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朋友来找自己倾诉,很容易就沉溺在对方的情绪之中,很久都没法走出来;
看电视、新闻、纪录片时,特别容易就对里面的人物产生共情,情绪波动起伏;
跟别人沟通、交往时,由于共情能力太强,总是特别担心会冒犯别人、惹别人不开心,从而心理负担巨大,缚手缚脚……
共情能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特别容易共情,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彻底讲清楚这个问题,扫除你的疑惑。「共情」这个词,最早源于一个德语单词Einfühlung,指的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自然界中去。比如看到一座高山,你会感到它是「强壮的」;看到一条笔直的路,你会感到它是「坚定的」。诸如此类。1905年,德国心理学家 Edward Titchener 和 James Ward 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共情」(empathy)。它的意思是:能够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试着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感受。这跟我们今天理解的共情,其实已经非常一致了。当我们说一个人共情能力很强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呢?是说他很容易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它有三个最核心的基础。第一个基础,叫做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是一组特殊的神经元。它们遍布大脑的多个区域,本身并不负责调控身体活动,而是负责「读取他人行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出某些特定行为时,这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从而让我们产生同样的感受,激起我们相似的反应。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大快朵颐地享用美食时,尽管美食没有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仍然能产生「吃得很香」的感受;当我们看到别人受伤、流血时,尽管受伤的不是我们自己,但我们仍然会感到恐惧和难受。这些反应背后的机制,都是别人的行为激活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使我们产生跟他人类似的感受。有些镜像神经元很发达的人,甚至都不需要看到画面,只是看到诸如「刀子划过皮肤」「手指划过黑板」这样的文字,就会产生鸡皮疙瘩 —— 这就是一种镜像神经元特别容易被激活的表现。不过,仅仅有镜像神经元,还不足以构成「共情」的能力,因为它仅仅是激发起我们的「同感」而已。要形成针对他人的共情,还需要另外一个机制:心智理论。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这个名字乍一看非常大,但它其实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这么一种能力:假定其他人拥有与自己类似的心智,从而将自身的感受外推到其他人身上,揣测和理解其他人的意向、行为。换句话说,它的意思就是:一个心智理论能力健全的人,看到其他人,能够建立起这么一种前提:这个人是我的同类,跟我一样有喜怒哀乐、有正常的感受,受伤了会痛,难过了会哭,饿了会难受,我必须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等等。我们知道,每个人只能感知到自己的心智(或者说意识),但感知不到别人的心智。因此,我们只能「先天地」发展出一种能力 —— 那就是假定别人存在心智,别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基于他的心智和自由意志所进行的 —— 基于这种假设,我们才能顺利地跟别人进行社交。那么,如果缺乏心智理论会怎么样呢?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你感觉不到身边的人是「活生生」的。你会觉得他们跟机器人、动物,或者是游戏里的NPC一样,你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流,体验不到他们的内心。实际上,不少症状和问题就跟心智理论密切相关,下面会详述。这两种生理机制,加上正常的情绪能力 —— 也就是对外界刺激产生情绪的能力 —— 就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共情」能力。在这其中:- 镜像神经元负责输入:看到别人遭受不幸,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会激活,产生类似的反应;
- 情绪能力负责处理:这种反应会激活我们内在的情绪反应,让我们从过往经历中寻找到类似的经历,产生同样的感受,比如痛苦、悲伤、愤怒……
- 心智理论负责输出:对方跟我一样,都是我的同类,那么肯定跟我会有类似的感受。既然我感到痛苦/悲伤/愤怒……那么对方一定也感到痛苦/悲伤/愤怒……我希望能消除他的负面感受,就像消除我自己的一样。
这就是共情能力的三大支柱,也是使得我们能够跟别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那么,共情能力是一种很「高级」、很「后天」的能力吗?其实不是的。共情能力其实很大程度是伴随进化而来的,它也是使得人类能够一直存活、繁衍下来的重要能力。一个例子是:镜像神经元并不是人类特有的。实际上,最早的镜像神经元,正是在恒河猴身上发现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原始大脑区域中,就已经存在类似的功能。这说明:类似于共情的能力,很可能在人类进化早期就已经具备了。 (Alegre等, 2010; Moretti, 2016; Mukamel et al.,2010)我们知道,人类的先祖是群居动物。而在群居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他个体的态度、心理和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个体能够良好地融入群体、从而存活下来的保证。可以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初级的共情能力,人类的先祖才能一步步存活下来,发展成如今的人类文明。同样,针对心智理论的研究发现:大约13-15个月的儿童,就已经能够通过一些涉及心智理论的任务(Onishi & Baillargeon, 2005; Träuble等, 2010; Tauzin等, 2018)。这表明,心智理论极有可能是天生的,烙印在我们的大脑中。在我们学会语言、学会理解环境之前,就已经能够懂得去思考「别人的想法」。那么,心智理论什么时候发育完全呢?答案是:大约4岁左右。针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大约4岁的儿童,就已经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Wellman, 2004; Wellman & Peterson, 2012)前面讲过,许多症状和问题跟心智理论密切相关。举个例子:自闭症的成因,可能就跟心智理论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有些研究发现:跟同龄的儿童相比,80%的自闭症儿童无法通过心智理论测试(Baron-Cohen等, 1985);以及,在所有自闭症患者中,都观察到或多或少的心智理论功能缺失(Happé F, Frith U, 1996)。这或许表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较难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难以理解他人和外界。那么,如果心智理论能力正常,但情绪能力缺失,会引起什么后果呢?这就可能会导向一个比较危险的结果:某些负面的人格特质。有研究发现:具备某些负面人格特质的人,虽然能够通过心智理论测试,但是他们的情绪能力较弱,从而不容易唤起情绪反应,难以理解别人遭受的痛苦、悲伤、绝望……(Baris Korkmaz, 2011)换句话说,他们的心智理论能力是不健全的。他们只是「知道」对方会有什么情绪反应,但体验不到、也并不理解这种情绪反应是什么样的,会造成什么结果。所以,我们有时能看到一些以虐待小动物为乐的人,或是喜欢对他人进行情感操纵的人,可能许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很可能真的不会。原因也就在于:他们的心智理论是残缺的,从而缺乏共情能力,难以真正理解别人的感受,因而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是错的。这里要强调一下:自闭症跟这种情况不是一回事,大家千万不要混淆。许多自闭症患者的内心是善良的,充满对世界的热爱,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交流而已。如果大家有机会接触自闭症患者,请不要歧视他们,而是能够更加有耐心地跟他们交流,走进他们的世界,慢慢帮助他们一步步打破「坚冰」。当然,上面讲的情况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情况都是正常的,只是这三个生理基础会有强弱之分。这种强弱的差异,也就造成了我们共情能力的差异。那么,特别容易共情,究竟是好是坏呢?如果这种过强的共情能力,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给自己造成困扰,应该怎么办呢?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如果情感共情远远强于认知共情,那就是不好的;反过来,如果认知共情跟情感共情保持平衡,那就是好的。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共情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分别是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前者的意思是:你的内心会产生跟对方同样的感受,体验到对方的痛苦、悲伤、失落……而后者的意思是:你知道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但能够跟这种情绪区分开,理性地进行思考和行动。打个比方:面对同样一个尴尬的场景,情感共情能力强的人,会回想起之前遭遇过的情境,再一次陷入那种尴尬的感受之中,从而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对方此刻很可能就是这种感受」。而认知共情强的人呢,则是回想起之前的记忆,让自己瞬间明白:这样的情境,是会令人尴尬的,所以,对方现在很可能正处于尴尬之中。这两种分类分别跟不同的脑区活动相关。情感共情主要跟脑岛和扣带皮层相关,也就是对应着前文的「情绪能力」;认知共情则跟内侧前额叶、额下回等一系列脑区相关,恰好对应前文的「心智理论」。再加上镜像神经元,就形成了共情的三大生理系统。生活中,我们因为共情所遭受的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跟过强的情感共情相关。过于依赖情感共情的人,常常会遭受情绪的袭来和波动,而这种情绪的袭来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去消解的,因此,他们往往会缺乏认知资源,去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该做些什么」。更进一步,这样的人往往对情绪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一旦遭遇到情绪的袭来,他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对思维和行动的主导权 —— 换句话说就是,还没开始行动,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想一想,你的困扰是不是来源于此?当朋友找你倾诉时,你比他还激动、还不忿;看到别人的不幸经历,特别容易沉浸进去,难以自拔;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因为你总是担心不经意冒犯到别人、伤害到别人……这些,本质上都是因为情感共情太强,特别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唤起过强的情绪反应,从而让自己陷入内耗之中。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不论任何人、任何场景,在汹涌袭来的情绪之下,都是很难做出好的行动和反应的。因为这种情绪会极大地挤压你的认知资源,让你没有多余的资源去认真思考如何行动。那么,是不是我们依赖认知共情,尽量减少情感共情,就一定会更好呢?也不是。原因很简单:前面讲过:认知共情对应心智理论,情感共情对应情绪能力,如果前者占比过大、后者过弱的话,会怎么样?会很容易导向一个结果:冷漠。冷漠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当他在聆听别人的倾诉时,表面上可能会很温和、很耐心,但内心深处其实对此不感兴趣,并没有真正地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而只是「知道」该怎么回应、该怎么表现而已。当然,除去某些极端的情况,绝大多数人的「冷漠」其实都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因为过多地遭受情绪冲击对大脑的负荷很重,因此有时候大脑会选择关闭自己的情绪通道,避免资源过度被消耗。但这种情况是不够好的,尽量不要过度依赖它,也不要让它占据你太多的状态,否则,我们可能会失去对别人的关心,变得疏离,难以真正去触及别人的内心。因此,更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平衡这两者,做到大约50%:50%。心理学家 Mark Davis 把这种状态叫做「移情关怀」(Empathic Concern)。简单来说就是这样:3)用认知共情覆盖情绪共情,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我能够为他提供什么。你会发现:这跟前面的「共情三支柱」其实是一致的。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标准的「共情」过程。无论是情感共情过强,还是认知共情过强,实际上都是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了「不良的共情」。那么,如果你是情感共情能力过强,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善呢?可以试试这个练习:当你沉浸入某种情绪之中时,不要任由自己身处其中,而是试着把自己抽离出来,问自己两个问题:1)如果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会对他说些什么?2)如果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或者是未来的我看见我这样,他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不一定要有答案,不一定非要能够解决目前手头上的问题,单单只是练习这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对我们大有裨益。这样做,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情绪相关的脑区,激活理性思考相关的脑区,从而不断锻炼我们在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之间来回切换的能力。最后,简单聊一聊跟共情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也许能消除你的一些疑惑。许多过于依赖情感共情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现象,那就是在别人向他倾诉的时候,很容易「同仇敌忾」,一起发泄,并不断把问题向着负面的方向推进、宣泄。这在某些时候也许有助于情感的宣泄,但更多的时候,它可能会导向非理性,让人沉浸在情绪之中,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对解决问题其实是有弊无利的。下一次,当你感觉到,你跟对方正处于毫无意义的共同吐槽、共同发泄之时,也许就可以提醒自己:是时候适当地让认知共情回来,去更加理性、冷静地探讨问题了。许多人听到别人的倾诉时,第一反应往往是:你这只是一件小事,你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反应,你应该怎么怎么做,这样做才是理性的……企图帮对方做决定,立刻把问题解决掉。但是,每个人都不笨,对方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并不重要吗?难道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有效的吗?当然不是。对方来找你倾诉,不是问你建议的,而是希望你给他情感支持、希望你能帮他确认自己的感受的。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听、少说,多提问、少建议,多肯定、少否定。你首先要让对方感到:你是尊重他的,他的情绪是正常的,你能够理解他 —— 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够真正地平复心情。你的安慰和支持,才是有意义的。可能有朋友想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让自己能更好地跟别人沟通呢?一个简单有效的做法是:多读小说。- 多读小说,比阅读工具书或什么都不读的人,更能够提高心智理论能力 (Kidd & Castano, 2013);
- 阅读小说越多,在共情能力测试中普遍得到的分数较高(Mar等, 2006);
- 阅读能够反映现实的小说,能够普遍提高读者对现实生活中特定人群的同理心(Vezzali等, 2015)。
原因很简单:阅读小说,本质上就是一个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他者身上的方式,它相当于对现实生活的一个模拟:一方面,它能够帮你揭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所可能遭遇的情境、所产生的状态和感受;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锻炼你对不同人群的移情和感受能力,让自己的相关脑区得到更多的调动和激活。也希望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够做一个温暖、善良又坚定的人,既能为身边的人提供能量,同时又不失自我、不过度内耗。欢迎到答疑通道交流你的想法,也欢迎点评一下,给我一些反馈喔。我为这本新书做了一个答疑通道,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里面提出;有任何更新,我也会同步更新在里面。
点击公众号菜单栏左下角「书的答疑」,进入答疑通道。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进入答疑通道。
谢谢你的支持和喜爱!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请对自己好一点
去回顾,不要反刍
关于自信,你也许不知道的事
关于智力,你也许不知道的事
打开生命的可能性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