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完曾仕强教授的演讲,我才知道打孩子是门高深的学问

看完曾仕强教授的演讲,我才知道打孩子是门高深的学问

公众号新闻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些东西,比如敬畏心,比如是非观,这样孩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前两天,我和儿子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事情的起因,是我发现他把家里喝完的饮料瓶从7楼往下抛,一连扔了七八个后,正好被回家的我逮了个正着。

看清儿子的举动后,我当时就心下一惊,忍不住大吼一声:

“你干什么呢!”

没想到,儿子转过头来,却是一脸的无所谓:

“没干嘛啊,就是觉得好玩而已。”

见他这样,我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但还是深呼吸了几次,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这样不仅会砸伤别人,还会污染小区环境,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可还没等我说完,儿子就不耐烦了:

“哪有那么夸张啊,扔个瓶子也要唠叨个没完。”

孩子奶奶听了,轻轻拍了儿子的头一下,训斥道:

“这孩子,怎么跟你妈说话的?”

结果这句话彻底惹火了儿子,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最后的两个瓶子也一并丢了下去。

一边扔,还一边说:

“就扔,就扔,我倒要看看会不会砸死人?”

看着眼前顽劣不堪的儿子,我再也忍不住了,上前狠狠打了他一个嘴巴。

一时间,我和儿子都愣住了。

随后,他捂着脸跑回了房间,并重重地关上了房门。

而我则坐在客厅里,任由后悔、茫然和无奈一点点将我包围。

以前我曾对儿子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对他动手,可没想到,自己如今却亲手打破了这句诺言。

然而,正当我辗转反侧之际,却无意间刷到了一则曾仕强教授的视频。

看完后,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一直以来,我都深深误解了打孩子这件事。

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的曾仕强,在一次讲座中,说起了孩子犯错要不要体罚的问题。

他先是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打不打不是问题,怎么打才是问题。”

望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以自家孩子为例,给出了一个关于打孩子的“标准流程”: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父母是没有理由打他。

而是应该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说完后,再让孩子重复一遍加深印象。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

“虽然你现在说不会再犯,但其实你还是有可能会犯,所以你以后要常常提醒自己。”

果然,没过多久,孩子就又犯错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问问他:

“这是第几次犯错?”


“你自己觉得对吗?”


“以后会不会改?”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会打你。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你长个记性。

等孩子第三次再犯时,我们既不用多说道理,也不用跟孩子讨价还价。

而是要让孩子去找一样东西,让他自己说用什么打比较合适。

有些“心思活”的孩子可能会找一张报纸,我们也不要生气,只要淡定地让孩子换一样就行了。

选好之后,再问问孩子“要打哪里”、“打几下”之类的。

到了最后,曾仕强也没有真的动手。

他说:

“讲了半天,我没有打他,因为他已经够受折磨的了。

这个过程很重要,结果反而不重要,因为打跟不打都是一个样子的。”

在曾仕强看来,很多孩子挨了打却还是“死性不改”,就是因为很多父母是为了打而打,让孩子觉得被打是因为父母情绪管理有问题,而不是自己做错了。

最后,他告诫父母:

我们可以不打孩子,但嘴上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我绝对不会打你”之类的话。

因为无论何时,都要让孩子对父母抱有一定的敬畏。

不得不说,这则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彻底推翻了我原有的教育观念。

一直以来,我对儿子的教育都是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总觉得孩子还小,做大人的只要耐心讲道理,孩子一定会明白的。只有最无能的父母,才会对孩子动手。

可结果,现实却狠狠打了我的脸:

儿子变得说不得、骂不得、批评不得。稍不顺他的意,就会大发雷霆。

记得之前在知乎看过的一个故事:

网友小时候是一个“熊孩子”,每次坐火车都吵吵闹闹。

无论妈妈怎么讲道理,都置若罔闻。

直到有一回,妈妈没有再纵容网友,而是直接将他带下车,然后对他说:

“我尊重你说话的欲望,但我也要尊重车上其他人不被干扰的权利。

现在好了,你想怎么说都行,也不会打扰到别人,等你什么时候说完了,我们就什么时候买票走。”

那天,网友和妈妈一直在车站待了7个多小时。

直到他向妈妈保证,再也不会因自己的吵闹而打扰到别人,两人才重新买票离开了那里。

自此之后,网友才终于意识到:

原来妈妈不仅有温柔和善的一面,也有说一不二的一面。

于是,他改掉了在公众场合喧闹的坏习惯,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

事实上,方式从来都不是重点,适当的体罚也好,陪着孩子反思也罢。

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就像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

钱文忠教授在讲《弟子规》讲到“守孝悌”时,曾让助理搜索一年内关于“不孝”、“杀父”的反面案例,并打印出来。

却不料,没一会儿,助理就告诉他:“打印纸不够用了!”

怎么会这样?

在钱文忠教授看来,这是因为现在我们对孩子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

有的只是一味以爱之名的让步。

以至于今天的孩子不能打,也不能骂。

哪怕大人的一个眼神不对,都可能成为孩子刻意报复的理由。

可事实上,一个没有敬畏心的熊孩子和违法犯罪的杀人犯之间,隔着的往往就是不打不骂不罚,甚至连句重话都舍不得说的家长。

在节目《圆桌派》中,主持人窦文涛分享了自己挨打的经历:

自己小时候要是犯了错误,父亲一定会动手打他。

但父亲的打,是门“艺术”:

父亲会先抄起一样家伙,挥舞半天,最终,才落在自己身上一下。

这一下,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伤害。

整个过程,虽然雷声大雨点小,更像是一种“吓唬”,但却让年幼的窦文涛清楚地知道了这件事很严重,从而学会了反省和敬畏。

对此,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很是赞同。

她说:

“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爱之外,还有个敬和畏。

如果说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

我们可以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是说这个仪式让他看着很可怕了,到最后处罚的时候从轻,让他真的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

真的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老话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好的教育,不仅有和风细雨的规劝,更有雷霆万钧的训诫和惩罚。

只有让孩子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错不能犯,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一点,全世界都是一样。

哪怕是极力推崇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也是一样。

比如,英国议院曾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

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

再比如,新加坡的中小学,都会在教室后方的墙上悬着一把戒尺。

据说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要按规定打三下。

不过只许打手心,不能打手背,而且必须要两个老师在场时才允许执行。

事实上,这世上没有哪个孩子是不会犯错的。

只是有的错,或许犯了也无伤大雅;

而有的错,却是关乎底线,万万不能一笑而过。

父母因孩子犯了错而惩戒孩子,不是冷酷无情,恰恰是在保护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会遵守和敬畏规则。

那么,该如何惩罚孩子,才能既达到教育效果又不过分伤害孩子呢?

人民日报也曾总结了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

“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让他们日后不去犯错。”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连夜写了一封信,放在了儿子的床头。

在信中,我告诉他:

“妈妈曾说过会跟你做朋友,但却忘了告诉你,做朋友也是有前提的:

我是你的益友,但在此之前,我还是你的良师。我永远有义务纠正你的错误言行,哪怕是用惩戒的方式。

总之,我爱你,但我绝对不会再纵容你。”

第二天,儿子主动找到我,告诉我他写了一封道歉信想贴在电梯里。

随后又向我保证,会去楼下把之前乱丢的瓶子捡回来。

望着儿子微低的头和诚恳的神情,我相信这一回他一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希望看了我的故事后,每个家长都能学会用爱和规矩的画笔填充孩子的童年,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守规矩、明事理、知敬畏的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末点个“在看”,与所有父母共勉。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4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男孩派
每早七点陪你一起成长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孩子,我可以帮你带娃” 这位复旦退休老教授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反转了!骨科医生殴打孩子和老人:真相,比你想的更气人挖鼻孔的学问自从买了这家的衣服,我才知道,原来孩子最爱穿的衣服长这样!后悔遇见晚了罗伯特格林的书——非虚构类(重度小说创作爱好者的强烈推荐+多图)​打孩子​?推老人?口口声声不打人​看了孟晚舟的最新演讲,我才明白什么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能力李石教授的“读者”来讨伐我了“孩子,我可以帮你带娃…” 这位退休老教授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自从在家运动崴了脚,我才知道最适合室内运动的并不是运动鞋一夜未归麻省理工华人教授的研究将颠覆芯片行业,曾被怀疑是间谍!养生是门学问,这很关键看完董宇辉的“烤肠理论”, 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骨科医生殴打孩子和老人:真相,比你想的更气人谁对孙悟空最好?为什么说打孩子要趁早?和亲 信仰的颠覆(五十二)打孩子、推倒老人…那个被骂上热搜的鲁医生,竟然也是“受害者”?哈佛教授最高年薪204万美元!但美国教授的金饭碗可能要“砸”了?多地开启教授终身制改革……“孩子,我不愿帮你带娃!”退休老教授的一封信,道破多少人的心声【音视频课程】为什么「御宅文化」是门值得深究的学问?上海中国画院的故事(续)冯仑:人情社会,送礼是门大学问【音视频课程】为什么「御宅文化」是门值得深究的学问那红豆,那玫瑰和蝴蝶李石教授的愤怒,反倒暴露自己真是水货从8位大佬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我看到了这个趋势环卫大爷长跪车前1个小时之后,我才知道什么人配开保时捷娃“跟风”学了6年奥数,我才敢来跟你讲,究竟值不值,有哪些门道我是传说中「打孩子」的幼儿园老师,这是我的心里话舌尖上的学问2022中国新生代饮食教育白皮书看完那个帮孙子推车的爷爷,我才明白:为什么有的父母掏心掏肺,却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孩子,我可以帮你带娃…” 这位复旦退休老教授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丧夫丧子后,81岁奶奶在零下40℃独居11年:看完她的故事,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独冯仑:用好杠杆是门大学问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