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CCER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avatar
CCER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Economics - 经济
X*7
1
移民美国做好财产规划可合理避税。美国全球征税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只要了解清楚美国税赋的特点,可以及早规划个人资产,合理规避双重征税。
如果在移民前做好财产规划,就不用担心所有资产全部变成美国税务局课税的对象。考虑到大多数考虑移民美国的人士都会担心赋税问题,在下面专门对美国税赋情况及合理避税的方法,提出几个财产规划的问题:1.以何人名义作为主申请人取得美国绿卡?2.移民前取得美国绿卡的主申请人及其共同取得人名下财产、所得及于美国境外所得税纳税情况?3.投资美国资金来源为何?4.规划资金如何流入美国?5.如何规划财产,才能使主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移民后缴最少税?
移民美国前可与专业会计师商讨,拟出目前的财产配置表、未来五年的资金预算表等,以便作出完善的移民财产规划。税务专家向大家支招,移民前的税务规划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1.收入低、财产少的配偶当绿卡主申请人。例如,当夫妻申请移民时,以收入低、财产少的配偶当绿卡主申请人,如只有太太一人申请绿卡,如此先生在美国以外的资产就不会有海外所得课税问题。2.移民前考虑财产处分与否的差异。例如可以在移民前将房产或股票先行出售,取得现金后待移民后再买回,或者赠与家人,就可避免相关税务问题。3.移民后,在美成立Living Trust,ILIT信托保险或IDGT信托做税务规划。4.海外工作,美国免税。5.善用非美籍境外赠与及美籍赠与免税额。
avatar
x*6
2
本人最近申请了一个销售职位。公司最近要电话面试,已经说了要问销售经历及其专业
有关问题。但本人没有销售经历,面试时如何回答好?专业知识我应该能应付。另外,
各位在美国做过销售能否介绍一下,在美国怎么做销售。
avatar
d*r
3
【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 投票结果:
** 标题:
《2010冬日诗社作品》
** 描述:
投票描述:《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已经圆满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踊跃参加。
这次活动是新的诗版版务上任以后的第一次活动,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的作品实在是意外。
现在按照活动的程序,对所有作品进行投票,也同时欢迎大家对于作品多点评。
(1) 《佳节》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2) 《七言》作者supermc 0 票 约占 0%
(3) 《相见欢》作者csboy2007 0 票 约占 0%
(4) 《五言》作者dancooper 1 票 约占 5%
(5) 《杂诗》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6) 《元旦感怀》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7) 《七言》作者jiarenzui 2 票 约占 10%
(8) 《咏古画》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9) 《探春令》作者ladyred 3 票 约占 15%
(10) 《五言其一》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11) 《五言其二》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12) 《生查子》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13) 《长相思》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14) 《2010冬踏雪上班族》作者CABOY 2 票 约占 10%
(15) 《天仙子》作者ladyred 2 票 约占 10%
(16) 《采桑子》作者ladyred 0 票 约占 0%
(17) 《相见欢》作者xiaozhu 2 票 约占 10%
(18) 《长相思其二》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19) 《捣练子令》作者ladyred 1 票 约占 5%
(20) 《捣练子令其二》作者ladyred 0 票 约占 0%
(21) 《五言其三》作者ladyred 0 票 约占 0%
(22) 《冬雨》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23) 《冬日》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24) 《冬雪》作者abbabb 1 票 约占 5%
投票总人数 = 6 人
投票总票数 = 20 票
skyblue0 的建议如下:
投了
avatar
j*x
4
最近我迷上了建网站
自己也建了4,5个站~
这种痴迷状态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学业
现在我所担心的是,目前看起来网站只凭广告很难赚到大钱。而且如果每天研究这些技
术,感觉就和国内的很多人一样
我是该继续搞下去,还是收心专注于学业以求毕业后找个工作?
感觉搞网站很难达到年收入十万美元啊
avatar
e*f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ardware 讨论区 】
发信人: emtf (emtf), 信区: Hardware
标 题: HP笔记本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8 22:51:28 2009, 美东)
HP笔记本的一个问题,就是用键盘输入时候,光标经常会自动跳到别的位置,非常烦人
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Thanks
avatar
s*e
6
Hi,
My Thinkpad T400 has problem to start any program, any click shows the
following pop-up window:
qmd.ext Entry Point Not Found
The procedure entry point MSWSOCK.MigrateWinsockConfiguration could not be
located in WSCOK32.dll
I try to install some sofware from download but encounter this error message
first.But I can still open files such as excel or word, but not able to
start any programs including Firefox.
Please help me if you know the solution.
Thanks!
avatar
v*y
7
很久之前,一位学人朋友讽刺CCER不做严肃学术,而是定位为智库的角色。今天看到这
个CCER搞的“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比赛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又证明了这一点。实在想不起,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系会花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搞这种比赛吧(要知道很多国内的学校Econometrica都奖励不到5万)。甚至连brookings机构、RAND这种智库也不屑搞这种不严肃的比赛。这种比赛应该是《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新世纪周刊》搞吧。即使不按照邹恒甫说的大学应该搞纯学术,CCER可以像FED那样做点应用学术研究和政策报告,至少也不用花精力去搞时评吧。
个人感觉,这样也对研究生有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
看来我那位学人朋友错了,周其仁领导下的CCER已经定位于杂志社、报社等新闻媒体了
。从十年前的最国际接轨的经济学研究,到现在国际发表明显落后外经贸大学(更不用
说光华、清华、上财),真是令人叹息 (http://bbs.pinggu.org/thread-1188380-1-1.html )。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活动
活动细则
为鼓励更多优秀作品参与“CEN经济评论”活动,组委会定于7月1日起,对活动奖项设置做以下调整:
1、“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奖一名,奖金人民币五万元。 2、“CEN月最佳经济评论”奖十二名,每月一篇,奖金人民币1万元。 3、鼓励奖若干名(该奖项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有作品中评选,每月“最佳评论奖”获奖作品不参与此项评选),奖金1000元/人,颁发证书。 4、优秀评论员若干(该奖项于2012年6月在所有参与文章评论互动的网友中选取),奖励200元卓越购书卡/人。
注:调整后新参赛作品必须为未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作品。
avatar
u*b
8
感谢大家的投票!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头奖归 ladyred,奖励伪币100。另外ladyred几乎所有作品都获奖了,确实厉害!得奖
作品
探春令
红葡萄酒,绿圣诞树,愁肠几度。飞霜落雪风不住。怎忍顾,归乡路。
锦瑟无弦笙无柱,人生常如故。唱元曲,生旦分离,何日可把衷情诉。
上阙红葡萄酒,绿圣诞树,这个写的很有特点,也很有现代元素。到怎忍顾,归乡路,
由眼前之景想到思乡之情。下阙锦瑟无弦笙无柱,让人想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人生之感
慨如更古咏叹。
二等奖并列为
jiarenzui
江南元岁桃花雨,
洗却旧符诞新株。
渔女晚唱明眸顾,
钓叟迟归愁眉舒。
远行游子今安在?
雪满客舍泪满书。
圣京灯火通晓旦,
长忆故园春色殊。
CABOY
2010冬踏雪上班族
旦起岁终日,
夕经霜月天,
平原空余雪。
不见林中鸢。
ladyred
天仙子
圣诞树前把酒看,
光华耀眼松枝颤。
驯鹿雪橇何时归?
对小窗,听风晚,
叹岁岁谁知寒暖。
天上人间花未开,
蝶梦醒来酒正酣。
醉里犹自道平安,
日已旦,人未倦,
明年欢笑应不断。
xiaozhu
相见欢
今夜月如钩,窗前凭素手。瑶池并绮窗,金飞旋玉走。元是相见欢,相见使人愁。
以上作品各奖励伪币50
三等奖
dancooper
圣朝喧喧日
诞而一甲子
元祖犹在庭
旦旦惕白鸡
新官循习蠹
年转似旧夕
诗因曹人梦
聚散应择枝
重重关山阻
在莒志可敌
参商一相逢
与君话旧时
ladyred
妙手描绘大千世,
开元诞物古今同。
远山旦旦夕夕树,
临水朝朝暮暮钟。
陋室无处可生尘,
平野有雪能悟空。
向晚圣寺听禅去,
归来独自倚青松。
圣子诞何方
明星为指引
三贤俱礼至
牧郎奉歌新
五餅两鱼意
创生救世心
千载情犹在
光芒照古今
元旦今又至
赏雪品佳茗
珊珊红果树
皑皑绿湖冰
香飘愁云散
魂溶薄雾停
云中书未递
小栏独自凭
浮云不蔽日
地难分荆楚。
圣诞祥瑞时,
凤凰当庭舞。
梧桐叶未落,
根犹系故土。
一梦黄粱熟,
长歌不思蜀。
长相思
枫树街,榆树街,参差灯火与天接,难忘与君别。
圣诞节,元旦节,亲朋高聚语不绝,一年芳菲歇。
长相思
大驯鹿,小驯鹿,圣诞雪橇红火炉,礼物装满屋。
明月出,烤鹅熟,分瓜斗酒不服输,雪舞如珍珠。
捣练子令
元旦日,寂寞时,往事依稀恨别离。梅花香飘无人问,疏枝横斜月影西。
abbabb
冬雪
作者:abbabb
入冬思雪舞
日亦梦驯鹿
搭车圣诞老
夜游太浩湖
以上每首作品奖励20伪币

加。
外。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 ** 投票结果:
: ** 标题:
: 《2010冬日诗社作品》
: ** 描述:
: 投票描述:《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已经圆满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踊跃参加。
: 这次活动是新的诗版版务上任以后的第一次活动,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的作品实在是意外。
: 现在按照活动的程序,对所有作品进行投票,也同时欢迎大家对于作品多点评。
: (1) 《佳节》作者abbabb 0 票 约占 0%
: (2) 《七言》作者supermc 0 票 约占 0%

avatar
S*e
9
你做了什么类型的网站?
业余做了4、5个可是很不少

【在 j******x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我迷上了建网站
: 自己也建了4,5个站~
: 这种痴迷状态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学业
: 现在我所担心的是,目前看起来网站只凭广告很难赚到大钱。而且如果每天研究这些技
: 术,感觉就和国内的很多人一样
: 我是该继续搞下去,还是收心专注于学业以求毕业后找个工作?
: 感觉搞网站很难达到年收入十万美元啊

avatar
B*e
10
It looks like to be virus. Can you still run virus scan?
Or start into safe mode (press F8 when windows start), delete the qmd.exe
entry from registry's "run". Then reboot, to see if you can run a virus scan
.

message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Hi,
: My Thinkpad T400 has problem to start any program, any click shows the
: following pop-up window:
: qmd.ext Entry Point Not Found
: The procedure entry point MSWSOCK.MigrateWinsockConfiguration could not be
: located in WSCOK32.dll
: I try to install some sofware from download but encounter this error message
: first.But I can still open files such as excel or word, but not able to
: start any programs including Firefox.
: Please help me if you know the solution.

avatar
i*e
11
我看到周其仁本人在财新写专栏博客,很勤快
avatar
w*9
12
版大辛苦。祝贺得奖诸位。

【在 u**b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谢大家的投票!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 头奖归 ladyred,奖励伪币100。另外ladyred几乎所有作品都获奖了,确实厉害!得奖
: 作品
: 探春令
: 红葡萄酒,绿圣诞树,愁肠几度。飞霜落雪风不住。怎忍顾,归乡路。
: 锦瑟无弦笙无柱,人生常如故。唱元曲,生旦分离,何日可把衷情诉。
: 上阙红葡萄酒,绿圣诞树,这个写的很有特点,也很有现代元素。到怎忍顾,归乡路,
: 由眼前之景想到思乡之情。下阙锦瑟无弦笙无柱,让人想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人生之感
: 慨如更古咏叹。
: 二等奖并列为

avatar
p*2
13
哪行都一样,
做得好,一年50万都小意思,
做不好,一年5万都困难。。。
avatar
z*c
14
这个是周其仁上台后的政策调整,众所周知的事情。
其实长江的搞法也被业内人士批评得很厉害。

设置做以下调整:

【在 v****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久之前,一位学人朋友讽刺CCER不做严肃学术,而是定位为智库的角色。今天看到这
: 个CCER搞的“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比赛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又证明了这一点。实在想不起,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系会花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搞这种比赛吧(要知道很多国内的学校Econometrica都奖励不到5万)。甚至连brookings机构、RAND这种智库也不屑搞这种不严肃的比赛。这种比赛应该是《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新世纪周刊》搞吧。即使不按照邹恒甫说的大学应该搞纯学术,CCER可以像FED那样做点应用学术研究和政策报告,至少也不用花精力去搞时评吧。
: 个人感觉,这样也对研究生有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
: 看来我那位学人朋友错了,周其仁领导下的CCER已经定位于杂志社、报社等新闻媒体了
: 。从十年前的最国际接轨的经济学研究,到现在国际发表明显落后外经贸大学(更不用
: 说光华、清华、上财),真是令人叹息 (http://bbs.pinggu.org/thread-1188380-1-1.html )。
: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 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活动
: 活动细则
: 为鼓励更多优秀作品参与“CEN经济评论”活动,组委会定于7月1日起,对活动奖项设置做以下调整:

avatar
l*d
15
多谢诸位厚爱
avatar
G*s
16
http://www.techweb.com.cn/xinrui/2011-11-14/1120294.shtml

【在 j******x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我迷上了建网站
: 自己也建了4,5个站~
: 这种痴迷状态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学业
: 现在我所担心的是,目前看起来网站只凭广告很难赚到大钱。而且如果每天研究这些技
: 术,感觉就和国内的很多人一样
: 我是该继续搞下去,还是收心专注于学业以求毕业后找个工作?
: 感觉搞网站很难达到年收入十万美元啊

avatar
v*y
17
很久之前,一位学人朋友讽刺CCER不做严肃学术,而是定位为智库的角色。今天看到这
个CCER搞的“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比赛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又证明了这一点。实在想不起,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系会花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搞这种比赛吧(要知道很多国内的学校Econometrica都奖励不到5万)。甚至连brookings机构、RAND这种智库也不屑搞这种不严肃的比赛。这种比赛应该是《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新世纪周刊》搞吧。即使不按照邹恒甫说的大学应该搞纯学术,CCER可以像FED那样做点应用学术研究和政策报告,至少也不用花精力去搞时评吧。
个人感觉,这样也对研究生有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
看来我那位学人朋友错了,周其仁领导下的CCER已经定位于杂志社、报社等新闻媒体了
。从十年前的最国际接轨的经济学研究,到现在国际发表明显落后外经贸大学(更不用
说光华、清华、上财),真是令人叹息 (http://bbs.pinggu.org/thread-1188380-1-1.html )。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活动
活动细则
为鼓励更多优秀作品参与“CEN经济评论”活动,组委会定于7月1日起,对活动奖项设置做以下调整:
1、“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奖一名,奖金人民币五万元。 2、“CEN月最佳经济评论”奖十二名,每月一篇,奖金人民币1万元。 3、鼓励奖若干名(该奖项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有作品中评选,每月“最佳评论奖”获奖作品不参与此项评选),奖金1000元/人,颁发证书。 4、优秀评论员若干(该奖项于2012年6月在所有参与文章评论互动的网友中选取),奖励200元卓越购书卡/人。
注:调整后新参赛作品必须为未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作品。
avatar
u*b
18
你很厉害!
经费正在申请,过年了,钻风不干活了。
请耐心等待一会。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诸位厚爱
avatar
i*e
19
我看到周其仁本人在财新写专栏博客,很勤快
avatar
u*b
20
thanks for your help too :)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版大辛苦。祝贺得奖诸位。
avatar
z*c
21
这个是周其仁上台后的政策调整,众所周知的事情。
其实长江的搞法也被业内人士批评得很厉害。

设置做以下调整:

【在 v****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久之前,一位学人朋友讽刺CCER不做严肃学术,而是定位为智库的角色。今天看到这
: 个CCER搞的“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比赛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又证明了这一点。实在想不起,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系会花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搞这种比赛吧(要知道很多国内的学校Econometrica都奖励不到5万)。甚至连brookings机构、RAND这种智库也不屑搞这种不严肃的比赛。这种比赛应该是《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新世纪周刊》搞吧。即使不按照邹恒甫说的大学应该搞纯学术,CCER可以像FED那样做点应用学术研究和政策报告,至少也不用花精力去搞时评吧。
: 个人感觉,这样也对研究生有不良的影响,造成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
: 看来我那位学人朋友错了,周其仁领导下的CCER已经定位于杂志社、报社等新闻媒体了
: 。从十年前的最国际接轨的经济学研究,到现在国际发表明显落后外经贸大学(更不用
: 说光华、清华、上财),真是令人叹息 (http://bbs.pinggu.org/thread-1188380-1-1.html )。
: http://www.cenet.org.cn/shiping/Index.aspx
: CEN年度最佳经济评论活动
: 活动细则
: 为鼓励更多优秀作品参与“CEN经济评论”活动,组委会定于7月1日起,对活动奖项设置做以下调整:

avatar
w*9
22
版大我刚看到你的申请帖,要不要再注明一下站方答应过资助,不然站务会从版面扣钱
。申请帖好像有个格式,要不你把我下面这个拷贝到你帖子里:
注:1)版面活动:手续费无;2)代发包子:手续费10%:
1
代发版面/ID:
Poetry
代发事由(主题标题或链接):
《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征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Poetry/31171189_0.html
伪币金额:
ladyred 340伪币
CABOY 50伪币
jiarenzui 50伪币
xiaozhu 50伪币
dancooper 20伪币
abbabb 20伪币
奖励/代发包子数量:
530。站方曾答应赞助,链接如下:
http://74.53.4.74/article_t/WBCenter/12520987.html

【在 u**b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很厉害!
: 经费正在申请,过年了,钻风不干活了。
: 请耐心等待一会。

avatar
v*o
23
长江是什么样的搞法?
avatar
u*b
24
Thanks a lot. I have updated my request.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版大我刚看到你的申请帖,要不要再注明一下站方答应过资助,不然站务会从版面扣钱
: 。申请帖好像有个格式,要不你把我下面这个拷贝到你帖子里:
: 注:1)版面活动:手续费无;2)代发包子:手续费10%:
: 1
: 代发版面/ID:
: Poetry
: 代发事由(主题标题或链接):
: 《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征文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Poetry/31171189_0.html
: 伪币金额:

avatar
G*n
25
长江重金(二十五万美元)招聘新科助理教授,很多人不高兴。
avatar
u*b
26
谢谢你的提醒,包子已经发了。
[Poetry] ucsb Feb 2 └ Re: [公告] Poetry 版的投票结果
340+50*3+20*2=530
成功奖励 340 伪币的用户: ladyred
成功奖励 50 伪币的用户: CABOY, jiarenzui, xiaozhu
成功奖励 20 伪币的用户: dancooper, abbabb
奖励由站方提供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版大我刚看到你的申请帖,要不要再注明一下站方答应过资助,不然站务会从版面扣钱
: 。申请帖好像有个格式,要不你把我下面这个拷贝到你帖子里:
: 注:1)版面活动:手续费无;2)代发包子:手续费10%:
: 1
: 代发版面/ID:
: Poetry
: 代发事由(主题标题或链接):
: 《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征文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Poetry/31171189_0.html
: 伪币金额:

avatar
z*c
27
跟这个一点关系也没有。动不动把这个挂在嘴上的
实在是浅薄
主要是长江让官员免费读书,再靠这个来拉拢各界人士。
具体搞法我也不清楚,但国内几个学校的朋友一说起
都说是胡搞,乌烟瘴气。目的就是圈钱,玷污教育。
根本没人提这个助理教授的事。
同时又都赞扬说中欧的模式才是教育的正道。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长江重金(二十五万美元)招聘新科助理教授,很多人不高兴。
avatar
w*9
28
赞。可惜你自己没写。你想再开一个诗社活动吗?看你们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起。

【在 u**b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你的提醒,包子已经发了。
: [Poetry] ucsb Feb 2 └ Re: [公告] Poetry 版的投票结果
: 340+50*3+20*2=530
: 成功奖励 340 伪币的用户: ladyred
: 成功奖励 50 伪币的用户: CABOY, jiarenzui, xiaozhu
: 成功奖励 20 伪币的用户: dancooper, abbabb
: 奖励由站方提供

avatar
z*c
29
不过明年林毅夫回归,不知道又会怎么样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周其仁上台后的政策调整,众所周知的事情。
: 其实长江的搞法也被业内人士批评得很厉害。
:
: 设置做以下调整:

avatar
u*b
30
这就搞了

【在 w*****9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可惜你自己没写。你想再开一个诗社活动吗?看你们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起。
avatar
U*e
31
是免费发文凭吧?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跟这个一点关系也没有。动不动把这个挂在嘴上的
: 实在是浅薄
: 主要是长江让官员免费读书,再靠这个来拉拢各界人士。
: 具体搞法我也不清楚,但国内几个学校的朋友一说起
: 都说是胡搞,乌烟瘴气。目的就是圈钱,玷污教育。
: 根本没人提这个助理教授的事。
: 同时又都赞扬说中欧的模式才是教育的正道。

avatar
v*y
32
中欧的问题更大吧,一个中欧的教师说他们几乎没有seminar,也不提倡做研究,课倒是
挺多,还有人兼职在业界挣钱(比如私募、咨询),整个就一个培训公司。张春为什么
离开中欧去高金,这是主要原因。原来期待中欧成为中国的INSEAD,结果不小心成了一
培训公司。个人感觉,一个原因是不少中国人本身对研究兴趣不大,为什么生活而做研
究,老了更不想做。
就是他们金融会计系主任,也没用任何一篇金融会计或金融前3的发表,(http://www.ceibs.edu/faculty/dyuan/ )。
他们也不招junior,招能上课的,不用做研究的(已经有发表的)。
avatar
z*c
33
中欧定位本来就不是做研究,把教学做好就是了。
我前面引述的评价也是针对教学来说的。我对中欧
也一点不熟,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不过至少现在
中欧的MBA国际排名是国内第一。
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一对一的,研究好
教学一塌糊涂的我们大家都见得多了。
张春也早不做研究了,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没必要
拿来说事。
而且要顺着你的逻辑来的话,也可以说长江发了
一些offer,不愿意去的人(真正看重研究的)也很
多。

【在 v****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欧的问题更大吧,一个中欧的教师说他们几乎没有seminar,也不提倡做研究,课倒是
: 挺多,还有人兼职在业界挣钱(比如私募、咨询),整个就一个培训公司。张春为什么
: 离开中欧去高金,这是主要原因。原来期待中欧成为中国的INSEAD,结果不小心成了一
: 培训公司。个人感觉,一个原因是不少中国人本身对研究兴趣不大,为什么生活而做研
: 究,老了更不想做。
: 就是他们金融会计系主任,也没用任何一篇金融会计或金融前3的发表,(http://www.ceibs.edu/faculty/dyuan/ )。
: 他们也不招junior,招能上课的,不用做研究的(已经有发表的)。

avatar
z*c
34
向高级别官员免费,然后再从其他学生那里赚回来(学费只是小头)。
田国强说就算把学费一人一年收到100万也会门庭若市。所以他离开
上财去长江。
文凭这些人还真不在乎。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免费发文凭吧?
avatar
U*e
35
明白了。权力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啊。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向高级别官员免费,然后再从其他学生那里赚回来(学费只是小头)。
: 田国强说就算把学费一人一年收到100万也会门庭若市。所以他离开
: 上财去长江。
: 文凭这些人还真不在乎。

avatar
z*c
36
道理谁都明白,但北大清华也不会这么去做,读书人搞
教育毕竟还是要有点底线的。钱应该赚,有的赚法让人
瞧不起而已。
前面那位瞧不起挣外快。其实要按长江里面一位老师的
说法,国内市场是竞争性很强的,研究好,不会讲的一点
市场都没有,人家请你一次,讲得不好名声马上传开,
下次都不会再有人请。
不过该老师也承认,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钱,呵呵。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权力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啊。
avatar
U*e
37
北青除了有学术传统,还有行政挚肘。独立的商学院不多,所以竞争也少。如果北青也
这么搞,长江可能就排不上个了。
希望长江的领导能把收来的钱用好。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道理谁都明白,但北大清华也不会这么去做,读书人搞
: 教育毕竟还是要有点底线的。钱应该赚,有的赚法让人
: 瞧不起而已。
: 前面那位瞧不起挣外快。其实要按长江里面一位老师的
: 说法,国内市场是竞争性很强的,研究好,不会讲的一点
: 市场都没有,人家请你一次,讲得不好名声马上传开,
: 下次都不会再有人请。
: 不过该老师也承认,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钱,呵呵。

avatar
v*y
38
谁说“中欧定位本来就不是做研究”,中欧为什么要说INSEAD是自己的模板。难道
INSEAD也做研究,不招junior。
中欧有些教师近十年都没有B-level的文章发表,还在赖着,实在是没有底线了。
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当然不是一对一的,只是平均来讲。 另外,很难指望研究都做不出
来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努力和激情去教好书。研究还可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同时作
为一种公共品,具有社会效应。
不做研究,不招junior这些极度急近功利的行为,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像样的商学院都不
敢做的(除了西班牙、法国的一些小商学院)。
中欧真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个人与中欧没有仇,只是对它实在有点大跌眼镜。
如果中欧真的是只定位于教书,干脆叫中欧中专算了,或者中欧培训公司。省得玷污了
学院的名声。
avatar
i*e
39

听知情的人讲,田国强在上财也想搞EMBA,但是EMBA这种高官免费+企业高管高学费的
路子,上财的牌子还支撑不了。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向高级别官员免费,然后再从其他学生那里赚回来(学费只是小头)。
: 田国强说就算把学费一人一年收到100万也会门庭若市。所以他离开
: 上财去长江。
: 文凭这些人还真不在乎。

avatar
w*i
40
一码是一码,你说的部分有道理,但你扣这个“中专”的帽子,也太不
淡定了。另外,中欧有没有搞高官免费+企业高管高学费?没有的话,
至少这点比CKGSB强。

【在 v****y 的大作中提到】
: 谁说“中欧定位本来就不是做研究”,中欧为什么要说INSEAD是自己的模板。难道
: INSEAD也做研究,不招junior。
: 中欧有些教师近十年都没有B-level的文章发表,还在赖着,实在是没有底线了。
: 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当然不是一对一的,只是平均来讲。 另外,很难指望研究都做不出
: 来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努力和激情去教好书。研究还可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同时作
: 为一种公共品,具有社会效应。
: 不做研究,不招junior这些极度急近功利的行为,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像样的商学院都不
: 敢做的(除了西班牙、法国的一些小商学院)。
: 中欧真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个人与中欧没有仇,只是对它实在有点大跌眼镜。
: 如果中欧真的是只定位于教书,干脆叫中欧中专算了,或者中欧培训公司。省得玷污了

avatar
r*n
41
田国强在长江不是访问吗?要彻底离开上财?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向高级别官员免费,然后再从其他学生那里赚回来(学费只是小头)。
: 田国强说就算把学费一人一年收到100万也会门庭若市。所以他离开
: 上财去长江。
: 文凭这些人还真不在乎。

avatar
z*c
42
他去长江是去定了,上财还会保留些什么位
置就不知道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田国强在长江不是访问吗?要彻底离开上财?
avatar
k*y
43
他去长江教啥呢?他那个英语……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去长江是去定了,上财还会保留些什么位
: 置就不知道了。

avatar
z*c
44
讲中文啊,据他自己说大受各级官员,私营业主的欢迎,满足
感远高于上财的一群海龟的称赞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去长江教啥呢?他那个英语……
avatar
k*y
45
不知道是讲啥
反正肯定不是他research做的那块……
不过他这个满足感……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讲中文啊,据他自己说大受各级官员,私营业主的欢迎,满足
: 感远高于上财的一群海龟的称赞

avatar
z*c
46
如果中欧是中专,长江也就只是个大专了,
中专的MBA是国际排名国内第一,那清华北大就连中专都够不上了。

【在 v****y 的大作中提到】
: 谁说“中欧定位本来就不是做研究”,中欧为什么要说INSEAD是自己的模板。难道
: INSEAD也做研究,不招junior。
: 中欧有些教师近十年都没有B-level的文章发表,还在赖着,实在是没有底线了。
: 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当然不是一对一的,只是平均来讲。 另外,很难指望研究都做不出
: 来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努力和激情去教好书。研究还可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同时作
: 为一种公共品,具有社会效应。
: 不做研究,不招junior这些极度急近功利的行为,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像样的商学院都不
: 敢做的(除了西班牙、法国的一些小商学院)。
: 中欧真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个人与中欧没有仇,只是对它实在有点大跌眼镜。
: 如果中欧真的是只定位于教书,干脆叫中欧中专算了,或者中欧培训公司。省得玷污了

avatar
z*c
47
讲中国经济改革啊,这块有几个目前在美国学术做得好的
敢说一定比田国强讲得好?田是最早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
一批海外学者。
至于满足感,很好理解。他们把什么赵本山,王菲挂在嘴上
说。老美那边,平时看着挺超凡脱俗的,逮着一个上电视的
机会,不也发信提醒大家去看。人性都差不多。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是讲啥
: 反正肯定不是他research做的那块……
: 不过他这个满足感……

avatar
G*n
48
田国强又回上财了
avatar
G*n
49
田国强
7
最后学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博士 1987
岗位职称:教授、博导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公共职务: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研究领域:经济理论、数理经济、机制设计、转型经济
教学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 数理
经济学
办公室:上海市武川路111号 经济学院楼608
电 话:86-021-65904909
Email:g***[email protected]
avatar
G*n
5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长江教授 > 经济学
长江教授
布莱恩·威亚德 Brian VIARD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博士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及经济学助理教授
E-mail: b********[email protected]
个人主页
李伟 LI Wei 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E-mail: w*[email protected]
个人主页
李晓阳 Li Xiaoyang密歇根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与经济学助理教授
E-mail: x**[email protected]
个人主页
王一江 WANG Yijiang哈佛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副院长
E-mail: y****[email protected]
个人主页

长江访问教授及兼职教授
罗杰 H. 乔丹 Roger H. GORDON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
米歇尔 J. 怀特 Michelle J. WHITE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
avatar
G*n
51
田国强已不在长江网站上了
avatar
G*n
52
Wang Yijiang
Professor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at Cheung Kong GSB,
Associate Dean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1. “How Market Socialism Worked in China, So Far?” David Li and
Yijiang Wang, in Kornai and Qian eds., Papers on Market Socialism,
forthcoming.
2. “State and the Economy,” Yijiang Wang, Comparative Studies (Bijiao
), 2005, vol. 18 (May), lead article. Reprinted in Economics News, May 18;
China Business Post, September – October (in series); Lectures in Advanced
Economics, G. Tian ed. (forthcoming).
3. “The Fundamentals and Technical Issues in Divisional Design,”
Yijia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Business Review, forthcoming.
4. "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Workers’ Welfare in China,"
Yijiang Wang, Yi Lu and Zhigang Tao, China Economic Review, forthcoming.
5. "Ownership, Performance and Executive Turnover in China," Yijiang
Wang and Chi Wei, Asian Economic Review, 20: 465-478, 2009.
6.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Determine a Country's Future,"
Economic Observer, October 20, 2007 (was selected by journalists organized
by Southern Weekend as one of the Ten Best Commentaries of 2007 in China)
7. "Political Conditions for Reform: China vs. Eastern Europe Revisited
,"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4(2-3): 342-351, April and
May, 2006
8. “State and Economy,” Yijiang Wang, Three series in Economic
Observer in May and weekly column on the topic since September 2006.
9. “Incentives for Bank Executives: A Study of the 20 Largest US Banks
,” Chengyu Que and Yijiang Wang, Economic Research (jingji yanjiu), March
2005, issue 3.
10. “Labor Policy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anada,” John W. Budd
and Yijiang Wang,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7(3): 386-401,
April 2004
11. “Strong Government, Bad Loans and the Strategy of Industry Opening to
Foreign Capit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Banks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Yijiang Wang and Guoqiang Tian, Economic Research (Jingji
Yanjiu), November 2004, issue 11.
12.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Workers’ welfare: Theorie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ang Yijiang, Comparative Studies (Bijiao),
2004, vol. 14, lead article.
13. “China’s Bank Reform and the Role of Foreign Capital,” Yijiang Wang
and Guoqiang Tian, Comparative Studies, 10: 157-176, 2003.
14. “Implications of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ownership for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Rural Enterprises,” Chun Chang, Brian McCall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3): 414-428, September
2003
15. "Uncertainty in Labor Productivity and Specific Human Capital,"
Chongen Bai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1(3): 651-675,
July 2003.
16. “Monitoring the Monitor: Does Ownership Matter?” Yijiang Wang,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4(1): 137-149, May 2003.
17. “Turn Large Shareholders’ Behavior into Small Shareholders’
Behavior,” Yijiang Wang, Weekly Journal of Security Market, 52: 55, 2002.
18.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will Continue,” Yijiang
Wang, 21 Century Economic Reports: 37, May 2002.
19.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Optimal Taxation,” Chongen Bai, David Li,
Yingyi Qian, and Yijiang Wang, Economics Letters, 70: 245-251, 2001.
20. “A Multitask Theory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Chongen Bai,
David Li, Zhigang Tao,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8: 716-738, 2000.
21. “Choosing between Spot and Up-or-Out Contracts,”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 189-210, May 2000.
22. “The Ambiguity of Strike Replacement Legislation and Wages: A
Sequential Investment-Bargaining Model,” John Budd and Yijiang Wang,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239-252, 1999
23. “The Myth of the East Asia Miracle: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Soft Budgets,” Chongen Bai and Yijiang Wa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P, 82(
2): 432-437, May1999.
24. “Beijing Fudges Reform with Interest Tax,” David Li and Yijiang Wang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October 4, 1999.
25. “Shixing Chuxu Shimin Zhi De Qianzai Weixian,” (“Potential Risks of
Implementing the Real Name Banking System,”) Chongen Bai, David Li, Yingyi
Qian, and Yijiang Wang, Zhongguo Jingji Shibao (China Economic Times).
July 30. Reprinted in Jinji Xue Xiaoxi Bao (Economic Highlights), August 27
, 1999.
26. “Mankiw and His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Yijiang Wang, Financial
and Economic Times, (Caijing Shibao), September 1, 1999.
27. "Bureaucratic Control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 Chongen Bai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1): 41-61, March 1998.
28. “Economic transition under a semifederalist government: The
experience of China,” Yijiang Wang and Chun Ch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9
(1): 1-23, 1998.
29. "Some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a Model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16: 103-117, 1997
30.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When Is Up Really Down?"
Chongen Bai, David Li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4
31. "China's Urban Industry," In Chris Hudson eds.,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Regional Handbooks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onto the 21st Century,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1997. .
32. "China's Banks Need Competition," Shan Li, David Li, and Yijiang Wang,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7, 1996.
33.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Labor Turnover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Pigovian Conjecture Revisited,"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4: 505-519, June 1996.
34.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Employment Stability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8: 91-105, 1995.
35. "Firm's Information-Sharing Policy and Strike Incidence," Yijiang Wang
, Economics Letters, 48: 73-76, 1995.
36. "The Nature of th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 434-452, 1994.
37. "When Privatization Should Be Delayed: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Legacies of Communism and the Strategy of Transition," Peter
Murrell and Yijiang Wa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7: 385-406,
1993.
38. "Eastern Europe and China: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s a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Yijiang W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4: 37-47, 1993.
39. "Optimal Liquidation Rule and Debt in the Principal-Agent Model," Chun
Chang and Yijiang Wang, Economics Letters, 40: 23-26, 1992.
40. "Economic Reform, Fixed Capital Investment Expansion, and Inflation: A
Behavioral Model Based 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Yijiang W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2: 3-27, 1991.
avatar
G*n
53
Li Wei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Cheung Kong GSB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1."Tax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uzzles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s
," with Roger H. Gord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August 2009, 93: 855-
866.
2."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atomy of a Central Planning Disaster," with
Dennis Tao Y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2005, 113:840–877.
3."The Impact of Privat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Around the World," with Lixin Colin Xu,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October 2004, 47:395–430. 4."Government as a Discriminating Monopolist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 Case of China," with Roger H. Gord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3, 87:283-312. 5."Tax Right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A
Tragedy of the Commons?" with Daniel Berkowitz,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June 2000, 76:369–397.
6."A Tale of Two Reform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Spring 1999, 30:
120-136.
7."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form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ober 1997, 105:1080–1106.
8."Chinese Enterprise Behavior under the Reforms," with Roger H. Gord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P, May 1991, 81:202–206.
avatar
G*n
54
V. Brian Viar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trategy and Economics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The Effect of Market Structure on Cellular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Pricing,
with Katja Seim,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Vol. 3, No. 2,
May 2011, 221-251.
Quantifying the Benefits of Entry into Local Phone Service, with Nicholas
Economides and Katja Seim,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9, No. 3,
Autumn 2008, 699 - 730.
Do Frequency Reward Programs Create Switching Costs? A Dynami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emand in a Reward Program, with Wesley R. Hartmann.
Quantitative Marketing and Economics, Vol. 6, No. 2, June 2008, 109 - 137 (
lead article).
Do Switching Costs Make Markets More or Less Competitive?: The Case of 800-
Number Portability,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8, No. 1, Spring
2007, 146 - 163
Working paper version with theoretical model: click here
(Stanford GSB working paper #1773R1).
Information Goods Upgrades: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Vol. 7, Issue 1 (Contributions), Article 3.
Recent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conometric Modeling: Dynamics,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Entry, with Jean-Pierre Dube, K. Sudhir, Andrew Chiang, Greg
Crawford, Michaela Draganska, Jeremy Fox, Wesley Hartmann, Gunter Hitsch,
Miguel Villas-Boas, and Naufel Vilcassim, Marketing Letters, 16, Nos. 3 - 4,
December 2005, 209 - 224.
Pricing of Complements and Network Effects, with Nicholas Economides
forthcoming in Regulation an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Industries, edited by Gerry Faulhaber and Jeffrey Patchey,
Edward Elgar, 2011.
avatar
G*n
55
Li Xiaoy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t Cheung Kong GSB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1. “Subsidiary Divestiture and Acquisition in a Financial Crisis",
with Zhou, M. and Svejnar,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forthcoming.
avatar
G*n
56
长江的教授和助理教授have decent publications
avatar
G*n
57
长江有奖学金,但这个清华北大中欧都有吧!
长江学费688K,清华550K,北大538K中欧还没定
avatar
z*e
58
这些都应该注明是P&P啊。。。
23. “The Myth of the East Asia Miracle: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Soft Budgets,” Chongen Bai and Yijiang Wa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2): 432-437, May1999.
8."Chinese Enterprise Behavior under the Reforms," with Roger H. Gord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1, 81:202–206.
avatar
r*1
59
这样的确很容易误导,
有点不严肃
不过看到 May199*,其实就懂的

of
82(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都应该注明是P&P啊。。。
: 23. “The Myth of the East Asia Miracle: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 Soft Budgets,” Chongen Bai and Yijiang Wa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 2): 432-437, May1999.
: 8."Chinese Enterprise Behavior under the Reforms," with Roger H. Gord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1, 81:202–206.

avatar
G*n
60
已修改,多谢指正。
avatar
G*n
61
不要搞笑,清北有何学术传统?1949年前还有,现在就不好说了。清北的经济系还可以
, 但金融,会计,营销,运营,管理等根本不能和长江中欧比。
中欧的黄明教授论文就很有影响,大家不要有偏见,中国多几个体制外学校是好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