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专访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刘伟
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特殊性、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
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取向以及发展模式会带来哪些影响?与此前相比,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重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就这些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
刘伟表示,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来看,现代化的共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不同国家实践现代化的过程与实践普遍性的具体方式、道路和措施会依据国情、历史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就现代化历史实践的过程来说,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
刘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满足现代化普遍性特征的要求,同时,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又具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性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的特殊历史形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刘伟表示。
《中国经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特殊性。你认为人类现代化有哪些普遍性?
刘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应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当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从普遍性来看,第一,现代化具有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推动的发展性。
现代化起源于人类的现代工业文明替代传统的农耕文明,一路发展下来,现代化经历了若干次革命浪潮,现在发展的内容越来越具有现代发展的意义,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社会质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发端时用工业文明替代传统农耕文明,而是在工业文明、工业化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现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不断发展的提升和进步。这就是发展的意义。
各个国家实践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式都不同。举例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从英国发端,是因为英国有其特殊性,比如拥有特殊的资源禀赋。英国工业革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生产方式的变革、动力系统的变革、能源系统的变革和材料系统的变革。英国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端还有几个条件,比如英国是岛国,当时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此外,英国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第二,现代化具有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的制度创新性。
从人类文明一般历史来说,现代化的发展有它的制度背景。从它的发端来看,现代化要有一定的制度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制度条件是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也特别说过,资本主义制度从它产生以来不长的历史,造就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以往进步的上千倍。这样的文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从一般性来说,不管是一个什么样历史条件的现代化,包括人类普遍的历次现代化的革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革命,它一定要有一定的体制和制度条件。就是说,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资本主义当年在英国和西欧发展的同时,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发展。当时著名的所谓“大西洋革命”,从英国“光荣革命”开始蔓延到整个地中海,最后蔓延到“大西洋革命”的范围。这场革命是从商业革命开始,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培育开始,然后再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生产方式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奠定了生产力的基础。之后的人类现代化的革命都伴随着浪潮,伴随着深刻的制度和体制的变革。
各国实践制度创新的道路各不相同。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美国的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原发的,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蔓延。但美国的制度创新与英国不同,一方面抛弃了英国一些传统的东西,更加自由;另外一方面,美国疆土比较大,其创新采取了所谓的“活塞理论”,所以美国采取的是增量改革,通过疆土的不断扩张将改革压力和矛盾化解或缓解掉。所以,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学派,叫“边疆学派”。
但后发的现代化国家,比如日本、新加坡走的又是另一种制度创新的道路。也就是说,各国采取的制度创新的道路和方式都不一样,但共同的是,必须要进行制度创新,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之间有一个辨证关系,这是现代化的共通要求。至于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发展、现代化进展怎么变革,各国情况不一样。
从中国的制度创新来说,中国从一开始就不可能采取资本主义方式,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这个能力,官僚资产阶级没有这个愿望,帝国主义不允许。所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提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即赶上西方列强,但当时并没有能力完成。
所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部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也需要制度准备、制度变革,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它的深入完善,为我们创造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条件。
人类现代化从生产力的自然形态来说,一定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上升、经济质态、结构的变化。从社会形态上来说,它一定是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
第三,现代化具有意识形态革命推动的精神引领性。
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一定是人们本身的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发生深刻革命、精神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推动现代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它的道德世界和精神领域里存在着深刻的对中世纪的批判。
这种批判除了理论上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各层面的系统检讨和批判之外,它沉淀、归纳形成的道德秩序和精神世界的批判实际上是相当深刻的。因为如果继续维系中世纪的道德情操、道德世界,它不可能有对资本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引领,思想观念是对制度创新的引领。
那么资本主义,特别是它通过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伦理和新教变革对这种精神引领的重要性给予了突出强调,当然也有人们怀疑把资本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归咎于伦理和新教革命是否过分了。
我们知道,很多没有新教革命和传统天主教的国家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比如法国和意大利。
不管怎么样,一个普遍性的特征是,现代化的过程一定是一个相应的精神变革、道德秩序重构的过程。
第四,现代化具有人对自然能动变革的互动性。
现代化一定是对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和人与大自然之间进行博弈的过程,认识自然世界、改造自然世界,来满足人类文明的要求,那么这就存在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或者能动的物质变换这样的一个过程。
第五,现代化具有全球市场化推动的开放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把全世界第一次连成为一个整体。所以,现代化一定是具有开放性的。
总之,如果说人类现代化具有共性的话,这五条我觉得是普遍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体现新的发展观
《中国经营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
刘伟: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来看,现代化的共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不同国家实践现代化的过程与满足普遍性的具体方式、道路和措施会依据国情、历史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就现代化历史实践的过程来说,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部分,首先一定具有人类现代化历史的基本要求和普遍特征,在此基础上,更要具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
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特征,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
第一个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特别的发展意义。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有14亿多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而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只占全球的约16%。如果将来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我们将在现在的基础上让全球进入现代化的人口成倍扩增。这很了不起,这是人类现代化历史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第二个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特别的制度规定。
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来讲是属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为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
当前人类现代化的制度准备主体或主流是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的现代化。这当中有一个插曲,即当时苏联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放以后,中途放弃了这个制度安排,按照“华盛顿共识”回归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体制准备上。
所以,从现在来看,人类现代化历史的制度安排和体制准备的主流,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
而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因此,我们具有我们的基本制度的特点。我们制度的推动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上我们的根本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经济上我们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两条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本质就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结果上它必然体现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现代化最大的不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都是资本和劳动在严重对立中形成的现代化,即资本雇佣劳动,在资本对劳动剥削形成二者尖锐对立过程中实现的现代化,一边是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积累,一边是广大劳动者、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积累,这样它就严格束缚了生产力的真正解放和发展,导致制度性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生产力进行破坏。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个特征背后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第二,上层建筑构建的条件是党的领导;第三,社会主义基本的发展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三点汇集在一起才体现了共同富裕,所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个特征和以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两极分化的特征是根本不同的。
第三个特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具有更为先进的精神引领性。
就如我所讲的,所有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有精神变革。资本主义的精神变革实际上是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宗教改革作为社会底层来支撑的。而中国是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伦理来作支撑的。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理念的核心,是适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要求的,因此,它有精神上的批判性和进步性,资本主义的法权、公平、民主的理念比封建主义的专制、人身依附以及身份的维系的理念要进步,更适应市场。
市场经济可以解放生产力,但是同时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资产阶级的理念和精神追求,它实际上形成了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精神要求之间的一种局限,也就是它的阶级局限,好坏善恶的道德准绳是看它最终有没有利于个人。所以,它不是代表整个社会公众利益的要求,不是代表真正广大人民的要求的一种道德观。
因此,无论是恩格斯还是马克思都曾经深刻地指出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物质文明、生产解放的同时,是精神和道德的堕落。而且从道德上来讲,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对劳动剥削基础上的现代化。马克思曾经讲过,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从道德上对它与人类发展文明进步趋势和方向的根本冲突的剖析,对它的不正义性进行批判。
而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的现代化更具人民群众精神动力,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普遍的推动力。
第四个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更自觉的互动性。
和谐共生是人类现代化的一个一般性特征,即个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其实是付出了高昂代价的。在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中,特别是在早期,人和自然之间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所以出现了大量的环境赤字,直到现在,人类还在为他们的历史支付代价。
最近我们做的一些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在人均GDP达到很高的水平才开始正视环境问题,把环境保护等纳入内在发展的成本约束中。而我国早在“十一五”时期、人均GDP水平很低、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时候就开始指出环境保护的系统和约束性指标,启动得很早,现在我们把它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列出专题加以强调,表明我们尊重自然的自觉。
从这一点看,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是边发展边治理,在发展过程中把环境问题作为内在约束来考虑,这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征是不同的。
第五个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具有互利共赢的开放性。
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天性是开放的全球化。马克思曾经讲过,资本主义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资本主义市场雇佣劳动这种生产方式,把全球经济第一次联系为一个整体。而之前的中世纪经济是封闭、割裂的。
所以现代化的过程和普遍的内在特征之一,一定是开放的、全球性的。但是怎么实现开放,从资本主义历史看,实际上是它的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要形成双向循环,融入全球,推动市场需求的扩张,实现要素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全球化,而这一过程又是暴力殖民掠夺的过程,是建立在其他国家更加落后基础上的现代化。
但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通过强权、丛林法则、殖民掠夺来实现现代化,我们构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体现出中国在全球治理赤字当中积极参与的态度,我们不仅给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还有切实的行动,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所以,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有人类现代化的共性,也有我们自己的特殊性。在人类全球化共性的基础上,中国的特殊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本质,这些特点既体现了我们的特征,也体现了我们新的发展观。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本质性要求
《中国经营报》: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以及发展模式会带来哪些影响?
刘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说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式现代化将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将会成为统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核心目标导向。
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相统一,根据所处历史方位制定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都是为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着实现现代化。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到了现在的新阶段,就是到了我们在实践中把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最终转化成现实的阶段,我们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向实现现代化发起了最后冲刺。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基本纲领始终坚持为之奋斗的核心任务和使命,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各种工作,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客观要求的,是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式要是不转变,就没法实现发展目标。
我们曾做过测算,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改变,以目前的格局来看,到2035年,我们可能达到的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大概是3.8%~4.3%。但是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若到2035年实现我国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话,年均经济增长率需要达到4.8%。
从环保来说,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和双碳排放强度按目前水平不变,那么到205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增长4倍,这将让全球的能源和环境条件都无法承受。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一个本质性的要求。
所以,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效率,否则潜在经济增长率达不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也不满足。
《中国经营报》:与此前相比,你认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重点在哪里?
刘伟:当前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我觉得它更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
第二个和过去的不同,是在总结了各方面经验后,强调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贯彻几个原则,比如加强党的领导,这也是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的,这次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律性的东西总结提炼出来;再比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重新进行强调。
第三个不同是特别强调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同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认为,这三个方面很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意。
来源:中国经营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