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苏州市长吴庆文谈实体经济 |《财经智库》独家专访

苏州市长吴庆文谈实体经济 |《财经智库》独家专访

财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环境考验着产业的韧性、政府的定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苏州将以优化营环境为抓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中,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可持续、可信赖的“确定性”,强化法治保障,引导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图/视觉中国


文 | 张燕冬 王延春 袁雪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之以恒强内核、强韧性,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我们当前在做的,也是未来努力的主方向。”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在接受《财经》杂志、《财经智库》专访时表示。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

 

作为全国经济大市、制造强市,苏州始终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财经》杂志、《财经智库》与吴庆文市长就如何进一步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如何加快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财经》:苏州在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走在了前面。作为苏州经济主力的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也会面临意愿、资金、服务、人才技术等实际痛点,需要政府大力搭建和发展各类共享平台。您认为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需如何匹配?

吴庆文:在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全面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催人奋进,为我们投身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给予了我们识变、应变、求变的行动指南。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之以恒强内核、强韧性,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我们当前在做的,也是未来努力的主方向。

苏州拥有4万多亿元的工业底盘,对推动数字化改造的需求非常迫切;同时海量企业、多元行业等基础条件,也为数字化改造搭建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2021年-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今年已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9493个,涉及企业807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301家。

在近年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企业之所以对数字化改造持迟疑态度,基本上有四类情况,一是“缺方案,不敢转”,二是“缺技术,不会转”,三是“缺数据,不能转”,四是“缺资金,不愿转”。苏州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施策,通过免费诊断、贴息奖补等支持举措,以及技术输出、平台赋能等服务模式创新,积极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全面激发企业转型动能。

《财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难点就是中小企业顾虑重重,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你们具体采取怎样的措施?

吴庆文:我们先是开展免费诊断,消除企业“缺方案,不敢转”的顾虑。部分中小企业缺少人才、缺乏方案,转型路径不清晰。苏州市通过实施免费诊断服务,引入电子五所、北自所、上海自仪院、用友等优秀服务商,帮助企业“把脉问诊”。累计参与诊断企业2560家,带动技改投入500多亿元。搭建“智造服务超市”,为企业提供高端培训、供需合作、产融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推出“菜单式”云上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案例和团队指导,已促成一大批企业开展相关合作。

然后开始加速标杆输出,解决企业“缺技术,不会转”难题。充分发挥全市五家全球“灯塔工厂”、三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引领作用,率先应用智能装备和工业App,为观望企业提供看得见、可实现的技术路线。鼓励各行业骨干龙头企业输出方案和经验,放大溢出效应,带动行业整体转型。例如,博世专门成立了智能制造赋能中心,服务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行业客户;达智汇借助友达光电转型经验,为瑞仪光电等多家同类企业提供工业软件、咨询培训服务。

当然,深化平台赋能,关键还是要化解企业“缺数据,不能转”的困境。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累计14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苏州,企业“足不出市”即可享受到最专业的服务。推动企业上云,加大对优秀服务商和星级上云企业双向扶持,累计获评省五星级上云企业130家、四星级1136家、三星级2889家。如落户在吴江的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指导设计了苏州湾科技城工业互联网数智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张家港联合腾讯建设全国首个县级市工业云基地,帮助中小企业购买工业SaaS产品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实施精准扶持,缓解企业“缺资金,不愿转”压力。针对企业转型成本压力大、投入意愿弱等现状,苏州市优化财政、金融政策,靶向精准扶持。创新出台贷款贴息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以不高于基准利率的水平,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市、县(区)两级按照项目贷款额年利率不低于2%的比例给予贴息奖励。2021年,全市累计41家银行与383家企业签订智能制造专项贷款,授信总额248.6亿元,实际发放73.3亿元。

《财经》:我们知道,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苏州制造业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见长,这些企业在细分行业的国内市场均有重要位置。有人认为苏州缺少如华为、腾讯那样的大块头企业,您对此如何看?

吴庆文:企业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主力军。一直以来,我们致力打造更高质量的企业梯队,一方面抓好“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另一方面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培育大企业发展方面,刚才我也谈到了一些数字和做法,目前苏州拥有3家世界500强企业;26家上榜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恒力位居榜单首位。我们将通过“外引”加“内培”,支持更多龙头企业来苏州扎根、做大做强。

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苏州力抓的重点。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产品)398家,均居江苏省第一。

《财经》:“顶天立地”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兼顾,那苏州的“专精特新”又如何提升、发展,如何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知名的“隐形冠军”?

吴庆文:首先,大力支持研发创新。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国际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苏州制造”认证高端产品。

第二,促进链式融通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本地及行业龙头企业深化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共同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引导线上线下融合并举,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持续优化要素保障。强化财政税收扶持,定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工具箱,建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精准发放中长期技术研发贷款,推动与科创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效对接。

《财经》:调研中,我们切实感受到苏州的政府已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店小二”意识很强。在我们看来,苏州的营商环境不仅包括亲商、服务型政府等治理要素,也有很重的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色彩。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大环境对政府的治理水平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吴庆文:苏州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有亲商、安商、富商的传统,更注重专业化的服务。多年来,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对我们给予高度认可,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三,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我们致力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双向奔赴,努力实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环境,考验着产业的韧性、政府的定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苏州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中,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可持续、可信赖的“确定性”,强化法治保障,引导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姑苏区环绕古城的立体交通系统,彰显千年古城新的活力。摄影/张培

 

《财经》:你对未来苏州的产业布局如何看?

吴庆文:未来产业布局方面,苏州将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始终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大力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坚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一是稳固制造业头部优势。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领域,培育引进一批高水平“补链、强链、固链、延链”项目,提高苏州在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力和竞争力。支持产业链垂直整合、兼并重组,谋划发展一批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调、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创新集群。

二是深挖现代服务业增长潜力。围绕产业链全面优化服务,强化在研发设计、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做优做活楼宇经济、都市产业,促进服务业空间融合、质态提升、跨越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主动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等“头雁”企业,着力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

规模效应 内生动力

 

《财经》:你多次提到“产业创新集群”的概念,一方面,苏州已经发展出生机勃勃的前沿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在循着自己的路径向高端化、精益化发展。您认为产业创新集群的突破点在哪里?在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中,如何可以促进新兴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之间的融合协同发展?

吴庆文: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来自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不少领域形成集群化形态,具备一定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例如,新型显示领域集聚规上企业超过200家,拥有龙腾光电、维信诺、三星显示、友达光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面板、模组,再到整机、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光通信领域,苏州是全国重要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占据全国三分之一产出。生物医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营收和产值指标均处于国家第一方阵,2021年新增一类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占全国的17.9%。

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规模效应”没有“内生动力”的产业集群无法长期保持先进性。今年苏州“新年第一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目的就是以创新集群为抓手,带动知识和技术、产业融通,推动苏州的产业集群向更高形态转变。其发力关键,就在于为创新营造生态,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

一是抓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特点,锚定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优势细分领域(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抓光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五个细分领域),“一集群一计划”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目前,四大产业的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均已出台实施。

二是抓转型。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鼓励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龙头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走出厂门”输出服务。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展“入驻式”服务,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资源与传统中小企业深度对接,激发主动转型的内生动力。

三是抓创新。推动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创新型中小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比如盛虹集团获批创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制造业创新中心,着力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配套、商业化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落地,实现产业协同创新。

《财经》:我们看到,苏州非常关注应用型科技的转化和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基础创新能力非常关键。苏州在加强基础性创新方面有什么考虑?

吴庆文: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苏州的创新之路,正在从“跟跑”“并跑”的阶段,努力向“领跑”跨越。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突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需要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推动颠覆式技术创新与迭代式应用创新“多点开花”。我们正在加紧谋划、全面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是发力科教融合。我们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高校科研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名城名校紧密联动、汇聚合力。我们不断深化与知名院校的合作,与南京大学开展产业创新集群战略合作,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科研中心,不断激发科教融合的创新活力。

二是建强科创载体。我们将着力搭建一流平台,为创新提供最合适生长的空间。去年,科技部授予苏州三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分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都是与苏州的产业基础紧密相关的。我们将依托优势产业、聚焦前沿领域,加快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进一步加大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积极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大力支持“一区两中心”、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等平台建设,争取落地一批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载体,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工作基石。

三是突出人才强市。做好基础研究,高端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我们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连续14年举办国际精英创业周,依托姑苏领军人才计划,带动集聚了一大批院士团队、国家特聘专家落户。年初,市委还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我们将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行动,探索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和服务专班,“一人一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持续探索“揭榜挂帅”“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等新机制,深入推进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试点,赋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大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财经》:苏州已经进入了“投转创”阶段,即根据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化为创新驱动型。这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考虑到苏州行政级别的现实情况,如何用好苏州的区位优势,抓准苏州在应用创新上的积累,真正形成一套适合苏州的科技创新框架与能力?

吴庆文:苏州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很明确,一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二是支撑引领苏州产业发展。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为主方向,不断夯实创新企业、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生态等“四梁八柱”,强化集群式创新,持续壮大苏州科创综合实力。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左右。

一是全面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刚才也谈到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坚。瞄准生物医药、数字科技、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重点方向,聚焦“跟跑”型技术的受卡环节、“领跑”型技术的前沿领域,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发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作用,联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技术成果。

二是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实力。近年来,苏州紧紧围绕 “五基”领域,实施了17个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工业强基项目,在氮化镓功放芯片、高端数字示波器等多个产品领域填补国内空白。今年,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区域转化中心——长三角转化中心也落地苏州。我们将做大做强应用创新,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培育壮大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队伍培优工程,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大手拉小手”建设创新联合体,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苏州梯队”。

三是全面激发创新生态活力。目前,苏州高层次人才达到32万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总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均列江苏省第一。创新是具有“磁场效应”的,市场的感知会比我们更敏锐。政府担当的角色,应当是制度创新的规划师、主动服务的“店小二”。苏州将强化科技招商,组建专业化、市场化引智队伍,不惜千金买宝刀,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发挥好元禾创投、苏高新创投、苏州创新投资集团以及各类市场化的创投机构作用,做大做优天使、创投、股权等各类基金,打造产业资本中心,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财经》:但长期以来苏州的企业和产品聚焦在产业链中间环节,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企业并不多,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知名度是割裂的。近几年来一些代表性企业正在慢慢向终端靠拢,这种效果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有望凸显出来。您怎么看苏州产业链上下游,强链、补链式的融合发展?

吴庆文:产业一定会有分工,任何一个城市不可能做全所有的事,都要形成比较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苏州坚持抓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巩固制造业发展根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我们拥有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和505个工业小类,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我们在不同产业链不同层次均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如恒力、沙钢、盛虹三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协鑫、海格、波司登、科沃斯、好孩子等品牌入围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其中,恒力是典型的全产业链发展企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多元布局,在石化新材料、高端纺织等其涉及领域均占据重要地位;好孩子是全球儿童用品行业最大的供应商和品牌商,参与主导儿童乘用车辆多项国际标准制定;莱克电气2004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吸尘器研发制造商,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小家电行业的高端民族品牌之一。

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经贸演变等多重影响,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显现。苏州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要针对性进行强链补链,培育引进一批拥有产业链话语权的优质企业。我理解,既要有全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也需要产业链某些特定环节中的“隐形冠军”。最终目的,是提高“苏州制造”的控制力、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竞争力。

加快培育“链主型”龙头企业。对外,围绕产业链“堵点”“痛点”开展精准招商,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产业链主导力的战略性技术产品。对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本地优势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方向,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产品竞争、市场开拓、渠道布局等优势。近年来,我市已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如华兴源创收购欧立通、雷允上收购誉隆亚、恩都法汽车收购东南电器等。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引导企业专注创新和质量提升,不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每年引导1000家企业开展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活动,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快培育“苏州制造”品牌影响力。弘扬“苏工”“苏作”蕴含的工匠精神,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链条,加快高端品牌建设,不断完善“苏州制造”品牌企业培育库。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标准,深化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持续提高“苏州制造”的美誉度和品牌力。

兼收并蓄 包容共赢

 

《财经》:最近苏州正在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作为一个行政市,苏州有四个县级市,即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这也造就了苏州特有的县域经济。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苏州的重点产业,例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在各区县几乎都有布局,如何形成差异化竞和或错位发展,形成协同优势?

吴庆文:县域经济为苏州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推动苏州形成“组团集聚型”的城市形态,淬炼了“三大法宝”等精神财富。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促进苏州城市焕新、形成“握指成拳”的整体合力,我们正在着力加强市域统筹,突出“一体化融合”,加快构建以六个区为一个大组团、四个县级市为副中心的“1+4”新格局。

首先是规划协同。市级层面我们建立了以市规划委员会为平台的重大规划协同机制,强化对各板块重大事项的分级审议、分类管控,推动优化全域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今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谋划推进了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科创圈带”连接昆山、工业园区、吴中、吴江、虎丘、相城六地,目的就是要“串珠成链”,推进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

其次是产业协同。各县(市)、区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都需要在市级政策框架体系内细化制定。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各板块比较优势,共同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年初成立了苏州市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导小组,着眼整体谋划,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挖掘各县(市)、区优势潜力,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深度开展大市范围内重点产业链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例如,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中,苏州工业园区聚焦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苏州高新区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药,吴中区聚焦检测服务、中医药等。不同板块都在布局生物医药,但会根据原有发展基础、特色优势,各有侧重。

另外就是管理协同。我们注重将好的政策、好的机制及时复制推广,让红利最大化共享。比如,在获批苏州自贸片区的基础上,探索在各地建立联动创新发展区,同步实施改革创新成果。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园区共建,即加快输出“园区经验”,发挥产业“溢出效应”,打破区域联动发展壁垒。近年来,我们推动工业园区与相城区、吴中区,共建苏相合作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通过创新合作路径、共享资源要素,促进产业协同、利益共享。
 
2022年8月19日,苏州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气智能车间。摄影/杨炎橙
  

《财经》:看来苏州在市域规划、产业、管理方面已有具体的思路和措施。苏州从开始就善于借势上海等地的资源要素及体制机制,目前提出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在市域统筹基础上,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及与上海的互动获得实质性突破,继而推进产业创新集群的整体调整与重点突围?

吴庆文:长三角一体化是苏州的最大发展机遇,我们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积极践行者、有力推动者。多年来,苏州积极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与周边城市深度融合、协同并进,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最近发布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也把苏州市区定位为三个“综合性全球城市”之一。着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对接服务上海,加快推进上海苏州同城化建设,推动要素畅通、资源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身比较优势,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苏州力量。

首先是强化战略链接,提升城市格局。我们希望在加强市域统筹的基础上,向东南西北纵深拓展战略空间。东向接轨服务上海,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两项重大战略为引领,进一步复制推广上海先进经验,用好进博会等国际化平台,推动更多高端资源要素融通集聚。西向是积极参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深化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发展能级。南向是依托G60科创走廊,加强与杭州、嘉兴、湖州多地联动。北向主要是省内,深化南北挂钩、跨江融合,提升苏宿等共建园区建设水平,拓展发展腹地。

第二,强化交通链接,提升枢纽功能。苏州位于沪宁线、通苏嘉甬十字交会点,随着国家高铁网建设加速,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我们的目标是,与上海共建国际性枢纽集群。一方面,我们将加快构建上海苏州一小时紧密通勤圈。目前,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已经全线运行,通苏嘉甬铁路将于今年开工,苏州轨交S1线、10号线也将分别与上海轨交11号线、17号线实现对接。另外一个重点是,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群联动发展。苏州港太仓港区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过700万标箱,位居全国第八,实现了沪太通关一体化,今年上半年还设立了上海港本地空箱分中心。我们将持续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以太仓港为重点深化苏州港一体化运营,加快打造枢纽型港口。

第三,强化创新链接,提升产业位势。苏州的产业发展与上海融合度很深,也是两地历来合作中笔墨最多的部分。“十四五”期间,上海正在深化“五个中心”建设,以发展“五型经济”为主攻方向。苏州要主动对接上海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以建设产业创新集群为抓手,主动寻求更多产业协同发展机遇。近年来,已有上海交通大学苏州智研院等一批创新载体落户,我们将支持这些平台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载体合作共享,共建一批产业联动创新共同体。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是两地共同发力的重点。例如,苏州目前正在协同上海等地率先启动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互联互通应用测试。我们将支持两地龙头企业成立数字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数字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产业创新集群。

《财经》:期待这种多方位互动获得实质性更高层次的突破。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苏州走的是一条包容共赢发展之路,一方面兼容并蓄,吸收先进经验,一方面又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持着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包容来自底蕴,您如何理解文化因素在苏州发展路径中的作用? 

吴庆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长期以来,苏州着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起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泰伯奔吴把周朝的中原文化带到吴地,之后,伴随东晋南渡、宋室南迁,吴文化与北方文化相互交融,不断丰富演化,又塑造了江南文化。得益于经济富足、文化浸润,苏州自古就形成了“耕读、诗礼、至德、内敛”的特质,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当时苏州万商云集,被誉为天下四聚。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苏州人民又培育塑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是推动苏州一路创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砥砺初心使命的精神富矿,其本质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力量。

时至今日,以江南文化和吴文化为基底,融合苏州“三大法宝”、苏州城市精神,共同构成了“苏州文化”。我们将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承继苏州文化之精髓,包容并蓄,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延续匠心、追求卓越,在夯实苏州实体经济基础之上,推动“苏州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自信自强,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张燕冬为《财经》杂志执行主编、王延春为《财经》杂志副主编、袁雪为《财经智库》研究员;编辑:王延春)




责编 | 肖振宇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WSO疯传《投行面试题库》!高盛、BoA、Evercore等200+最新题目曝光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金融机构责无旁贷独家专访——希捷科技孙丹:数据就是竞争力11月必看!《海贼王》新系列、《黑豹2》独家中文字幕上线墨尔本,还有年度最好港片《饭戏攻心》上映!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 《财经》社评20张《国家地理》独家珍贵老照片,带你回顾女王的一生新华网:2022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发挥头雁效应,五大行齐发公告支持实体经济独家专访奥克兰新市长:未来市长可能是华人!推荐全文 | 赛迪: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罕见!中农工建交五大行齐发公告:高效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建议打败了腾讯的茅台主动扛起实体经济的大旗独家专访 | 0传统销售经验的好望水,如何做到线下终端同比增长100%?独家专访|鄂尔多斯的品牌年轻化启示:赶潮流不如先看清自己集体采访|潘功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度提升险资投资实体经济超10万亿,今年这些GP拿了险资的钱攀岩圣地Bugaboo苏宁易购及供销总社均否认“供销社收购苏宁股权”传闻 | 《财经》独家早报 | 一图速览党的二十大报告;六大行齐发声:支持实体经济;德企集体抵制对华“脱钩”;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独家专访合鲸资本创始合伙人霍中彦:在当下时代,到处“扫射”投资是很危险的什么才是“实体经济”?喜迎二十大!七家机构展望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畅游法国(10)-水中的圣山兜来兜去捡家具,---美帝低端生活(六)独家专访(上):下届唐人街区长候选人安布里亚:华人为什么要投票报告关键词:实体经济 | 二十大经济强音第2期双循环、制度型开放、实体经济,余淼杰解读二十大报告中的经济关键词重磅!六大行齐发公告:加快金融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二十大代表访谈 | 朱敏:深入研究产业发展重大问题,脚踏实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回源实体经济,新格局如何重塑?|《财经》封面我喜欢的一些我认为有诗意的诗早财经丨一图速览党的二十大报告;六大行齐发声:加快金融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刷屏,120余条增持回购公告;支付宝能给微信好友转账了​独家专访潘建伟:导师获奖实至名归,中国量子研究居于世界第一方阵中国特色元宇宙是虚实共生的两仪世界,注重赋能实体经济、能效比和元力 | 甲子光年智库如果有人现在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是邓右栽污到伟大领袖头上去的! 别感到奇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