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揭开抽象艺术的神秘面纱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交换》威廉•德•库宁
▼
表达方式与绘画标准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文艺复兴以来,得益于投影几何和透视技法,画家们努力做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地描绘眼前的世界。
看达•芬奇对《最后的晚餐》的刻画,或英国画家透纳《加莱码头》中对大海、天空和帆船的描绘,就能够理解这种绘画风格的追求。
《加莱码头》,威廉•透纳
简单而言,西方传统绘画的标准就是画得「越像越好」。但这种艺术理念在19世纪逐渐发生变化,这里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
内在原因是艺术家热爱创造,不满足于既成的模式和手法,渴望探索全新表达方式。比如透纳晚期,就尝试用更抽象的方式描绘景物。
他在《暴风雪》里就描绘了类似《加莱码头》的场景,也是大海、天空和船只,但是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只剩下抽象的线条和色块。
《暴风雪下的汽船》,威廉•透纳
如果同时观看《加莱码头》和《暴风雪》,相信我们都会觉得《暴风雪》虽然没有那么像,却比《加莱码头》更能表现自然那种排山倒海的能量感,也更容易激发情感。
透纳的另一幅代表作《奴隶船》
除了艺术家的主动探索,「越像越好」的传统理念也遇到艺术之外的挑战,被「摄影术」无情碾压。即使画得再像,也没有照片像。
摄影从外部迫使艺术家改变传统的模仿活动,尝试全新的表达方式。此时作画的目的,就不再是被动模仿外在事物,而是表达主观感受。
《睡莲》,克劳德•莫奈
为了更细致入微的表达情感,艺术开始借鉴科学里的「还原主义」:
就是将景物分解成线条、形状、色彩这些基本要素。用这种方式,探索如何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世界。
比如「现代艺术之父」塞尚,就致力于将景物分解基础的造型要素,来呈现表象之下更为本质的形式。
《圣维克多山》,保罗•塞尚
此后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相继诞生。
《罗纳河上的星夜》,梵高
虽然不同流派在表现手法上大不相同,但是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有意识地对物体进行抽象提炼,或抽象成色块,或抽象成几何形状。「抽象派艺术」应运而生。
《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毕加索
视觉形成与绘画欣赏
视觉产生有两条通路。分别是「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通路,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通路,它们都和我们观看绘画有着密切关系。
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通路,就是物体反射的光投射到我们的视网膜。视神经把光信号传递到初级视觉皮层,然后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
初步筛选和整合工作完成之后,初级视觉皮层会再把不同信息传递到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分辨出物体的形状、色彩、位置等具体特征。
此时,就进入了大脑「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通路。大脑会根据之前的记忆和经验,对初步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辨认出特征等等。
大脑「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能力非常厉害,即使很不完整的信息,通过调取之前的认知和记忆,也能补全对象,即所谓的「脑补」。
因此眼睛就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窗户,视觉也不仅是被动接收的过程。当我们观看一幅画的时候,并不是只是单纯的被动观看,而是有大脑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绘画,通过透视、造型、色彩、明暗,把三维世界惟妙惟肖地复刻到二维画布上。
这种具象绘画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内容也很容易分辨,适合视觉系统自下而上的认识过程。所以大脑只需依靠默认功能,简单地辨认出物体即可,自然不会很兴奋。
但是观看抽象画的体验就完全不同。因为没有明确的对象和清晰的轮廓,视觉神经在把画作上凌乱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之后,需要做更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就需要调取更多之前的认知,进行更多的联想。
换句话说,需要「脑补」的内容要多很多,此时大脑的高级神经区域就会更加活跃,更加容易兴奋。
同时,观看抽象画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辨认常规物体。每个人之前的经验不同,大脑所产生的联想就会不同,从而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因此抽象画的解释空间更大,不同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观看抽象画的过程中,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和认知投射到画布上,如同间接参与到画家的创作过程中。
观看透纳的《暴风雪》之所以比看《加莱港口》感受更强烈,就是因为《暴风雪》抽象掉了《加莱港口》里面可辨识的具体形象,而让我们通过颜色、形状、纹理等,更多地发挥想象,带入自己的体验。
抽象艺术与代表人物
理解了两条视觉通路,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观看抽象画和观看具象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
而通过抽象绘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康定斯基、德•库宁和马克•罗斯科。我们就能更透彻的理解,抽象绘画的价值和意义。
康定斯基不仅是杰出的画家,而且是出色的艺术理论家,为20世纪抽象绘画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康定斯基早年也画具象作品,有很强的后印象派风格。比如《蓝骑士》和《巴伐利亚的秋天》等。
《蓝骑士》,康定斯基
促使康定斯基从具象转向抽象的,除了自身摸索和时代需要外,还有意想不到的因素:音乐的启发。
音乐中,一个八度里面只有12个半音,所有伟大的音乐都是由基本音符,通过排列组合形成的。更让人惊叹的是,音乐的表现方式高度抽象,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感染力。
认识到这一点,让康定斯基看到了绘画创作的方向,目标就是把音乐转化成绘画。以此为目的,他完成了理论著作《艺术中的精神》,对抽象绘画作出全面的理论表达。
《论艺术中的精神》,康定斯基
音乐用音符打动人心,绘画中的形式和色彩也有直击心灵的力量。
康定斯基认为: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等要素,让艺术变得客观,从而系统地表达精神和灵魂的崇高。这本书给抽象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完成《艺术中的精神》的第二年,康定斯基在绘画上也从具象转变到抽象,《作曲5号》被认为是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抽象画。
画面取消所有具体形象,以不同色块和线条,表达那个时期困扰康定斯基的,对于死亡和复活的思考。
《作曲5号》康定斯基
在康定斯基对抽象艺术的早期探索之上,抽象艺术的黄金时代,是二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以及以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马克•罗斯科、巴尼特•纽曼等为代表的抽象派艺术大师。
《蓝柱》,杰克逊•波洛克
德•库宁就是开篇创下绘画纪录的画家。在7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曾经历过多次风格转变,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抽象表现主义」作品。
德•库宁曾说:「任何一种绘画,都是今天生活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表达。」
德•库宁1950年创作的《挖掘》,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绘画作品之一,堪称抽象表现主义的巅峰之作。乍一看,画面的线条和色彩相当混乱,几乎「满目疮痍」。
它没有中心、透视和具体形象,迫使我们的眼睛在画面不断游走,去关注线条、形象、色彩和纹理。
题目「挖掘」会自然地联想对资源及财富的挖掘。这幅画就是表现了二战之后,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社会,在一派繁荣气氛之中,那种充满动荡和躁动不安的情绪。
再深一层,画面剧烈动态变化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对欲望的挖掘。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就像这幅画,眼睛始终无法停在某个具体位置或形象上。对欲望的释放,也同样代表了某种释放自我的精神。
同样一幅画,随着视角和背景信息的差别,会产生全然不同的联想,因此带来截然不同的观赏体验。
面对无限多且非常开放的可能性,大脑就会接受更多的刺激,调动更多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功能,从而处于更加兴奋和激动的状态。
德•库宁的作品,代表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行动绘画」一派,就是用高度抽象的方式突出画面的动感。
和德•库宁强调画面动态效果截然相反,抽象表现主义代表马克•罗斯科是「以静制动」的典范。
罗斯科的风格被称为「色域画」,就是画布上只有不同的色块,所有动态的线条和形状都被抽象掉了。
罗斯科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做了极致的还原,仅仅专注于色彩本身。
罗斯科笔下的色块看似随意,但其实无论是色彩选择、色块的大小和比例、还是画面的透明度,甚至颜料的厚度,都有着精心的安排。
他刻意毁掉一切熟悉的具体形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回归内心,寻找到精神的力量,揭示出关于自我和世界,更高境界的真理。
罗斯科 作品 六幅
罗斯科的作品大多尺幅巨大,如果站在它们面前,相信你一定会被它们深深吸引,产生一种类似默想式的自由、安宁、平和的感受。
罗斯科的作品彻底解放了色彩,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让色彩与具体的形象紧密结合,反而将抽象绘画带到了更具精神性的新高度。
罗斯科创造的观画体验,也得到科学确证:大脑会对不同色彩产生不同情绪反应,如红色让人兴奋、黄色让人警醒、蓝色让人冷静。不同心境也会对色彩有不同反应。
就是说,看到色彩时的情绪反应,也要调动大脑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机制,从而产生积极的观画体验。
三位抽象艺术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为抽象艺术奠定理论基础;德•库宁用动感笔触表现人类精神;罗斯科则用静态色彩引发情感和思考。
大脑处理视觉信息有两条通路,「具象绘画」只需调动「自下而上」的通路,而「抽象绘画」要调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通路,从而带来更加积极的观看体验。
抽象画为何如此深奥,又如此迷人?答案就是:观看抽象绘画,不只是简单识别画中形象,而是要调动大脑的高级功能,对各种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以非常困难。
但也正因为此,就像思考哲学问题一样,拥有更加高级的享受,所以抽象绘画更加迷人且充满魅力。
抽象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全新方式。而在欣赏抽象绘画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成为与艺术家心灵相通的创造者。
用心感受,你会看到画面之下的情感
| 耶利米书 51:15 |
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
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苍穹。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丹尼尔工作室
正在招人ing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