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知青文学:集体记忆的刻写与传播
avatar
知青文学:集体记忆的刻写与传播#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u*e
1
记忆本身如何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被历史、文化、政治等外部力量“
型塑”的产物,也是记忆主体“能动性”地 “建构”的结果。“青春无悔”记忆的建
构意涵是明显的,无论是该模式与主流话语的契合,还是其意义转置或者转移,抑或是
知青文学主题的嬗变,无不表明“青春无悔”记忆不是“先在之物”,而是“形成之物
”。其中,记忆主体——知青的建构行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中,
语言是一个首要的社会机制 (D.Bakhurst,转引自Paez Pennebaker&Mahwah Rime,
1997),而其他的记忆工具(如文件、故事、照相簿、遗址和日历)对于形成一种记忆传
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viatar Zerubaval,转引自李放春、李猛,1997)。
(一)叙述与记忆建构
波德莱尔指出:“过去,一面保持了幽灵特有的妙趣,一面将重获光明和重新开始
生命的运动,并将变成现在。”(德里达,[1988]1999)也就是说 “过去”一方面具有
幽灵那种不可捉摸的特征;一方面又“面向”现在。而从过去到现在的运动过程,是一
个过去“重获光明和重新开始生命运动”的过程。这种过程往
avatar
M*m
2
这篇文章分析得有意思,就是太长了,术语比较多,而且没完。呵呵。
主要是从知青的个人经历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最终得出知青文学中“青春-无悔”的叙
事逻辑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青年下乡时的精神苦闷,感情经历(传统的理想与爱情
)和现在所处的还可以的生活,形成了知青认为“苦”是现在的精神财富的模式,所以
无悔。呵呵。
欢迎upside来本版发文。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忆本身如何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被历史、文化、政治等外部力量“
: 型塑”的产物,也是记忆主体“能动性”地 “建构”的结果。“青春无悔”记忆的建
: 构意涵是明显的,无论是该模式与主流话语的契合,还是其意义转置或者转移,抑或是
: 知青文学主题的嬗变,无不表明“青春无悔”记忆不是“先在之物”,而是“形成之物
: ”。其中,记忆主体——知青的建构行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中,
: 语言是一个首要的社会机制 (D.Bakhurst,转引自Paez Pennebaker&Mahwah Rime,
: 1997),而其他的记忆工具(如文件、故事、照相簿、遗址和日历)对于形成一种记忆传
: 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viatar Zerubaval,转引自李放春、李猛,1997)。
: (一)叙述与记忆建构
: 波德莱尔指出:“过去,一面保持了幽灵特有的妙趣,一面将重获光明和重新开始

avatar
u*e
3
200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会有一些纪念活动,
同时也是知青一代将主导中国未来的一年,
一个朋友参与策划了一些知青文艺和知青生活的主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知青中上升的一群,沉沦的一群,和生存无忧的一群,
他们记忆的差异,可能会对知青文学的主题发生影响,如作者所言:
"虽然一代知青有着上山下乡的共同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很强的群体认同感,
但现实中的知青毕竟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我们可以根据部分访谈资料将一代知青分
为三类,而这三类知青对上山下乡的记忆是有差异的(黄玉琴,2003):现在事业比较成
功、生活比较优越者多采用了“青春无悔”和“劫后辉煌”的叙事逻辑;生活中等、生
存无忧者是知青的主体,他们对那时的痛苦经历大多做一种“去历史化”的处理——将
“上山下乡”时的苦当作生活中随处可遇的苦难中的一种;下岗或者退休,生活艰难的
知青,则认为是那段生活的苦造成了他们现在的苦难,其责任承担者——国家应该给他
们以补偿。按照这个观点,主导知青记忆生产与再生产的显然是前两个阶层的知青,因
为,在这个意义上,是他们控制着记忆资源,是他们更具“话语权”和“话语能力”。"

【在 u****e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忆本身如何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被历史、文化、政治等外部力量“
: 型塑”的产物,也是记忆主体“能动性”地 “建构”的结果。“青春无悔”记忆的建
: 构意涵是明显的,无论是该模式与主流话语的契合,还是其意义转置或者转移,抑或是
: 知青文学主题的嬗变,无不表明“青春无悔”记忆不是“先在之物”,而是“形成之物
: ”。其中,记忆主体——知青的建构行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中,
: 语言是一个首要的社会机制 (D.Bakhurst,转引自Paez Pennebaker&Mahwah Rime,
: 1997),而其他的记忆工具(如文件、故事、照相簿、遗址和日历)对于形成一种记忆传
: 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viatar Zerubaval,转引自李放春、李猛,1997)。
: (一)叙述与记忆建构
: 波德莱尔指出:“过去,一面保持了幽灵特有的妙趣,一面将重获光明和重新开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