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余秀华的诗 是诗又不是诗
avatar
余秀华的诗 是诗又不是诗#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x*i
1
J1 签证 2008年7月入美 2009年6月离开 中途未离开 之后未入境
2月收到一个1099misc表 other income里面填着 $630 没有其他任何收入
仔细查看后觉得应该填报1040NR表格 在line 21内填入 $630
请教以下问题:
1. 填报此表正确否?
2. Line 22中是否能填入$5000 exempt by a treaty 20(c),看instruction上面是
在line 8里面扣除这$5000. J1签证已经过期,估计应该是不能抵扣。 Schedule OI
Item L(1)(e),这里月份和对应的金额也不是很明白。
3. Line 40 里面是否应该填入 $3650这样就没有 taxable income了。
4.计算完Line 41的taxable income,是否就是对应Tax Table计算Line 42的税了?
5.Line 57的transportation tax 要收4%,这个收的似乎跟我没有关系,不过看到就问
下。
6. 如果上面不能deduction,也就是在Line 72填上60多的税给irs就可以了, Line 73
estimated tax penalty 填0是吧。
7. 如果要支付税额,可以让朋友代缴吗?用他的支票。
多谢了,他们就不能少给那个31美金不就没有这些恶心的报税事务了。
请大牛赐教,我只是看了1040nr instruction,估计存在很多地方理解有误。
avatar
R*g
2
余秀华说她不关心人类之类的大问题,只管自己过日子。这话听起来大逆不道,但
对写诗,这是王道:认真生活,忠于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召唤而写作,才有可能写
出打动他人的诗。
微信上转发来转发去的文字太多了,段子类,养生健康类,风光旅游类,人生指南
类。有的根本不值得点开来读。但是,一位诗人和她写的诗在微信上热传,余秀华是少
有的。微信传播的一个特点是,纯个人的、自发的行为,不受外人支配,只有自己真正
觉得好,才会去传。在此之前,人们大多没有听说过余秀华这个人。如果她的诗不能打
动人们,其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是不可能如“病毒般蔓延”的。余秀华是一个现象。
余秀华促使我们再次思考一些跟诗有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消费
社会中的人们还是否需要诗?是否会读诗?余秀华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在
余秀华的启示下,一些思考或许会有所突破。余秀华的启示,甚至超出了新诗创作这一
领域,具有更普遍更广阔的意义。
关于新诗创作,以前有一句最毒舌的断语:读诗的人和写诗的人一样多。意思是诗
人们在自娱自乐,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读诗、关心诗的死活。现在来看,这话又对又
不对——在余秀华出现之前,可能是对的;余秀华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状况。需要提一
句的是,“柳忠秧跑奖”,是诗坛、文坛事件,不是创作事件;对柳忠秧写的那些分行
排列的东西,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于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余秀华的诗好在哪里?平时大都不读诗的人们为什么
会热传余秀华的作品?这个疑问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就在两年前,《浙江日报》上
还出现过讨论: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新诗怎样走进普通大众的心灵?这个讨论有一个重
要的背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以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在几十年后
,还没有逃脱“看不懂”、“脱离大众”之类的诟病。而余秀华诗作的语言方式跟“朦
胧诗”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要求诗跟新闻报道、工作总结、读后感一样“通俗易懂”
,其实是取消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其实这等于取消诗。好的诗,如余秀华的诗,无法
用一套概念去复述,去阐释。如果解释文字可以代替诗,还要诗人干什么,要诗干什么?
很多人都被余秀华的诗打动。一个朋友说:“感觉很震撼,粗砺而灵动,真切而深
邃,生命的质地惨淡中透出华贵”——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强作解人,没有试图去概
括所谓的“主题思想”一类。保持了对真正的诗的应有的尊重,这是真正热爱诗的读者
应有的姿态。一个朋友说,“‘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读到
这一句,我为自己前面看照片得来的第一印象惭愧了。”很浅显的语言,但是,显然,
她读“懂”了——属于诗的所谓“懂”,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心相通了;有一种力量,或
者热量,打动你,甚至是击中你,让你感怀,让你疼痛、流泪。
在太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已习惯“载道”的文字,“载心”的文字就少了。“载
心”的文字是个性化的文字,“载道”的文字是公共化的。读惯“载道”文字的胃口,
偶然看到“载心”的文字就会欣喜若狂。“个性解放”的提出,在中国只有一百年,“
载道”的传统却有几千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同理,写诗是
个人的事情,越是个人的,就有可能越是人类的。余秀华说她不关心人类之类的大问题
,只管自己过日子。这话听起来大逆不道,但对写诗,这是王道:认真生活,忠于自己
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召唤而写作,才有可能写出打动他人的诗。个性,内心,感受,这
些个人化的事物,或许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里,都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重视。说到
底,是一个是否尊重人的问题。
来源网络 作者:戎国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