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序
avatar
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序#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
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
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
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
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200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书中长达五十年的
工业记忆象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以下为贾樟柯写的序言:
序:其余的都是沉默
我的老家山西汾阳是一个县城,地方不大,农业气息很重。每到夏天,我都要帮村里的
同学麦收。一大早到了田间地头儿,就有人发给你一把镰刀,指着眼前看不到边的一片
金黄色说:这一片是你的。
人在这时候显得异常渺小,在麦浪的包围中,远远望去,任何人都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
。日落时分,努力直起弯曲太久的腰身,一边抹着汗,一边把目光投向远处。远处逆光
中,柴油机厂的烟囱正高傲地冒着白烟。我就明白,为什么人们都争着进工厂当工人。
“修理地球”真苦,这是肺腑之言。那时候,工人虽然也是劳动者,但却是和机器打交
道,有技术,吃供应,有劳保,还是“领导阶级”。
县里工厂不多,那时候三四百人的柴油机厂,一两百人的机械厂已经算是大厂了。70年
代末,县城里有谁家的孩子能进到工厂里工作,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因为
这意味着每月稳定的工资,意味着暑期的时候会发茶叶、白糖,冬天的时候会有烤火费
。也意味着家里人可以去工厂的浴室洗澡,每个月还发若干双手套和几条肥皂。我们这
些孩子,也可以拿着过期的假票,跟着哥哥姐姐混进职工俱乐部去看《佐罗》。当工人
也有上夜班的辛苦,但早上回家时可以顺手扯一些棉纱,放在自行车坐垫下擦自行车。
可以顺手为家里磨几个不锈钢把手,或者打一把菜刀,为自家的电表顺一卷儿保险丝回
来。
以厂为家的观念让大家变得公私不分,人们也乐在其中。厂里的福利房,将来铁打不变
的退休金,都不只是物质好处,而是一个阶级的内心骄傲。
但,这个世界有什么是铁打不变的呢?
我有几个同学在高二那年,因为县柴油机厂招工,都辍学离开学校,进工厂当了工人。
那时候80年代,一个学生能够早日走入社会,挣一份稳定的工资,能够去到围墙里头,
在有灯光篮球场的柴油机厂上班,真让无数同学羡慕。但到了90年代中期,我还在北京
读书的时候,突然我的这些同学都下岗了。工厂在转制,停工,当时只有二十五六岁的
他们拿着一两百块钱的低保流落社会,变成浑身力气但无事可做的人。
有一年冬天回老家,看到我的一个同学和他厂里同班组的几个兄弟,在为一家人挑煤。
那时县城还很少集中供暖,家家户户要烧煤过冬。一卡车几吨煤拉来后倒在街上,这些
兄弟帮着把煤从街上挑到储煤的炭房。挑完一车煤,也就能挣十块二十块,还要三四个
人分。但不干这些又能做什么呢?有人去卖衣服,有人去当保安,有人在家里面打麻将
,然后升级开家庭赌场。也有人犯罪,被通缉,流落异乡,至今不知身在何方。
我自己没有在工厂生活过一天,也没有在体制里讨过饭吃,但这种国营工厂凋敝所带来
的影响,工人从一个社会的领导阶级被边缘化到了四处打散工的境地,这种心理的落差
我完全能够理解。那个时候,从工厂下岗的同学对我说:我们的境遇还不如农民,农民
还有土地,有一年四季的收获,播种时有收获的希望。但危机之中的工人,或许真的就
像《国际歌》里面唱道的:我们一无所有。
2000年前后,我特别想拍一部关于国营工厂,关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
,关于转型之中工人处境的电影。我写了一个剧本,名字就叫《工厂的大门》。法国卢
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后,他们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就是把摄影机放在雷诺汽车公司的大
门口拍那些上下班的工人。我从事的这个行业,最早出现在银幕上的人物是劳动者。这
是一个双重的伟大传统。一方面电影开端于纪录美学,另一方面人类第一次用电影摄影
机面对我们真实的生存世界,第一次就把焦点对准了工人,对准了普通劳动者。电影史
上,有无数这个主题的电影让我激动不已,像《偷自行车的人》。
剧本写完之后,我又犹豫起来。这个剧本写两个年轻人,同一年入厂,在同一个师傅手
下干活,同一年成为劳模,也同一年恋爱,几乎前后生子,但也同一年下岗,同一年在
宿舍里面无所事事,打麻将酗酒。渐渐地孩子大了,两个家庭决定一起去做生意。他们
在市场里面摆了一个服装摊,一起早出晚归经营这个小小的生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因为钱的问题两个和睦的家庭开始有了猜忌。剧本写完之后,我得意了几天。但是冷静
一想,觉得这部电影里面的主题,除了社会层面问题,诸如工人生活困顿之外,还有什
么更多的东西吗?我觉得工人这样的群体,他们在体制里面的生存经验一定会有更多的
可能性。这个剧本被我锁在抽屉里,一直没有拿出来。
2006年年底,有一天新闻里讲:成都有一家拥有三万工人、十万家属的工厂“成发集团
”(又名“420厂”),将土地转让给了“华润置地”,一年之后整座承载了三万职工
十万家属生活记忆的工厂将会像弹烟灰一样,灰飞烟灭,而一座现代化的楼盘将拔地而
起。从国营保密工厂到商业楼盘的巨大变迁,呈现出了土地的命运,而无数工人生生死
死、起起落落的记忆呢?这些记忆将于何处安放呢?
这条新闻提示给我,新中国五十年的工业记忆需要我们去面对。曾经为了让国家富强,
个人幸福而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但五十年来我们为这个试验而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那
些最终告别工厂,孑然一身又要重新寻找自我的无数个人,浮现在这条新闻背后。我一
下子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寓言。从土地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集体主义到
个人。这是一个关于体制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全体中国人集体记忆的故事,我毫不犹豫
地去了成都,徘徊在这家工厂周围,决定一部新电影的拍摄。
去成都之后,从飞机场出来,路上可以看到霓虹灯下闪烁着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成都
,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有关成都的传说是:这里物价便宜,女人美丽,私生
活可以腐朽,生活节奏缓慢。
到了工厂所在地草桥子,在420厂边徘徊的时候,我看不到任何的惊心动魄。在冰冷的
水泥铸就的二环路旁边,一边是围墙里面依然需要检查工作证才能出入的厂区,另一边
却是一幅世俗的场景。一排排六层居民楼构成的工人宿舍区里人来人往,灰色的六层楼
下面都是改建的小商铺:卖熟食的、发廊、麻将室。有拍摄婚礼录像的,也有卖墓地的
,有卡拉OK,也有裁缝铺。生老病死都可以在这个院子里完成。到下午3点以后,阳光
渐渐变得温和,宿舍区宽阔的街道人头攒动,四十多岁不算老也不算年轻的人,和那些
已经满头白发的老人混杂一起,坐在路边开始打麻将,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无
关。人生的波澜壮阔都在哗啦啦作响的麻将里面。这些曾经手握螺丝刀的手,这些曾经
目不转睛凝视着车床的眼睛,这些曾经出入在图书馆、实验室的身影,如今聚集街头,
呼啸牌场。他们会偶尔抬起头望一下我这个过客,然后又把注意力收回到牌桌上。
我在这里面穿行,像穿行在一个静止的世界。不远处市中心灯火辉煌,GUCCI、阿玛尼
,各种各样的品牌店拔地而起。成都有全中国最大的LV专卖店。而在宿舍区,这里牌桌
上的输赢只是在一块两块之间。当夜幕降临,人们各自回到家里面,我想这块安静的社
区里面又埋藏了多少的不平静。
我决定拍一部纪录片,去接近这些师傅的面孔,去了解他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话语。在
《成都商报》的帮助下,我们连登几天广告,寻找愿意讲述工厂经验的工人。某一个下
午我自己去接热线,当约定的时间到来的时候,那几部红色的话机突然铃声四起,我在
慌乱中一个接一个地接起。很多电话刚刚接通,那边没说几句话已经哽咽不止。听筒这
边,我分明还能听到对方是在一个寂静的房子里面讲话。我能够想象,或许他的爱人正
在外面打麻将,或许他的儿女这时候正在课堂上为高考拼搏。而一个孤独的中年人,他
一个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拿起电话拨某个号码的时候,才愿意讲述他长久以来不能说
出的心事。
这些工人师傅和更多的中国人一样,他们离开工厂,但还有一个家庭可以接纳他的生活
。每一个人在家庭里面都在尽量地维护家庭的快乐,特别是在年幼的孩子面前,他们从
来没有眉头紧锁,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焦虑跟夜不成寐的那些压力变成一种家庭气氛
。每一个家庭还都有餐桌边的欢声笑语,人们在议论昨晚电视剧情节中度过一个又一个
平静的日子。而在无人的时刻,他们有了眼泪,他们有了无法说下去的故事。我迅速地
登记好了这些想要讲述的工人师傅的名字和他们的联系方法,然后开始了采访。
进入到工人师傅的家庭,仿佛回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几乎所有家庭的装修都是一
致的。黝黑的水泥地,黄色的双人床,衣柜、立柜、沙发、墙上交叉挂着的羽毛球拍和
钉子上挂着的洁白的羽毛球。所有的物质都停留在了80年代。唯一能够提示当代气氛的
是孩子们的相片。那些穿着耐克、染着黄头发,工人师傅的下一代。他们在照片中冲着
我们微笑,无忧无虑。
当摄影机面对这些工人师傅的时候,往往他们激情澎湃的讲述都是关于别人的。我不停
地追问:您自己在那个时候在做什么?几乎所有的工人师傅都在说,你不要问我的故事
,我很平淡,没有故事。五十多年的集体生活对一个人的改变,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
更改。在过去,每个工人都认为自己处在集体里面,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是机器上的
一个螺丝钉。而今天,当他们再也不用与其他几千几万工友穿着同一款工装,同一个时
间涌进厂门的时候,当他们坐在各自的客厅里,去讲述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这是一些活
生生的个人。但是把话题带入到个人的讲述,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它让我知道,过去
的体制生活是多么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每一次访谈将要结束的时候,都伴随着很长时间的沉默。在这本书里,白纸黑字,句句
都是过往的真实生活。但是我一直在想: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
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于了沉默之中,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大家看这本书,也能看到那一片沉默。
avatar
wh
2
有人看过这本书,或二十四城记的电影吗?我没看过电影,看序言时起先以为是山河故
人拍摄笔记,越往后看越觉得跟钢的琴一模一样。钢琴导演张猛的回忆是有一次在沈阳
钢材市场买建材,发现这里聚集了大量钢铁厂的下岗工人,他们身怀绝技,车、钳、铣
、铆、电、焊一应俱全,在那里混日子。
文中提到的这些记忆我也有:去工厂的浴室洗澡,厂里发的手套和肥皂(好像还发安全
套),自行车坐垫下的棉纱,灯光篮球场。保险丝不记得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
: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
: 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
: 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 。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
: 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
: 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200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书中长达五十年的

avatar
f*n
3
我也有类似的记忆。
没有这几代人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现在的强大中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人看过这本书,或二十四城记的电影吗?我没看过电影,看序言时起先以为是山河故
: 人拍摄笔记,越往后看越觉得跟钢的琴一模一样。钢琴导演张猛的回忆是有一次在沈阳
: 钢材市场买建材,发现这里聚集了大量钢铁厂的下岗工人,他们身怀绝技,车、钳、铣
: 、铆、电、焊一应俱全,在那里混日子。
: 文中提到的这些记忆我也有:去工厂的浴室洗澡,厂里发的手套和肥皂(好像还发安全
: 套),自行车坐垫下的棉纱,灯光篮球场。保险丝不记得了。

avatar
C*z
4
我看过《二十四城记》,还是挺喜欢贾樟柯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人看过这本书,或二十四城记的电影吗?我没看过电影,看序言时起先以为是山河故
: 人拍摄笔记,越往后看越觉得跟钢的琴一模一样。钢琴导演张猛的回忆是有一次在沈阳
: 钢材市场买建材,发现这里聚集了大量钢铁厂的下岗工人,他们身怀绝技,车、钳、铣
: 、铆、电、焊一应俱全,在那里混日子。
: 文中提到的这些记忆我也有:去工厂的浴室洗澡,厂里发的手套和肥皂(好像还发安全
: 套),自行车坐垫下的棉纱,灯光篮球场。保险丝不记得了。

avatar
B*y
5
挺悲凉的故事,人在时代的大变革中,如浮萍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冲击到哪个地
方了。
我的姑姑是老三届,下乡知青回城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在我父亲一个朋友的店里做了
两年;认识了在水泥厂工作的姑父。两人结婚时已经属于当时超大龄青年。姑姑因着姑
父家属的关系,被招进水泥厂做工人。当时,他们厂和泰国有合作项目,姑父是厂里的
生产骨干,被外派到泰国工作。
那段时间,是他们生活最舒适的时候:单位安排一家小平房的宿舍,姑父拿着国内和外
派两份工资,加上我姑的工资,很是滋润的日子。他们一直等着单位分房,工资也很敢
花。因为年龄大才生了孩子,非常宠爱。我的表弟小时候,喜欢收集麦当劳套餐的小偶
玩具;他们家冰箱全部是麦当劳的贴纸,和摆满玩具。
十几年前吧,水泥厂拆迁,和一家外资开始合资经营。厂里大概要缩减人员,就答应给
安置费,让他们下岗。可能每人5万的样子,卖断工龄。那个时间,这些钱还是显得多
的;但是几年后物价飞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单位的房子一直没有落实下来,最
后拿到一个小单间,也是只有使用权,不能给产权他们。
下岗后,其实他们是不大愿意去转型,或是学习新的技能和工作。我姑一直待在家,姑
父找了一份看车的临时工吧。我去年回去,到姑姑家看他们。那个房子,家具和装饰,
和我从前第一次去的时候,没什么改变。院子里白兰树还是茂盛的,我记得少年时带着
表弟在那树下掰花生;姑夫手巧,自己焊了一个烧烤炉。姑姑会很时髦地给我们烤鸡翅
和鱿鱼。
这次见面,姑父老得厉害,比以往更加沉默寡言,他的房间里堆满了老旧的杂物,各种
工具。姑姑生性乐观,在高兴地张罗吃喝同时,告诉我:明年表弟结婚了,会把临院子
的房间装修翻新一下,比外面的房子也不差的。
我沉默了一会,问表弟在忙什么,有继续读书进修吗?姑姑说,他现在在本田车厂里上班
,要轮夜班,挺辛苦的,但是工资不错。夜校的大专快完成了。
回到家,我妈妈唠叨到,你姑姑穷家养娇儿,小时宠孩子吧。表弟一点不懂事儿;每天
接女朋友回家都是打出租车,还闹着要买车。
对于这些老国营企业的工人,他们曾经是社会所羡慕的娇儿,体制里既得利益者;只不
过在变革的洪流中,被排挤到社会的底层去了。谈什么牺牲,奉献的高调,对于他们是
莫大讽刺。还不如给点实惠的,比如住房,养老问题,医疗方面给与辅助。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
: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
: 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
: 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 。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
: 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
: 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200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书中长达五十年的

avatar
b*l
7
我也看过,因为自己三线厂子弟的背景,还挺有共鸣。陈冲演的很好。两点抱怨:广告
做的太直白;最后一个女演员十有九成九是潜出来的。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过《二十四城记》,还是挺喜欢贾樟柯的。
avatar
wh
8
我喜欢山河故人和天注定。三峡好人看不懂。站台记不清。小武没看过。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过《二十四城记》,还是挺喜欢贾樟柯的。
avatar
wh
9
我家的叔叔舅舅姑姑阿姨也一大片下岗,大部分女的都待在家里没再找工,男的都重新
找了工。脑子最灵活的小舅最早辞职下海,从服装到食品都捣腾过,最后做了建筑队和
房产。现在是我家最富的一个,只是人老得很快。给云南山区小学捐了好多钱,不愧是
我们穷人家里出来的……另一个舅舅喜欢电脑,自学了电脑装修,在一家小公司做,工
资倒是比以前街道工厂更高。也有继续在转制为私人承包的工厂里做的,生活远不如以
前,得过且过,赶着孩子一定要把书读好。有小孩没读好书的,毕业以后大人小孩一起
待业,在城里过不下去,拿着退休金到乡下租便宜房子住,和所有亲戚都断了联系。
还记得下岗潮那阵人心惶惶,经常在菜场听说某某全家服毒自杀、某某跳河、某某跳楼
之类。还有一次人心惶惶的时候是第一次炒股热潮后的大跌,跳楼消息也很多。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挺悲凉的故事,人在时代的大变革中,如浮萍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冲击到哪个地
: 方了。
: 我的姑姑是老三届,下乡知青回城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在我父亲一个朋友的店里做了
: 两年;认识了在水泥厂工作的姑父。两人结婚时已经属于当时超大龄青年。姑姑因着姑
: 父家属的关系,被招进水泥厂做工人。当时,他们厂和泰国有合作项目,姑父是厂里的
: 生产骨干,被外派到泰国工作。
: 那段时间,是他们生活最舒适的时候:单位安排一家小平房的宿舍,姑父拿着国内和外
: 派两份工资,加上我姑的工资,很是滋润的日子。他们一直等着单位分房,工资也很敢
: 花。因为年龄大才生了孩子,非常宠爱。我的表弟小时候,喜欢收集麦当劳套餐的小偶
: 玩具;他们家冰箱全部是麦当劳的贴纸,和摆满玩具。

avatar
wh
10
太好了!你那么快看了?
除了陈果那首,其他都知道。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二十四城记》腾讯上可以看:
: https://v.qq.com/x/cover/1ho6xuvgg772ryt/d0011bal3e2.html
: 里面的几首插曲:
: 今夜无眠
: 我衷心感谢你
: 浅醉一生
: 妹妹找哥泪花流
: 外面的世界 齐秦

avatar
wh
11
厂还在吗?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看过,因为自己三线厂子弟的背景,还挺有共鸣。陈冲演的很好。两点抱怨:广告
: 做的太直白;最后一个女演员十有九成九是潜出来的。

avatar
C*z
12
九年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最后哪个女演员?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看过,因为自己三线厂子弟的背景,还挺有共鸣。陈冲演的很好。两点抱怨:广告
: 做的太直白;最后一个女演员十有九成九是潜出来的。

avatar
C*z
13
没看过《三峡好人》。我们高中美术老师介绍了《小武》和《站台》,放了一些片段给
我们看,我那个时候才第一次听说贾樟柯。后来完整地看过几遍《小武》,然后也看了
《世界》、《天注定》和《山河故人》。
《二十四城记》我不太喜欢的是那种演员和非演员混搭的方式。拍三线厂还是王小帅拍
的多。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喜欢山河故人和天注定。三峡好人看不懂。站台记不清。小武没看过。
avatar
b*l
14
在。其实和420厂非常象,离得也不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厂还在吗?
avatar
b*l
15
忘了名字,丫演的太假。陈冲真是让我想起当年厂里表演时报幕的上海大姐。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九年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最后哪个女演员?
avatar
b*l
16
我倒觉得吕丽萍陈冲融入的还行。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三峡好人》。我们高中美术老师介绍了《小武》和《站台》,放了一些片段给
: 我们看,我那个时候才第一次听说贾樟柯。后来完整地看过几遍《小武》,然后也看了
: 《世界》、《天注定》和《山河故人》。
: 《二十四城记》我不太喜欢的是那种演员和非演员混搭的方式。拍三线厂还是王小帅拍
: 的多。

avatar
wh
17
我看的站台大概是盗版,记得画面模糊,镜头不断晃动,看得很不舒服。据说这都是新
潮手法。
后来看三峡好人,时不时插入莫名其妙的镜头(记得有一声莫名其妙的放炮声),貌似
很高深。
再后来的天注定和山河故人都看懂了,也很有感慨,不过据说是他越拍越差,所以低端
观众如我都能看懂了。:D
王小帅的17岁单车我不大喜欢,好像有点做作。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三峡好人》。我们高中美术老师介绍了《小武》和《站台》,放了一些片段给
: 我们看,我那个时候才第一次听说贾樟柯。后来完整地看过几遍《小武》,然后也看了
: 《世界》、《天注定》和《山河故人》。
: 《二十四城记》我不太喜欢的是那种演员和非演员混搭的方式。拍三线厂还是王小帅拍
: 的多。

avatar
wh
18
哦。我以为420厂已经没了。
突然想起来前两年去云南边境畹町玩时,路边看到不少长春北汽的广告牌。停车吃饭的
饭店居然也是个东北饭店,不卖米线卖水饺。老板娘很年轻,说北汽搬过来一大批人搞
分厂,她舅管搬迁,把她和她丈夫拉来当后勤,不然一大群东北人找不到吃的地儿。老
板娘说她尝过一口她男人买的米线,再也不要吃了。又说畹町地方小,人少,要不是让
老乡吃口家乡菜,她早撂挑子回家了。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其实和420厂非常象,离得也不远。
avatar
wh
19
以前听说陈冲是上海人时很吃惊,一点没看出来。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忘了名字,丫演的太假。陈冲真是让我想起当年厂里表演时报幕的上海大姐。
avatar
s*n
20
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国家集体财产的霸占和剥削,国家财产流失
少数人富裕了
大多数人下岗了,也没有人替他们讲话
贾樟柯算不错的了,
avatar
C*z
21
有这种趋势吧,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好懂了。
王小帅的自传三部曲还可以,我比较喜欢《我11》。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的站台大概是盗版,记得画面模糊,镜头不断晃动,看得很不舒服。据说这都是新
: 潮手法。
: 后来看三峡好人,时不时插入莫名其妙的镜头(记得有一声莫名其妙的放炮声),貌似
: 很高深。
: 再后来的天注定和山河故人都看懂了,也很有感慨,不过据说是他越拍越差,所以低端
: 观众如我都能看懂了。:D
: 王小帅的17岁单车我不大喜欢,好像有点做作。

avatar
C*z
22
莫非你说的是赵涛?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忘了名字,丫演的太假。陈冲真是让我想起当年厂里表演时报幕的上海大姐。
avatar
a*k
23
刚好前几天买了一本《贾想I 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24城记》当时看的时候挺有感触,缺点是觉得太碎片化了。
最不能忍受的是赵涛,演谁都是赵涛,特别是《山河故人》里演20来岁的小姑娘。。啊
。。。贾老师应该赶快放弃赵涛
avatar
C*z
24
贾导就是太宠媳妇了,《山河故人》里演小姑娘是有点出戏了,还有《天注定》里的“
女侠”。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刚好前几天买了一本《贾想I 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 《24城记》当时看的时候挺有感触,缺点是觉得太碎片化了。
: 最不能忍受的是赵涛,演谁都是赵涛,特别是《山河故人》里演20来岁的小姑娘。。啊
: 。。。贾老师应该赶快放弃赵涛

avatar
wh
25
天注定里的女侠太生硬了。山河故人里的赵涛我还挺喜欢。张艾嘉那个角色不自然。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贾导就是太宠媳妇了,《山河故人》里演小姑娘是有点出戏了,还有《天注定》里的“
: 女侠”。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