华女博士生。她,就是杭婧。
x*9
15 楼
seller refurb很少把外壳也refurb的
更多的都是做下检查,确保功能完全
可以认为是certified used
但是factory refurb基本都是全新的壳,外表和全新无异
更多的都是做下检查,确保功能完全
可以认为是certified used
但是factory refurb基本都是全新的壳,外表和全新无异
w*p
21 楼
factory refurbish 基本可以理解为新的。 有些据说就是新的,变相打折走量而已
比如深圳直发得ipad3
比如深圳直发得ipad3
h*r
22 楼
factory refurbish要看保修期。
保修期短的就是旧的。
如果和新的一样的保修期就跟新的差不多了。
保修期短的就是旧的。
如果和新的一样的保修期就跟新的差不多了。
相关阅读
Re: has maize sequence been sequenced?Re: 拜托,发个言呐!Re: Your suggestion is appreciated..Re: help me with cyclin D1 westernRe: looking for dye or antibody for ER, golgi, neuclear and proteasomeRe: 检测基因表达变化时,RT-PCR和Northern blot首选哪个?PCRLinks.com Home for PCR usersRe: Southern Blot问题求教!Re: 撕心裂肺地求救!!!Nature reviews on proteomicsInteresting paper on Nature about RNAiRe: 请问一个关于保存酶的问题how to download the full text of Mouse Genetics?Re: 离子通道有什么好研究的?"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Re: 高KCl去极化的原理是什么?MCBC journal club paper (the 3rd?)Re: 今天被一个师弟问倒了,巨简单的问题,汗!Re: 请教Western Blot中block的一个问题Re: Help! Qualify QuestionRe: his-tag蛋白提纯中,equlibrium buffer中的NaCl干什么Re: MCBJC-call for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