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中国缘 (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本地人,出生于East Windsor)
来到中国,在澳门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Morrison
Memorial School)。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学堂迁至香港。1846年,布朗一
家返回美国,随行携带三名马礼逊学校的优秀学生负笈美国,接受正规的西式教育:容
闳,后留学耶鲁,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黄胜,一年后因水土不服返港,投身
报界,创办香港中文报纸;黄宽,1849年转读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留英
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人。
1849:耶鲁收录了一套《五经体注》线装书,成为第一个收藏中国书籍的美国学术机构。
1878:耶鲁任命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为中文专职教授,成为最早开设中
文课的美国院校。卫三畏曾作为美国传教士到中国,并担任过美国驻中国的外交官。
1878、1911:容闳将私人藏书捐赠耶鲁,由此发展而来的耶鲁东亚图书馆今已成为美国
最好的中文图书馆之一。
1901:一群耶鲁校友传教士创办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1905年随着耶
鲁毕业生Edward H. Hume的加入,雅礼的工作重心从传教转向医疗卫生与教育,并在长
沙开设诊所,其后扩建为雅礼中学、雅礼学院、湘雅医院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雅礼协
会不同于其他外国机构的居高临下指导型,是平等交流合作型。到1920年代,雅礼各
分支机构的主要领导职位都由中国人担任。
1920:耶鲁毕业生Henry Killam Murphy在中国设计了数幢大楼,包括清华大学的大礼
堂。1928年,他被中华民国任命为顾问;次年,他担任南京城市规划的建筑师。
1936:耶鲁正式开设系统的中文语言课程(卫三畏1884年去世后无人继任中文教席,直
到30年代才又恢复),在其后的四十年里编写了两套具有开创意义的中文教材,在美国
广泛使用多年。
1940:耶鲁毕业生John Hadley Cox在中国教了两年英语之后,将他收集的一批约为公
元前500年至公元1000年长沙地区制造的器皿文物捐献给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今天的美术馆在中国瓷器与绘画方面收藏尤为丰富。另外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收藏有William Alexander
在1792-94年间担任英国驻华使团的画工时沿途所作的中国风景与人物画。
1954:雅礼协会与钱穆等中国知识分子合作建设香港新亚书院。1963年,新亚与其他几
个香港书院合并,成立香港中文大学。
1968: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得到一批有关中国的传教工作及基督教堂的珍贵手稿与档案资
料,包括将近400名前往中国的传教士记录,主要集中在1832-1950年间。
1974:耶鲁毕业生、未来的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被任命为美国
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即美国驻华大使的前身。耶鲁培养出最多的美国驻华大使,其他担
任过驻华大使的耶鲁毕业生还有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李洁明(James
Lilley)、雷德(Clark T. Randt, Jr.)和骆家辉(Gary Locke)。
2001:耶鲁法学院毕业生、前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及美国贸易代表Carla A. Hills
被任命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
2012:亨利•基辛格向耶鲁捐赠个人文档资料——这位外交家、学者和教师在尼
克松执政期间担任美国国务卿,促使中美正式建交。
2013: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东亚事务主任王芳出版《耶鲁中国缘:跨越三个世纪的耶
鲁大学与中国关系史(1850-2013)》一书。
二、中国耶鲁缘(耶鲁的中国毕业生)
1854:容闳获得耶鲁文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国人。容闳是广东
香山县(今中山市)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他回国后发起中国幼童留美运动,
参加变法维新活动,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1912年病逝于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
。1876年耶鲁授予容闳法学博士学位。他著有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英文原版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1909年出版;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恽铁樵、徐凤石的中译
本)。
1872:清朝政府接受容闳的建议,任命他组建中国教育代表团,在十年的时间内先后遣
送120名中国幼童到新英格兰地区接受中学与高等教育,直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
为止,史称中国幼童留美运动。其中22名学生被耶鲁录取就读。
关于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参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onnecticut/31191845.html
1881:留美幼童之一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从耶鲁谢菲尔德科学学院毕业,回国后成为
中国的“铁路之父”。
1895:曾在耶鲁就读的蔡绍基协助盛宣怀创办北洋西学学堂(今为天津大学),任二等
学堂(预科)总办,1908年担任督办(校长)。蔡绍基是广东珠海拱北北岭人,1872年
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留学美国,先在哈德福中学就读,1881年考入耶鲁大学,同年因清
政府撤回留学生而奉召回国。
1899:李登辉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他是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人。回国后
1905年担任复旦公学(现为复旦大学)第一任总教习,后成为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
1931-36)。
1909:颜福庆(江苏省宝山县江湾镇人,今上海江湾)从耶鲁医学院毕业,此后成为湖
南湘雅医院院长,并创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还担任过卫生署署长。
1910: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回
国后于1919年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51年担任北京
大学校长。
1911:曾在耶鲁就读的唐国安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他是广东香山人,1873年
被选为第二批留美幼童班学员,赴康州哈特福德市新不列颠中学读书,1880年考入耶鲁
大学法律系,1881年因清政府终止留学而肄业回国。清华大学前五任校长中除了第四任
,其他四位全部毕业或就读于耶鲁大学(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安徽休宁人,1909年获耶
鲁大学硕士学位;第三任校长张煜全,广东南海人,1905年获耶鲁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
;第五任校长曹云祥,浙江嘉兴人,1911年获耶鲁文学士学位)。
1928:黄自(江苏川沙人,今上海市)进入耶鲁学习西方音乐,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
交响乐作品《怀旧》。他创作的爱国歌曲有《抗日歌》、《旗正飘飘》、《九一八》、
《热血歌》等,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乡》等流传至今。30年代时他在上海音乐
学院担任教务主任。
1931:杨石先(浙江杭州人)获得耶鲁化学博士学位,回南开大学任教。1948年担任南
开大学教务长兼任代理校长。1957年担任南开大学校长。
1939:杨遵仪(广东揭阳人)获得耶鲁大学地质与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成为中山
大学地质系主任,并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
1945:邬劲旅(广东番禹人)开始他在耶鲁建筑学院长达43年的教书生涯。两年后他接
受的第一个大项目便是雅礼中学和长沙医学中心的37幢楼房的设计。
1969:李名觉(浙江宁波北仑小港人)加入耶鲁戏剧学院,成为舞台设计系教授。
2002:张磊获得耶鲁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创建高瓴资本(Hi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2005年,同获耶鲁MBA学位、开创了携程网的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合作,
创建中国红杉资本。越来越多的耶鲁中国毕业生回国创业。
2003:耶鲁艺术学院毕业生王敏(山东烟台人)在欧美学习工作二十多年后回国,担任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及北京奥运设计主任。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耶鲁中国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4 19:27:06 2014, 美东)
耶鲁和中国关系紧密,是第一个录取中国学生、第一个收藏中文书籍、第一个开设中文
课、第一个与中国交往的美国学校,培养出最多的驻华大使,清华、复旦第一任校长与
北大第一任教务长也都是耶鲁毕业生。前一阵查资料,兴起排了个耶鲁-中国交往时间
表。内容较杂,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耶鲁及其(非中国)毕业生和中国的交往,
算耶鲁中国缘?第二部分是耶鲁的中国毕业生,算中国耶鲁缘?想不好怎么分类取名,
另外缺漏也一定不少,还望有识人士指点和补充,谢谢。
一、耶鲁中国缘
1835:耶鲁大学毕业生、传教士医生Peter Parker(中文名伯驾)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
一家西式医院——眼科医局(Ophthalmic Infirmary),又名博济医院。许多中国学生在
此学医、实习,包括孙中山。后改名为中山医院。
1838:耶鲁大学毕业生Samuel Robbins Brown(是康州本地人,出生于East Windsor)
来到中国,在澳门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Morrison
Memorial School)。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学堂迁至香港。1846年,布朗一
家返回美国,随行携带三名马礼逊学校的优秀学生负笈美国,接受正规的西式教育:容
闳,后留学耶鲁,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黄胜,一年后因水土不服返港,投身
报界,创办香港中文报纸;黄宽,1849年转读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留英
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人。
1849:耶鲁收录了一套《五经体注》线装书,成为第一个收藏中国书籍的美国学术机构。
1878:耶鲁任命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为中文专职教授,成为最早开设中
文课的美国院校。卫三畏曾作为美国传教士到中国,并担任过美国驻中国的外交官。
1878、1911:容闳将私人藏书捐赠耶鲁,由此发展而来的耶鲁东亚图书馆今已成为美国
最好的中文图书馆之一。
1901:一群耶鲁校友传教士创办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1905年随着耶
鲁毕业生Edward H. Hume的加入,雅礼的工作重心从传教转向医疗卫生与教育,并在长
沙开设诊所,其后扩建为雅礼中学、雅礼学院、湘雅医院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雅礼协
会不同于其他外国机构的居高临下指导型,是平等交流合作型。到1920年代,雅礼各
分支机构的主要领导职位都由中国人担任。
1920:耶鲁毕业生Henry Killam Murphy在中国设计了数幢大楼,包括清华大学的大礼
堂。1928年,他被中华民国任命为顾问;次年,他担任南京城市规划的建筑师。
1936:耶鲁正式开设系统的中文语言课程(卫三畏1884年去世后无人继任中文教席,直
到30年代才又恢复),在其后的四十年里编写了两套具有开创意义的中文教材,在美国
广泛使用多年。
1940:耶鲁毕业生John Hadley Cox在中国教了两年英语之后,将他收集的一批约为公
元前500年至公元1000年长沙地区制造的器皿文物捐献给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今天的美术馆在中国瓷器与绘画方面收藏尤为丰富。另外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收藏有William Alexander
在1792-94年间担任英国驻华使团的画工时沿途所作的中国风景与人物画。
1954:雅礼协会与钱穆等中国知识分子合作建设香港新亚书院。1963年,新亚与其他几
个香港书院合并,成立香港中文大学。
1968: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得到一批有关中国的传教工作及基督教堂的珍贵手稿与档案资
料,包括将近400名前往中国的传教士记录,主要集中在1832-1950年间。
1974:耶鲁毕业生、未来的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被任命为美国
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即美国驻华大使的前身。耶鲁培养出最多的美国驻华大使,其他担
任过驻华大使的耶鲁毕业生还有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李洁明(James
Lilley)、雷德(Clark T. Randt, Jr.)和骆家辉(Gary Locke)。
2001:耶鲁法学院毕业生、前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及美国贸易代表Carla A. Hills
被任命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
2012:亨利•基辛格向耶鲁捐赠个人文档资料——这位外交家、学者和教师在尼
克松执政期间担任美国国务卿,促使中美正式建交。
2013: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东亚事务主任王芳出版《耶鲁中国缘:跨越三个世纪的耶
鲁大学与中国关系史(1850-2013)》一书。
二、中国耶鲁缘(耶鲁的中国毕业生)
1854:容闳获得耶鲁文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国人。容闳是广东
香山县(今中山市)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他回国后发起中国幼童留美运动,
参加变法维新活动,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1912年病逝于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
。1876年耶鲁授予容闳法学博士学位。他著有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英文原版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1909年出版;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恽铁樵、徐凤石的中译
本)。
1872:清朝政府接受容闳的建议,任命他组建中国教育代表团,在十年的时间内先后遣
送120名中国幼童到新英格兰地区接受中学与高等教育,直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
为止,史称中国幼童留美运动。其中22名学生被耶鲁录取就读。
关于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参见: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onnecticut/31191845.html
1881:留美幼童之一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从耶鲁谢菲尔德科学学院毕业,回国后成为
中国的“铁路之父”。
1895:曾在耶鲁就读的蔡绍基协助盛宣怀创办北洋西学学堂(今为天津大学),任二等
学堂(预科)总办,1908年担任督办(校长)。蔡绍基是广东珠海拱北北岭人,1872年
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留学美国,先在哈德福中学就读,1881年考入耶鲁大学,同年因清
政府撤回留学生而奉召回国。
1899:李登辉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他是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人。回国后
1905年担任复旦公学(现为复旦大学)第一任总教习,后成为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
1931-36)。
1909:颜福庆(江苏省宝山县江湾镇人,今上海江湾)从耶鲁医学院毕业,此后成为湖
南湘雅医院院长,并创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还担任过卫生署署长。
1910: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回
国后于1919年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51年担任北京
大学校长。
1911:曾在耶鲁就读的唐国安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他是广东香山人,1873年
被选为第二批留美幼童班学员,赴康州哈特福德市新不列颠中学读书,1880年考入耶鲁
大学法律系,1881年因清政府终止留学而肄业回国。清华大学前五任校长中除了第四任
,其他四位全部毕业或就读于耶鲁大学(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安徽休宁人,1909年获耶
鲁大学硕士学位;第三任校长张煜全,广东南海人,1905年获耶鲁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
;第五任校长曹云祥,浙江嘉兴人,1911年获耶鲁文学士学位)。
1928:黄自(江苏川沙人,今上海市)进入耶鲁学习西方音乐,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
交响乐作品《怀旧》。他创作的爱国歌曲有《抗日歌》、《旗正飘飘》、《九一八》、
《热血歌》等,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乡》等流传至今。30年代时他在上海音乐
学院担任教务主任。
1931:杨石先(浙江杭州人)获得耶鲁化学博士学位,回南开大学任教。1948年担任南
开大学教务长兼任代理校长。1957年担任南开大学校长。
1939:杨遵仪(广东揭阳人)获得耶鲁大学地质与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成为中山
大学地质系主任,并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
1945:邬劲旅(广东番禹人)开始他在耶鲁建筑学院长达43年的教书生涯。两年后他接
受的第一个大项目便是雅礼中学和长沙医学中心的37幢楼房的设计。
1969:李名觉(浙江宁波北仑小港人)加入耶鲁戏剧学院,成为舞台设计系教授。
2002:张磊获得耶鲁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创建高瓴资本(Hi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2005年,同获耶鲁MBA学位、开创了携程网的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合作,
创建中国红杉资本。越来越多的耶鲁中国毕业生回国创业。
2003:耶鲁艺术学院毕业生王敏(山东烟台人)在欧美学习工作二十多年后回国,担任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及北京奥运设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