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呸,他不该被捧成偶像

呸,他不该被捧成偶像

电影

最近,网飞又爆了一部美剧——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杰夫瑞·达莫。


他是《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人物原型。


从18岁到31岁,总计杀死了17人。


其中,还伴随着恋尸癖、食用内脏等。



本剧自9月上线以来,已有超过2亿人次观看。


连续三周登顶网飞收视率榜首,位列首播剧集观看量历史第5位。



然而,这部剧很快陷入了争议。


许多人开始质疑这部剧对杀手的呈现,经过了「艺术创作与美化」。


导致现在的网络上,出现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连环杀手粉丝」


同时,此类影视作品的播出也会对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


其中一位受害者的母亲,近期就在采访中谴责网飞,声称这部剧对她儿子的描述不准确,且在发布前没有联系她



不过,《怪物》的主创则在访谈中否认了这些指控。


认为该剧的制作用意完全不是为了「同情」杀人魔达莫。


另外,网友还对剧集被添加「LGBTQ」标签感到不满。


因为故事是关于一个变态杀人犯,归为LGBTQ题材,是一种对该题材的污名化


目前,网飞已经删除了该剧的「LGBTQ」标签


网飞移除了该剧的LGBTQ标签


拿真实事件进行改编,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既充满了吸睛的噱头,又兼具挨骂的风险。


通过演员演绎+艺术化处理,虽然可以让故事变得更好看,但也会被质疑与事实不符。


网飞贼就贼在,在美剧上线之后又推出了一部相关的纪录片


搭配着另一个视角,可以更加丰富这个连环杀人犯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部纪录片又是如何展开的——


《对话杀人魔:杰夫瑞·达莫访谈录》

Conversations with a Killer: The Jeffrey Dahmer Tapes




纪录片开头和美剧第一集相似,都是从达莫被抓开始说起。


深夜,一名黑人穿着内裤在大街上狂奔。


然后慌忙拦下一辆警车求助。


原来,他的手被人用手铐锁住了。



一脸疑惑的警察,跟随他去了一间公寓。


一个白人男性,缓慢打开了门。


警察一进去,就感觉事情不对劲。



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血腥腐烂的臭味。


卧室床垫上有大量血迹。


床下还有一把刀。



打开冰箱,冰箱里竟有个人头。


眼睛朝上,装在白色塑料袋里。



再细细搜寻,房间活像一个凶杀博物馆


抽屉里是干燥的男性生殖器、毛发。


浴室有3个头被切掉的躯干,11个人头骨。



此外,还有大量作案工具。


以及拍立得相片,记录了尸体被肢解的前后过程。



犯下这些残忍罪行的,正是将黑人锁住的人。


即这间公寓的租客——杰夫瑞·达莫



美剧中,杰夫瑞·达莫由好莱坞新晋演员埃文•彼得斯主演。


年纪轻轻的他,已有不少代表作:


《美国恐怖故事》的杀人犯,《X战警》里的快银,《东城梦魇》里的帅气小警探……



警察迅速将他逮捕,带回审讯。


令人惊讶的是,达莫没有丝毫辩解,甚至主动求死。


「你们为什么不一枪把我打死

因为我做了那些事」



为他辩护的律师,建议他保持沉默。


他却每天一封弃权书扔给律师。


向警方坦承了每一起命案的过程,事无巨细。



18岁暑假时,达莫杀了第一个人


那是一个想搭便车的嬉皮士年轻人。


光着上身,体格健美。



达莫很喜欢他,想要和他发生关系。


于是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做客。


结果对方并没有那个意思。


没坐一会儿功夫,便起身要走。



达莫不想那个男人离开,第一次有了想要控制的感觉。


顺手拿起哑铃,朝年轻人头上砸去。



随后,他切下了年轻人的头、胳膊和腿。


然后对着尸体自慰起来。


紧张、恐惧、焦虑围绕着他。


可不知为何,他感觉很满足、很兴奋



这次事件往后的9年里,达莫都没杀人。


生活过得越发颓废。


因为酗酒问题,他陆续被大学和军队开除。



随后,达莫投奔祖母,到了新城市重新开始。


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得以糊口。


同时开始出没在各种同志酒吧里,寻找一夜情。



有一回,他和一个男人去酒店开房。


第二天醒来后,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血。


原来,他把那个男人打死了。


可达莫醉的不省人事,什么都不记得。



沮丧、焦虑、震惊袭来,他意识到自己失控了。


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无法再关上。


他还想要更多。



于是,达莫不再挣扎。


「我被我自己打败了,我再也无法控制」


他彻底在欲望中沉沦,成为一个杀人机器。


「也许我命中注定就是一个魔鬼。」



猎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他先是在酒吧、街上物色对象。


然后给他们钱,说自己想帮他们拍照。


将他们骗回自己的公寓。



他会将安眠药放进咖啡里迷晕,把他们杀死。


再与尸体发生性行为。



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保存尸体。


或对受害人头部钻孔,再注入酸溶液。


或肢解尸块,精挑细选,进行烹饪。


等一切处理完毕,他就寻找下一个。


如此循环往复。




与美剧相比,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就是都采用了真实素材


包括真实的录音,真实的照片,真实的录像……


片中,除了达莫的大量自述,还有各种当事人采访


甚至还包含了真实的庭审录像——


受害人家属情绪暴走,在法庭上冲着杀人犯咒骂,而杀人犯镇定自若,毫无反应。



不带任何艺术化处理,让观众自己拼凑出这个恶魔的真实人格和心理活动。


乍一看上去,达莫似乎不是一个坏人。


记者描述他「身材高大,优雅帅气」。



亲友眼里,他是个积极阳光的大男孩。


家庭录像中,他和大家的对谈十分友好。


还多次邀请别人去他的独居公寓玩。



邻居甚至觉得他是个好人。


一次,邻居找他借钱。


达莫二话不说就掏口袋,甚至暗示不用还。



但,这都只是表象。


实际上,达莫十分善于伪装


不仅狡诈,而且严重缺乏同理心。


达莫杀死了人生中第一个人后,凌晨三点开着车准备去野外抛尸。


却因为交通违规,被警察拦下盘问。



尸体碎块就在车后座的垃圾袋里。


警察拿着手电筒照了照,问那是什么。


达莫说,父母刚离婚,他睡不着,想去丢垃圾。


这时他不过是个18岁的孩子,刚刚高三毕业。


如此镇定,令人咂舌。



1988年,他因性诱惑一个13岁男孩被起诉。


检方心理医生评估后认为,此人很危险


喜欢利用人,毫无同理心,应该被拘禁。



但是,达莫在法庭上表现出决心悔改的样子。


最终只被判处1年外役监。


即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监狱服刑。



在此期间,他又犯下许多罪案。


他也不是没想过那些受害者的感受。


但一点也不在乎。


只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立刻、马上。



毫无疑问,达莫是一个可恨之人。


当我们寻找他的作案动机时发现,里面隐藏着他极度的孤独


童年的达莫,看起来并无异样。


他没有似其他连环杀手那样,有家族精神病史,也没有受到任何性侵或家暴。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达莫6岁时,弟弟的出生。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弟弟身上。


从那开始,他就常常落单,也没什么朋友。



18岁的高三暑假,父母关系破裂。


母亲把父亲赶去汽车旅馆住。


然后在未告知父亲的情况下,带着弟弟愤然离开了。



于是,达莫独自在空旷的家里住了好几个月。


孤单、无聊,又抑郁。


没人知道,那些日夜他是如何度过的。


而也正是在这时,他犯下了第一起案件。



为达莫辩护的律师曾这样描述:


他从来没见过达莫这样孤独的人。


他没有任何朋友,不和任何人说话。


没参加过派对,没看过电影。



他只对结实健美的男性肉体十分迷恋。


而且无法忍受分离,不想让这些人离开。


于是,他就用杀死的方式将他们留住。


甚至保留他们的器官,食用他们的内脏。


但悖论是,他留住的方式,正是永恒失去他们的方式。


他被这种欲望所控制,成了一个人类的躯壳。


可恨,但也可怜又可悲。




纪录片中,除了达莫心理的剖析,也包含了对社会议题的反思


连环杀手事件,实际上是美国时代危机的放大展现。


他们像是社会的癌症,看起来偶发、不可控。


但必然有着机理上的诱因。


一方面,是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


13岁开始,达莫就知道自己的性向与常人不同。


但一直没告诉家里人这件事。


他很清楚,自己一定会被大肆批评。



随着年龄的增长,达莫的性幻想与日俱增。


同时,又非常厌恶自己同性恋的身份。


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


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救赎自己」。



于是,他开始和祖母一起去教会。


尝试戒酒,尝试戒掉同性之爱。


设法对抗那些病态的性渴望。



但欲望越压抑,就反弹得越强烈。


一次,他从商场带回了一个模特假人。


在家亲吻他、把玩他,穿脱衣服,假装是个真人一般。


可被奶奶发现后,他就迅速把假人打烂扔掉了。




当某个人极度压抑,他的能量必然会通过另一种方式释放。


达莫的悲剧,某种程度上正是同性恋被主流排斥的恶果。



而另一方面,是司法体系的缺失。


尤其是警察对少数族裔的歧视。



当时的美国,种族隔离现象仍然严重。


达莫后来独居的公寓,正处在黑人聚集区。


他是公寓里唯一的单身白人男性。



后期,达莫曾把一个14岁老挝少年诱拐回家并迷晕。


然后用电钻在他脑袋上开了一个洞。


中途,达莫下去买酒。


全身赤裸的少年,挣扎着逃出公寓。



几个黑人女邻居看到后,立刻报了警。


两名警察迅速赶来,但少年已经被下药了。


他根本无法说话,更无法描述自己的遭遇。



外出回来的达莫刚好撞上这一幕。


连忙解释说他们是恋人,男孩只是喝醉了。



一旁帮忙的两个女孩并不相信。


极力想要保护男孩远离达莫。


但警察却不耐烦了,说如果再说下去就要逮捕她们。



于是,警官带着少年回到了达莫的公寓,便草草离开。


他们不知道的是,卧室里正摆放着另一个受害人的尸体。



尽管当时警察被要求,要尊重少数族裔和同性恋者。


但警方做的显然远远不够。


如果他们稍微想到潜在的危险,或者检查达莫的身份。


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正在服役的性侵罪犯。


绝对不会将男孩交还到他手里。



达莫将社会的弱势群体当成猎物。


但警方却没有保护他们,因此让他逍遥法外如此多年。



而贯穿影片始终的,是对大众文化的反思


达莫后期的行为变得越发诡异。


他效仿某些电影中的「未知邪恶力量」。


然后将它们作为自己的精神范本。



他很喜欢《星球大战》中的帕尔帕廷皇帝。


于是买来黄色隐形眼镜,模仿它的装扮。



另外,当时的血腥恐怖片风靡一时。


在达莫的认知里,人们都喜欢在电视上看这些东西。


「只不过,我来真的而已」



多年来,大量文学影视作品都对「连环杀手」青睐有加。


它们描述了杀手的反社会、冷酷和残忍。


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合理化了他们的行为。


很多观众因为对演员的喜爱,而对角色产生了共情。


甚至觉得这些角色十分吸引人。


正如根据达莫而创造的经典人物,汉尼拔



现实中,达莫每年都在监狱里收到礼物。


还有些人,通过看恐怖暴力片,以此达到某种精神高潮。


也许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谋杀和犯罪的欲望。


而这些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模糊地带,恰好成为了他们宣泄的途径。



但这绝不应当是大众文化的目的。


虚构,永远是影视剧最大的魅力,用来满足人们的感官想象。


所有人都知道虚构与真实的界限。


就连杀人犯自己都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看犯罪电影没问题,在现实里杀人,是要被警察抓的。


「在被起诉的每一桩命案里,他都做了悉心安排,确保自己不被抓到」



将虚构的影视作品,当做自己现实犯错的理由。


多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黑暗欲望,而强找的借口。


「我们不应该被杀人魔的神秘和疯狂故事所吸引

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去认识到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而这部毫无修饰的纪录片,则彻底撕破了连环杀人犯的伪装,直指案件的本质。


人性中的私欲和黑暗永远存在。


社会中的偏见和缺陷,也无法避免。


无论有着怎样可怜可悲的身世,都不该成为剥夺别人生命的理由。


从来没有任何力量推动达莫去杀人。


他无法控制的,只是自己荒谬而疯狂的欲望。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不速之客“怒闯”墨尔本市场!墨尔本人被袋鼠秀一脸大肌肉和超强弹跳!网友:希望他不回被罚款!公布日军侵华照片的博主遭死亡威胁,但不后悔!有些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日签] ​女人应该被爱,不是应该被理解的情感bot | ​“疯批”弟弟再耍阴招,亲爸为了他不让我上学,我该怎么办?亲和新,两个音比起张翰们爆红,他不火才是内娱的悲哀白羊很难拒绝知道他不完美却依然爱他的人沉默12年一举夺冠,他的光环早该被看见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美国警察追捕偷车男,拦停发现“车上有2幼孩”哭喊:他不是我爸!当你经常吼孩子:他不会不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哈利到底有多爱梅根?为用此物他不惜与女王理论,却遭冰冷回绝!满分口语!苏醒被美国外教狂夸:“他不唱歌,我就失业”看了那个把儿女送进哈佛的全职妈妈,我才明白: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乌克兰总统夫人:他不会离开基辅硬核观察 #761 Linus Torvalds 称他不是工作狂,格雷才是他不想成功,却二次翻红佛州一警察追捕偷车男,拦查发现车上有2幼孩哭喊:他不是我爸围炉煮茶,被年轻人追捧成生活新顶流异性之间有纯友谊?他不过是想睡你罢了!上海中国画院的故事为了泡妞,他不小心当了个全球第二川普危险了!共和党人认为他不会成为党内提名人!美国中选决定国会鹿死谁手 分析拜登处境这个被捧上天的韩国女顶流,竟然是山东人装的?被捧上C位的视频号,还要让电商低调多久?“最牛逃犯”沈俊林:逃亡15年混成亿万富豪,还把情人捧成大明星晚餐, 冬瓜蓉, 炒米粉疫情管控期间,不该错罚扶危济困者,不该纵容尸位素餐者。这么拍视频,他不火才怪!“8大道华人区不该被割!!!!”《西罗普郡一少年》: 18: 那时我爱上了你“他不够男人”,“她是个疯子”“她是个疯子”,“他不够男人”双11后,他再次冲上热搜!VS粉丝破亿“小杨哥”:他不火,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山居续忆》:第三章: 三叔祖礼耕先生(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