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烦恼
《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发出后,一封信栏目收到了180封来信。
每一封信我们都仔细读了。有几封是情书,看起来像是把我们当成了树洞。没有发出的告白信,曲曲折折的暗恋絮语,还有多年之后翻出来的压箱底的分手信。都收到了,但好像也不知道该回什么,就像其中一封信里写的,「试问年轻时谁能不重感情呢」,趁着年轻,好好沉浸吧。有一封是结婚25年的妻子写给老公的,9月30日是他们的银婚纪念日。信里说其实日常生活已经很努力了,但「心里的小空洞好像从来没有被填平过」。人生就是这样吧,也许这小的空洞是生活的透气孔,填不平是因为自己不想把日子磨平。
有30多封信,是写给亲人的。「娜娜细妹子」写给去世5年的外婆,回忆小时候和外婆一起去黄青巷吃小葱猪油米粉。现在住在墨尔本的她,经常开50公里的车去华人社区的米粉铺子,点一份汤粉,「吹着热气安静地吃完」。「岁月和你」写给去世3年的外公,告诉他外婆得了肺癌,切除了左肺的部分肺叶,但「教训弟弟们的时候,嗓门还很高」。「骑鸭去旅行」写给在她肚子里7个月因为脑部发育问题被引产的孩子,她告诉这个一直在她心里的孩子,三年过去了,妈妈学会了爱自己,「和爸爸离婚一年了」。还有一些信是爸爸写给考入大学的女儿或者儿子,像是武功秘籍一样,把人生的经验抽条,郑重地交付出来。而儿女写给父母的,多是爱与撒娇。
剩下的大多数信,是写给我们或者自己。未来五年的自己,十年的自己,过去三年的自己……经过时间的锤炼,或者想象中时间的跳跃,很多事情变得不言自明或者不再重要。这些信里,充满了年轻人的烦恼。关于上学,工作,考研,或者是莫名的情绪天气以及我究竟怎么能成为一个理想的我。青年人的困惑似乎是从古到今,一代代如潮汐一般。也许在他们的生命里还充满着不确定的可能性,明晃晃的未来高悬,但具体的细节要靠着自己一点点去填充。难免会有些恐慌。当然,你在他们的困惑里,也可以看到时代砸上的烙印。
其实我们也做不了什么,或者说,这些来信也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他们是在用文字自我平衡。
但我们还是选择了6封青年人的来信做回复。他们处在青年的不同阶段,有着各自的困惑,举着不同的难题在过自己的关。回信算是一次小小的助力吧。这次回信的是我们的作者和编辑:易方兴,槐杨,金匝,林松果,金桐。
对了,下次来信的主题是「婚姻的真相」。爱情很难言说,但婚姻是对人生锋利的切割,边缘清晰。期待你的故事和答案。
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人物》编辑部
✉️
第一封信
🖋️
编辑部回信
小陈:
见信好。
读完你的来信,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出生在中部的山区农村,父亲是教师,母亲没有工作,偶尔会打打零工。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是最大的那个。由于家里穷,没法送所有孩子都上大学,作为老大,他只上到了中学。每天早上,他去山里捡柴,晚上,还要帮忙照顾家里几个弟弟。有一天,他摔碎了一个碗,结果被吊起来打了一顿,那之后他挖了一个月野菜,卖了钱,赔了一摞碗给家里。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
现在,我父亲已经60岁了。他获得了家人们的尊敬。我们当地城市很小,几个叔叔家都住得很近,每逢节假日,大家都会聚到一起。我的母亲也是家里的老大,她家也有四个孩子。托父母的福,我从小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有了一个和睦的家族式的大家庭。我为我的父亲而自豪。
有时候我会想,在那个贫瘠的时代,那种高压的环境下,父亲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或者说,坚持到现在,他是怎么做到还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境?换位思考,我觉得很难。牺牲和奉献是一种美德,但它又与自私、利己这样的个体生存法则相违背。有一天,我还跟我父亲交流看到的一句话:「宁做大骡子大马,不做大儿大女。」
我父亲说:「不是这样的。」
你是一个高三生,今年可能还没有满18岁,但我从你的信里,仿佛看到了我父亲当年的身影——那是1980年,他也是高三,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上,家里都没法支撑他继续上大学了,他面对一个无法违抗的选择:必须赶紧工作,赚钱养家,放弃学业。
我想,他会恨吗?会不甘心吗?会痛苦吗?会挣扎吗?应该都会的吧……就像此刻的你一样。而读你的信,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与其说,你的信是写给我们《人物》,倒不如说,你是在写给你自己。你的一切困境都在信中,你的一切答案也都在信中——你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你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理解者,他能够看到你的付出、你的矛盾,以及看到你为了不确定的未来,所做的努力,和逆境中的徘徊。
生的场所无法选择,于是就只能选择活的方式——这是人的悲哀,也是人的力量之源。希望有一天,你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同时,请好好善待自己。
易方兴
✉️
第二封信
🖋️
编辑部回信
曛:
你好。
这段时间编辑的一些稿子,有明显的共性:大家好像都被困住了,于是怀着各种心情,去构建美好的一角。一扇窗,一个阳台,一张书桌,一次徒步,都被赋予了意义,提供着精神价值。诸多热门帖子,也在教大家「向内求」,所谓「本自具足」,当然是正确的,我也能从中获得一点暖意与安慰,但抬起头来,总觉得憋闷与不足——世界仍有那么多未知,生活应有探索与创造的愉悦,只是「向内」,会遮蔽多少广阔?
从你的信里,我想,这是一位敏感多思的女孩,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也有一些犹疑,这犹疑有点大,以至于这封算不上太短的信,一直在「自我」的半空盘旋。坦白地说,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君」让我有点不适,一是它稍嫌刻意,像网上流传的那些以「先生」开头的、「小女子」的絮絮倾诉;二是,它传达了对「人物」这个平台的一些抽象印象。即使作为《人物》的一名员工来回复你的信,「我」仍然是一个具体的人——这可能是《人物》诸多稿件始终试图表达的一部分:看到具体的人,而非某个或者某些符号与概念;看到具体的境遇,而非在「自我」意识中的受困;更重要的是,看到在这些境遇下,具体的人做出的具体的行动。
「话语」是容易的,容易说出,容易反问,容易在来回中给自己一个看上去成立的答案,但「行动」永远是最重要的。当「精神内耗」成为一种时代病,我们是否可以有所超拔,而非耽溺于它?毕竟,这种内耗经常以精致、优雅、「文艺」的面貌出现。
祝你清晰,爽利,不管不顾地任性,想干什么就去干,想说什么就去说,不用在每个结尾寻求他人的认同,不必反复确认自己的快乐,更不必确认姿态是「美」还是「丑」,抑或是不是足够「美」。穿透左右为难的臆想,穿透浅表的「自我」,生活可以平凡、朴素且广阔。
共勉。
槐杨
✉️
第三封信
🖋️
编辑部回信
这位字很漂亮的读者:
你好。
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溢出来的焦虑,也在一瞬间想到曾经刊登在《中国青年》上的那封著名书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即便是过去了42年,同龄人的迷茫和烦恼,还是可以穿越时代,得到共鸣。而你的处境和心情,也不是孤例,更像是一种时代症候群,这些疑问也留在当下许多人心中,被反复拷问——你不是一个人。
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上一代人,一起构建了现在的世界,让它呈现出一种面貌: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单一,越来越依附于学历、工作、收入水平。这种价值判断和你的内心有冲突,你本心想做的,不是你觉得应该做的,你希望能打破冲突,又害怕错过社会时钟,甚至觉得自己缺乏勇气,但你尊重自己的感觉并书写它们,其实已经是一种强大了。
要做逆社会时钟的人,很难;要找到感兴趣并愿意为其终其一生的事业,更难。但如果总顺着时代潮流而去,大概率最后会成为一个有用但「用完即弃」的人。你说了那么多的焦虑,我还是从你的信件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线索,你愿意写公号和拍vlog,愿意去记录和表达。虽然你停滞了,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希望你能捡起你真正爱的事,投入去做,让它们可以成为超出时代潮流的一种积累。
还有,去尝试,去犯错,不那么正确、顺滑,才是年轻。
金匝
✉️
第四封信
我的猫被桂花吸引
🖋️
编辑部回信
Yuhao,
你好,读到信的开头,我吓了一跳,但仔细一读发现,是不是坏消息里还是有唯一的好消息?那就是,你还是可以去读博,只是时间推迟了一些?如果是这样,听起来好像能接受一些了。
在这种不确定里,等待命运的发落,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在这些年的记者生涯里,我也经历过很多次被迫的滞留。有一年在西双版纳,等一个采访,等了一个月,就记得那里好热啊,我窝在小旅店里看完了《悠长假期》。还有一次磕不下一个采访,在陌生城市仿佛游魂,接到编辑的电话时,在街头大哭起来。还有一次被困在疫情中的某座城市,看完了《甄嬛传》全集。
从更大的维度来说,或许在此刻,我们所有人都处在某种延宕之中,等待某些事情结束,某种开放和自由流动开始。但是你的等待会更沉重一些,辛苦你了。
看到你的信,我其实觉得非常亲切。算起来,你今年应该是25岁吧,你有听说过「四分之一危机」吗?据说这是用来形容2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经历的一种人生危机感。现在想起我的25岁,我最先想起的就是这个词,那年其实我没遇见什么大事,就是在年末的时候,觉得这一年一事无成,也常常觉得孤独,在生日的时候,和朋友视频,居然因此流泪了。很夸张吧!
当然,也不是说过了25岁就一切都好了,还是会对现实不满,觉得被困住了,想要寻找新的出路。但是在情绪上,会觉得平静了一些,慢慢看见人生的某种真相,就像以前我在一次采访里听到的,「知苦」。
而且我也很羡慕你,作为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一到秋天,我就会非常想念桂花的香气。你看,你的窗外就有,而且,你还有猫!
祝你能在这意外到来的「假期」里,享受风平浪静的闲暇。更要祝你,来年春天,顺利抵达。等你到了,再给我们写信说说读博的生活,好吗?期待你的来信。
松果
✉️
第五封信
🖋️
编辑部回信
✉️
第六封信
🖋️
编辑部回信
在这180封来信里,有一些信会提到自己的抑郁症,会提到在某个时刻,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谢26岁的菲的这封信。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勇敢和透彻。
希望她的这封信能给你们力量。说无论如何都会过去,这句话太单薄。但时间总会给人峰回路转的机会,耐下心来和人生磨一磨吧。
星标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