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任泽平:经济形势和市场展望

任泽平:经济形势和市场展望

公众号新闻

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一轮深度衰退,欧洲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键是贯彻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发力新基建新能源和稳楼市,这五大政策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正能量效果。
如果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我们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链、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有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正心正念,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于无声处听惊雷。
1、世界经济:我们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有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关键是新基建、新能源、民营经济重获信心、平台经济完成整改进入常态化监管重新出发、稳楼市房地产软着陆等。
2、俄乌冲突:俄乌冲突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深远,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大周期末期,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处在百年大周期的轮回,贫富分化、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强人政治、地缘冲突、国际秩序重建等现象均是当前经济社会大周期阶段的必然现象。无知而投机的民粹主义者总是善于蛊惑缺乏理性的群众,这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撕裂。俄乌局势表明了旧周期和秩序的解体,以及新周期和秩序的开启。
3、中国经济: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政策加码,信心比黄金重要。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有领先性的社融信贷反弹,经济有望短期筑底,但政策需要继续发力。

4、通胀:拿掉猪以后没有通胀,结构性通缩凸显,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今年猪周期和经济周期错位,造成通胀幻觉;去除猪价因素,当前除了地缘冲突推高油气价格带来的结构性输入性通胀压力,在部分工业品和核心CPI领域呈结构性通缩,显示了真实的通胀水平,反应了需求不足和经济复苏基础不牢,需要政策加油。9月CPI同比上涨2.8%,剔除猪肉后的CPI同比2.02%,比较温和。核心CPI同比0.6%,涨幅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位下行,反映居民端需求疲软。9月PPI同比上涨0.9%,比上月大幅回落,反映企业需求不振,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压力。

6、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是该出手稳楼市了。近期国家明确要求稳楼市,各部门各地方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软着陆的政策陆续出台,呈“小步快跑”。房地产稳则经济稳,房地产大开发时代已经落幕,但2021年房地产销售18万亿,仍然是国民经济遥遥领先的第一大支柱行业。如何既要防止房价死灰复燃,又要恢复市场信心,需要高超的智慧,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配合二次房改。是该出手稳楼市了,楼市到了临界点,房企中的三好学生也出现严重现金流紧张和公开市场债务违约风险。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和地方财政主要来源,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稳楼市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未来应按照7月28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加大力度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放松人口流入地区的限购限贷、对房企三好生加大信贷支持打通最后一米、降低刚需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和利率、降低二手房交易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同时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7、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而言,坏消息是世界经济正步入深度衰退,好消息是货币宽松预期升温,美联储加息也将是强弩之末。

在这个全球动荡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时期,你问我站谁?我当然站我们伟大的祖国。
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爱这个国家,深爱所从事的事业。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前行。
我们深信,只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经过市场化、国际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
上善若水,以无事取天下;道隐无名,无为而无不为。
厚德载物,杯子无法容纳大海,容纳大海的是拥有大海的胸怀。

一、全球经济正陷入深度衰退,做好应对欧洲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如果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我们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有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山雨欲来风满楼,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要做好应对欧洲能源危机、地缘危机升级为全面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

城池失火,殃及池鱼。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极为紧缺,中国的电热毯、光伏、户储能等十分受欢迎,而大量难民涌入又进一步增加了其财政和就业压力,欧洲成为最大的输家之一,叠加其本来就脆弱的经济金融基本面,正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通胀和经济衰退。

8月欧元区PPI同比升至惊人的43.3%,前值升37.9%;环比升5%,创3月来高位。

欧元区PMI持续大幅低于荣枯线,就业等经济指标持续低迷。

欧元相对美元大幅贬值,英镑一度出现闪崩,欧洲股市债市暴跌,资金正大幅从欧洲撤离,涌往美国,企业将产业链转移至中国和东南亚。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传闻百年投行瑞士信贷因巨亏陷入困境,甚至有破产可能,股价暴跌。

美元周期(美联储割全球羊毛)的基本逻辑是:当美国经济衰退时,美联储超发货币,作为储备和交易结算货币,廉价美元大量涌向全球,推升各地的资产泡沫以及国家和企业债务;当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或出现通胀时,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指数走强,美元重新回流美国本土,导致高负债、高杠杆的经济体出现金融危机。

根据美元周期,我们可以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全球通胀创历史新高、美联储采取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方式、美元进入强势周期、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汇率普跌、全球股市普跌、资本流动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历史上,每次美元强势周期都会在全球脆弱环节引发危机,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风暴、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等。

面对新一轮史诗级强势美元周期,谁会率先崩盘?会否爆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

早在6月的美联储点评报告中,我们便提出过一个前瞻性的猜想,即潜在的爆发经济危机的国家,不在新兴市场,而在欧洲,当然个别新兴市场国家也难逃一劫,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根廷、加纳、孟加拉国等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有的已经向IMF申请援助。

这次美元周期褥羊毛对自己盟友也不手软,欧洲成了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牺牲品。

做好应对欧洲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根本上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最关键的是:

1)是该出手稳楼市了,楼市到了临界点,房企中的三好学生也出现严重现金流紧张和公开市场债务违约风险。如果市场和企业出现分化,说明政策是适度的,如果即使最好的房企也面临生死存亡,说明部分偏紧政策可以适度调整。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和地方财政主要来源,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稳楼市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

未来应按照7月28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加大力度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放松人口流入地区的限购限贷、对房企三好生加大信贷支持打通最后一米、降低刚需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和利率、降低二手房交易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时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2)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府专项债,加大新基建和新能源的投资力度,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3)完成平台经济整改,进入常态化监管,重新出发,发挥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中的作用;

4)大力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民营经济起“56789”的重大作用,只有民营经济拥有安全感、进取心,千帆竞发,才有可能扩大投资,解决当前宽信用和资金“堰塞湖”堵点问题,促进稳增长、带动就业、激发创新、释放市场活力等。

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通过市场促进竞争、通过竞争提升效率,未来应确立城市群战略、实施人地挂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财产权、推行全面注册制、以高质量发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推动国企改革、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预计全球经济可能在今年底-明年上半年开启一轮深度衰退,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从无上限QE到无下限收紧货币的政策剧烈摆动,以及地缘冲突引发能源价格暴涨推升全球通胀以及生产生活成本。

中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度过经济低谷,在新基建、新能源、民营经济重获信心、平台经济完成整改进入常态化监管重新出发、房地产软着陆等带动下,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对资本市场而言,有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欧洲经济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渐行渐近,好消息是全球货币放松预期也随之渐行渐近,欧洲和新兴市场自救,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市场可能修正美联储加息预期。毕竟,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未来是经济衰退预期和宽松预期的博弈。


二、俄乌冲突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深远,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大周期末期,发展是硬道理

近期俄乌局势引发广泛关注,但就短期论短期难以看清本质和趋势,只有站在经济社会历史大周期的角度,才可能看的更清更远。当前俄乌局势貌似偶然,但存在历史必然。

百年来三次大周期阶段交替,大约50年一轮,表面上是财富与权力在国际国内的重新分配,深层次则是增长与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钟摆周而复始。

我们处在百年大周期的轮回,贫富分化、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强人政治、地缘冲突、国际秩序重建等现象均是当前经济社会大周期阶段的必然现象俄乌局势表明了旧周期和秩序的解体,以及新周期和秩序的开启。要理解当下局势的本质及未来,就要理解经济社会大周期背后的运行规律。

在大周期顶部,财富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呈金字塔型,底层民众被剥夺感加深、改变现状的不满情绪上升。对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福利提高、过度消费、过度举债等使得社会资源过多地转向非生产领域,导致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下降;同时,人们习惯于举债消费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社会债务负担日益加重,为维持旧循环不得不越来越依赖货币超发,进而推高资产价格泡沫,更加恶化财富差距,增加社会结构不稳定性。对外,随着资源过多地投入到非生产性领域、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外迁、经济竞争力下降,霸权国家维持既有国际秩序的能力下降,国际秩序陷入动荡,崛起的新兴大国开始填补权力真空地带,地缘摩擦增加。

在大周期末期,内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停滞,债务负担难以承受,贫富分化、社会撕裂和民粹主义盛行,对分配公平呼声优于经济效率,经济金融动荡、社会不稳定增加、阶层分化难以达成共识,无知的民粹主义者总是善于蛊惑缺乏理性的群众,这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撕裂;外部又面临新兴崛起大国的挑战,过于温和保守的领导人难以应付复杂严峻的局面,呼唤强人政治重回历史舞台以进行改变。这一阶段,要么对内进行强有力的结构性改革,对债务进行出清,调节收入分配以缓和阶层对立,集中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性领域比如科技创新、制造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以重建经济竞争力,重新凝集社会共识;要么对外转移矛盾,遏制新兴力量崛起,爆发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战、舆论战等,“修昔底德陷阱”上演,但这无法掩饰霸权国家及其主导的国际秩序衰落的事实,并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地带,地缘冲突频发。直到旧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新一轮周期到来。

俄乌冲突主要通过六大渠道影响全球经济:
1、通胀渠道:资源品和农产品供给受阻抬高通胀,美欧通胀持续超预期。高通胀或将带来全球经济周期节奏的加快。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资源出口国和农业出口国,主要的贸易商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铝矿石、钢铁、铝、银铂、铜、镍、小麦、大麦、玉米等。近期,受俄乌冲突升级的担忧,欧美股市下跌,原油和黄金上涨。
2、贸易渠道:俄乌冲突以及逆全球化冲击全球贸易。对全球贸易影响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制裁直接波及制裁经济体和被制裁经济体之间商品贸易结算;二是地缘问题导致中立经济体持贸易观望态度;三是航运暂停阻断俄罗斯贸易;四是逆全球化格局带来长期贸易收缩。
3、金融渠道:全球应对通胀的货币紧缩周期到来,美联储大幅加息,流动性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将变得更加动荡。美国通过联合多国发起对俄罗斯的联合金融制裁,以引发其金融秩序混乱,迫使俄罗斯启用天然气卢布。美联储最新的褐皮书表示,冲突对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将持续关注。2022年以来,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抬升至2.25%-2.5%的区间。922日美联储将进行议息会议,当前CME市场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75bp的概率仍维持在84%左右,100BP的可能性在16%左右。
4、财政渠道:地缘动荡和军备竞赛增加欧洲财政负担。俄乌战争将欧洲重新暴露在俄罗斯的威胁下,逼迫欧洲重回北约防御框架,被迫提高军费开支。德国已经公布1000亿欧元用于军队现代化改造,同时,将每年的军费开支定为GDP2%。相比过去十年间1.21%的平均值,提高了约65%,德国的财政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乌克兰难民的涌入,将冲击西欧的福利体系、增加其财政开支。目前,欧盟已经拨款10亿欧元用于乌克兰难民的安置。在2015-2016年间,德国共拨款超210亿欧元用于解决难民问题。
5、大类资产渠道:冲突爆发以来,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情绪交易表现为:大宗商品>债市>权益。地缘冲突加速全球经济滞胀,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强势周期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利率抬升,大宗商品价格长中期中枢上移,权益市场在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中动荡博弈。
6、科技渠道欧美对俄罗斯的科技制裁涉及军事、航天航空、航海以及炼油等行业。由于俄罗斯对顶尖芯片依赖不大,以及行业周期长,我们认为短期对俄罗斯工业系统打击不大,但长期面临“硬脱钩”风险。不少欧美企业加入对俄罗斯制裁行列,此次制裁引发科学无国界的信仰被打破。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战争以及经济制裁长期持续,将面临拖垮俄罗斯、欧盟甚至美国经济的风险。
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六大渠道也会波及中国,对中国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面临国际原油、天然气、小麦等价格大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影响,主要影响工业品价格PPI,但受保供稳价政策影响;CPI主要受内需及猪肉价格的影响。
二是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大于防通胀,通胀尚不构成对货币政策掣肘,核心通胀不高。
三是全球能源大变局,中国在能源领域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少。需警惕俄乌冲突升级对经济的外溢影响。
四是美、欧、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可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一定缓冲,但走钢丝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而且我们要清醒的看清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最终底牌。在新旧周期和秩序的转型动荡时期,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卷入到地缘冲突的泥潭,在大国博弈中权衡均势,争取战略主动和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加大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基建、教育等生产性领域的投入。
在大动荡时代,我们需要超越时代的智慧,避免大国竞争的狭隘分析框架,避免落入零和博弈、此消彼长、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战等的狭隘思维,避免各国之间基于大国竞争分析框架的过度反应和激化矛盾。应该按照“1+1>2”的全球化合作思维,开展合作,相向而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长期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我们坚定推动市场化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时日本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不服,有的认为是中国gdp数据造假所致。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的三倍,这种质疑声随之消失,日本安心做老三。中美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有一天中国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三倍,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贸易、科技创新乃至改革开放,树立人类文明前进的新灯塔,于是今天看到的这些纷争自然就会消失,因为争论和摩擦只会在势均力敌时才会多发,在国际秩序的丛林法则下,争论止于实力。所以,我们要切记发展是硬道理,是首要任务。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相信经过新一轮改革开放,经过一代代人卓绝的奋斗拼搏,中国定能重回世界之巅,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王座。

三、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是该出手稳楼市了

近期国家明确要求稳楼市,各部门各地方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软着陆的政策陆续出台,呈“小步快跑”。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

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央行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各地按照中央“因城施策”要求,各地购房政策松绑速度加快,廊坊、天津、青岛、济南、杭州、苏州等放松限购区域、社保。

我们在8月10日发布报告《是该出手稳楼市了》。

房地产稳则经济稳,房地产大开发时代已经落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21年房地产销售18万亿,仍然是国民经济遥遥领先的第一大支柱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起来预计3万亿,虽然在快速增长,但仍然无法对冲这一缺口。如何既要防止房价死灰复燃,又要恢复市场信心,需要高超的智慧,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配合二次房改。

当前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过去几年在“房住不炒”导向下,各部门出台了三道红线、集中度管理、严查经营贷、去杠杆降负债等政策在大方向上是对的,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有合理性的,但是在长短期、内外部因素叠加下,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经济增长和就业、破解房地产-土地财政-银行贷款的经济增长三角循环需要一定时间,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必须要清楚政策的出发点不是保房企,而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

是该出手稳楼市了,楼市到了临界点,房企中的三好学生也出现严重现金流紧张和公开市场债务违约风险。如果市场和企业出现分化,说明政策是适度的,如果即使最好的房企也面临生死存亡,说明部分政策过紧可以适度调整。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和地方财政主要来源,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稳楼市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

未来应按照7月28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加大力度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放松人口流入地区的限购限贷、对房企三好生加大信贷支持打通最后一米、降低刚需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和利率、降低二手房交易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同时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相信经过长短结合的措施,加上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为主的二次房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


四、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政策加码,信心比黄金重要

 9月28日,李总理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
从9月PMI和高频数据可以看到当前经济的几大特点:9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但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制造业产需环比改善,生产优于需求;外需景气度下滑,美国、欧元区、德国制造业PMI均放缓,韩国、越南等出口增速大降;基建保持较快势头,近期出台的盘活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基建项目落地;房地产仍低迷,一线城市小幅回暖,二三线城市走弱;服务业扩张态势放缓,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出现分化,与短期性因素有关;就业与上月基本持平,中小企业经营需要呵护;价格指数回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对企业成本形成压力。
政策需要加码,巩固经济恢复态势;四季度政策重点在加快落地,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基建和保交楼可能是增量和发力点。稳大盘33条、以及国务院部署的19项接续政策仍在持续落地并产生实际效果。9月28日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好保交楼政策。


五、社融信贷反弹,经济有望短期筑底,但政策需要在稳楼市、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继续发力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6%,前值10.5%。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53万亿人民币,前值 2.43万亿人民币。新增人民币贷款 2.47万亿人民币,前值 1.25万亿人民币。M2货币供应同比12.1%,前值 12.2%。

9月社融信贷回升传递了三大信号:

1)近期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信贷投放取得效果,主要是基建、保交楼专项借款、二手房交易略改善、大部分投向国企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长;

2)但是,出口下滑,新房成交低迷,民营经济不振,企业和居民自主融资扩张动力不足;

3)在具有领先性的社融回升推动下,经济有望短期筑底,但基础不牢固,未来究竟是脉冲式反弹还是可持续性复苏,有待后续稳楼市、新基建、民营经济等政策加码。


六、拿掉猪以后没有通胀,结构性通缩凸显,稳增长是首要任务

今年猪周期和经济周期错位,造成通胀幻觉;去除猪价因素,显示了真实的通胀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匹配,当前除了地缘冲突推高油气价格带来的结构性输入性通胀压力,在部分工业品和核心CPI领域呈结构性通缩;经济复苏基础不牢,需政策加油;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

9月CPI同比上涨2.8%,剔除猪肉后,测算CPI同比2.02%,拿掉猪以后没有通胀。

核心CPI同比0.6%,涨幅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位下行,反映居民端需求疲软。

PPI超预期下行,反映企业需求不振,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压力

9月PMI和高频数据反映内需边际改善,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为主要支撑因素;但7月以来房地产销售遇冷、消费疲软、市场主体信心不强等问题仍待解决。

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政策空中加油,巩固经济恢复态势;四季度政策重点在加快落地,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基建和保交楼可能是增量发力点。“稳楼市”政策“小步快跑”。


七、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贬值,但对欧元、英镑、日元升值,是强势货币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接连突破了6.8,7.0和7.2等重要的心理关口,但总的来说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仅为同期美元升值幅度的一半;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明显升值,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强势货币之一。

短期来看,人民币确实受到了包括风险偏好下降,大类资产联动和俄乌冲突等非市场因素的冲击,叠加整体的美国加息周期和美国短期相对较好的基本面(中美双周期),汇率短时间承压。

中国经济正在持续边际改善,而美国的经济动能正在衰退,此消彼长下人民币汇率或逐步收复失地。

从长期来看,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力巨大,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持续展开,如果能推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产必将受到更广泛的青睐。


八、通过提振市场信心,政策空中加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当前需求侧继续发力,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当前三大政策至关重要:稳楼市、新基建、提信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信心比黄金重要。

政策努力通过空中加油,将经济重新拉回复苏通道,继稳大盘之后,国务院部署19项接续政策和非对称降息体现了这一导向。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基建和保交楼可能是增量和发力点。

相信如果能够推动市场化导向改革、新基建、新能源、鼓励生育、稳楼市、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地方积极性等,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任泽平:稳楼市“三箭齐发”,​房地产政策拐点已经出现任泽平:近期出台的金融政策对楼市意味着什么?直播预告 | 任泽平财经热点解读:经济、政策、股市、房市任泽平:社融信贷回升传递了什么信号?【宏观市场】结构性价值重估—2023年权益市场展望任泽平:四季度经济形势展望任泽平:为何选择在此时全面降准?直播预告 | 任泽平:财经热点、经济周期和投资机遇任泽平:做好应对欧洲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任泽平:一场官司胜诉后的声明与思考任泽平: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2023:经济形势如何?股市会牛市吗?房子还能买吗?上海中国画院的故事任泽平:2022下半年经济展望吴晓波×任泽平:财经作家与经济学家的“19岁书单”《山居续忆》:第三章: 三叔祖礼耕先生(一)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任泽平:如何灭火金融危机,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盘点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里的科技亮点“双十一”活动 | 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展望任泽平:做好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和欧洲金融危机的准备晚餐, 冬瓜蓉, 炒米粉任泽平:存量房选择机构长租是保值的关键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形势……一文了解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任泽平: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信心是宽信用的关键(上海证券报)任泽平:否极泰来——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附下载)亲和新,两个音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经济形势与疫情彻底结束的三大条件——资本已用脚作出投票直播预告 | 任泽平:经济、房地产、新能源、大宗商品《西罗普郡一少年》: 18: 那时我爱上了你问道张瑞敏: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该怎么干?任泽平:传统燃油车迎来诺基亚时刻!新能源出哪些伟大公司?任泽平: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