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工具落地情况如何?
“稳增长”工具落地情况如何?
2022年下半年以来,政府主要推出4项“稳增长”工具支持经济,分别是:
(1) 新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
(2) 两批共6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
(3) 2000亿“保交楼”专项借款;
(4) 盘活5000多亿专项债限额;
其中部分项目在近期落地,带来的9月份社融数据的明显好转,以及基建开工的逐渐发力。
当下投资者关心,这些项目目前落地节奏如何。哪些工具已经使用完毕?哪些即将发力?对此,我们进行如下分析:
(1) 新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9月底前接近投放完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农发行召开2022年三季度业务经营分析会,表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人民银行前期下达的9000亿元年度信贷计划”。
考虑到2021年农发行全年新增信贷额度5500亿元,2022年新增的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额度中,农发行又分配到3000亿元——这9000亿或对应着农发行在2022年全年的新增信贷额度,而该额度已经在9月底前投放完毕。
国开行、进出口行并未报道季度信贷投放情况,但若以农发行的情况类推的话,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乃至三大政策性银行全年的信贷额度,或在9月底前接近投放完毕。
如此一来,政策性银行信贷对社融的支撑,或将在9月底后快速消退。
(2) 两批共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9月底前全部投放完毕;
6月29日,国常会提出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国常会追加第二批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
根据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行披露,截止8月27日,第一批国开行2100亿元、农发行9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完毕;截止9月28日,第二批国开行1500亿元、农发行1000亿元、进出口行500亿元已投放完毕。
考虑到9月底前,两批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完毕,该项目对社融的支撑将明显下降。不过,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作基建项目资本金,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后续银行信贷、民间资本跟进投入,或对10月份社融仍有一定支撑。
(3)PSL支持的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正在陆续推进;
根据《财新》报道,8月29日专项用于“保交楼”的2000亿元全国性纾困基金启动。9月22日,国家开发银行已向辽宁省沈阳市支付全国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
同一时间,央行披露9月份PSL余额当月净增长1082亿元,引发市场关注。我们认为,央行重新投放PSL,或与这2000亿“保交楼”纾困基金有关。理由有二:
其一,尽管PSL也可用于支持前述8000亿新增信贷、或6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融资。但从时间对比上来看,7、8月份上述两项工具落地期间,PSL并未增长,反而处于净缩减状态,因此可能与这两项工具关系不大。
其二,从经济性的角度,政策性银行通过PSL大规模融资,成本反而更高。8月份央行降息之后,PSL操作利率已经明显高于5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因此政策性银行从公开市场发债融资,经济性反而更好。
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9月份PSL的扩容,只是面向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的临时性措施,可持续性不强。当然,不排除后续央行调降PSL操作利率后,用以支持政策性银行在基建项目领域的大规模融资。
对社融而言,2000亿“保交楼”借款总体规模不大。并且实施期间,由于各烂尾楼盘情况复杂、实施“一楼一策”,项目落地周期预计较长,预计对社融的影响有限。
(4)盘活5000多亿专项债额度,10月份集中发行;
8月24日国常会,提出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从程序上看,盘活这部分专项债额度,需要省级人大常委会重新调整预算。例如根据福建财政厅的披露,福建省在9月28日才完成预算调整的审批。因此10月份,这部分专项债发行将迎来“小高峰”。
不过,由于去年专项债发行总体滞后,2021年10月份新增专项债规模多达5372亿,导致从同比数据来看,2022年10月份的专项债发行即使出现“小高峰”,对社融同比的贡献依然有限。
综上所述,9月份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好转,与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6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加速投放密不可分。并且上述工具撬动了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基建项目,推动基建开工活动的上行、与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
展望四季度,5000多亿专项债发行以及上述工具带来的“撬动效应”,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社融数据。但在地产销售未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基建相关融资难以独自带动社融明显上行,预计到年末,社融增速基本走平。后续社融的走向,仍取决于中期地产形势的变化。
[1] 乐观地产情景:北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产销售为2019年水平,三四线城市(非北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年底逐步回升至2019年水平;
悲观地产情景:北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产销售为2019年水平,三四线城市维持在2019年6成水平;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