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当大英不再帝国

当大英不再帝国

历史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的结尾中,是这样描述文明的痕迹:


「但即使那个文明延续了一千万年,后面的八百九十万年也足以抹去它的一切痕迹,时间是最狠的东西。」


清朝有百日维新,而英国新上任的特拉斯——搞改革的任期仅有45天,就被赶下了台(于10月20日狼狈辞职)。



同时,她也只花了45天,就搞崩了现在的英国经济。


可见刘慈欣还是太保守了,一个文明消失不需要万年为单位,一个世纪内就足够了。




在这个现代金融发源地之一的国家,最近接连发生了:


股市大跌9月23日,英国富时100指数暴跌141点,跌幅接近2%。


汇率大跌9月26日,英镑兑美元也跌破1.1,贬值3.2%。


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盘,英镑兑美元延续跌势,一度跌至1.0224,最大跌幅超5%,创1985年以来新低。


国债大跌10月21日,扩大跌幅,5年期收益率攀升22个基点至4.19%。


更危险的是现在英国养老金的状态:


由于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所以英国LDI养老基金需要大规模追加保证金。为了筹措更多保证金,LDI养老基金被迫抛售手上资产,导致市场流动性干涸,又引发了英国国债价格的暴跌。


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目前英国养老金情况非常危险......如果失守,意味着大量英国人将失去退休收入。


「 英国何以至此?」


曾经的大英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国,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帝国。


在帝国辉煌时期,殖民地从24个时区源源不断地把各种原材料运往英伦三岛,英国制造也是最早横扫全球的工业品。


大英帝国所有殖民地范围


1889-1902年的布尔战争后,帝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地。


自此,大英帝国达到顶峰,拥有世界人口和土地面积的1/4,这亦是衰弱开始。


虽然帝国最终征服了南非,但代价是巨大的。


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人,阵亡两万两千余人,花费2.2亿英镑,最后还是使用了焦土策略,才打赢了战争。


大英帝国不在乎布尔人的死亡和南非城市的毁灭,但这样焦土政策打下来的南非,也让帝国财政濒临崩溃,2.2亿英镑的开支更是超过所有列强在19世纪的总和。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大英帝国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帝国的制海权。


1918年一战结束,大英帝国成功瓜分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


这个开战时间距离1902年结束的布尔战争太近了,只间隔11年,帝国没有充足的休养生息时间,这是大英由盛转衰关键转折点。


之后是1939年爆发的二战,二战距离一战间隔了21年,算中等间隔吧,给大英帝国的财政喘息了一个周期。


纵观三次战争可以发现,大英帝国是经不起较强冲击的。


一旦冲突过大,导致帝国出现财政问题,那殖民地的经济体系就会无法运转,导致各地相互脱钩,让帝国恢复成英伦三岛的原始状态。


大英帝国的致命缺陷还在于:


1、帝国是由暴力殖民而形成,除了殖民地的少数「高殖」们,殖民地和宗主国并没有真正的情感纽带。一旦宗主国控制力下降,殖民地就会出现不听话的局面。


2、帝国各个地区,在地缘上没有物理通道的链接,导致英国不敢往殖民地大量投资核心产业,害怕一旦殖民地失控,自己的买卖就全赔了。


3、英伦三岛不适合作为殖民地的指挥中心。从地图上看,英伦三岛位于世界比较边缘化的地带,如果大英迁都新德里或者孟买,或许会稳定得多,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大英帝国,英国重要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只剩下一个无名也无实的「英联邦」。


在失去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和原材料后,大英国力也就退化成英伦三岛的本身体量。


随着「大英帝国殖民地体系」的解体,英国制造业比重从1973年的25%,下降到1990年的17%,下滑幅度达32%。


更可悲的是,在现代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放纵下,有6708万人的英国,居然连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底线,都开始失守了。




下面说说现代英国经济情况:


今天的英国基本是一个去工业化的国家,1999年的英国制造业比重是14.4%,下降到2017年的9.0%,只用了18年。



汽车工业现状:


虽然英格兰是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但今天几乎所有著名的英国汽车品牌全部卖给了他国,捷豹路虎被印度收购、劳斯莱斯被宝马吞并、罗孚汽车2005年破产,再加上脱欧,也对英国汽车出口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英国的汽车60%出口至欧盟)。


2021年秋季,英国汽车产量同比锐减40%,是1956年以来新低——英国彻底退出了汽车大国。


汽车产量方面,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8月份,英国新车产量为49,901辆,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4%,连续上涨四个月,看起来算是好事。


可惜这只是小幅回升,因为今年1-8月份,英国新车总产量较去年同期下跌13.3%,至511,106辆。


看下图就一目了然,跌、跌、跌......


英国12个月滚动汽车产量,图源:SMMT


SMMT协会还指出,英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面临惊人的能源成本,已经达到了欧洲最高水平,预计这些成本将在明年增加一倍以上。

因为成本问题,现在英国连生产线都留不住了。

2022年10月15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宝马集团将于明年结束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在明年年底前把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

钢铁产业现状:

今年3月,英国钢铁价格提高70%,订单从正常情况的4-6周排到6个月时间。

因为环保政策、对天然气的依赖、高于欧洲平均电力传输成本、碳许可成本等因素,让英国钢铁企业面临的电价比德法同行高出50%-60%,这也是为什么价格上涨70%的原因。

2月份的时候,能源月账单约为25万英镑,3月后,费用达到45万英镑。


LME欧洲西北部热轧卷板一月期货价格走势

以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波英国钢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财富增量,只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了被迫涨价。

企业通过上涨价格,把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让自己继续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有极限的,如果消费者无法承受昂贵的价格,最终的市场需求会彻底消散,从而引发行业萧条。

前暂时没有看见涨价停下来的趋势,根据钢铁产业媒体8月的消息,英国钢铁公司因能源成本飙升再次上调价格。

英国一家顶级生产商,每吨涨价增加100英镑(约合121美元),准备将适用于建筑用钢结构型材。

这就是为什么,宝马集团准备把MINI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搬到中国的原因。

化工产业现状:

受通货膨胀和供应链、能源价格影响,在2022年第三季度,有超过40%的英国化工公司销售额下降,英国最大化肥商CF工业宣布停产,整个行业的衰退有成为「潮流」的趋势。

以上说的英国行业的恶化问题,如果从整个英国的出口情况来看,影响面非常大。

下图是2019年英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我把其中会被直接影响的行业全部画上了记号(数据图源:我国商务部):


通过红线部分可以看出,有接近一半的英国出口项目全被影响到了。

其它国家的媒体或许是隔岸观火,添油加醋,但即便是英国自己的本土媒体,也不怎么看好英国经济,普遍认为大英即将陷入长期性的衰退。




说完英国经济的现代宏观问题后,再谈谈特拉斯不到百日的维新,是怎么彻底搞崩英国经济的。

自从英国放弃疫情防控后,经济没有想象中的因为躺平而进入高速恢复。

到今年初,由于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英国的经济面进一步恶化。


由于英国食品成本飙升,抵消了汽油价格的下跌影响,英国9月的通胀率达到10.1%,重回近40年的最高水平。

特拉斯非常反感左派的分配思路,作为一名忠实右派,她本能的想用「增长」来带领英国经济走出困局。

她在9月23日推出了「迷你预算」案,措施包括:
基本所得税率将于4月下调1百分点至 19%。

对年收入超过15万英镑职工征收的所得税,把最高税率从45%下调至40%。

取消公司税从19%增加到25%的计划,自此,英国公司税水平为G20国家中最低。

取消国民保险税1.25%的增幅。

大幅削减印花税,据称该决定将会减轻每年20万购房者的负担。

设立新的投资区,在企业在减税中受益时放松对创业者的监管。

采取措施减少土地使用规划限制。

取消银行家奖金上限;发布游客退税方案,取消酒类税收上调计划……

以上都是刺激经济活力的政策。

这些政策不完全是错的,关键在于她没有勇气在减税的同时,去缩减选民的福利和政府开支。

如果要减少税收,就必须得同时减少开支,不然政府赤字根本压不住,然而特拉斯只敢模仿一下撒切尔夫人,喊几个口号,秀个样子,最终不仅没有带领英国经济走出困局,还直接引发了经济暴雷的连锁反应。

9月26日,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一度下跌4.9%,1:1.0327,创下1971年英国货币采用十进制以来最低水平……英国经济遭遇重创。

特拉斯的施政,似乎真的完全只是一件蠢事?

并不是。

特拉斯在辞职之前,一度把问题全部推给了她的财政大臣。但这个财政大臣克沃滕,完全在贯彻特拉斯的旨意,原本就是扶上去的人。

两人曾经是同一条街道的邻居,意识形态完全一致,周围人称他们就像「共用一个大脑」,所以无法推断,这一系列政策是克沃滕自己单独弄的。

新英国财政大臣:克沃滕

据《泰晤士报》报道,在减税政策公布前,克沃滕与自己的前老板、对冲基金经理「克里斯平·奥迪」吃了一顿私人午餐。吃完饭后,后者立即投入大笔资金做空英镑,从减税政策公布后的英镑暴跌中,赚取了高额利润。


在特拉斯和财政大臣提出激进的减税计划前,一众对冲基金已经通过做空英镑大赚了一笔,很难不让人怀疑,里面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的可能。

这位对冲基金奥迪不是第一次从政治事件中捞金了,早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后,他一夜之间就赚了2.2亿英镑。

还是那句话,英美金融资本不只是对外收割,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搞。



当下英国的最大问题,是政客对国家缺乏一种责任感,没有人愿意为了大英能渡过至暗时刻而拼死一搏。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英美特殊关系」毁了英国本土,英国社会文化和美国的接轨程度高,导致大量英国精英都润去了美国。

比如曾经和特拉斯竞争英国首相的苏纳克。

苏纳克本人在过去长期待在美国生活,持有美国绿卡,具有美国永久居民的身份,直到2020年成为英国财政大臣后,他才放弃美国绿卡。

苏纳克在履行财政大臣职责的同时,他本人还一直用英政府发的工资给美国政府缴税……这可是一个前英国财政大臣,亲自为英国税收设定过标准,还以英国政府代表的身份,与美国政府就互联网巨头的缴纳税率问题进行过谈判。

不仅仅是苏纳克,前首相约翰逊也一样。


约翰逊一家长期生活在美国,约翰逊一出生就是美国人身份,他长期持有英美双重国籍,直到2016年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前,才放弃美国国籍。

哈里王子也是长期在美国生活,老婆梅根是美国女演员。


如果说在英国的权贵和精英眼里,觉得英国和美国没什么区别,自己在英国是统治阶级,在美国又是大富豪,在哪都过的都是人上人生活,为什么还要真的拼命振兴英国呢。

英国确实会继续烂下去,但这不妨碍英国上层继续过着自己的奢华生活。

对这些「高英」来说,哪怕英国的优势产业快烂完了,也不影响押注在美国的家底,英美都是一家亲,既然美国有了高科技产业,约等于英国也有了。

虽然美国也在衰弱,但和英国的衰弱还是不一样的。

即使美国失去了全球的绝对霸主地位,最差的情况还是可以和东方谈G2模式,或者维持一个地区强国的状态。

就算不谈美元霸权的吸血,美国自身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面积、大人口、大经济体量、大丰富资源国家,是资本主义的天堂,和英伦三岛有着本质区别。

对今天的「高英」来说,如果英国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他们的选择面很广,跑去其它五眼联盟继续过奢华的生活罢了。

最后我想说。

英国搞了几百年的大陆均势政策、各种挑拨离间和煽风点火,趴在别国的头上吸血掠夺财富,现在它自己也终于成为被反噬的代价了。

英国除了保留金融洗钱和媒体宣传的强项外,其它方面已经不剩什么优势产业了,只要它继续和美国深度绑定,就会成为被美国虹吸的对象,榨干完剩余价值。

英国权贵无所谓,但对英国的广大百姓却是一个沉重打击。


—— END ——
往期文章
1896年的绝望
认真聊一下全球经济的恶化程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原创 | 苏纳克,大英帝国背锅侠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大佐?马斯克:我被暗杀的风险“相当大”获大英帝国勋章,米其林大亨自爆:我的蛋黄酱险让28人进停尸房不祥!1953年纪念女王登基的树,挂了··· 难道大英气树将尽?昔日快餐帝国不再,谁还在吃味千拉面?当大金毛遇上各种动物幼崽…又激动又温柔的反应也太治愈了![电脑] 冤种大对决Arc A380vsRX6500XTvsRTX3050,争当大冤种!在体制内渴望当大官,在大厂又不想太累,你怎么就这么贱?渔家傲:新生苗绿叶舒展超可爱!大英博物馆X乖巧宝宝联名手办盲盒,生动演绎打工人生活马斯克:我被暗杀风险“相当大”黑色星期三再现,大英这次在劫难逃印度贱民后裔三代努力逆袭成大英帝国首相?你别逗了!苏纳克要当首相,印度反殖民大英帝国了?双11大采购,最重要的是别忘了买书 | 当当大促中的新书+精品书单印度裔的苏纳克迎来统领大英帝国的绝佳机会四天的车衣婆生涯,猜赚了多少?--美帝低端生活(五)怎样对于上背部受凉疼痛进行家庭自我推拿治疗早财经|感染新冠后,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马斯克:自己被暗杀的风险相当大,不会参加任何露天游行;美股收跌,道指下挫近500点苏纳克,大英帝国背锅侠今年为什么那么热?先皇驾崩,凛冬将至,首相更迭,大英还有多少老本可以啃?Myethos “曙光”:大英博物馆计时仪盘化身的国宝美少女!“伦敦桥倒了”!女王逝世,为大英帝国写下完结篇?跑步看世界-魁北克花几十万当大怨种?!奔驰新纯电SUV被疯狂吐槽…不值这个价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当大师俯下身为孩子写作老佛爷走后,大英还能撑过三年吗巅峰人赢!80后印度裔持美国绿卡,执掌大英帝国,老婆富超王室,还偷税漏税?特拉斯就职,大英帝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我拿李宁当国货,李宁拿我当大佐?把“中国本”当大作,火遍中国的剧本杀,在日本到底发展的怎么样?大英帝国,一蟹不如一蟹大英博物馆再展中国真迹;伦敦路人阻止抢劫被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