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2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多重啊)。纸张很薄,让人担心翻坏;但翻了几页发觉纸质细密结实,便放下心。字体
比现版的《全唐诗》大了不少,作者介绍部分也不缩小字体(现版缩小),全是娟秀均
匀的楷书,印刷整洁、清晰、美观,不愧为“御制”——《全唐诗》是康熙令江宁织造
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等人编纂的。馆员介绍说该本由复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吴格等
人鉴定过,从纸张、字体、排版等确认为康熙年间的初版。这个版本存世不算太少,
Princeton等图书馆亦有,因此保存在东亚馆特殊藏书部;更珍贵的就送往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了,宋元的古籍善本大都在那里。
老师兴致勃勃地找第一册,想从帝王诗开始讲起。结果找来找去找不到。老师口气一沉
,说恐怕被人偷去了。我倒抽一口冷气难以置信,这么宝贵的书怎么会遗失第一册,管
理员怎么会不知道?!馆员倒是面色平静地说这是很有可能的,书册众多,难以一一照
应。后来发现第一函侧面的“1-8(册)”的确已被划掉,改写为“2-8”,看来已有发
现,只是这位馆员不知情。我们啧啧惊叹之余,猜想可能被人无意中夹带出去,因为书
册薄而小;若是故意,只取一册似乎没有很大价值?老师认为失踪的恰巧是第一册,更
像是有意为之。联想到前几年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也发生大宗窃书案
,偷书人往往撕页,保安很难发现。不知这第一册流落在何方,好好的120册就缺这一
个头,好可惜啊。
虽然没看成头上的武则天,我们还是找到了末尾的薛涛、鱼玄机、李冶(卷八百三-八
百五,这些名媛女冠排名好低啊),因为这周主讲唐朝女诗人。对照原版,我们又发现
了一些问题:
关于薛涛的《十离诗》,我们读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里说作者历来有争议
,《唐摭言》录《十离诗》为薛书记作,有人认为诗不类薛作,薛书记当为别人。直到
1958年日本发现晚唐韦庄的《又玄集》,其中有薛涛的《十离诗》之一《犬离主》,才
证明确为薛涛的作品。但我们在《全唐诗》里赫然看到《十离诗》列在薛涛名下,注解
部分并未提及关于作者的争议,不知是《全唐诗》不记录版权纠纷问题,还是《全唐诗
》不够权威,不能杜绝争议。
另外关于鱼玄机苔杀女童绿翘事,《鉴赏辞典》也说此事可疑,例举《北梦琐事》等书
疑为衙役或酷吏陷害,定为疑案。《全唐诗》则一口咬定“以苔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
温璋所戮”。而三位唐朝女诗杰的最后一位李冶,因上诗给叛将而被德宗处死,《全唐
诗》却毫不提及,李冶的介绍唯有短短一行:“字季兰,女冠也,吴兴人,存诗十六首
”。颇有为帝王避讳之嫌。
总之《全唐诗》给我的印象是收录资料似乎并不“全”,未必都可靠,取舍上也不够
客观。以下附照片,标题为内容。另外问问行家:图书馆对这个版本的介绍是“线
黑口,左右双边,双黑鱼尾,版心中镌书名及小题”,“线黑口”是什么?后面几句
都是形容书页的设计是吗?对版本学没有研究,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多重啊)。纸张很薄,让人担心翻坏;但翻了几页发觉纸质细密结实,便放下心。字体
比现版的《全唐诗》大了不少,作者介绍部分也不缩小字体(现版缩小),全是娟秀均
匀的楷书,印刷整洁、清晰、美观,不愧为“御制”——《全唐诗》是康熙令江宁织造
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等人编纂的。馆员介绍说该本由复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吴格等
人鉴定过,从纸张、字体、排版等确认为康熙年间的初版。这个版本存世不算太少,
Princeton等图书馆亦有,因此保存在东亚馆特殊藏书部;更珍贵的就送往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了,宋元的古籍善本大都在那里。
老师兴致勃勃地找第一册,想从帝王诗开始讲起。结果找来找去找不到。老师口气一沉
,说恐怕被人偷去了。我倒抽一口冷气难以置信,这么宝贵的书怎么会遗失第一册,管
理员怎么会不知道?!馆员倒是面色平静地说这是很有可能的,书册众多,难以一一照
应。后来发现第一函侧面的“1-8(册)”的确已被划掉,改写为“2-8”,看来已有发
现,只是这位馆员不知情。我们啧啧惊叹之余,猜想可能被人无意中夹带出去,因为书
册薄而小;若是故意,只取一册似乎没有很大价值?老师认为失踪的恰巧是第一册,更
像是有意为之。联想到前几年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也发生大宗窃书案
,偷书人往往撕页,保安很难发现。不知这第一册流落在何方,好好的120册就缺这一
个头,好可惜啊。
虽然没看成头上的武则天,我们还是找到了末尾的薛涛、鱼玄机、李冶(卷八百三-八
百五,这些名媛女冠排名好低啊),因为这周主讲唐朝女诗人。对照原版,我们又发现
了一些问题:
关于薛涛的《十离诗》,我们读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里说作者历来有争议
,《唐摭言》录《十离诗》为薛书记作,有人认为诗不类薛作,薛书记当为别人。直到
1958年日本发现晚唐韦庄的《又玄集》,其中有薛涛的《十离诗》之一《犬离主》,才
证明确为薛涛的作品。但我们在《全唐诗》里赫然看到《十离诗》列在薛涛名下,注解
部分并未提及关于作者的争议,不知是《全唐诗》不记录版权纠纷问题,还是《全唐诗
》不够权威,不能杜绝争议。
另外关于鱼玄机苔杀女童绿翘事,《鉴赏辞典》也说此事可疑,例举《北梦琐事》等书
疑为衙役或酷吏陷害,定为疑案。《全唐诗》则一口咬定“以苔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
温璋所戮”。而三位唐朝女诗杰的最后一位李冶,因上诗给叛将而被德宗处死,《全唐
诗》却毫不提及,李冶的介绍唯有短短一行:“字季兰,女冠也,吴兴人,存诗十六首
”。颇有为帝王避讳之嫌。
总之《全唐诗》给我的印象是收录资料似乎并不“全”,未必都可靠,取舍上也不够
客观。以下附照片,标题为内容。另外问问行家:图书馆对这个版本的介绍是“线
黑口,左右双边,双黑鱼尾,版心中镌书名及小题”,“线黑口”是什么?后面几句
都是形容书页的设计是吗?对版本学没有研究,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m*g
3 楼
有个号码昨天刚过期,你不早点要,25%off的
wh
4 楼
书册封面的照片照糊了。其他都不糊,封面的四五张都糊,不知道为啥封面那么难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y*1
5 楼
才从国内来,错过了。哭
p*a
7 楼
哇,古香古色。。
wh
9 楼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内容没有区别吧,就是初版有错的,再印时校勘改正。
我拍封面怎么老容易糊——噢突然想起来我应该用近拍模式,不然太近距离内大概没法
聚焦。我拍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真是可惜。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内容没有区别吧,就是初版有错的,再印时校勘改正。
我拍封面怎么老容易糊——噢突然想起来我应该用近拍模式,不然太近距离内大概没法
聚焦。我拍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真是可惜。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b*k
13 楼
好古典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s*y
15 楼
上什么课呢?怎么最后又开始装文盲了,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S*E
20 楼
这书保管一般。
中国线装古籍,一般都是横放保存的(线装书软,立不起来),所以底部才印有书名。
这个书的摆放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还有书匣,是原装的还是图书馆自己做的?
中国线装古籍,一般都是横放保存的(线装书软,立不起来),所以底部才印有书名。
这个书的摆放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还有书匣,是原装的还是图书馆自己做的?
wh
28 楼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价格相差很大,有上万的,有两百不到的。大部分好像在七百左右。你看到的那个可能因为精装就贵。
我在前面的帖子里问,不知道黑口是指哪条黑线?: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7:59:29 2011, 美东)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我在前面的帖子里问,不知道黑口是指哪条黑线?: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7:59:29 2011, 美东)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S*n
32 楼
在图书馆东亚分层看到过超大(不知道几开)的宋佚文還是啥不知道真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m*e
37 楼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落里
(还之前,看到这混乱形势,我立马背转身,踱到一个僻静拐角,思想激烈斗争一番,
最后还是决定全还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啥书啊?哈哈你动机不良。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落里
(还之前,看到这混乱形势,我立马背转身,踱到一个僻静拐角,思想激烈斗争一番,
最后还是决定全还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啥书啊?哈哈你动机不良。
m*e
39 楼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m*e
40 楼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
: 美)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
: 美)
s*y
42 楼
前二日是啥啊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wh
45 楼
哈哈你最后这句可真是爱书啊,momo.
不还书好像不能毕业吧?除非罚钱。我记得毕业时有张清单,每一项要敲章以后才能拿
到最后的毕业证书,其中一项就是图书馆没有欠账。你还能拖那么久还,我们借书好像
是一个月限期,过期罚款。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不还书好像不能毕业吧?除非罚钱。我记得毕业时有张清单,每一项要敲章以后才能拿
到最后的毕业证书,其中一项就是图书馆没有欠账。你还能拖那么久还,我们借书好像
是一个月限期,过期罚款。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wh
47 楼
天哪这么精致。我还保留几封周的信,我说的是我们认识的周,哈哈哈。99年就2000了
。你是喜欢这些信笺书法印章吗?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你是喜欢这些信笺书法印章吗?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wh
49 楼
哦是这样,多谢。我也觉得不太像台湾注音,但搞不清那几套拼音系统,所以含糊以盖
之,哈哈哈。我们的台湾老师说台湾注音比大陆的更精确,我没学过,不清楚。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拼音倒不是台湾的,而是在拼音发明以前应用很久的威妥玛注音系统。清朝的时候
: ,英国的外交官威妥玛发明了这种注音形式来拼写汉语名字。在西方普遍应用拼音以前
: ,一直使用这种拼写。中华民国也沿用这个系统转写中文名,后来到了台湾也沿用,不
: 过后来搞了一个通用拼音,也不用威妥玛系统了。
: 但是在古籍中,还是沿用了威妥玛系统,因为以前的目录就是这么编的,改成拼音太麻
: 烦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术著作中,有些附录列拼音和威妥玛的对照。
之,哈哈哈。我们的台湾老师说台湾注音比大陆的更精确,我没学过,不清楚。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拼音倒不是台湾的,而是在拼音发明以前应用很久的威妥玛注音系统。清朝的时候
: ,英国的外交官威妥玛发明了这种注音形式来拼写汉语名字。在西方普遍应用拼音以前
: ,一直使用这种拼写。中华民国也沿用这个系统转写中文名,后来到了台湾也沿用,不
: 过后来搞了一个通用拼音,也不用威妥玛系统了。
: 但是在古籍中,还是沿用了威妥玛系统,因为以前的目录就是这么编的,改成拼音太麻
: 烦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术著作中,有些附录列拼音和威妥玛的对照。
N*f
51 楼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发更好,呵呵。
。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
是否还开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西北狼!我还是第一次去sterling二楼,以前在一楼也只是带小孩玩过……还没看过
: 中文书收藏,感觉如何?我只在社区图书馆借中文书,倒也不少。东亚馆不收藏电影
: dvd(只有纪录片),这个可惜。
: 老师是台湾女教授,以前当过系主任的,你能猜到吧。这学期是诗词,下学期是散文。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开课。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发更好,呵呵。
。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
是否还开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西北狼!我还是第一次去sterling二楼,以前在一楼也只是带小孩玩过……还没看过
: 中文书收藏,感觉如何?我只在社区图书馆借中文书,倒也不少。东亚馆不收藏电影
: dvd(只有纪录片),这个可惜。
: 老师是台湾女教授,以前当过系主任的,你能猜到吧。这学期是诗词,下学期是散文。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开课。
s*a
52 楼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N*f
53 楼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来当翻译。于是乎他老人家费劲地说汉语,俺费劲地用英语作答,颇为
滑稽。不过俺从中赚了一个其后捧了多年的饭碗,可谓“赚着了”,呵呵。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来当翻译。于是乎他老人家费劲地说汉语,俺费劲地用英语作答,颇为
滑稽。不过俺从中赚了一个其后捧了多年的饭碗,可谓“赚着了”,呵呵。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s*a
54 楼
他拿了那些index cards之后怎么用?感觉他除了王氏之死,写的书还是都围绕中心大
人物,比如洪秀全、利玛窦、康熙、张岱。这些搜集的common people daily life的材
料,都干嘛啦?没有写书,写文章啦?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人物,比如洪秀全、利玛窦、康熙、张岱。这些搜集的common people daily life的材
料,都干嘛啦?没有写书,写文章啦?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wh
60 楼
很多人都这样,千里迢迢出国后反而做回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等。我最
初读博的选题是尼采,我老板说作为中国人纯做西方的东西,在西方很难站稳脚跟,最
好是和中国相关的,比如比较或影响研究。
金庸你在国内没读过?
恩,一楼的reading room小而舒适,个人空间最为理想。就是暗,我不能忍受暗,我喜
欢十七八支日光灯大放光明的大阅览室,呵呵。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初读博的选题是尼采,我老板说作为中国人纯做西方的东西,在西方很难站稳脚跟,最
好是和中国相关的,比如比较或影响研究。
金庸你在国内没读过?
恩,一楼的reading room小而舒适,个人空间最为理想。就是暗,我不能忍受暗,我喜
欢十七八支日光灯大放光明的大阅览室,呵呵。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wh
61 楼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岛写过散文。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岛写过散文。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S*E
78 楼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也说这个版本没有保存在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不算太珍贵。
: 盒子是后来弄的,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颜色还不一致。摆放倒不知道平时是怎么放的,
: 当时是推到教室里来,所以竖放在小车里。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也说这个版本没有保存在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不算太珍贵。
: 盒子是后来弄的,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颜色还不一致。摆放倒不知道平时是怎么放的,
: 当时是推到教室里来,所以竖放在小车里。
N*f
81 楼
N*f
82 楼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耶鲁历史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 岛写过散文。
耶鲁历史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 岛写过散文。
wh
86 楼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作者:北岛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Spence)。
我纯属陪绑,参加讨论。临走前才收到他的演讲稿,我匆匆写了篇回应,电传给朋
友,译成英文。剩下的,就是把它念利索。
乔纳森有个中文名字,叫史景迁。他是英国人,至今也不肯加入美国籍。按他的话
来说:“我为什么要背叛莎士比亚?”他在耶鲁教书,是十几本书的作者。这些关于中
国历史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说实话,我对历史学家心怀偏见。他
们多少有点儿像废车场的工人,把那些亡灵汽车的零件分类登记,坐等那些不甘寂寞但
又贪图便宜的司机。而乔纳森似乎不屑与他们为伍,他更关心历史中个人的命运,并对
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写的大都是传记。如关于帝王心路历程的《康熙自剖》,传教
士的传奇故事《利玛窦的记忆迷宫》,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的不幸身世《王氏之死》以
及一个曾漂流欧洲的教会守门人的坎坷遭遇《胡若望的疑问》。依我看,与其说他是历
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个作家更贴切。再说,历史本来就是个故事,就看我们怎么讲了。
今晚是我的朗诵会。我在旅馆大厅碰见刚到的乔纳森和夫人金安平。乔纳森长得极
像007扮演者康纳瑞(Sean Connery)。安平告诉我,他常在街上被陌生人拦住,要求签
名合影。不知康纳瑞是否有过类似的遭遇,被人们拦住问:“你是乔纳森·思班斯?”
我朗诵时,乔纳森表情严肃,像康纳瑞在《以玫瑰的名义》里扮演负责办案的神父
,坐在听众中间。我躲开他的目光,好像我是把毒药涂在经书上的人。难道诗是一种毒
药?
九一年春天,我应一家国际慈善组织Oxfarm的邀请,到波士顿参加为非洲难民举办
的捐款朗诵会。他们请乔纳森读我的诗的英文翻译。朗诵会头天晚上,他的学生文朵莲
请我们吃晚饭,在座还有文朵莲的女儿和艾略特。乔纳森来了,抱着一袋葡萄酒和威士
忌。那是我们头一次见面。他坚定、含蓄,而且幽默,英国式的幽默。据文朵莲说,多
少耶鲁的女学生为之倾倒。那天晚上,惟我独醉。醒来,大家兴致未尽,有人提议去看
末场的电影《菊豆》。散场后,我醉意未消,哈佛广场像甲板在我脚下摇晃。直到第二
天晚上在散德斯(Sanders)剧场朗诵时,酒精仍在我脑袋里晃荡。我那困难的表情大概
被听众们误读成流亡之苦,和乔纳森翩翩风度及典雅的英国口音恰成对比。就在我们向
非洲难民象征性地致意时,美军成千上万颗飞弹正在伊拉克土地上爆炸。
第二年夏天,我和朋友开车从纽约去波士顿,路过纽海文(New Heaven),去看望乔
纳森。他正经历婚变,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公寓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
和两把椅子,还有一台小录音机——不真实,像小剧场的后台。我们的主角乔纳森汗淋
淋地坐在那儿,正幕间休息。在一家越南小馆吃牛肉面时,乔纳森讲起他去广西的经历
。他正着手写一本太平天国的书。我似乎看见他头戴草帽,遮住他的鼻子,混入当地农
民的行列,一起走进那本书《上帝的中国儿子》(God's Chinese Son)之中,成为他们
的一员。
纽海文是个令人沮丧的城市,太多的流浪汉,若有人领头,恐怕也会揭竿而起。乔
纳森领我们穿过街上那些绝望的手臂,来到一间空荡荡的芭蕾舞练习厅,再钻进隔壁小
房间,这就是他的书房。我环顾那剥落的墙皮和窗户上粗粗的铁栏杆,不禁感叹道:“
这真像监狱。”“哦?”乔纳森吃了一惊,“我还一直以为我把别人关在外边呢。”
盐湖城之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清,街上人影搅动着灯光。朗诵会结束后,我们来
到一家私人俱乐部“纽约人”用餐。一个政治学教授用张戎的自传《鸿》纠缠我。他的
手势特别,中指和戴着一颗硕大金戒指的无名指分开,像把剪刀不停地剪断我的思路。
晚餐时,他坐在乔纳森旁边,那把“剪刀”伸向乔纳森,似乎要剪掉他花白的络腮胡子。
第二天,我们驱车去附近的滑雪胜地——花园城(Garden City)。在一家意大利餐
馆吃过午饭,我们沿着寂静的街道散步。阳光闪耀,屋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一路上,
他们两口子手牵着手,像初恋的情人。乔纳森和我谈起诗歌。他和安平最喜欢的美国诗
人是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最近开始迷上弗洛斯
特(Robert Frost)。乔纳森叹了口气,说:“我有时真厌倦了历史,想多读读诗歌。”
九四年春天,乔纳森邀请多多和我去耶鲁大学朗诵。他结束了幕间休息,进入第二
幕。场景变了。他们在纽海文郊区买了一幢带歌特式窗户的楼房,花园里还有一个中国
亭子。我头一次见到安平。她在附近一所学院教中国古代宗教史。她并不算漂亮,但有
一种东方女人的魅力。她总是眯起眼微笑,好像在品尝甜食。乔纳森忙着招待客人,但
他的目光却被安平的一举一动所牵拽。
从花园城回到旅馆,匆忙更衣。我根本不会打领带,在镜子前面抓住领带挣扎着,
就像一个不小心钓到自己的渔夫。今晚是乔纳森的压轴戏,他像他的领带一样镇定。但
安平悄悄地告诉我,每次乔纳森演讲,其实都紧张得要命,甚至连上课时也难免。在舞
台灯光下,乔纳森的脸显得有点儿苍白。他讲得很好,讲皇权思想,从乾隆、康熙到现
在。
晚上,我们在旅馆的酒吧喝酒。一讲到他的老师房兆楹,乔纳森显得有些激动。当
年他进耶鲁时,他的导师芮玛丽(Mary Wright)让他先在图书馆泡泡,再确定研究方向
。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他从书堆里认识了房先生,于是写信到澳大利亚拜师。没想到
房先生只是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回信说他从未带过学生。乔纳森一意孤行,去了澳大
利亚。不仅房先生的学问,也包括其为人之道,引导他踏入中国历史之门。后来房先生
恰好又成了安平的老师。
夜深了,乔纳森握着安平的手,背诵十六世纪法国诗人隆萨(Pierre de Ronsard)
的诗。他先用法文,再一句句译成英文。那首诗是关于暮年之恋。
第二天清晨,我和乔纳森夫妇一起乘出租车去机场。司机是个矮小的老太婆。她怎
么也打不开一瓶“雪碧”,递到后座问我们:“谁是超人?”我帮她拧开瓶盖。她从兜
里掏出一把药片,就着 “雪碧”倒进嘴里,“我六十五了,还总以为自己三十五。瞧
,这月亮!可惜昨天早上我忘带上这家伙了。”她抄起一架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一边
开车,一边对准那轮苍白的满月。我吓得抓住椅背。“升得太高了,”她叹了口气。乔
纳森说,“抓住月亮可不容易。”
老太婆答道:“关键得抓住好月亮。”出租车拐弯,和月亮分道扬镳。老太婆放下
照相机,吹起口哨。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 耶鲁历史系。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作者:北岛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Spence)。
我纯属陪绑,参加讨论。临走前才收到他的演讲稿,我匆匆写了篇回应,电传给朋
友,译成英文。剩下的,就是把它念利索。
乔纳森有个中文名字,叫史景迁。他是英国人,至今也不肯加入美国籍。按他的话
来说:“我为什么要背叛莎士比亚?”他在耶鲁教书,是十几本书的作者。这些关于中
国历史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说实话,我对历史学家心怀偏见。他
们多少有点儿像废车场的工人,把那些亡灵汽车的零件分类登记,坐等那些不甘寂寞但
又贪图便宜的司机。而乔纳森似乎不屑与他们为伍,他更关心历史中个人的命运,并对
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写的大都是传记。如关于帝王心路历程的《康熙自剖》,传教
士的传奇故事《利玛窦的记忆迷宫》,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的不幸身世《王氏之死》以
及一个曾漂流欧洲的教会守门人的坎坷遭遇《胡若望的疑问》。依我看,与其说他是历
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个作家更贴切。再说,历史本来就是个故事,就看我们怎么讲了。
今晚是我的朗诵会。我在旅馆大厅碰见刚到的乔纳森和夫人金安平。乔纳森长得极
像007扮演者康纳瑞(Sean Connery)。安平告诉我,他常在街上被陌生人拦住,要求签
名合影。不知康纳瑞是否有过类似的遭遇,被人们拦住问:“你是乔纳森·思班斯?”
我朗诵时,乔纳森表情严肃,像康纳瑞在《以玫瑰的名义》里扮演负责办案的神父
,坐在听众中间。我躲开他的目光,好像我是把毒药涂在经书上的人。难道诗是一种毒
药?
九一年春天,我应一家国际慈善组织Oxfarm的邀请,到波士顿参加为非洲难民举办
的捐款朗诵会。他们请乔纳森读我的诗的英文翻译。朗诵会头天晚上,他的学生文朵莲
请我们吃晚饭,在座还有文朵莲的女儿和艾略特。乔纳森来了,抱着一袋葡萄酒和威士
忌。那是我们头一次见面。他坚定、含蓄,而且幽默,英国式的幽默。据文朵莲说,多
少耶鲁的女学生为之倾倒。那天晚上,惟我独醉。醒来,大家兴致未尽,有人提议去看
末场的电影《菊豆》。散场后,我醉意未消,哈佛广场像甲板在我脚下摇晃。直到第二
天晚上在散德斯(Sanders)剧场朗诵时,酒精仍在我脑袋里晃荡。我那困难的表情大概
被听众们误读成流亡之苦,和乔纳森翩翩风度及典雅的英国口音恰成对比。就在我们向
非洲难民象征性地致意时,美军成千上万颗飞弹正在伊拉克土地上爆炸。
第二年夏天,我和朋友开车从纽约去波士顿,路过纽海文(New Heaven),去看望乔
纳森。他正经历婚变,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公寓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
和两把椅子,还有一台小录音机——不真实,像小剧场的后台。我们的主角乔纳森汗淋
淋地坐在那儿,正幕间休息。在一家越南小馆吃牛肉面时,乔纳森讲起他去广西的经历
。他正着手写一本太平天国的书。我似乎看见他头戴草帽,遮住他的鼻子,混入当地农
民的行列,一起走进那本书《上帝的中国儿子》(God's Chinese Son)之中,成为他们
的一员。
纽海文是个令人沮丧的城市,太多的流浪汉,若有人领头,恐怕也会揭竿而起。乔
纳森领我们穿过街上那些绝望的手臂,来到一间空荡荡的芭蕾舞练习厅,再钻进隔壁小
房间,这就是他的书房。我环顾那剥落的墙皮和窗户上粗粗的铁栏杆,不禁感叹道:“
这真像监狱。”“哦?”乔纳森吃了一惊,“我还一直以为我把别人关在外边呢。”
盐湖城之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清,街上人影搅动着灯光。朗诵会结束后,我们来
到一家私人俱乐部“纽约人”用餐。一个政治学教授用张戎的自传《鸿》纠缠我。他的
手势特别,中指和戴着一颗硕大金戒指的无名指分开,像把剪刀不停地剪断我的思路。
晚餐时,他坐在乔纳森旁边,那把“剪刀”伸向乔纳森,似乎要剪掉他花白的络腮胡子。
第二天,我们驱车去附近的滑雪胜地——花园城(Garden City)。在一家意大利餐
馆吃过午饭,我们沿着寂静的街道散步。阳光闪耀,屋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一路上,
他们两口子手牵着手,像初恋的情人。乔纳森和我谈起诗歌。他和安平最喜欢的美国诗
人是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最近开始迷上弗洛斯
特(Robert Frost)。乔纳森叹了口气,说:“我有时真厌倦了历史,想多读读诗歌。”
九四年春天,乔纳森邀请多多和我去耶鲁大学朗诵。他结束了幕间休息,进入第二
幕。场景变了。他们在纽海文郊区买了一幢带歌特式窗户的楼房,花园里还有一个中国
亭子。我头一次见到安平。她在附近一所学院教中国古代宗教史。她并不算漂亮,但有
一种东方女人的魅力。她总是眯起眼微笑,好像在品尝甜食。乔纳森忙着招待客人,但
他的目光却被安平的一举一动所牵拽。
从花园城回到旅馆,匆忙更衣。我根本不会打领带,在镜子前面抓住领带挣扎着,
就像一个不小心钓到自己的渔夫。今晚是乔纳森的压轴戏,他像他的领带一样镇定。但
安平悄悄地告诉我,每次乔纳森演讲,其实都紧张得要命,甚至连上课时也难免。在舞
台灯光下,乔纳森的脸显得有点儿苍白。他讲得很好,讲皇权思想,从乾隆、康熙到现
在。
晚上,我们在旅馆的酒吧喝酒。一讲到他的老师房兆楹,乔纳森显得有些激动。当
年他进耶鲁时,他的导师芮玛丽(Mary Wright)让他先在图书馆泡泡,再确定研究方向
。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他从书堆里认识了房先生,于是写信到澳大利亚拜师。没想到
房先生只是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回信说他从未带过学生。乔纳森一意孤行,去了澳大
利亚。不仅房先生的学问,也包括其为人之道,引导他踏入中国历史之门。后来房先生
恰好又成了安平的老师。
夜深了,乔纳森握着安平的手,背诵十六世纪法国诗人隆萨(Pierre de Ronsard)
的诗。他先用法文,再一句句译成英文。那首诗是关于暮年之恋。
第二天清晨,我和乔纳森夫妇一起乘出租车去机场。司机是个矮小的老太婆。她怎
么也打不开一瓶“雪碧”,递到后座问我们:“谁是超人?”我帮她拧开瓶盖。她从兜
里掏出一把药片,就着 “雪碧”倒进嘴里,“我六十五了,还总以为自己三十五。瞧
,这月亮!可惜昨天早上我忘带上这家伙了。”她抄起一架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一边
开车,一边对准那轮苍白的满月。我吓得抓住椅背。“升得太高了,”她叹了口气。乔
纳森说,“抓住月亮可不容易。”
老太婆答道:“关键得抓住好月亮。”出租车拐弯,和月亮分道扬镳。老太婆放下
照相机,吹起口哨。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 耶鲁历史系。
p*r
91 楼
奇怪,garden city在bear lake边上,到SLC要开2个小时车。按说SLC的滑雪胜地是
Park city。不会搞错了吧。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Park city。不会搞错了吧。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wh
94 楼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版么。
个装帧...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版么。
个装帧...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S*E
120 楼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manuscript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
: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版么。
: 个装帧...
: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manuscript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
: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版么。
: 个装帧...
: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N*f
122 楼
这篇写得颇为传神。Spence的模样和Sean Connery其实并不十分相像,不过
风度做派倒是很有些神似。
Jonathan Spence:
Sean Connery: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风度做派倒是很有些神似。
Jonathan Spence:
Sean Connery: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wh
128 楼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言天才,会十门语言(这也让我想起gesund,他真是对语言痴迷又有天赋,你见过他是
吧?)。我最惊讶的是他只学了几年中文,就可以写一个中国文学的博士论文,对中国
文学不知道是否能有全面的把握。当然其他语言和文学可以借鉴。不知道jonathan
spence, steven owen这些中国专家,中文学过多久。反正觉得很不容易;我这样没有
专门研究过中国文学的中国人反而毫无把握,所知都是片鳞半爪。应该系统学一学,就
会有底气得多。那个十门语言的系主任,后来离婚了。他以前教过我,风光满面,精神
倍爽,人也长得很帅。后来再见他时胡子拉碴,没有精神,不知道是婚变,好可怜。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是同校啊,不同系
: 我没听过,iliad我不知道,也许没有
: 不过她在东亚系有个女朋友是他学生,应该起码听到不少八卦吧
: 我也许也听到些八卦,不过都忘了
: 对,他是文评不错
: 我后来才发现很多年前就看过他的文章
: 我既不知道许子东也不知道燕子姐姐。。。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言天才,会十门语言(这也让我想起gesund,他真是对语言痴迷又有天赋,你见过他是
吧?)。我最惊讶的是他只学了几年中文,就可以写一个中国文学的博士论文,对中国
文学不知道是否能有全面的把握。当然其他语言和文学可以借鉴。不知道jonathan
spence, steven owen这些中国专家,中文学过多久。反正觉得很不容易;我这样没有
专门研究过中国文学的中国人反而毫无把握,所知都是片鳞半爪。应该系统学一学,就
会有底气得多。那个十门语言的系主任,后来离婚了。他以前教过我,风光满面,精神
倍爽,人也长得很帅。后来再见他时胡子拉碴,没有精神,不知道是婚变,好可怜。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是同校啊,不同系
: 我没听过,iliad我不知道,也许没有
: 不过她在东亚系有个女朋友是他学生,应该起码听到不少八卦吧
: 我也许也听到些八卦,不过都忘了
: 对,他是文评不错
: 我后来才发现很多年前就看过他的文章
: 我既不知道许子东也不知道燕子姐姐。。。
wh
134 楼
人民币六百不贵噢。我在这里买台湾版的千家诗,台湾新币280,我要花15美元。我觉
得挺贵的,但别的学生说便宜。大概他们的教科书都很贵。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
: manuscripts
得挺贵的,但别的学生说便宜。大概他们的教科书都很贵。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
: manuscripts
wh
136 楼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家,《史记》被公认为是史学的典范。但《史记》连小孩子都爱
看。因为他讲帝王将相都是在讲故事,各种细节,还有对话。栩栩如生。像看小说一样
。但有谁怀疑这不是历史吗?这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中国最早的史学传统就是叙述史
,也就是讲故事。史学和文学是分不开的。你看49年以前胡适、吴晗、吕思勉史学大家
,也很擅长讲故事。吴晗的《朱元璋传》最初的版本写得非常好看,大量的情景描写,
、人物心理分析、错综的矛盾冲突,非常精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大学名教授
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语言像诗一样,非常美,给人以灵动之感。这种亦史亦文、亦史
亦诗的传统,49年以后中断了。先是历史为政治服务,现在又为考试升学服务。越来越
教条、枯燥,终于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惨淡的局面。
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
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
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
。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没有必要讲大道理,即使你要讲道理,也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从这点来说,历史可以像文学一样生动,甚至比文学更生动。因为文学是虚构的,而历
史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畅销书大都是会讲故事的,比
如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非常好看,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个性突出,很是吸引
人。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批评:这怎么能够算历史!我后来给章诒和教授辩护:这恰好是
中国叙述史的传统。否则的话,今天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史记》里面记载,项
羽和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另一个说“彼可
取而代之”。假如我们以此诘问司马迁:你一个汉代人,如何知道当年的情景?你有证
据吗?显然,这里面有司马迁合理的想象成分在里面。但没人会怀疑《史记》是信史。
历史学虽然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注重考据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史学就不需要合理的想象
。陈寅恪上承乾嘉传统成一代宗师,可他写的《柳如是别传》,里面的细节描写非常细
腻。甚至把诗引入了历史的论证。假如缺乏想象能力,如何能够将这些史料组织成一个
哀婉的故事。
假使每个老师都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肯定会引
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一些学生会觉得历史真好,不顾家长
的阻拦和世俗的偏见,以第一志愿报考历史系。然后在历史系又碰到好的老师,毕业后
他们再做历史老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想象,历史教学将会出现极大的改观。史
学研究的繁荣也就不远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最近教育部制订了高校新的公共政治课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列入四大基础课程
,这是对历史学的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骤。美国的所有大学
,哪怕再小,也有历史系,因为历史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美国就是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
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个国家假如人们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自己的历史,那离
亡国也不远了。
真正有识见的人,眼光远大的人、能够看清未来的人,都是有历史感的人。当然历
史不是未来学,它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你懂得了历史,你就不那么轻信,你会从别人那
里学到很多经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经验是很容易上当的。但人一生有限
,就算你活到一百岁,你能经历多少人事呢?恰恰是历史让你可以超越你的有限性,让
你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哲学告诉你道理,文学培养你的灵性,而历史则给予你智慧。
史学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我们
历史老师将她弄的这么面目可憎。但我想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
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历史教师共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哪本书入门最容易?可惜我找不到许纪霖的那篇文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知
: 史景迁上课如讲故事。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家,《史记》被公认为是史学的典范。但《史记》连小孩子都爱
看。因为他讲帝王将相都是在讲故事,各种细节,还有对话。栩栩如生。像看小说一样
。但有谁怀疑这不是历史吗?这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中国最早的史学传统就是叙述史
,也就是讲故事。史学和文学是分不开的。你看49年以前胡适、吴晗、吕思勉史学大家
,也很擅长讲故事。吴晗的《朱元璋传》最初的版本写得非常好看,大量的情景描写,
、人物心理分析、错综的矛盾冲突,非常精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大学名教授
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语言像诗一样,非常美,给人以灵动之感。这种亦史亦文、亦史
亦诗的传统,49年以后中断了。先是历史为政治服务,现在又为考试升学服务。越来越
教条、枯燥,终于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惨淡的局面。
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
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
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
。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没有必要讲大道理,即使你要讲道理,也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从这点来说,历史可以像文学一样生动,甚至比文学更生动。因为文学是虚构的,而历
史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畅销书大都是会讲故事的,比
如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非常好看,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个性突出,很是吸引
人。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批评:这怎么能够算历史!我后来给章诒和教授辩护:这恰好是
中国叙述史的传统。否则的话,今天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史记》里面记载,项
羽和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另一个说“彼可
取而代之”。假如我们以此诘问司马迁:你一个汉代人,如何知道当年的情景?你有证
据吗?显然,这里面有司马迁合理的想象成分在里面。但没人会怀疑《史记》是信史。
历史学虽然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注重考据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史学就不需要合理的想象
。陈寅恪上承乾嘉传统成一代宗师,可他写的《柳如是别传》,里面的细节描写非常细
腻。甚至把诗引入了历史的论证。假如缺乏想象能力,如何能够将这些史料组织成一个
哀婉的故事。
假使每个老师都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肯定会引
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一些学生会觉得历史真好,不顾家长
的阻拦和世俗的偏见,以第一志愿报考历史系。然后在历史系又碰到好的老师,毕业后
他们再做历史老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想象,历史教学将会出现极大的改观。史
学研究的繁荣也就不远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最近教育部制订了高校新的公共政治课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列入四大基础课程
,这是对历史学的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骤。美国的所有大学
,哪怕再小,也有历史系,因为历史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美国就是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
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个国家假如人们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自己的历史,那离
亡国也不远了。
真正有识见的人,眼光远大的人、能够看清未来的人,都是有历史感的人。当然历
史不是未来学,它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你懂得了历史,你就不那么轻信,你会从别人那
里学到很多经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经验是很容易上当的。但人一生有限
,就算你活到一百岁,你能经历多少人事呢?恰恰是历史让你可以超越你的有限性,让
你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哲学告诉你道理,文学培养你的灵性,而历史则给予你智慧。
史学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我们
历史老师将她弄的这么面目可憎。但我想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
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历史教师共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哪本书入门最容易?可惜我找不到许纪霖的那篇文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知
: 史景迁上课如讲故事。
wh
139 楼
哈哈你那么喜欢毛绒玩具啊。我小时候好像没什么毛绒玩具,可能塑料的多。家里人说
我抱着一个娃娃可以玩半天,自己和娃娃说话唱歌办家家,一点不烦大人。我以前有些
剪报什么的大概是最留恋最舍不得扔的,后来也撒手了。书我也不太买,好像没什么特
别留恋的物质东西。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成啊,有好多小时候的东西现在还恋恋不舍,走一路掰一路是肯定的,不过也总有
: 一些东西一直留下来
: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抱在怀里刚刚好的棕熊,陪着我到中学,甚至我去北京上大学我
: 还带去了,伤心的时候就抱着它,特别安慰。可惜后来搬家,不晓得被哪个不负责任的
: 搬家公司的人给我扔了,我后来也买过毛绒玩具,再没有一个能给过我那样的依赖感了
我抱着一个娃娃可以玩半天,自己和娃娃说话唱歌办家家,一点不烦大人。我以前有些
剪报什么的大概是最留恋最舍不得扔的,后来也撒手了。书我也不太买,好像没什么特
别留恋的物质东西。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成啊,有好多小时候的东西现在还恋恋不舍,走一路掰一路是肯定的,不过也总有
: 一些东西一直留下来
: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抱在怀里刚刚好的棕熊,陪着我到中学,甚至我去北京上大学我
: 还带去了,伤心的时候就抱着它,特别安慰。可惜后来搬家,不晓得被哪个不负责任的
: 搬家公司的人给我扔了,我后来也买过毛绒玩具,再没有一个能给过我那样的依赖感了
p*r
140 楼
这个讲得挺好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b*s
150 楼
j*n
195 楼
jonathan老婆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来着
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s*e
218 楼
有本书Made to Stick,强调六字真言"SUCCES"。其中最后的S就是Stories。
没办法,有结构的东西容易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没办法,有结构的东西容易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wh
227 楼
goldy我看了一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连环画,是robert frost
的诗,每一句一幅画,孩子看得很喜欢,我回头贴出来,我也喜欢。很想多看一些这种
好诗好文学改编的儿童本。你寄的几本动物童话我觉得画面非常美,语言有问题,有些
不连贯,不知道原版是怎样的,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语言和画面对小孩的影响同等重
要,我给他们读安徒生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如果不美,他们就没有兴趣。我小时候看的叶
君健的译本文字就好看得多,给我印象就很深。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可以做成那种类似动画短片的电影短篇
: 应该还是恨考验功力的
: 短短一部片子里既要交代事件人物等等
: 还要考虑画面色彩构图等,这些应该很重要
: 然后还得考虑他的电影手法拍出来诗的感觉
的诗,每一句一幅画,孩子看得很喜欢,我回头贴出来,我也喜欢。很想多看一些这种
好诗好文学改编的儿童本。你寄的几本动物童话我觉得画面非常美,语言有问题,有些
不连贯,不知道原版是怎样的,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语言和画面对小孩的影响同等重
要,我给他们读安徒生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如果不美,他们就没有兴趣。我小时候看的叶
君健的译本文字就好看得多,给我印象就很深。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可以做成那种类似动画短片的电影短篇
: 应该还是恨考验功力的
: 短短一部片子里既要交代事件人物等等
: 还要考虑画面色彩构图等,这些应该很重要
: 然后还得考虑他的电影手法拍出来诗的感觉
wh
251 楼
嗯个体差异肯定是大的。文学也肯定是百花齐放的,越有差异越好玩。就是好玩、娱乐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唱个反调,个体差异或许蛮大?
: 情节或许是取巧(褒义)讨喜的做法,帮助sell给更多人。
: 具体到个人,无论作者還是读者都不好讲吧。。。
: 在你楼里多忽悠一个“边缘”的想法,作诗一定要和抒情、情绪之类发生关系,或者这
: 种关系一定要高于其他要素,比如语言本身吗?可以有个例吗?
: XD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唱个反调,个体差异或许蛮大?
: 情节或许是取巧(褒义)讨喜的做法,帮助sell给更多人。
: 具体到个人,无论作者還是读者都不好讲吧。。。
: 在你楼里多忽悠一个“边缘”的想法,作诗一定要和抒情、情绪之类发生关系,或者这
: 种关系一定要高于其他要素,比如语言本身吗?可以有个例吗?
: XD
wh
273 楼
天哪这个坑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别的版上也见到,显然不是郑和的意思啊,就是坑
人吗?为啥叫坑爹,有什么典故?:
发信人: NeedForSpeed (working~~~~~), 信区: Shaanxi
标 题: Re: 要不要来个接龙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7 17:36:06 2011, 美东)
我觉得这是最坑爹的菜之一了
首先切土豆丝就很考验刀工,然后美国这边土豆还淀粉特别多,要在水里面洗很多遍才
能比较爽口。
人吗?为啥叫坑爹,有什么典故?:
发信人: NeedForSpeed (working~~~~~), 信区: Shaanxi
标 题: Re: 要不要来个接龙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7 17:36:06 2011, 美东)
我觉得这是最坑爹的菜之一了
首先切土豆丝就很考验刀工,然后美国这边土豆还淀粉特别多,要在水里面洗很多遍才
能比较爽口。
b*s
274 楼
放狗,得:
“坑爹”意指与本人意愿有很大出入,有欺骗的意思,坑蒙拐骗,也指实际与想象中不
符,又包含了微微的“不给力”的意思成分。类似的有“坑人、忽悠人、欺负人、骗人
”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哪这个坑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别的版上也见到,显然不是郑和的意思啊,就是坑
: 人吗?为啥叫坑爹,有什么典故?:
: 发信人: NeedForSpeed (working~~~~~), 信区: Shaanxi
: 标 题: Re: 要不要来个接龙活动?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7 17:36:06 2011, 美东)
: 我觉得这是最坑爹的菜之一了
: 首先切土豆丝就很考验刀工,然后美国这边土豆还淀粉特别多,要在水里面洗很多遍才
: 能比较爽口。
“坑爹”意指与本人意愿有很大出入,有欺骗的意思,坑蒙拐骗,也指实际与想象中不
符,又包含了微微的“不给力”的意思成分。类似的有“坑人、忽悠人、欺负人、骗人
”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哪这个坑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别的版上也见到,显然不是郑和的意思啊,就是坑
: 人吗?为啥叫坑爹,有什么典故?:
: 发信人: NeedForSpeed (working~~~~~), 信区: Shaanxi
: 标 题: Re: 要不要来个接龙活动?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7 17:36:06 2011, 美东)
: 我觉得这是最坑爹的菜之一了
: 首先切土豆丝就很考验刀工,然后美国这边土豆还淀粉特别多,要在水里面洗很多遍才
: 能比较爽口。
S*n
276 楼
恩,我也相信好的诗必然会有观众,而不会局限于孤芳自赏。当然也可能作者死后若干
年才流行。陶潜的作品名声大噪也花了几百年。。。
语言我开始倒没有往修辞方面考虑,比如骈文--大概一来我文科修养差;二来本身我
在这方面也不太注意。我本质还是工科生,不求理论完美、好看,对meta theory本身
没兴趣,只求最后能work。。。改进理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抽象的美。
令我最近迷惑的是语言其他的一些方面,诗因为体裁的关系,不像故事那样“线”性,
可以打乱绕来扰去。这里的线性关系可以是情节,时序,也可以是更抽象的比如逻辑。
这些关系在诗当中全部失效,这令我大感兴趣。
此外技巧上的,,本身除了通常的修辞之外,简单的动词、形容词等等搭配也会出人意
料。
顺便问一个人,dylan thomas,这个人怎么样?
最近读伊1934-53的collected poems,初读非常惊艳,这几天对他的态度我又有点摇摆
。。。哪位高屋建瓴一下? XD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个体差异肯定是大的。文学也肯定是百花齐放的,越有差异越好玩。就是好玩、娱乐
: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年才流行。陶潜的作品名声大噪也花了几百年。。。
语言我开始倒没有往修辞方面考虑,比如骈文--大概一来我文科修养差;二来本身我
在这方面也不太注意。我本质还是工科生,不求理论完美、好看,对meta theory本身
没兴趣,只求最后能work。。。改进理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抽象的美。
令我最近迷惑的是语言其他的一些方面,诗因为体裁的关系,不像故事那样“线”性,
可以打乱绕来扰去。这里的线性关系可以是情节,时序,也可以是更抽象的比如逻辑。
这些关系在诗当中全部失效,这令我大感兴趣。
此外技巧上的,,本身除了通常的修辞之外,简单的动词、形容词等等搭配也会出人意
料。
顺便问一个人,dylan thomas,这个人怎么样?
最近读伊1934-53的collected poems,初读非常惊艳,这几天对他的态度我又有点摇摆
。。。哪位高屋建瓴一下? XD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个体差异肯定是大的。文学也肯定是百花齐放的,越有差异越好玩。就是好玩、娱乐
: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S*n
277 楼
囧,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上面又瞎发挥了,不过提的问题倒是很认真很诚恳。
哈哈,重看一扁你的帖子,喔会“作骨头”唱反调,和小说还有点关系呢,不过我上面
忽悠的时候自己忘了:有情节的小说,尤其中篇以上,我不大喜欢--在我个人而言-
-我会想,作者到底要干什么阿,快点讲吧,讲吧,这个故事就不要全部告诉我了。。
。作为度者,我比较能看的进的小說常常或者情节荒诞,或者没有情节。吸引我的常常
是“探索”“解迷”的感觉,比如,如果情节制造出压抑的气氛,我就很好奇,这时候
会关注情节;但如果仅仅是情节曲折本身,我就很迷茫--就好像作巨大的定理证明,
特么上下三百行的inferences,但是我却忘了proof goal是什么。。。
我对荒诞的情节特别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奇--从头吊胃口到最后希望看荒诞
怎样在人类世界当中被解释。
这些和你的灌点倒也不冲突,同样拍电影,还有很多观众,有情节剧,也有cult片,哈
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个体差异肯定是大的。文学也肯定是百花齐放的,越有差异越好玩。就是好玩、娱乐
: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哈哈,重看一扁你的帖子,喔会“作骨头”唱反调,和小说还有点关系呢,不过我上面
忽悠的时候自己忘了:有情节的小说,尤其中篇以上,我不大喜欢--在我个人而言-
-我会想,作者到底要干什么阿,快点讲吧,讲吧,这个故事就不要全部告诉我了。。
。作为度者,我比较能看的进的小說常常或者情节荒诞,或者没有情节。吸引我的常常
是“探索”“解迷”的感觉,比如,如果情节制造出压抑的气氛,我就很好奇,这时候
会关注情节;但如果仅仅是情节曲折本身,我就很迷茫--就好像作巨大的定理证明,
特么上下三百行的inferences,但是我却忘了proof goal是什么。。。
我对荒诞的情节特别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奇--从头吊胃口到最后希望看荒诞
怎样在人类世界当中被解释。
这些和你的灌点倒也不冲突,同样拍电影,还有很多观众,有情节剧,也有cult片,哈
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个体差异肯定是大的。文学也肯定是百花齐放的,越有差异越好玩。就是好玩、娱乐
: 是个源头,搞得太艰深不好发展,最后往往还是回到源头去。纯玩语言的诗很多吧,赋
: 啊骈文啊花间词啊都有不少只重形式不怎么讲内容的。有不少佳作,大多还是形式和内
: 容并茂,也有没什么内容的,因为诗词短小,更注重语言本身。小说不同,叙事要求高
: 得多,我说的故事性就是指小说。
c*i
282 楼
很少来这个版。最近发现这个版的人好像都是一个小群体,应该就是典型的文艺青年的
代表吧。
至於水平,就不予评论了。
代表吧。
至於水平,就不予评论了。
g*y
283 楼
哦,那套书是翻译的
这种书一般都翻译的很一般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文字和画面相比太差乐
但是想到他们愿意画这么大的精力去画这套书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我们的翻译出了问题
好啊,你贴出来看看
想起来我有一套琵琶行的连环画
也是一句诗歌一幅画,都是传统中国画
画面很大也很漂亮,孩子们应该很喜欢
当时忘了给你看了,我家的书经常被我翻的乱七八糟
不是说起来的话都想不起来有那套书
fros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goldy我看了一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连环画,是robert frost
: 的诗,每一句一幅画,孩子看得很喜欢,我回头贴出来,我也喜欢。很想多看一些这种
: 好诗好文学改编的儿童本。你寄的几本动物童话我觉得画面非常美,语言有问题,有些
: 不连贯,不知道原版是怎样的,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语言和画面对小孩的影响同等重
: 要,我给他们读安徒生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如果不美,他们就没有兴趣。我小时候看的叶
: 君健的译本文字就好看得多,给我印象就很深。
这种书一般都翻译的很一般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文字和画面相比太差乐
但是想到他们愿意画这么大的精力去画这套书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我们的翻译出了问题
好啊,你贴出来看看
想起来我有一套琵琶行的连环画
也是一句诗歌一幅画,都是传统中国画
画面很大也很漂亮,孩子们应该很喜欢
当时忘了给你看了,我家的书经常被我翻的乱七八糟
不是说起来的话都想不起来有那套书
fros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goldy我看了一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连环画,是robert frost
: 的诗,每一句一幅画,孩子看得很喜欢,我回头贴出来,我也喜欢。很想多看一些这种
: 好诗好文学改编的儿童本。你寄的几本动物童话我觉得画面非常美,语言有问题,有些
: 不连贯,不知道原版是怎样的,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语言和画面对小孩的影响同等重
: 要,我给他们读安徒生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如果不美,他们就没有兴趣。我小时候看的叶
: 君健的译本文字就好看得多,给我印象就很深。
wh
288 楼
苏轼给陶潜帮了大忙。好东西也需要有影响的人力捧,俗称炒作……
小说故事情节也可以打乱、多重重构,后现代小说经常尝试这个,不过线性关系是比诗
歌强。诗歌有一些典型的像你说的非线性修辞,比如碧梧栖老凤凰枝这样的错位、形容
词名词做动词等等,语言学尤其语义学有你感兴趣的研究。
没太看过dylan thomas,就知道北岛推崇。鹅你有没有旁听过一些文学课程?听一些专
业课或许能把自己的所读所悟都连起来,有个完整的体系,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去找这个
方向的资料来读,会如虎添翼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我也相信好的诗必然会有观众,而不会局限于孤芳自赏。当然也可能作者死后若干
: 年才流行。陶潜的作品名声大噪也花了几百年。。。
: 语言我开始倒没有往修辞方面考虑,比如骈文--大概一来我文科修养差;二来本身我
: 在这方面也不太注意。我本质还是工科生,不求理论完美、好看,对meta theory本身
: 没兴趣,只求最后能work。。。改进理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抽象的美。
: 令我最近迷惑的是语言其他的一些方面,诗因为体裁的关系,不像故事那样“线”性,
: 可以打乱绕来扰去。这里的线性关系可以是情节,时序,也可以是更抽象的比如逻辑。
: 这些关系在诗当中全部失效,这令我大感兴趣。
: 此外技巧上的,,本身除了通常的修辞之外,简单的动词、形容词等等搭配也会出人意
: 料。
小说故事情节也可以打乱、多重重构,后现代小说经常尝试这个,不过线性关系是比诗
歌强。诗歌有一些典型的像你说的非线性修辞,比如碧梧栖老凤凰枝这样的错位、形容
词名词做动词等等,语言学尤其语义学有你感兴趣的研究。
没太看过dylan thomas,就知道北岛推崇。鹅你有没有旁听过一些文学课程?听一些专
业课或许能把自己的所读所悟都连起来,有个完整的体系,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去找这个
方向的资料来读,会如虎添翼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我也相信好的诗必然会有观众,而不会局限于孤芳自赏。当然也可能作者死后若干
: 年才流行。陶潜的作品名声大噪也花了几百年。。。
: 语言我开始倒没有往修辞方面考虑,比如骈文--大概一来我文科修养差;二来本身我
: 在这方面也不太注意。我本质还是工科生,不求理论完美、好看,对meta theory本身
: 没兴趣,只求最后能work。。。改进理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抽象的美。
: 令我最近迷惑的是语言其他的一些方面,诗因为体裁的关系,不像故事那样“线”性,
: 可以打乱绕来扰去。这里的线性关系可以是情节,时序,也可以是更抽象的比如逻辑。
: 这些关系在诗当中全部失效,这令我大感兴趣。
: 此外技巧上的,,本身除了通常的修辞之外,简单的动词、形容词等等搭配也会出人意
: 料。
wh
289 楼
那你还是更注重语言本身?喜欢语言创造出的气氛,而不是故事情节。荒诞倒还是指情
节,只不过是离奇、陌生化的情节。你喜欢科幻、传奇、穿越一类?这一类我读得最少。侦探也很少读。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囧,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上面又瞎发挥了,不过提的问题倒是很认真很诚恳。
: 哈哈,重看一扁你的帖子,喔会“作骨头”唱反调,和小说还有点关系呢,不过我上面
: 忽悠的时候自己忘了:有情节的小说,尤其中篇以上,我不大喜欢--在我个人而言-
: -我会想,作者到底要干什么阿,快点讲吧,讲吧,这个故事就不要全部告诉我了。。
: 。作为度者,我比较能看的进的小說常常或者情节荒诞,或者没有情节。吸引我的常常
: 是“探索”“解迷”的感觉,比如,如果情节制造出压抑的气氛,我就很好奇,这时候
: 会关注情节;但如果仅仅是情节曲折本身,我就很迷茫--就好像作巨大的定理证明,
: 特么上下三百行的inferences,但是我却忘了proof goal是什么。。。
: 我对荒诞的情节特别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奇--从头吊胃口到最后希望看荒诞
: 怎样在人类世界当中被解释。
节,只不过是离奇、陌生化的情节。你喜欢科幻、传奇、穿越一类?这一类我读得最少。侦探也很少读。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囧,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上面又瞎发挥了,不过提的问题倒是很认真很诚恳。
: 哈哈,重看一扁你的帖子,喔会“作骨头”唱反调,和小说还有点关系呢,不过我上面
: 忽悠的时候自己忘了:有情节的小说,尤其中篇以上,我不大喜欢--在我个人而言-
: -我会想,作者到底要干什么阿,快点讲吧,讲吧,这个故事就不要全部告诉我了。。
: 。作为度者,我比较能看的进的小說常常或者情节荒诞,或者没有情节。吸引我的常常
: 是“探索”“解迷”的感觉,比如,如果情节制造出压抑的气氛,我就很好奇,这时候
: 会关注情节;但如果仅仅是情节曲折本身,我就很迷茫--就好像作巨大的定理证明,
: 特么上下三百行的inferences,但是我却忘了proof goal是什么。。。
: 我对荒诞的情节特别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奇--从头吊胃口到最后希望看荒诞
: 怎样在人类世界当中被解释。
S*n
295 楼
哈哈,苏轼和陶潜这个公案,我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偏颇的灌点--两位不是一路的
,不知道苏轼为什么这么炒作。
哈哈,一一和诗这个也不是一时欣赏能讲的通。。。不过这个要仔细比较读一下才能有
体会,现在没时间。
其他泛泛的灌点,比如有人拿隐居作文章,认为渊明作了宋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
我intuitively感觉不充分。。。
类似一个困惑我的现象是阮籍的声誉一直非常不错,是什么使这样的青白眼生前死后四
面讨喜,被时人、后人一再推重呢?
类似渊明,我也觉得单一“至慎”(类似解释中国人喜欢brahms的蕴藉)的解释也不充
分。
哈哈,还没找到令我满意的能击中人性弱点的解释。。。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苏轼给陶潜帮了大忙。好东西也需要有影响的人力捧,俗称炒作……
: 小说故事情节也可以打乱、多重重构,后现代小说经常尝试这个,不过线性关系是比诗
: 歌强。诗歌有一些典型的像你说的非线性修辞,比如碧梧栖老凤凰枝这样的错位、形容
: 词名词做动词等等,语言学尤其语义学有你感兴趣的研究。
: 没太看过dylan thomas,就知道北岛推崇。鹅你有没有旁听过一些文学课程?听一些专
: 业课或许能把自己的所读所悟都连起来,有个完整的体系,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去找这个
: 方向的资料来读,会如虎添翼的!
,不知道苏轼为什么这么炒作。
哈哈,一一和诗这个也不是一时欣赏能讲的通。。。不过这个要仔细比较读一下才能有
体会,现在没时间。
其他泛泛的灌点,比如有人拿隐居作文章,认为渊明作了宋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
我intuitively感觉不充分。。。
类似一个困惑我的现象是阮籍的声誉一直非常不错,是什么使这样的青白眼生前死后四
面讨喜,被时人、后人一再推重呢?
类似渊明,我也觉得单一“至慎”(类似解释中国人喜欢brahms的蕴藉)的解释也不充
分。
哈哈,还没找到令我满意的能击中人性弱点的解释。。。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苏轼给陶潜帮了大忙。好东西也需要有影响的人力捧,俗称炒作……
: 小说故事情节也可以打乱、多重重构,后现代小说经常尝试这个,不过线性关系是比诗
: 歌强。诗歌有一些典型的像你说的非线性修辞,比如碧梧栖老凤凰枝这样的错位、形容
: 词名词做动词等等,语言学尤其语义学有你感兴趣的研究。
: 没太看过dylan thomas,就知道北岛推崇。鹅你有没有旁听过一些文学课程?听一些专
: 业课或许能把自己的所读所悟都连起来,有个完整的体系,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去找这个
: 方向的资料来读,会如虎添翼的!
S*n
296 楼
yep!语言本身,我完全无知民科,还好你有耐心,哈哈。
我很好奇,那些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效果:比如悲伤、欣喜是怎样经语言达到的?
大到篇章布局,小到一句话的讲法:用词顺序、停顿、重复。
还有相关一般人脑怎样处理这些语言信息,心理上有些什么共性呢?
确实荒诞還是一种情节。无关问一下,文學评论对现代小说往往情节荒诞什么看法呢?
不考虑创作者在神奇的20c的波折,是否情节荒诞也是语言技术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古典采用情节推动的表达力已经被推到很高的极限了,后人不得不寻求突破?
看的都不多,基本上我对小说评论比对小说本身的兴趣大。haha
当然都是大众娱乐,偶尔在图书馆翻到专门一点的。
少。侦探也很少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还是更注重语言本身?喜欢语言创造出的气氛,而不是故事情节。荒诞倒还是指情
: 节,只不过是离奇、陌生化的情节。你喜欢科幻、传奇、穿越一类?这一类我读得最少。侦探也很少读。
我很好奇,那些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效果:比如悲伤、欣喜是怎样经语言达到的?
大到篇章布局,小到一句话的讲法:用词顺序、停顿、重复。
还有相关一般人脑怎样处理这些语言信息,心理上有些什么共性呢?
确实荒诞還是一种情节。无关问一下,文學评论对现代小说往往情节荒诞什么看法呢?
不考虑创作者在神奇的20c的波折,是否情节荒诞也是语言技术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古典采用情节推动的表达力已经被推到很高的极限了,后人不得不寻求突破?
看的都不多,基本上我对小说评论比对小说本身的兴趣大。haha
当然都是大众娱乐,偶尔在图书馆翻到专门一点的。
少。侦探也很少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还是更注重语言本身?喜欢语言创造出的气氛,而不是故事情节。荒诞倒还是指情
: 节,只不过是离奇、陌生化的情节。你喜欢科幻、传奇、穿越一类?这一类我读得最少。侦探也很少读。
wh
298 楼
嗯。我以前的印象是台币特别不值钱,呵呵,书价都是几百几千的。所以看260台币的
书要15美元觉得贵。这些书都是上课的老师卖给我们的,也不知道批发商是谁,老师说
她卖的都是实价,一分不赚。这几个网站我记下了,我倒很少买书,呵呵。我家还有好
几本大陆版的诗词鉴赏,不过台湾版也有好处,有平仄注音,台湾人的说话习惯也不同
。不过现在台湾版的诗词书不少是请大陆学者做注讲解。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理工教科书是比较贵。大概因为印数少,所以成本高。
: 但是比教科书更贵的是专业书,因为印数更少。
: 中文书在海外代购基本就是把单位从人民币换美元了。只有卓越的网购邮费还算合理。
: 台湾书商的运费,联经的还可以,远流在接受范围内,金石堂什么的就坑爹了
书要15美元觉得贵。这些书都是上课的老师卖给我们的,也不知道批发商是谁,老师说
她卖的都是实价,一分不赚。这几个网站我记下了,我倒很少买书,呵呵。我家还有好
几本大陆版的诗词鉴赏,不过台湾版也有好处,有平仄注音,台湾人的说话习惯也不同
。不过现在台湾版的诗词书不少是请大陆学者做注讲解。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理工教科书是比较贵。大概因为印数少,所以成本高。
: 但是比教科书更贵的是专业书,因为印数更少。
: 中文书在海外代购基本就是把单位从人民币换美元了。只有卓越的网购邮费还算合理。
: 台湾书商的运费,联经的还可以,远流在接受范围内,金石堂什么的就坑爹了
wh
300 楼
我觉得苏轼和陶潜有壮志未酬的共通处。阮籍很真。这些人我读得都不多,你解释不了
的我更不行了。
本校的学生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吧。你如果对文学理论和评论感兴趣,听课肯定有帮助,
理论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呵呵。你的跳跃性比较大,自己领悟的东西多,跨的领域也广
。如果能系统化就更强了。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苏轼和陶潜这个公案,我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偏颇的灌点--两位不是一路的
: ,不知道苏轼为什么这么炒作。
: 哈哈,一一和诗这个也不是一时欣赏能讲的通。。。不过这个要仔细比较读一下才能有
: 体会,现在没时间。
: 其他泛泛的灌点,比如有人拿隐居作文章,认为渊明作了宋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
: 我intuitively感觉不充分。。。
: 类似一个困惑我的现象是阮籍的声誉一直非常不错,是什么使这样的青白眼生前死后四
: 面讨喜,被时人、后人一再推重呢?
: 类似渊明,我也觉得单一“至慎”(类似解释中国人喜欢brahms的蕴藉)的解释也不充
: 分。
的我更不行了。
本校的学生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吧。你如果对文学理论和评论感兴趣,听课肯定有帮助,
理论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呵呵。你的跳跃性比较大,自己领悟的东西多,跨的领域也广
。如果能系统化就更强了。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苏轼和陶潜这个公案,我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偏颇的灌点--两位不是一路的
: ,不知道苏轼为什么这么炒作。
: 哈哈,一一和诗这个也不是一时欣赏能讲的通。。。不过这个要仔细比较读一下才能有
: 体会,现在没时间。
: 其他泛泛的灌点,比如有人拿隐居作文章,认为渊明作了宋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
: 我intuitively感觉不充分。。。
: 类似一个困惑我的现象是阮籍的声誉一直非常不错,是什么使这样的青白眼生前死后四
: 面讨喜,被时人、后人一再推重呢?
: 类似渊明,我也觉得单一“至慎”(类似解释中国人喜欢brahms的蕴藉)的解释也不充
: 分。
wh
301 楼
前面这些问题是不是属于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我觉得你偏向语言学的分
析,语言学更科学化,现在的发展比文学评论快得多也赚钱得多,呵呵。不过用语言学
分析文学有局限,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反的,语言学是找规律,文学的本质是反规律。
当然任何文学分析都有局限,任何分析都是理性逻辑的。所以只要不太强求,只要有所
新意,就是好的分析。搞文学的人常常对语言学反感,可能因为太科学,把生动活泼的
语言变成干巴巴的一堆数据,呵呵。
是啊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极致,就出现怪诞的现代主义小说,卡夫卡首当其冲吧。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yep!语言本身,我完全无知民科,还好你有耐心,哈哈。
: 我很好奇,那些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效果:比如悲伤、欣喜是怎样经语言达到的?
: 大到篇章布局,小到一句话的讲法:用词顺序、停顿、重复。
: 还有相关一般人脑怎样处理这些语言信息,心理上有些什么共性呢?
: 确实荒诞還是一种情节。无关问一下,文學评论对现代小说往往情节荒诞什么看法呢?
: 不考虑创作者在神奇的20c的波折,是否情节荒诞也是语言技术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 古典采用情节推动的表达力已经被推到很高的极限了,后人不得不寻求突破?
: 看的都不多,基本上我对小说评论比对小说本身的兴趣大。haha
: 当然都是大众娱乐,偶尔在图书馆翻到专门一点的。
:
析,语言学更科学化,现在的发展比文学评论快得多也赚钱得多,呵呵。不过用语言学
分析文学有局限,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反的,语言学是找规律,文学的本质是反规律。
当然任何文学分析都有局限,任何分析都是理性逻辑的。所以只要不太强求,只要有所
新意,就是好的分析。搞文学的人常常对语言学反感,可能因为太科学,把生动活泼的
语言变成干巴巴的一堆数据,呵呵。
是啊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极致,就出现怪诞的现代主义小说,卡夫卡首当其冲吧。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yep!语言本身,我完全无知民科,还好你有耐心,哈哈。
: 我很好奇,那些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效果:比如悲伤、欣喜是怎样经语言达到的?
: 大到篇章布局,小到一句话的讲法:用词顺序、停顿、重复。
: 还有相关一般人脑怎样处理这些语言信息,心理上有些什么共性呢?
: 确实荒诞還是一种情节。无关问一下,文學评论对现代小说往往情节荒诞什么看法呢?
: 不考虑创作者在神奇的20c的波折,是否情节荒诞也是语言技术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 古典采用情节推动的表达力已经被推到很高的极限了,后人不得不寻求突破?
: 看的都不多,基本上我对小说评论比对小说本身的兴趣大。haha
: 当然都是大众娱乐,偶尔在图书馆翻到专门一点的。
:
S*n
304 楼
郁闷,最近翻到两位顾姓同乡的故事;有好几个帖子本来要回你的。。。好人不长命,
逆向淘汰;我感到很崩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苏轼和陶潜有壮志未酬的共通处。阮籍很真。这些人我读得都不多,你解释不了
: 的我更不行了。
: 本校的学生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吧。你如果对文学理论和评论感兴趣,听课肯定有帮助,
: 理论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呵呵。你的跳跃性比较大,自己领悟的东西多,跨的领域也广
: 。如果能系统化就更强了。
:
: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逆向淘汰;我感到很崩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苏轼和陶潜有壮志未酬的共通处。阮籍很真。这些人我读得都不多,你解释不了
: 的我更不行了。
: 本校的学生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吧。你如果对文学理论和评论感兴趣,听课肯定有帮助,
: 理论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呵呵。你的跳跃性比较大,自己领悟的东西多,跨的领域也广
: 。如果能系统化就更强了。
:
: 是啊,现代(20c以后那些比较“奇怪”)的小说我更喜欢。
: 真没有想过要旁听,哈哈,如果不是教主发布tablet,我最近5年都不会有读文艺书了
: 。。不了解这些课程怎么回事?可以旁听吗?
S*n
305 楼
以前卡发卡的短篇小说我非常佩服。中篇看过汉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觉得
很干涩。
最近也看看英译,发现中篇也是非常厉害。佩服佩服!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情节的荒诞,吸引我的也不是情节;而是写法。可惜我只能从
英译揣测了。
以前看到评价说kafka很少用修辞,比如说,很少会看到比喻;这我也有体会,另外修
饰都很简单,没有长句,没有反问。平铺直叙,用词全部通常--喜欢看恐怖片的都有
体会,恐怖片中最可怕的都是日常镜头,因为这些日常镜头暗示观众--那些恐怖离他
们自以为安全的生活并不远。不知道是不是kafka的写法也有类似效果,没有奇特的词
,修辞压缩到最简--总之,好像在将语言推到极限。
他的人物塑造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妄词:有时候使我想起poe,他们的人物的特点
是没有鲜明特性。
比如在不同的小说里,很难区别那些主人公。
他们的人物在每本小说里有不同的名字和角色,有不同的遭遇;但是性格相似,行为相
似。
不过kafka的人物更像日常普通人,而poe的人物都比较奇特不像存在过的活人。
anyway,我也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背后的东西比如情绪--即使我容易
被语言本身吸引,容易讨论语言多一点。
周日就像抄给你的这两句话:
poetry consists in so rendering concrete objects that emotions produced by
the objects shall arise in the reader ... where have you better rendered, or
more permanently beautiful a rendering of, the feelings of one of those
lonely watchers, in the outposts of progress, ...
(ezra) pound's verse is always definite and concrete, because he has always
definite emotion behind it...
but no word is ever chosen merely for the tinkle; ...
下面是pound本人的话,在被问道"do you agree that the great poet is never
emotional?":
yes, absolutely; if by emotion is meant that he is at the mercy of every
passing mood...the only kind of emotion worthy of a poet is the
inspirational emotion which energises and strengthens, and which is very
remote from the everyday emotion of sloppiness and sentimen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这些问题是不是属于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我觉得你偏向语言学的分
: 析,语言学更科学化,现在的发展比文学评论快得多也赚钱得多,呵呵。不过用语言学
: 分析文学有局限,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反的,语言学是找规律,文学的本质是反规律。
: 当然任何文学分析都有局限,任何分析都是理性逻辑的。所以只要不太强求,只要有所
: 新意,就是好的分析。搞文学的人常常对语言学反感,可能因为太科学,把生动活泼的
: 语言变成干巴巴的一堆数据,呵呵。
: 是啊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极致,就出现怪诞的现代主义小说,卡夫卡首当其冲吧。
很干涩。
最近也看看英译,发现中篇也是非常厉害。佩服佩服!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情节的荒诞,吸引我的也不是情节;而是写法。可惜我只能从
英译揣测了。
以前看到评价说kafka很少用修辞,比如说,很少会看到比喻;这我也有体会,另外修
饰都很简单,没有长句,没有反问。平铺直叙,用词全部通常--喜欢看恐怖片的都有
体会,恐怖片中最可怕的都是日常镜头,因为这些日常镜头暗示观众--那些恐怖离他
们自以为安全的生活并不远。不知道是不是kafka的写法也有类似效果,没有奇特的词
,修辞压缩到最简--总之,好像在将语言推到极限。
他的人物塑造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妄词:有时候使我想起poe,他们的人物的特点
是没有鲜明特性。
比如在不同的小说里,很难区别那些主人公。
他们的人物在每本小说里有不同的名字和角色,有不同的遭遇;但是性格相似,行为相
似。
不过kafka的人物更像日常普通人,而poe的人物都比较奇特不像存在过的活人。
anyway,我也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背后的东西比如情绪--即使我容易
被语言本身吸引,容易讨论语言多一点。
周日就像抄给你的这两句话:
poetry consists in so rendering concrete objects that emotions produced by
the objects shall arise in the reader ... where have you better rendered, or
more permanently beautiful a rendering of, the feelings of one of those
lonely watchers, in the outposts of progress, ...
(ezra) pound's verse is always definite and concrete, because he has always
definite emotion behind it...
but no word is ever chosen merely for the tinkle; ...
下面是pound本人的话,在被问道"do you agree that the great poet is never
emotional?":
yes, absolutely; if by emotion is meant that he is at the mercy of every
passing mood...the only kind of emotion worthy of a poet is the
inspirational emotion which energises and strengthens, and which is very
remote from the everyday emotion of sloppiness and sentimen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这些问题是不是属于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我觉得你偏向语言学的分
: 析,语言学更科学化,现在的发展比文学评论快得多也赚钱得多,呵呵。不过用语言学
: 分析文学有局限,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反的,语言学是找规律,文学的本质是反规律。
: 当然任何文学分析都有局限,任何分析都是理性逻辑的。所以只要不太强求,只要有所
: 新意,就是好的分析。搞文学的人常常对语言学反感,可能因为太科学,把生动活泼的
: 语言变成干巴巴的一堆数据,呵呵。
: 是啊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极致,就出现怪诞的现代主义小说,卡夫卡首当其冲吧。
wh
307 楼
卡夫卡是挺不动声色的。少修辞、少比喻,海明威也这样,他说得益于以前做记者,他
的编辑要求他不要用形容词副词,形成他以后的简洁文风。
卡夫卡和poe,我觉得他们的情节都挺离奇的。人物的确都是平常人,但因为情节离奇
,我就不当作平常人似的。文字是有点像,都挺不动声色。
这两句英语哪里来的?非常赞同用字的准确性,余华也认为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对一
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方式表
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pound这一段很体现他们现代
派的观点,他和t.s.eliot还有yeats都是这个观点,算是对浪漫主义的矫正吧,觉得文
学不该是感情用事、放纵沉溺于自我感情,是需要升华和理性控制的。这和当时二战背
景也有关。反正文学理论就在感情理性之间摇摆,随时代和思潮而异,谁都知道两者皆
不可缺,但身在江湖就有所倾向,呵呵。
他的人物塑造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妄词:有时候使我想起poe,他们的人物的特点
是没有鲜明特性。
比如在不同的小说里,很难区别那些主人公。
他们的人物在每本小说里有不同的名字和角色,有不同的遭遇;但是性格相似,行为相
似。
不过kafka的人物更像日常普通人,而poe的人物都比较奇特不像存在过的活人。
anyway,我也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背后的东西比如情绪--即使我容易
被语言本身吸引,容易讨论语言多一点。
周日就像抄给你的这两句话:
poetry consists in so rendering concrete objects that emotions produced by
the objects shall arise in the reader ... where have you better rendered, or
more permanently beautiful a rendering of, the feelings of one of those
lonely watchers, in the outposts of progress, ...
(ezra) pound's verse is always definite and concrete, because he has always
definite emotion behind it...
but no word is ever chosen merely for the tinkle; ...
下面是pound本人的话,在被问道"do you agree that the great poet is never
emotional?":
yes, absolutely; if by emotion is meant that he is at the mercy of every
passing mood...the only kind of emotion worthy of a poet is the
inspirational emotion which energises and strengthens, and which is very
remote from the everyday emotion of sloppiness and sentiment...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卡发卡的短篇小说我非常佩服。中篇看过汉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觉得
: 很干涩。
: 最近也看看英译,发现中篇也是非常厉害。佩服佩服!
: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情节的荒诞,吸引我的也不是情节;而是写法。可惜我只能从
: 英译揣测了。
: 以前看到评价说kafka很少用修辞,比如说,很少会看到比喻;这我也有体会,另外修
: 饰都很简单,没有长句,没有反问。平铺直叙,用词全部通常--喜欢看恐怖片的都有
: 体会,恐怖片中最可怕的都是日常镜头,因为这些日常镜头暗示观众--那些恐怖离他
: 们自以为安全的生活并不远。不知道是不是kafka的写法也有类似效果,没有奇特的词
: ,修辞压缩到最简--总之,好像在将语言推到极限。
的编辑要求他不要用形容词副词,形成他以后的简洁文风。
卡夫卡和poe,我觉得他们的情节都挺离奇的。人物的确都是平常人,但因为情节离奇
,我就不当作平常人似的。文字是有点像,都挺不动声色。
这两句英语哪里来的?非常赞同用字的准确性,余华也认为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对一
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方式表
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pound这一段很体现他们现代
派的观点,他和t.s.eliot还有yeats都是这个观点,算是对浪漫主义的矫正吧,觉得文
学不该是感情用事、放纵沉溺于自我感情,是需要升华和理性控制的。这和当时二战背
景也有关。反正文学理论就在感情理性之间摇摆,随时代和思潮而异,谁都知道两者皆
不可缺,但身在江湖就有所倾向,呵呵。
他的人物塑造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个人妄词:有时候使我想起poe,他们的人物的特点
是没有鲜明特性。
比如在不同的小说里,很难区别那些主人公。
他们的人物在每本小说里有不同的名字和角色,有不同的遭遇;但是性格相似,行为相
似。
不过kafka的人物更像日常普通人,而poe的人物都比较奇特不像存在过的活人。
anyway,我也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背后的东西比如情绪--即使我容易
被语言本身吸引,容易讨论语言多一点。
周日就像抄给你的这两句话:
poetry consists in so rendering concrete objects that emotions produced by
the objects shall arise in the reader ... where have you better rendered, or
more permanently beautiful a rendering of, the feelings of one of those
lonely watchers, in the outposts of progress, ...
(ezra) pound's verse is always definite and concrete, because he has always
definite emotion behind it...
but no word is ever chosen merely for the tinkle; ...
下面是pound本人的话,在被问道"do you agree that the great poet is never
emotional?":
yes, absolutely; if by emotion is meant that he is at the mercy of every
passing mood...the only kind of emotion worthy of a poet is the
inspirational emotion which energises and strengthens, and which is very
remote from the everyday emotion of sloppiness and sentiment...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卡发卡的短篇小说我非常佩服。中篇看过汉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关系,觉得
: 很干涩。
: 最近也看看英译,发现中篇也是非常厉害。佩服佩服!
: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情节的荒诞,吸引我的也不是情节;而是写法。可惜我只能从
: 英译揣测了。
: 以前看到评价说kafka很少用修辞,比如说,很少会看到比喻;这我也有体会,另外修
: 饰都很简单,没有长句,没有反问。平铺直叙,用词全部通常--喜欢看恐怖片的都有
: 体会,恐怖片中最可怕的都是日常镜头,因为这些日常镜头暗示观众--那些恐怖离他
: 们自以为安全的生活并不远。不知道是不是kafka的写法也有类似效果,没有奇特的词
: ,修辞压缩到最简--总之,好像在将语言推到极限。
s*n
309 楼
出处是t.s.eliot写pound的一篇短文(没查写作时间,我本来是随便看看,觉得写的很
有水平,读完才发现作者是eliot,哈哈——喔,我没和你讲过eliot吧,这个人我是相
当的讨厌啊!XD)。pound,eliot活跃在一战前后吧,他们的观点主要受益一战。
二战及以后是另一批人了。
虽然二战规模更大,影响深远;但艺术,包括起码现代(西方)诗,我都喜欢一战多一点
。期间我有一批偶像。
二战以后特别是东欧背景的诗人或其他文学作品我目前还没有喜欢的。(ps,存在主义
我也很讨厌 XD)
二战及以后的composer因为俄国的关系有一些例外,但我也是强弩之末的感觉。
中国更加没有什么好提的。
我觉得你不是专业文学,但是相关?看问题有专业影响(比如史观)
哈哈,混江湖的,你混的哪个?XD
pound,eliot都是美国佬(eloit入英籍令讲),这些改变二十世纪西方诗坛的美国人
,似乎是一个变数。英国岛本身就比较奇怪。
理性、反理性,欧陆一战前后我觉得反理性思潮更甚。
19世纪末机械论还很知名得人心。到20c初;传统机械论在科学上已经崩溃了;物理我
不懂啦。
形式(数理)逻辑在20c初有几件大事,有一些有悖经典常识的漂亮结果——虽然常常
被外行拿来耸人听闻,但确实是人类在仔细形式分析理性的重要结果。
数学本身为寻求基础还有其他讨论,anyway,总之即使科学体系内部,理性也被严正怀
疑,而且被发现重要negative result。
人文方面,即使没有两次欧战,西人也开始反思理性、技术的作用、角色;同时探讨其
他重要方面,比如人的心理。
至少pound的作品,初看还很新颖,哈哈。看他们两位的主张,我怀疑实在比他们本人
的作品,作品的影响逊色太多,缺乏新意——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人还进一步:
“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
风、云、鸟之在天地间,俄顷而灭,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风、露、风、云
、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里,虽然月露风云之类、景意之别等说辞陈腐;说诗人能结风云而不散,雕绘亲花鸟
蛮其实比pound,eloit,还有你引用余华的讲法更深入简骇全面。
浪漫派甜兮兮的,很讨喜的,不过我不看中。这方面,pound,eliot等要求节制我心有
戚戚。
但相比之下,我更讨厌理性,哈哈。。。所以,对这两位的欣赏,我估计会更多从技术
(写法)上来了。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robert musil(这家伙我提到很多次啦),反理性,但是写法非常古
典呆板匠气。
因为气味相投,即使他的写法我实在无法恭维,长篇大论我也有耐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卡夫卡是挺不动声色的。少修辞、少比喻,海明威也这样,他说得益于以前做记者,他
: 的编辑要求他不要用形容词副词,形成他以后的简洁文风。
: 卡夫卡和poe,我觉得他们的情节都挺离奇的。人物的确都是平常人,但因为情节离奇
: ,我就不当作平常人似的。文字是有点像,都挺不动声色。
: 这两句英语哪里来的?非常赞同用字的准确性,余华也认为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对一
: 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方式表
: 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pound这一段很体现他们现代
: 派的观点,他和t.s.eliot还有yeats都是这个观点,算是对浪漫主义的矫正吧,觉得文
: 学不该是感情用事、放纵沉溺于自我感情,是需要升华和理性控制的。这和当时二战背
: 景也有关。反正文学理论就在感情理性之间摇摆,随时代和思潮而异,谁都知道两者皆
有水平,读完才发现作者是eliot,哈哈——喔,我没和你讲过eliot吧,这个人我是相
当的讨厌啊!XD)。pound,eliot活跃在一战前后吧,他们的观点主要受益一战。
二战及以后是另一批人了。
虽然二战规模更大,影响深远;但艺术,包括起码现代(西方)诗,我都喜欢一战多一点
。期间我有一批偶像。
二战以后特别是东欧背景的诗人或其他文学作品我目前还没有喜欢的。(ps,存在主义
我也很讨厌 XD)
二战及以后的composer因为俄国的关系有一些例外,但我也是强弩之末的感觉。
中国更加没有什么好提的。
我觉得你不是专业文学,但是相关?看问题有专业影响(比如史观)
哈哈,混江湖的,你混的哪个?XD
pound,eliot都是美国佬(eloit入英籍令讲),这些改变二十世纪西方诗坛的美国人
,似乎是一个变数。英国岛本身就比较奇怪。
理性、反理性,欧陆一战前后我觉得反理性思潮更甚。
19世纪末机械论还很知名得人心。到20c初;传统机械论在科学上已经崩溃了;物理我
不懂啦。
形式(数理)逻辑在20c初有几件大事,有一些有悖经典常识的漂亮结果——虽然常常
被外行拿来耸人听闻,但确实是人类在仔细形式分析理性的重要结果。
数学本身为寻求基础还有其他讨论,anyway,总之即使科学体系内部,理性也被严正怀
疑,而且被发现重要negative result。
人文方面,即使没有两次欧战,西人也开始反思理性、技术的作用、角色;同时探讨其
他重要方面,比如人的心理。
至少pound的作品,初看还很新颖,哈哈。看他们两位的主张,我怀疑实在比他们本人
的作品,作品的影响逊色太多,缺乏新意——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人还进一步:
“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
风、云、鸟之在天地间,俄顷而灭,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风、露、风、云
、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里,虽然月露风云之类、景意之别等说辞陈腐;说诗人能结风云而不散,雕绘亲花鸟
蛮其实比pound,eloit,还有你引用余华的讲法更深入简骇全面。
浪漫派甜兮兮的,很讨喜的,不过我不看中。这方面,pound,eliot等要求节制我心有
戚戚。
但相比之下,我更讨厌理性,哈哈。。。所以,对这两位的欣赏,我估计会更多从技术
(写法)上来了。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robert musil(这家伙我提到很多次啦),反理性,但是写法非常古
典呆板匠气。
因为气味相投,即使他的写法我实在无法恭维,长篇大论我也有耐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卡夫卡是挺不动声色的。少修辞、少比喻,海明威也这样,他说得益于以前做记者,他
: 的编辑要求他不要用形容词副词,形成他以后的简洁文风。
: 卡夫卡和poe,我觉得他们的情节都挺离奇的。人物的确都是平常人,但因为情节离奇
: ,我就不当作平常人似的。文字是有点像,都挺不动声色。
: 这两句英语哪里来的?非常赞同用字的准确性,余华也认为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对一
: 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他一定要把自己要想写的东西,用一种最准确地方式表
: 达出来。那是最能够感人、最能够吸引人的一种手段。”pound这一段很体现他们现代
: 派的观点,他和t.s.eliot还有yeats都是这个观点,算是对浪漫主义的矫正吧,觉得文
: 学不该是感情用事、放纵沉溺于自我感情,是需要升华和理性控制的。这和当时二战背
: 景也有关。反正文学理论就在感情理性之间摇摆,随时代和思潮而异,谁都知道两者皆
i*a
310 楼
阿鹅~~去过朵云轩和西泠印社没有~~?:)
文豪mm的原贴康熙初版《全唐诗》好高深~~!:)可怜我不是文青~~但是看到版上讨论
鹅你要戒网~~:)童年时代都在你家附近公园晃的,怎么也得来胡乱灌一篇,不好意思
呀~~~呵呵。(*^__^*)
阿鹅同学一向文字飘逸隽永,记得讲过的画,书,音乐和写的小文都很雅致,还详细介
绍过林风眠,丰子恺,等等,推荐过画画的app之类,写的钢笔字洒脱清雅,绘的仿林
风眠的仕女图,也是颜色错落绿意可人。不过因为我离文实在远,文学类版基本只远远
围观呀~~:)
1.这里面的2位顾,指的是顾恺之和顾炎武。顾炎武认识不深,看过一点易经占爻这种
搞笑的,经典解释都是朱熹的,有空倒是可以胡乱讲一讲,呵呵。:)顾恺之主要知道
《洛神赋图》,工诗文绘画。讲到洛神,对曹植更感冒~~\(^o^)/~曹植他飘逸卓绝,天
下文采独占八斗,单论古代文人的话,比较喜欢曹植,还认为三国里面甄宓应该是最美
的。“铜雀春深锁二乔”有理解是形容宫殿华美之桥。哎~~要是公瑾能为小乔留下点千
古音律就好了。
但是甄宓却完全不同。一篇《洛神赋》,资美绝伦!问天下间,又何来如此倾国之貌能
堪比上古之神;又何来如此文采卓绝之人为你亲笔写下倾城之文。甄宓没pk掉貂蝉列入
四大美女,想不通古人是怎么评的,呵呵。
2.文豪mm谈到的古籍线装书,真的很雅。:)古籍善本没机会见过真的,买过宣纸装小
本,还见过些线装书。但是又想起另外个搞笑的《推背图》了~~:)金圣叹在清中期曾
经批注过的原本似乎收藏在芝大。不知道看过类似的没有。
3.二战那篇昨天有看到,没来的及回。:)不学物理,理解很有限,幸好这边学过本科
一门morden physics。物理主要分经典物理(牛顿那套)和现代物理(爱因斯坦,波尔
那套)。宏观的东西用牛顿已经无法解释了,比如有次讲到的光速理解。二战主要推动
了一些科学和技术发展,比如火箭,原子弹,武器,等等。人文可能是个倒退,但是艺
术类在某些小领域应该有发展,比如出现了一些很好的音乐作品等等。这个阿鹅应该了
解更多~~:)
说到科技发展,又想到另外一个生疏领域,材料能源。记得看过记录片,英美曾近派了
很多间谍和轰炸,摧毁德国的重水反应堆。看过一些资料,原子技术很多国家都有掌握
,但是真正想搞出来,还是需要大量的材料能源提炼。国内也有搞学问的长辈讲过,中
国其实很多应用技术不差,真正差的还是最基础的材料和机械制造加工技术。比如中国
的火箭技术好,那是因为不需要长期的product life,基本一次报废就ok了。
嗯~~~~发现好像真的从小喜欢看的居然都是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怀疑假如在古代,肯定
对奇门遁甲术这种更感兴趣~~\(^o^)/~
ok,顺手胡敲一大篇,都是废话~~:) 想来好像大家胡乱讲过的廖昌永或者奔歌,等
,似乎都没完成,不好意思,呵呵。:)主要目的就是讲,反正是bbs,浪费时间当然
很不好,但是总之自己开心就好 ~~~根本不用care什么滴~~:)莫为轻阴便拟归,入云
深处亦沾衣。还有首听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嗯~~俗务更重要,戒网有度,鹅mm回不回贴都无所谓了。哎~~苍天呀~~行走江湖不易呀
~~:)哪天我要是也不想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写文章悼念我的id呀,呵呵~~:)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郁闷,最近翻到两位顾姓同乡的故事;有好几个帖子本来要回你的。。。好人不长命,
: 逆向淘汰;我感到很崩溃。
文豪mm的原贴康熙初版《全唐诗》好高深~~!:)可怜我不是文青~~但是看到版上讨论
鹅你要戒网~~:)童年时代都在你家附近公园晃的,怎么也得来胡乱灌一篇,不好意思
呀~~~呵呵。(*^__^*)
阿鹅同学一向文字飘逸隽永,记得讲过的画,书,音乐和写的小文都很雅致,还详细介
绍过林风眠,丰子恺,等等,推荐过画画的app之类,写的钢笔字洒脱清雅,绘的仿林
风眠的仕女图,也是颜色错落绿意可人。不过因为我离文实在远,文学类版基本只远远
围观呀~~:)
1.这里面的2位顾,指的是顾恺之和顾炎武。顾炎武认识不深,看过一点易经占爻这种
搞笑的,经典解释都是朱熹的,有空倒是可以胡乱讲一讲,呵呵。:)顾恺之主要知道
《洛神赋图》,工诗文绘画。讲到洛神,对曹植更感冒~~\(^o^)/~曹植他飘逸卓绝,天
下文采独占八斗,单论古代文人的话,比较喜欢曹植,还认为三国里面甄宓应该是最美
的。“铜雀春深锁二乔”有理解是形容宫殿华美之桥。哎~~要是公瑾能为小乔留下点千
古音律就好了。
但是甄宓却完全不同。一篇《洛神赋》,资美绝伦!问天下间,又何来如此倾国之貌能
堪比上古之神;又何来如此文采卓绝之人为你亲笔写下倾城之文。甄宓没pk掉貂蝉列入
四大美女,想不通古人是怎么评的,呵呵。
2.文豪mm谈到的古籍线装书,真的很雅。:)古籍善本没机会见过真的,买过宣纸装小
本,还见过些线装书。但是又想起另外个搞笑的《推背图》了~~:)金圣叹在清中期曾
经批注过的原本似乎收藏在芝大。不知道看过类似的没有。
3.二战那篇昨天有看到,没来的及回。:)不学物理,理解很有限,幸好这边学过本科
一门morden physics。物理主要分经典物理(牛顿那套)和现代物理(爱因斯坦,波尔
那套)。宏观的东西用牛顿已经无法解释了,比如有次讲到的光速理解。二战主要推动
了一些科学和技术发展,比如火箭,原子弹,武器,等等。人文可能是个倒退,但是艺
术类在某些小领域应该有发展,比如出现了一些很好的音乐作品等等。这个阿鹅应该了
解更多~~:)
说到科技发展,又想到另外一个生疏领域,材料能源。记得看过记录片,英美曾近派了
很多间谍和轰炸,摧毁德国的重水反应堆。看过一些资料,原子技术很多国家都有掌握
,但是真正想搞出来,还是需要大量的材料能源提炼。国内也有搞学问的长辈讲过,中
国其实很多应用技术不差,真正差的还是最基础的材料和机械制造加工技术。比如中国
的火箭技术好,那是因为不需要长期的product life,基本一次报废就ok了。
嗯~~~~发现好像真的从小喜欢看的居然都是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怀疑假如在古代,肯定
对奇门遁甲术这种更感兴趣~~\(^o^)/~
ok,顺手胡敲一大篇,都是废话~~:) 想来好像大家胡乱讲过的廖昌永或者奔歌,等
,似乎都没完成,不好意思,呵呵。:)主要目的就是讲,反正是bbs,浪费时间当然
很不好,但是总之自己开心就好 ~~~根本不用care什么滴~~:)莫为轻阴便拟归,入云
深处亦沾衣。还有首听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嗯~~俗务更重要,戒网有度,鹅mm回不回贴都无所谓了。哎~~苍天呀~~行走江湖不易呀
~~:)哪天我要是也不想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写文章悼念我的id呀,呵呵~~:)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郁闷,最近翻到两位顾姓同乡的故事;有好几个帖子本来要回你的。。。好人不长命,
: 逆向淘汰;我感到很崩溃。
wh
31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多重啊)。纸张很薄,让人担心翻坏;但翻了几页发觉纸质细密结实,便放下心。字体
比现版的《全唐诗》大了不少,作者介绍部分也不缩小字体(现版缩小),全是娟秀均
匀的楷书,印刷整洁、清晰、美观,不愧为“御制”——《全唐诗》是康熙令江宁织造
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等人编纂的。馆员介绍说该本由复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吴格等
人鉴定过,从纸张、字体、排版等确认为康熙年间的初版。这个版本存世不算太少,
Princeton等图书馆亦有,因此保存在东亚馆特殊藏书部;更珍贵的就送往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了,宋元的古籍善本大都在那里。
老师兴致勃勃地找第一册,想从帝王诗开始讲起。结果找来找去找不到。老师口气一沉
,说恐怕被人偷去了。我倒抽一口冷气难以置信,这么宝贵的书怎么会遗失第一册,管
理员怎么会不知道?!馆员倒是面色平静地说这是很有可能的,书册众多,难以一一照
应。后来发现第一函侧面的“1-8(册)”的确已被划掉,改写为“2-8”,看来已有发
现,只是这位馆员不知情。我们啧啧惊叹之余,猜想可能被人无意中夹带出去,因为书
册薄而小;若是故意,只取一册似乎没有很大价值?老师认为失踪的恰巧是第一册,更
像是有意为之。联想到前几年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也发生大宗窃书案
,偷书人往往撕页,保安很难发现。不知这第一册流落在何方,好好的120册就缺这一
个头,好可惜啊。
虽然没看成头上的武则天,我们还是找到了末尾的薛涛、鱼玄机、李冶(卷八百三-八
百五,这些名媛女冠排名好低啊),因为这周主讲唐朝女诗人。对照原版,我们又发现
了一些问题:
关于薛涛的《十离诗》,我们读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里说作者历来有争议
,《唐摭言》录《十离诗》为薛书记作,有人认为诗不类薛作,薛书记当为别人。直到
1958年日本发现晚唐韦庄的《又玄集》,其中有薛涛的《十离诗》之一《犬离主》,才
证明确为薛涛的作品。但我们在《全唐诗》里赫然看到《十离诗》列在薛涛名下,注解
部分并未提及关于作者的争议,不知是《全唐诗》不记录版权纠纷问题,还是《全唐诗
》不够权威,不能杜绝争议。
另外关于鱼玄机苔杀女童绿翘事,《鉴赏辞典》也说此事可疑,例举《北梦琐事》等书
疑为衙役或酷吏陷害,定为疑案。《全唐诗》则一口咬定“以苔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
温璋所戮”。而三位唐朝女诗杰的最后一位李冶,因上诗给叛将而被德宗处死,《全唐
诗》却毫不提及,李冶的介绍唯有短短一行:“字季兰,女冠也,吴兴人,存诗十六首
”。颇有为帝王避讳之嫌。
总之《全唐诗》给我的印象是收录资料似乎并不“全”,未必都可靠,取舍上也不够
客观。以下附照片,标题为内容。另外问问行家:图书馆对这个版本的介绍是“线
黑口,左右双边,双黑鱼尾,版心中镌书名及小题”,“线黑口”是什么?后面几句
都是形容书页的设计是吗?对版本学没有研究,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多重啊)。纸张很薄,让人担心翻坏;但翻了几页发觉纸质细密结实,便放下心。字体
比现版的《全唐诗》大了不少,作者介绍部分也不缩小字体(现版缩小),全是娟秀均
匀的楷书,印刷整洁、清晰、美观,不愧为“御制”——《全唐诗》是康熙令江宁织造
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等人编纂的。馆员介绍说该本由复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吴格等
人鉴定过,从纸张、字体、排版等确认为康熙年间的初版。这个版本存世不算太少,
Princeton等图书馆亦有,因此保存在东亚馆特殊藏书部;更珍贵的就送往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了,宋元的古籍善本大都在那里。
老师兴致勃勃地找第一册,想从帝王诗开始讲起。结果找来找去找不到。老师口气一沉
,说恐怕被人偷去了。我倒抽一口冷气难以置信,这么宝贵的书怎么会遗失第一册,管
理员怎么会不知道?!馆员倒是面色平静地说这是很有可能的,书册众多,难以一一照
应。后来发现第一函侧面的“1-8(册)”的确已被划掉,改写为“2-8”,看来已有发
现,只是这位馆员不知情。我们啧啧惊叹之余,猜想可能被人无意中夹带出去,因为书
册薄而小;若是故意,只取一册似乎没有很大价值?老师认为失踪的恰巧是第一册,更
像是有意为之。联想到前几年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也发生大宗窃书案
,偷书人往往撕页,保安很难发现。不知这第一册流落在何方,好好的120册就缺这一
个头,好可惜啊。
虽然没看成头上的武则天,我们还是找到了末尾的薛涛、鱼玄机、李冶(卷八百三-八
百五,这些名媛女冠排名好低啊),因为这周主讲唐朝女诗人。对照原版,我们又发现
了一些问题:
关于薛涛的《十离诗》,我们读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里说作者历来有争议
,《唐摭言》录《十离诗》为薛书记作,有人认为诗不类薛作,薛书记当为别人。直到
1958年日本发现晚唐韦庄的《又玄集》,其中有薛涛的《十离诗》之一《犬离主》,才
证明确为薛涛的作品。但我们在《全唐诗》里赫然看到《十离诗》列在薛涛名下,注解
部分并未提及关于作者的争议,不知是《全唐诗》不记录版权纠纷问题,还是《全唐诗
》不够权威,不能杜绝争议。
另外关于鱼玄机苔杀女童绿翘事,《鉴赏辞典》也说此事可疑,例举《北梦琐事》等书
疑为衙役或酷吏陷害,定为疑案。《全唐诗》则一口咬定“以苔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
温璋所戮”。而三位唐朝女诗杰的最后一位李冶,因上诗给叛将而被德宗处死,《全唐
诗》却毫不提及,李冶的介绍唯有短短一行:“字季兰,女冠也,吴兴人,存诗十六首
”。颇有为帝王避讳之嫌。
总之《全唐诗》给我的印象是收录资料似乎并不“全”,未必都可靠,取舍上也不够
客观。以下附照片,标题为内容。另外问问行家:图书馆对这个版本的介绍是“线
黑口,左右双边,双黑鱼尾,版心中镌书名及小题”,“线黑口”是什么?后面几句
都是形容书页的设计是吗?对版本学没有研究,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wh
312 楼
书册封面的照片照糊了。其他都不糊,封面的四五张都糊,不知道为啥封面那么难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p*a
314 楼
哇,古香古色。。
wh
316 楼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内容没有区别吧,就是初版有错的,再印时校勘改正。
我拍封面怎么老容易糊——噢突然想起来我应该用近拍模式,不然太近距离内大概没法
聚焦。我拍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真是可惜。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内容没有区别吧,就是初版有错的,再印时校勘改正。
我拍封面怎么老容易糊——噢突然想起来我应该用近拍模式,不然太近距离内大概没法
聚焦。我拍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真是可惜。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b*k
320 楼
好古典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s*y
322 楼
上什么课呢?怎么最后又开始装文盲了,哈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 标 题: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5:56:16 2011, 美东)
: 这学期上诗词课,老师带我们去看清康熙46年(1707年)初次刻印的《全唐诗》。
: 在东亚图书馆会议室坐定,便有年轻美丽的图书馆员推着一架两排蓝盒子进来,每个盒
: 子的一侧写着“全唐诗”及册数,每函四至八册不等,共计20函、120册、900卷。盒子
: 的装帧与印刷并不精美,馆员说是后来更换的。网上说原装为12函。
: 得见古籍,我们都很兴奋。馆员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函,老师轻轻地分发每人一册,我
: 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册黄面,白线装订,入手轻若无(现在的书、尤其西方的书
S*E
327 楼
这书保管一般。
中国线装古籍,一般都是横放保存的(线装书软,立不起来),所以底部才印有书名。
这个书的摆放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还有书匣,是原装的还是图书馆自己做的?
中国线装古籍,一般都是横放保存的(线装书软,立不起来),所以底部才印有书名。
这个书的摆放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还有书匣,是原装的还是图书馆自己做的?
wh
335 楼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价格相差很大,有上万的,有两百不到的。大部分好像在七百左右。你看到的那个可能因为精装就贵。
我在前面的帖子里问,不知道黑口是指哪条黑线?: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7:59:29 2011, 美东)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我在前面的帖子里问,不知道黑口是指哪条黑线?: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9 17:59:29 2011, 美东)
哇哈哈,多谢!不知道哪条线算黑线,能看到书名、小题、页数、“双黑鱼尾”,黑线
不知道是否就是旁边那条竖线格。“线黑口”是“细黑口”的误笔?我本来以为用黑线
装订……
口"
等。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古版的全唐诗和现代版的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吗?
: 看着制作很不错,而且纸张留有很多空白,字体也很大,便于阅读+注,哈哈。
: 版心
:
: 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黑口"
: ,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等。
m*e
343 楼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落里
(还之前,看到这混乱形势,我立马背转身,踱到一个僻静拐角,思想激烈斗争一番,
最后还是决定全还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啥书啊?哈哈你动机不良。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落里
(还之前,看到这混乱形势,我立马背转身,踱到一个僻静拐角,思想激烈斗争一番,
最后还是决定全还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啥书啊?哈哈你动机不良。
m*e
345 楼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m*e
346 楼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
: 美)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
:
: 美)
s*y
348 楼
前二日是啥啊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wh
351 楼
哈哈你最后这句可真是爱书啊,momo.
不还书好像不能毕业吧?除非罚钱。我记得毕业时有张清单,每一项要敲章以后才能拿
到最后的毕业证书,其中一项就是图书馆没有欠账。你还能拖那么久还,我们借书好像
是一个月限期,过期罚款。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不还书好像不能毕业吧?除非罚钱。我记得毕业时有张清单,每一项要敲章以后才能拿
到最后的毕业证书,其中一项就是图书馆没有欠账。你还能拖那么久还,我们借书好像
是一个月限期,过期罚款。
美)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动机是相当的不良,借的书看完都暗自琢磨能否落下
: 说到的那本是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信笺(大概是这么个名字)
: 制作非常精美,不常规大开本,上下两册装一个盒子里
: 刚想去找有没有照片,看到个文件名,一晃眼间以为是“俞平伯”
: 纳闷我应该没这种东西啊,再一看是“前二日”
: 离校的时候我攒着好多几年不舍得还的书,包括一些传统日本画绘本(也是装帧得很美)
: 而且居心叵测地凑了一个天赐良机的日子去还书(学校Email通知说那天图书馆
: 计算机系统down,但是可以还书,系统恢复之后管理员会check in)
: 跑那边一看果然所有书都随便堆地上,大山小山,我还的几十本书也是被随便扔一个角
: 落里
wh
353 楼
天哪这么精致。我还保留几封周的信,我说的是我们认识的周,哈哈哈。99年就2000了
。你是喜欢这些信笺书法印章吗?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你是喜欢这些信笺书法印章吗?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wh
355 楼
哦是这样,多谢。我也觉得不太像台湾注音,但搞不清那几套拼音系统,所以含糊以盖
之,哈哈哈。我们的台湾老师说台湾注音比大陆的更精确,我没学过,不清楚。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拼音倒不是台湾的,而是在拼音发明以前应用很久的威妥玛注音系统。清朝的时候
: ,英国的外交官威妥玛发明了这种注音形式来拼写汉语名字。在西方普遍应用拼音以前
: ,一直使用这种拼写。中华民国也沿用这个系统转写中文名,后来到了台湾也沿用,不
: 过后来搞了一个通用拼音,也不用威妥玛系统了。
: 但是在古籍中,还是沿用了威妥玛系统,因为以前的目录就是这么编的,改成拼音太麻
: 烦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术著作中,有些附录列拼音和威妥玛的对照。
之,哈哈哈。我们的台湾老师说台湾注音比大陆的更精确,我没学过,不清楚。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拼音倒不是台湾的,而是在拼音发明以前应用很久的威妥玛注音系统。清朝的时候
: ,英国的外交官威妥玛发明了这种注音形式来拼写汉语名字。在西方普遍应用拼音以前
: ,一直使用这种拼写。中华民国也沿用这个系统转写中文名,后来到了台湾也沿用,不
: 过后来搞了一个通用拼音,也不用威妥玛系统了。
: 但是在古籍中,还是沿用了威妥玛系统,因为以前的目录就是这么编的,改成拼音太麻
: 烦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术著作中,有些附录列拼音和威妥玛的对照。
N*f
357 楼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发更好,呵呵。
。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
是否还开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西北狼!我还是第一次去sterling二楼,以前在一楼也只是带小孩玩过……还没看过
: 中文书收藏,感觉如何?我只在社区图书馆借中文书,倒也不少。东亚馆不收藏电影
: dvd(只有纪录片),这个可惜。
: 老师是台湾女教授,以前当过系主任的,你能猜到吧。这学期是诗词,下学期是散文。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开课。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发更好,呵呵。
。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
是否还开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西北狼!我还是第一次去sterling二楼,以前在一楼也只是带小孩玩过……还没看过
: 中文书收藏,感觉如何?我只在社区图书馆借中文书,倒也不少。东亚馆不收藏电影
: dvd(只有纪录片),这个可惜。
: 老师是台湾女教授,以前当过系主任的,你能猜到吧。这学期是诗词,下学期是散文。历史老师/课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的?我想听英语系的harold bloom,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开课。
s*a
358 楼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N*f
359 楼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来当翻译。于是乎他老人家费劲地说汉语,俺费劲地用英语作答,颇为
滑稽。不过俺从中赚了一个其后捧了多年的饭碗,可谓“赚着了”,呵呵。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来当翻译。于是乎他老人家费劲地说汉语,俺费劲地用英语作答,颇为
滑稽。不过俺从中赚了一个其后捧了多年的饭碗,可谓“赚着了”,呵呵。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瓦赛,你给史景迁RA的哪个项目?后来成书了吗?有什么趣事说说?spence也退休了。
s*a
360 楼
他拿了那些index cards之后怎么用?感觉他除了王氏之死,写的书还是都围绕中心大
人物,比如洪秀全、利玛窦、康熙、张岱。这些搜集的common people daily life的材
料,都干嘛啦?没有写书,写文章啦?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人物,比如洪秀全、利玛窦、康熙、张岱。这些搜集的common people daily life的材
料,都干嘛啦?没有写书,写文章啦?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wh
366 楼
很多人都这样,千里迢迢出国后反而做回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等。我最
初读博的选题是尼采,我老板说作为中国人纯做西方的东西,在西方很难站稳脚跟,最
好是和中国相关的,比如比较或影响研究。
金庸你在国内没读过?
恩,一楼的reading room小而舒适,个人空间最为理想。就是暗,我不能忍受暗,我喜
欢十七八支日光灯大放光明的大阅览室,呵呵。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初读博的选题是尼采,我老板说作为中国人纯做西方的东西,在西方很难站稳脚跟,最
好是和中国相关的,比如比较或影响研究。
金庸你在国内没读过?
恩,一楼的reading room小而舒适,个人空间最为理想。就是暗,我不能忍受暗,我喜
欢十七八支日光灯大放光明的大阅览室,呵呵。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离开爷虏天长日久,俺导师和当年追随多年的“老板”都已经退休了,如今的
: 人物一概说不清了。Sterling的中文藏书确实不少,不过大都不在东亚阅览
: 室,而是在大书库(所谓stacks)里。记得里面的中国各县县志相当齐全,
: 那些年给Jonathan Spence做TA、RA,着实读了不少。Who would have
: thought...after coming all the way across the Pacific. 最初读到金庸原
: 作,也是托Sterling之福。
: 仔细想想,似乎在东亚阅览室打瞌睡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里面的硬木椅子
: 实在不很舒服。还是一楼的Linonia and Brothers Reading Room里的皮沙
: 发更好,呵呵。
:
wh
367 楼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岛写过散文。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岛写过散文。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提到的“老板”其实就是他老人家。他的《God's Chinese Son》和
: 《Mao Zedong》里应该都有俺帮他收集整理的史料。另外记得当时他
: 还参与编写一部教科书,也曾指定范围要过材料。不过大部分时间,俺
: 的任务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他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近代社
: 会史,一般情况下他的research instruction十分简单:Anything that
: has to do with daily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当初俺从东西南北
: 中、内陆、沿海、山区、平原、都市各处挑了不少县志替他浏览,做了
: 足有几千张index card。
: 说起来,史老先生是俺到爷虏以后见到的第一位教授。第一天去系办公
: 室报到,主管研究生的秘书直接认定俺不通英文,二话不说就去把他拉
S*E
384 楼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也说这个版本没有保存在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不算太珍贵。
: 盒子是后来弄的,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颜色还不一致。摆放倒不知道平时是怎么放的,
: 当时是推到教室里来,所以竖放在小车里。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也说这个版本没有保存在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不算太珍贵。
: 盒子是后来弄的,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颜色还不一致。摆放倒不知道平时是怎么放的,
: 当时是推到教室里来,所以竖放在小车里。
N*f
387 楼
N*f
388 楼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耶鲁历史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 岛写过散文。
耶鲁历史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名师高徒。这个捧了多年的饭碗是你以前说的口译吗?他人怎么样?qicheji以前写
: 过几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其中有搞中国近现代史的魏斐德: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280249.html
: 西北狼你要是有空会不会也写一篇史景迁?他后来是不是再娶了一位中国妻子?记得北
: 岛写过散文。
wh
392 楼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作者:北岛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Spence)。
我纯属陪绑,参加讨论。临走前才收到他的演讲稿,我匆匆写了篇回应,电传给朋
友,译成英文。剩下的,就是把它念利索。
乔纳森有个中文名字,叫史景迁。他是英国人,至今也不肯加入美国籍。按他的话
来说:“我为什么要背叛莎士比亚?”他在耶鲁教书,是十几本书的作者。这些关于中
国历史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说实话,我对历史学家心怀偏见。他
们多少有点儿像废车场的工人,把那些亡灵汽车的零件分类登记,坐等那些不甘寂寞但
又贪图便宜的司机。而乔纳森似乎不屑与他们为伍,他更关心历史中个人的命运,并对
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写的大都是传记。如关于帝王心路历程的《康熙自剖》,传教
士的传奇故事《利玛窦的记忆迷宫》,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的不幸身世《王氏之死》以
及一个曾漂流欧洲的教会守门人的坎坷遭遇《胡若望的疑问》。依我看,与其说他是历
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个作家更贴切。再说,历史本来就是个故事,就看我们怎么讲了。
今晚是我的朗诵会。我在旅馆大厅碰见刚到的乔纳森和夫人金安平。乔纳森长得极
像007扮演者康纳瑞(Sean Connery)。安平告诉我,他常在街上被陌生人拦住,要求签
名合影。不知康纳瑞是否有过类似的遭遇,被人们拦住问:“你是乔纳森·思班斯?”
我朗诵时,乔纳森表情严肃,像康纳瑞在《以玫瑰的名义》里扮演负责办案的神父
,坐在听众中间。我躲开他的目光,好像我是把毒药涂在经书上的人。难道诗是一种毒
药?
九一年春天,我应一家国际慈善组织Oxfarm的邀请,到波士顿参加为非洲难民举办
的捐款朗诵会。他们请乔纳森读我的诗的英文翻译。朗诵会头天晚上,他的学生文朵莲
请我们吃晚饭,在座还有文朵莲的女儿和艾略特。乔纳森来了,抱着一袋葡萄酒和威士
忌。那是我们头一次见面。他坚定、含蓄,而且幽默,英国式的幽默。据文朵莲说,多
少耶鲁的女学生为之倾倒。那天晚上,惟我独醉。醒来,大家兴致未尽,有人提议去看
末场的电影《菊豆》。散场后,我醉意未消,哈佛广场像甲板在我脚下摇晃。直到第二
天晚上在散德斯(Sanders)剧场朗诵时,酒精仍在我脑袋里晃荡。我那困难的表情大概
被听众们误读成流亡之苦,和乔纳森翩翩风度及典雅的英国口音恰成对比。就在我们向
非洲难民象征性地致意时,美军成千上万颗飞弹正在伊拉克土地上爆炸。
第二年夏天,我和朋友开车从纽约去波士顿,路过纽海文(New Heaven),去看望乔
纳森。他正经历婚变,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公寓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
和两把椅子,还有一台小录音机——不真实,像小剧场的后台。我们的主角乔纳森汗淋
淋地坐在那儿,正幕间休息。在一家越南小馆吃牛肉面时,乔纳森讲起他去广西的经历
。他正着手写一本太平天国的书。我似乎看见他头戴草帽,遮住他的鼻子,混入当地农
民的行列,一起走进那本书《上帝的中国儿子》(God's Chinese Son)之中,成为他们
的一员。
纽海文是个令人沮丧的城市,太多的流浪汉,若有人领头,恐怕也会揭竿而起。乔
纳森领我们穿过街上那些绝望的手臂,来到一间空荡荡的芭蕾舞练习厅,再钻进隔壁小
房间,这就是他的书房。我环顾那剥落的墙皮和窗户上粗粗的铁栏杆,不禁感叹道:“
这真像监狱。”“哦?”乔纳森吃了一惊,“我还一直以为我把别人关在外边呢。”
盐湖城之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清,街上人影搅动着灯光。朗诵会结束后,我们来
到一家私人俱乐部“纽约人”用餐。一个政治学教授用张戎的自传《鸿》纠缠我。他的
手势特别,中指和戴着一颗硕大金戒指的无名指分开,像把剪刀不停地剪断我的思路。
晚餐时,他坐在乔纳森旁边,那把“剪刀”伸向乔纳森,似乎要剪掉他花白的络腮胡子。
第二天,我们驱车去附近的滑雪胜地——花园城(Garden City)。在一家意大利餐
馆吃过午饭,我们沿着寂静的街道散步。阳光闪耀,屋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一路上,
他们两口子手牵着手,像初恋的情人。乔纳森和我谈起诗歌。他和安平最喜欢的美国诗
人是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最近开始迷上弗洛斯
特(Robert Frost)。乔纳森叹了口气,说:“我有时真厌倦了历史,想多读读诗歌。”
九四年春天,乔纳森邀请多多和我去耶鲁大学朗诵。他结束了幕间休息,进入第二
幕。场景变了。他们在纽海文郊区买了一幢带歌特式窗户的楼房,花园里还有一个中国
亭子。我头一次见到安平。她在附近一所学院教中国古代宗教史。她并不算漂亮,但有
一种东方女人的魅力。她总是眯起眼微笑,好像在品尝甜食。乔纳森忙着招待客人,但
他的目光却被安平的一举一动所牵拽。
从花园城回到旅馆,匆忙更衣。我根本不会打领带,在镜子前面抓住领带挣扎着,
就像一个不小心钓到自己的渔夫。今晚是乔纳森的压轴戏,他像他的领带一样镇定。但
安平悄悄地告诉我,每次乔纳森演讲,其实都紧张得要命,甚至连上课时也难免。在舞
台灯光下,乔纳森的脸显得有点儿苍白。他讲得很好,讲皇权思想,从乾隆、康熙到现
在。
晚上,我们在旅馆的酒吧喝酒。一讲到他的老师房兆楹,乔纳森显得有些激动。当
年他进耶鲁时,他的导师芮玛丽(Mary Wright)让他先在图书馆泡泡,再确定研究方向
。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他从书堆里认识了房先生,于是写信到澳大利亚拜师。没想到
房先生只是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回信说他从未带过学生。乔纳森一意孤行,去了澳大
利亚。不仅房先生的学问,也包括其为人之道,引导他踏入中国历史之门。后来房先生
恰好又成了安平的老师。
夜深了,乔纳森握着安平的手,背诵十六世纪法国诗人隆萨(Pierre de Ronsard)
的诗。他先用法文,再一句句译成英文。那首诗是关于暮年之恋。
第二天清晨,我和乔纳森夫妇一起乘出租车去机场。司机是个矮小的老太婆。她怎
么也打不开一瓶“雪碧”,递到后座问我们:“谁是超人?”我帮她拧开瓶盖。她从兜
里掏出一把药片,就着 “雪碧”倒进嘴里,“我六十五了,还总以为自己三十五。瞧
,这月亮!可惜昨天早上我忘带上这家伙了。”她抄起一架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一边
开车,一边对准那轮苍白的满月。我吓得抓住椅背。“升得太高了,”她叹了口气。乔
纳森说,“抓住月亮可不容易。”
老太婆答道:“关键得抓住好月亮。”出租车拐弯,和月亮分道扬镳。老太婆放下
照相机,吹起口哨。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 耶鲁历史系。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作者:北岛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Spence)。
我纯属陪绑,参加讨论。临走前才收到他的演讲稿,我匆匆写了篇回应,电传给朋
友,译成英文。剩下的,就是把它念利索。
乔纳森有个中文名字,叫史景迁。他是英国人,至今也不肯加入美国籍。按他的话
来说:“我为什么要背叛莎士比亚?”他在耶鲁教书,是十几本书的作者。这些关于中
国历史的书,几乎本本畅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说实话,我对历史学家心怀偏见。他
们多少有点儿像废车场的工人,把那些亡灵汽车的零件分类登记,坐等那些不甘寂寞但
又贪图便宜的司机。而乔纳森似乎不屑与他们为伍,他更关心历史中个人的命运,并对
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写的大都是传记。如关于帝王心路历程的《康熙自剖》,传教
士的传奇故事《利玛窦的记忆迷宫》,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的不幸身世《王氏之死》以
及一个曾漂流欧洲的教会守门人的坎坷遭遇《胡若望的疑问》。依我看,与其说他是历
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个作家更贴切。再说,历史本来就是个故事,就看我们怎么讲了。
今晚是我的朗诵会。我在旅馆大厅碰见刚到的乔纳森和夫人金安平。乔纳森长得极
像007扮演者康纳瑞(Sean Connery)。安平告诉我,他常在街上被陌生人拦住,要求签
名合影。不知康纳瑞是否有过类似的遭遇,被人们拦住问:“你是乔纳森·思班斯?”
我朗诵时,乔纳森表情严肃,像康纳瑞在《以玫瑰的名义》里扮演负责办案的神父
,坐在听众中间。我躲开他的目光,好像我是把毒药涂在经书上的人。难道诗是一种毒
药?
九一年春天,我应一家国际慈善组织Oxfarm的邀请,到波士顿参加为非洲难民举办
的捐款朗诵会。他们请乔纳森读我的诗的英文翻译。朗诵会头天晚上,他的学生文朵莲
请我们吃晚饭,在座还有文朵莲的女儿和艾略特。乔纳森来了,抱着一袋葡萄酒和威士
忌。那是我们头一次见面。他坚定、含蓄,而且幽默,英国式的幽默。据文朵莲说,多
少耶鲁的女学生为之倾倒。那天晚上,惟我独醉。醒来,大家兴致未尽,有人提议去看
末场的电影《菊豆》。散场后,我醉意未消,哈佛广场像甲板在我脚下摇晃。直到第二
天晚上在散德斯(Sanders)剧场朗诵时,酒精仍在我脑袋里晃荡。我那困难的表情大概
被听众们误读成流亡之苦,和乔纳森翩翩风度及典雅的英国口音恰成对比。就在我们向
非洲难民象征性地致意时,美军成千上万颗飞弹正在伊拉克土地上爆炸。
第二年夏天,我和朋友开车从纽约去波士顿,路过纽海文(New Heaven),去看望乔
纳森。他正经历婚变,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公寓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
和两把椅子,还有一台小录音机——不真实,像小剧场的后台。我们的主角乔纳森汗淋
淋地坐在那儿,正幕间休息。在一家越南小馆吃牛肉面时,乔纳森讲起他去广西的经历
。他正着手写一本太平天国的书。我似乎看见他头戴草帽,遮住他的鼻子,混入当地农
民的行列,一起走进那本书《上帝的中国儿子》(God's Chinese Son)之中,成为他们
的一员。
纽海文是个令人沮丧的城市,太多的流浪汉,若有人领头,恐怕也会揭竿而起。乔
纳森领我们穿过街上那些绝望的手臂,来到一间空荡荡的芭蕾舞练习厅,再钻进隔壁小
房间,这就是他的书房。我环顾那剥落的墙皮和窗户上粗粗的铁栏杆,不禁感叹道:“
这真像监狱。”“哦?”乔纳森吃了一惊,“我还一直以为我把别人关在外边呢。”
盐湖城之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清,街上人影搅动着灯光。朗诵会结束后,我们来
到一家私人俱乐部“纽约人”用餐。一个政治学教授用张戎的自传《鸿》纠缠我。他的
手势特别,中指和戴着一颗硕大金戒指的无名指分开,像把剪刀不停地剪断我的思路。
晚餐时,他坐在乔纳森旁边,那把“剪刀”伸向乔纳森,似乎要剪掉他花白的络腮胡子。
第二天,我们驱车去附近的滑雪胜地——花园城(Garden City)。在一家意大利餐
馆吃过午饭,我们沿着寂静的街道散步。阳光闪耀,屋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一路上,
他们两口子手牵着手,像初恋的情人。乔纳森和我谈起诗歌。他和安平最喜欢的美国诗
人是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和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最近开始迷上弗洛斯
特(Robert Frost)。乔纳森叹了口气,说:“我有时真厌倦了历史,想多读读诗歌。”
九四年春天,乔纳森邀请多多和我去耶鲁大学朗诵。他结束了幕间休息,进入第二
幕。场景变了。他们在纽海文郊区买了一幢带歌特式窗户的楼房,花园里还有一个中国
亭子。我头一次见到安平。她在附近一所学院教中国古代宗教史。她并不算漂亮,但有
一种东方女人的魅力。她总是眯起眼微笑,好像在品尝甜食。乔纳森忙着招待客人,但
他的目光却被安平的一举一动所牵拽。
从花园城回到旅馆,匆忙更衣。我根本不会打领带,在镜子前面抓住领带挣扎着,
就像一个不小心钓到自己的渔夫。今晚是乔纳森的压轴戏,他像他的领带一样镇定。但
安平悄悄地告诉我,每次乔纳森演讲,其实都紧张得要命,甚至连上课时也难免。在舞
台灯光下,乔纳森的脸显得有点儿苍白。他讲得很好,讲皇权思想,从乾隆、康熙到现
在。
晚上,我们在旅馆的酒吧喝酒。一讲到他的老师房兆楹,乔纳森显得有些激动。当
年他进耶鲁时,他的导师芮玛丽(Mary Wright)让他先在图书馆泡泡,再确定研究方向
。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他从书堆里认识了房先生,于是写信到澳大利亚拜师。没想到
房先生只是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回信说他从未带过学生。乔纳森一意孤行,去了澳大
利亚。不仅房先生的学问,也包括其为人之道,引导他踏入中国历史之门。后来房先生
恰好又成了安平的老师。
夜深了,乔纳森握着安平的手,背诵十六世纪法国诗人隆萨(Pierre de Ronsard)
的诗。他先用法文,再一句句译成英文。那首诗是关于暮年之恋。
第二天清晨,我和乔纳森夫妇一起乘出租车去机场。司机是个矮小的老太婆。她怎
么也打不开一瓶“雪碧”,递到后座问我们:“谁是超人?”我帮她拧开瓶盖。她从兜
里掏出一把药片,就着 “雪碧”倒进嘴里,“我六十五了,还总以为自己三十五。瞧
,这月亮!可惜昨天早上我忘带上这家伙了。”她抄起一架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一边
开车,一边对准那轮苍白的满月。我吓得抓住椅背。“升得太高了,”她叹了口气。乔
纳森说,“抓住月亮可不容易。”
老太婆答道:“关键得抓住好月亮。”出租车拐弯,和月亮分道扬镳。老太婆放下
照相机,吹起口哨。
【在 N****f 的大作中提到】
: 口译是到加州以后揽的差事。史景迁现在的太太是史学家金安平,好像也在
: 耶鲁历史系。
p*r
397 楼
奇怪,garden city在bear lake边上,到SLC要开2个小时车。按说SLC的滑雪胜地是
Park city。不会搞错了吧。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Park city。不会搞错了吧。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wh
400 楼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版么。
个装帧...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版么。
个装帧...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在东部哪个学校么?没去过东北部,那里天气潮湿么?我觉得西部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我只在网上看过康熙版《御制全唐诗》的图,那个纸张和字体都很喜欢,当然了,殿版么。
: 我只有中华书局的绿皮本25本一套的《全唐诗》,印刷模糊,纸张粗劣。就是喜欢那个装帧...
: 自从电子书大行其道,我发现只有线装书有收藏把玩的价值了。当然原本是不指望,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 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
: 上海古籍版《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香港梦梅馆陈少卿手抄本《金瓶梅词话》
: 上海古籍版《凌刻套版绘图西厢记》
S*E
426 楼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manuscript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
: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版么。
: 个装帧...
: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manuscript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很喜欢古籍了,赞美。你说的几个地方我也没去过,是的我在东北,挺干燥的,
: 越往北越干。你的绿皮全唐诗是哪一年的版本?有照片吗,看看你喜欢的装帧是啥样的
: 。你想看的这些古籍,要不要找找附近好的大学图书馆或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 library,看看有没有收藏。
:
: 亚利桑那、还有科罗拉多那种天气比较适合保管古籍,干燥。
: 版么。
: 个装帧...
: 好在现在好多出版社原大影印古籍。我现在的欲望清单上有
N*f
428 楼
这篇写得颇为传神。Spence的模样和Sean Connery其实并不十分相像,不过
风度做派倒是很有些神似。
Jonathan Spence:
Sean Connery: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风度做派倒是很有些神似。
Jonathan Spence:
Sean Connery:
Jonath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她在历史系。她好像是史景迁的二任。北岛写史景迁的散文里提了一句婚变。
: jsolomon转过这篇。你觉得写得如何,是否传真?
: 上帝的中国儿子——史景迁
: 作者:北岛
: 飞机开始降落。我从窗口看见盐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土地。飞机的影
: 子在上面滑过,像对不准焦距。后舱有人合唱圣诗,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怀鬼胎,降落到
: 摩门教的圣地——盐湖城。
: 旅馆面山,窗外落满准备过冬的虫子。我找出英文讲稿,对着那些虫子练习朗读。
: 犹他大学举办一年一度的蓝纳(Lanner)讲座,本届主讲人是乔纳森·思班斯(Jonathan
: Spence)。
wh
434 楼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言天才,会十门语言(这也让我想起gesund,他真是对语言痴迷又有天赋,你见过他是
吧?)。我最惊讶的是他只学了几年中文,就可以写一个中国文学的博士论文,对中国
文学不知道是否能有全面的把握。当然其他语言和文学可以借鉴。不知道jonathan
spence, steven owen这些中国专家,中文学过多久。反正觉得很不容易;我这样没有
专门研究过中国文学的中国人反而毫无把握,所知都是片鳞半爪。应该系统学一学,就
会有底气得多。那个十门语言的系主任,后来离婚了。他以前教过我,风光满面,精神
倍爽,人也长得很帅。后来再见他时胡子拉碴,没有精神,不知道是婚变,好可怜。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是同校啊,不同系
: 我没听过,iliad我不知道,也许没有
: 不过她在东亚系有个女朋友是他学生,应该起码听到不少八卦吧
: 我也许也听到些八卦,不过都忘了
: 对,他是文评不错
: 我后来才发现很多年前就看过他的文章
: 我既不知道许子东也不知道燕子姐姐。。。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言天才,会十门语言(这也让我想起gesund,他真是对语言痴迷又有天赋,你见过他是
吧?)。我最惊讶的是他只学了几年中文,就可以写一个中国文学的博士论文,对中国
文学不知道是否能有全面的把握。当然其他语言和文学可以借鉴。不知道jonathan
spence, steven owen这些中国专家,中文学过多久。反正觉得很不容易;我这样没有
专门研究过中国文学的中国人反而毫无把握,所知都是片鳞半爪。应该系统学一学,就
会有底气得多。那个十门语言的系主任,后来离婚了。他以前教过我,风光满面,精神
倍爽,人也长得很帅。后来再见他时胡子拉碴,没有精神,不知道是婚变,好可怜。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是同校啊,不同系
: 我没听过,iliad我不知道,也许没有
: 不过她在东亚系有个女朋友是他学生,应该起码听到不少八卦吧
: 我也许也听到些八卦,不过都忘了
: 对,他是文评不错
: 我后来才发现很多年前就看过他的文章
: 我既不知道许子东也不知道燕子姐姐。。。
wh
440 楼
人民币六百不贵噢。我在这里买台湾版的千家诗,台湾新币280,我要花15美元。我觉
得挺贵的,但别的学生说便宜。大概他们的教科书都很贵。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
: manuscripts
得挺贵的,但别的学生说便宜。大概他们的教科书都很贵。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全唐诗》是大众版本,就是类似这样的
: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ORHHJU/ref=s9_simh_gw_p14_d
: 我们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所有人的爱好都是运动,没人看书,更何况是中国书...
:
: manuscripts
wh
442 楼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家,《史记》被公认为是史学的典范。但《史记》连小孩子都爱
看。因为他讲帝王将相都是在讲故事,各种细节,还有对话。栩栩如生。像看小说一样
。但有谁怀疑这不是历史吗?这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中国最早的史学传统就是叙述史
,也就是讲故事。史学和文学是分不开的。你看49年以前胡适、吴晗、吕思勉史学大家
,也很擅长讲故事。吴晗的《朱元璋传》最初的版本写得非常好看,大量的情景描写,
、人物心理分析、错综的矛盾冲突,非常精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大学名教授
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语言像诗一样,非常美,给人以灵动之感。这种亦史亦文、亦史
亦诗的传统,49年以后中断了。先是历史为政治服务,现在又为考试升学服务。越来越
教条、枯燥,终于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惨淡的局面。
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
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
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
。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没有必要讲大道理,即使你要讲道理,也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从这点来说,历史可以像文学一样生动,甚至比文学更生动。因为文学是虚构的,而历
史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畅销书大都是会讲故事的,比
如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非常好看,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个性突出,很是吸引
人。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批评:这怎么能够算历史!我后来给章诒和教授辩护:这恰好是
中国叙述史的传统。否则的话,今天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史记》里面记载,项
羽和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另一个说“彼可
取而代之”。假如我们以此诘问司马迁:你一个汉代人,如何知道当年的情景?你有证
据吗?显然,这里面有司马迁合理的想象成分在里面。但没人会怀疑《史记》是信史。
历史学虽然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注重考据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史学就不需要合理的想象
。陈寅恪上承乾嘉传统成一代宗师,可他写的《柳如是别传》,里面的细节描写非常细
腻。甚至把诗引入了历史的论证。假如缺乏想象能力,如何能够将这些史料组织成一个
哀婉的故事。
假使每个老师都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肯定会引
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一些学生会觉得历史真好,不顾家长
的阻拦和世俗的偏见,以第一志愿报考历史系。然后在历史系又碰到好的老师,毕业后
他们再做历史老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想象,历史教学将会出现极大的改观。史
学研究的繁荣也就不远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最近教育部制订了高校新的公共政治课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列入四大基础课程
,这是对历史学的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骤。美国的所有大学
,哪怕再小,也有历史系,因为历史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美国就是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
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个国家假如人们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自己的历史,那离
亡国也不远了。
真正有识见的人,眼光远大的人、能够看清未来的人,都是有历史感的人。当然历
史不是未来学,它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你懂得了历史,你就不那么轻信,你会从别人那
里学到很多经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经验是很容易上当的。但人一生有限
,就算你活到一百岁,你能经历多少人事呢?恰恰是历史让你可以超越你的有限性,让
你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哲学告诉你道理,文学培养你的灵性,而历史则给予你智慧。
史学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我们
历史老师将她弄的这么面目可憎。但我想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
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历史教师共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哪本书入门最容易?可惜我找不到许纪霖的那篇文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知
: 史景迁上课如讲故事。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家,《史记》被公认为是史学的典范。但《史记》连小孩子都爱
看。因为他讲帝王将相都是在讲故事,各种细节,还有对话。栩栩如生。像看小说一样
。但有谁怀疑这不是历史吗?这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中国最早的史学传统就是叙述史
,也就是讲故事。史学和文学是分不开的。你看49年以前胡适、吴晗、吕思勉史学大家
,也很擅长讲故事。吴晗的《朱元璋传》最初的版本写得非常好看,大量的情景描写,
、人物心理分析、错综的矛盾冲突,非常精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大学名教授
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语言像诗一样,非常美,给人以灵动之感。这种亦史亦文、亦史
亦诗的传统,49年以后中断了。先是历史为政治服务,现在又为考试升学服务。越来越
教条、枯燥,终于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惨淡的局面。
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
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
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
。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没有必要讲大道理,即使你要讲道理,也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从这点来说,历史可以像文学一样生动,甚至比文学更生动。因为文学是虚构的,而历
史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畅销书大都是会讲故事的,比
如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非常好看,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个性突出,很是吸引
人。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批评:这怎么能够算历史!我后来给章诒和教授辩护:这恰好是
中国叙述史的传统。否则的话,今天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史记》里面记载,项
羽和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另一个说“彼可
取而代之”。假如我们以此诘问司马迁:你一个汉代人,如何知道当年的情景?你有证
据吗?显然,这里面有司马迁合理的想象成分在里面。但没人会怀疑《史记》是信史。
历史学虽然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注重考据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史学就不需要合理的想象
。陈寅恪上承乾嘉传统成一代宗师,可他写的《柳如是别传》,里面的细节描写非常细
腻。甚至把诗引入了历史的论证。假如缺乏想象能力,如何能够将这些史料组织成一个
哀婉的故事。
假使每个老师都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肯定会引
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一些学生会觉得历史真好,不顾家长
的阻拦和世俗的偏见,以第一志愿报考历史系。然后在历史系又碰到好的老师,毕业后
他们再做历史老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想象,历史教学将会出现极大的改观。史
学研究的繁荣也就不远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最近教育部制订了高校新的公共政治课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列入四大基础课程
,这是对历史学的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骤。美国的所有大学
,哪怕再小,也有历史系,因为历史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美国就是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
们的爱国主义情操的。一个国家假如人们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自己的历史,那离
亡国也不远了。
真正有识见的人,眼光远大的人、能够看清未来的人,都是有历史感的人。当然历
史不是未来学,它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你懂得了历史,你就不那么轻信,你会从别人那
里学到很多经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经验是很容易上当的。但人一生有限
,就算你活到一百岁,你能经历多少人事呢?恰恰是历史让你可以超越你的有限性,让
你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哲学告诉你道理,文学培养你的灵性,而历史则给予你智慧。
史学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另外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我们
历史老师将她弄的这么面目可憎。但我想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
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历史教师共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哪本书入门最容易?可惜我找不到许纪霖的那篇文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知
: 史景迁上课如讲故事。
wh
445 楼
哈哈你那么喜欢毛绒玩具啊。我小时候好像没什么毛绒玩具,可能塑料的多。家里人说
我抱着一个娃娃可以玩半天,自己和娃娃说话唱歌办家家,一点不烦大人。我以前有些
剪报什么的大概是最留恋最舍不得扔的,后来也撒手了。书我也不太买,好像没什么特
别留恋的物质东西。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成啊,有好多小时候的东西现在还恋恋不舍,走一路掰一路是肯定的,不过也总有
: 一些东西一直留下来
: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抱在怀里刚刚好的棕熊,陪着我到中学,甚至我去北京上大学我
: 还带去了,伤心的时候就抱着它,特别安慰。可惜后来搬家,不晓得被哪个不负责任的
: 搬家公司的人给我扔了,我后来也买过毛绒玩具,再没有一个能给过我那样的依赖感了
我抱着一个娃娃可以玩半天,自己和娃娃说话唱歌办家家,一点不烦大人。我以前有些
剪报什么的大概是最留恋最舍不得扔的,后来也撒手了。书我也不太买,好像没什么特
别留恋的物质东西。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成啊,有好多小时候的东西现在还恋恋不舍,走一路掰一路是肯定的,不过也总有
: 一些东西一直留下来
: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抱在怀里刚刚好的棕熊,陪着我到中学,甚至我去北京上大学我
: 还带去了,伤心的时候就抱着它,特别安慰。可惜后来搬家,不晓得被哪个不负责任的
: 搬家公司的人给我扔了,我后来也买过毛绒玩具,再没有一个能给过我那样的依赖感了
p*r
446 楼
这个讲得挺好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b*s
456 楼
j*n
501 楼
jonathan老婆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来着
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王德威的八卦,就听过讲座,看过文章,他是李欧梵的学生吗?感觉路子很像。
: 许子东以前是华东师大的,也是才子,后来转到香港岭南大学。燕子姐姐是陈燕华,在
: 上海电视台做儿童节目,嗓音脆甜悦耳,小孩子都喜欢。没想到嫁给许子东,呵呵,她
: 到香港后好像也不做娱乐界了。
: 我昨天听到许多八卦。西北狼我本来想找218教室的照片,就是看古籍本的那个阅览室
: ,结果没找到。老师说以前是张光直的办公室,好大,亮,一般教授好像没那么大的办
: 公室。然后还听说东亚系以前的系主任,本来是classics dept学希腊文的(应该是古
: 希腊文吧,这又让我想起gesund),读博时选修中文诗词课,当时只会一点点中文,然
: 后去台湾读了一年语言,和他的台湾老师结婚,一起回美,转到东亚系,最后做的中国
: 文学审美的博士论文跨东亚、classics、比较文学几个系,得了博士论文奖。他很有语
相关阅读
中国文坛其实正气是很足的《圣芭芭拉》我童年的第一部影响深远的美剧!假性近视?!奔个奖杯这两天我在看美国好声音 (转载)掌声中莫言发表领奖感言开场白<cloud atlas>原著简介[神游八荒]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之二)莫言怎么可能是魔幻作家?炸药一定颁错奖了。[breaking news]飞龙上报了 (转载)看见有人要莫言的作品说起莫言电话采访因为行为艺术被封14天 LOL对呀,并没有指明具体哪部作品获奖江南style 史上最強明星版本 曾志偉,古巨基,鄭伊健,錢嘉樂 等明 (转载)我觉得魏巍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树没获奖也是显而易见的莫言的文学奖,A sad picture (转载)唱"我爱你中国"好像触动了很多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