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找人帮忙会死吗?”“会”
有一类人,即使遇到了天大的困难,宁可打碎了往肚子里咽,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比如,下雨了,宁愿选择淋雨回家也开不了口和同事借伞;生病了,自己一个人打车去医院打针开药甚至住院,也不想告诉亲朋好友来陪护;为解燃眉之急,宁愿在网上借贷承担高昂的利息,也开不了口和朋友借钱。
为什么求助如此难以启齿?
害怕被拒绝,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也害怕自己看起来很愚蠢。求助让人感到尴尬和不适,是大多数人尽可能避免求助的原因。
但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帮助,更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变得善于求助,去增加我们求助时得到“yes”的概率。
如果你也因为不会麻烦别人而死扛到底,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互联网“倔强”图鉴
有人会难以理解,“开口找人帮忙会死吗?”
不会求助星人可能真的会回答,“会。”
在他们的字典里,好像就没有“求助”两个字,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硬扛。
通过以下三个场景,来沉浸式体验浑身上下都写满拒绝的倔强(划掉)死扛人生。
场景1:着急去吃饭却忘记带工卡,你会怎么做?
小A:拒绝同事的友好询问,并声称自己不饿,然后再偷偷点个外卖。
小B:等熟悉的人帮忙刷,下次再请回来。
场景2:遇到不会的软件问题,一个很久未联系的朋友恰好是这方面的高手,你会怎么做?
小A:翻遍了全网的相关内容,最终还是不会,鼓起勇气打开和朋友的聊天界面,输入几个字后又全部删掉。
小B:直接去问朋友,重新熟络了一番,并表示下次一起约饭。
场景3:明天要一个人搬家,东西特别多,同事说他恰好没事可以来帮忙,你会怎么做?
小A:果断拒绝,说自己一个人完全没问题,然后在搬家过程中拉伤了韧带还假装无事发生。
小B:爽快答应,为表感谢准备了小礼物。
请问以上哪位是倔强的不会求助星人?
没错就是小A。
就算心里在滴血,也要咬着牙笑着说:“我没事,我自己能行,不麻烦你了,谢谢。”
这是不是你的真实写照?
需要承认的是,求助对某些人而言,确实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
20世纪70年代, Milgram开展了一项“地铁研究”,他让学生们坐上纽约拥挤的地铁,并随机向别人请求让座。看似简单的任务,事实上对学生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创伤性的。
Milgram不敢相信学生们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应,于是决定亲自在地铁上试着请求别人给他让座。
结果是,他也吓得呆住了,尝试了好几次才说出话。“我把头埋在膝盖里,脸色逐渐惨白,我不是在演戏,我真的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虽然寻求帮助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谁也不能单枪匹马战斗,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扶持和帮忙。如何正确求助别人,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做出寻求帮助的决定
首先,我们需要克服自己在求助时的不情愿心理。
这些想法可能包括:
负面联想:你可能会将寻求帮助与“接受施舍”的负面观点联系起来,或者担心会因为求助而让别人对你失去好感。
自我批评:对自我的批评总是比他人来得更猛烈,认为寻求帮助意味着无能或软弱。
害怕麻烦别人:就算只是一点小忙,都再三思量,担心因自己的需求而加重某人的负担。
高估被拒绝的可能性:“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你可能会假设——“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我?”
尽管这些想法很常见,但它们往往是不准确的。
消除克服求助带来的恐惧心理,是明白大多数人其实非常愿意伸出援手。
Bohns(2016)在一项研究中,让受试者们向超过14000名陌生人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她发现,人们实际愿意帮助的概率平均被低估了48%。
研究发现,这个错误估计是因为请求者没有意识到助人者说“不”的难度。在同意帮助和拒绝帮助之中,拒绝往往是更难说出口的那个。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想给人留下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印象。
如果仍对此有所疑惑,可以回想自己在面对陌生人或者朋友的求助时,拒绝的概率是多少?
除了担心被拒绝,我们还害怕会过多地麻烦别人,害怕惹恼他们或者给带来不便,从而破坏了关系。
但事实可能是相反的:如果他们帮了你一个忙, 实际上可能更喜欢你。
心理学家Jecker和Landy(1969)进行的一项研究解释了这种现象。
在实验中,扮演不友好角色的“博伊德先生”承诺付给志愿者一些钱。实验结束后,第一个小组得到了钱;第二个小组得到钱后由秘书出面将钱收回;第三个小组得到钱后,博伊德先生向他们求助,称自己是在垫钱做实验,可否帮帮他,把钱归还。
猜猜看,哪个小组对博伊德先生印象最好?
实验结果是,帮助了博伊德先生的人对他的好感度是最多的。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志愿者为了自我证明帮助本身是合理的选择,从而对博伊德先生的好感进一步加强,而一开始博伊德先生的不友好表现则被弱化了。
换句话理解就是,正因为他们选择帮了你,你对他们而言就变得更重要了。
我们都低估了给予帮助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有研究表明,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实际上可以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认可。人们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所以通常会很乐意分享。
求人帮忙不仅不会破坏关系,与此相反,向朋友展示脆弱的一面,还可能让关系更近一步。
所以,当你在脑海里出现一些反对求助的想法时,试着跳脱出来提醒自己,它们并不总是正确的。
学会正确地求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错误的求助方式:
#01不停地道歉。
比如,“对不起,我真的非常不想麻烦你,但是我不得不......”
虽然对方很有可能会同意帮忙,但一方面,道歉让帮助的行为变得不是心甘情愿,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道歉也让双方的关系拉得更远。毕竟,如果你认为我们是朋友,帮个小忙而已,又何须道歉呢。
#02 逞强的求助。
比如:“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是不会来麻烦你的。”
通常,会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害怕被拒绝,也可能是不甘示弱。但对帮助者而言,这样的话语,会让他失去帮助你时获得的个人满足感。
#03将你的请求弱化。
由于害怕被拒绝,我们也很容易将自己的请求描述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可以帮我填写一份问卷吗,很简单,五分钟就可以搞定。”结果对方打开后发现有100多道题要选,瞬间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并且后悔答应你的请求。
将请求弱化,被求助人无法正确评估帮助你所需要投入的精力,更重要的是,弱化了别人答应你请求的善意,帮助本身也变得微不足道。
#04提醒对方是欠你的。
比如,“我上次也帮过你一回,这次轮到你了。”
这也是一种非常不近人情的提法。
提醒别人他们欠你人情,不仅会让别人觉得你在试图强迫他们,还会让人觉得你很小气,并且让互惠关系本身变得只有交换。仿佛对方还了你的认清,你们就可以两清了。
总而言之,以上的求助方法,并没有真正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助人心理,所以才会句句踩雷。
社会心理学家Clark和Mills(1979)提出共有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概念,试图解释人际关系的亲疏分别。
其中,交换关系遵循的是交换原则,彼此并没有义务或责任去给予对方帮助,而是建立在期望对方回报的基础之上。比如人脉及商业合作伙伴之间。
而共有关系中,个体给予帮助并非为了获得回报,而是一种长期的关系纽带,个体感到有责任去满足对方的需求。比如好朋友及家人。
当双方对两种关系的解读出现差异时,就会导致尴尬。比如,我帮朋友找一份资料,只是随手帮个小忙,她却给我发了一个红包,我的内心就开始五味杂陈了。因为在我这里我们是共生关系,而在她而言却是交换关系。
人际交往那么复杂,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求助变得不那么唐突,以下是四个有效Tips:
#01、合理选择求助的对象,不要超过交情的程度。
选择合适的求助对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专业度和亲密度。
专业度上,要有把握问题是对方能够帮助的领域,需要在对方的能力和知识范围内;亲密度上,选择一个不仅能有效帮助你,还能通过询问增进而不是损害你们关系的人,也可以是你曾经帮助过的人,因为人们通常喜欢互惠,很乐意提供帮助。
最重要的是,要衡量求助轻重与关系的适配度。比如说,向刚认识没几天的网友借钱,明显就超过了交情的程度。
#02、当我们求助时,一定要准确地阐述我们要的帮助和原因。
通常最好让你的请求简单而具体。尽量不要对你的要求保持谨慎或含糊不清——否则,你所要求的人可能会感到防备或担心他们同意的内容。
如果不太确定自己需要什么帮助,那么公开承认这一点可能会很有用。诚实是最有效的表达。
比如,你可以和同事说,“我明天因为生病要去一趟医院,你可以帮我提交一份资料吗?”
#03、明确表示可以拒绝
考虑到面对请求时很难说出拒绝的话,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无意间让别人被迫提供帮助。
这就像是求助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人们同意帮忙,他们会感到被控制;如果他们拒绝,那么他们会显得很不近人情。
所以,提前告知可以拒绝,可以让对方在被求助的压力下不会觉得有义务说“是”。
比如,在求助的最后加上,“如果你没有时间请说不”“拒绝我也没有关系”。
#04、重视反馈,不要帮忙后就再也不联系。
获得帮助后,请务必通过表示感谢来跟进。
如果他们帮的忙很小,一个简单的“谢谢”可能就足够了。如果这是一种更实质性的帮助形式,则可能需要礼物或回报。这些回应能够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你的感激之情。
总而言之,学会麻烦别人,并不是自私和讨巧,也不是利用,而是承认我们真的需要帮助,有无法自己面对的问题。
如果一直坚持什么事都自己解决,明显与我们的实际需求不符,也不利于增进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给朋友提供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拒绝着拒绝着,自己就成为了一座无人抵达的孤岛。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
迈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着对亲近的朋友揭开一些恐惧、悲伤和焦虑。与此同时,也给别人一个信号,当他需要帮助时,也可以向你求助。
应当承认,寻求帮助也是勇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李鱼
编辑:蒋冰心
你可能还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