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的5个有效方法,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来访者阿敦 | 作者
Lilith | 编辑
Pexels | 图源
作家席慕容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
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
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
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
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
所有的桎梏。
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
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
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在人生的某段路途中,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从竞争和比较中,一次次确认自己的定位。
然后在追逐的过程中,逐渐被焦虑统摄,最终失去了自我。
今天的来访者阿敦,也曾堕入焦虑的深渊,最终影响了学业和生活。
所幸,她在心理咨询中挖掘到了这份“对比和焦虑”背后的原因,深深地改变了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从小学到高中,我在班上一直是没人注意的边缘角色。我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过得很开心。
学习上也一样非常乐观,没有任何考试压力。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
刚进入高中时,我的成绩其实在班级排名只属于中后段,那时除了作业之外,所有的心思都花在玩耍上。
后来,一次意外骨折,开启了我的逆袭人生。
因为耽误一了个月,回到教室后的我,感到了自己与同学们的差距,于是开始玩了命的学习。
之后每次考试成绩排名都有提高,最后稳定在班级前十。
最高光时,高考前的最后四次模拟考试中,有三次是班级第一,甚至到了年级一百。
要知道,当时整个年级有1500名同学。
一开始,看到成绩提高,我很开心,感觉付出有了收获。
可随着同学和老师的赞美和追捧越来越频繁,我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开始担心:
自己不能保持这个成绩;
临近高考,如果失常怎么办?
焦虑之下,我越来越难以专心复习,状态越来越差。
到后来,甚至对考试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开始害怕考试。
我尝试通过跑步来缓解这种焦虑心态。
可只要一停下脚步,回到日常生活之中,注意力又会被焦虑和恐惧统摄了。
我还记得高考之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在理综考试时,因为几道题不会做,我连续跳过好几道题,心里面也开始慌张,感觉这次考不好了。
接着,便是焦虑,坐立难安,冒着冷汗,做不了题。
最后,我只能向监考老师申请中止了考试。
走出考场后,我四肢无力,和班主任交谈了一会儿,耽误半小时之后,调整心态又回到了考场,强撑着把题做完了。
最后我的成绩跌倒了班级十几名,在其他同学看来可能还算不错,班主任也拿我去调侃同学:
比你们少花半小时,最后还比你们考的高。
可在这之后,我更加不自信了,开始自我怀疑,觉得之前考得好只是运气。
我开始强烈担心高考发挥会失常。
可当我越担心、越焦虑,我就越害怕,不敢去面对。
迫于紧张的复习,我没有停下来总结和反思。最终,硬着头皮度过了高考,还好,结局不算太差。
本来以为上大学就会好,可事实证明,那不是过去式。
那种焦虑、不安、失控的感觉,开始在我心里播种、疯涨,逐步成为了一种日常。
本来想着上了大学,除了学习之外,会有更大的舞台展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然而,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完全适应不了。
首先是竞选班长不成。
后来加入其他社团,刚开始,我很多东西都不会做,也缺乏能力去组织策划活动,在一些事情面前举步维艰。但反观周围的同学,对于这些事好像都手到擒来。
这时,高三那种逼仄、恐慌的焦虑感,再次席卷而来。
我因为同学们的出彩而焦虑,也会因为自己的不够优秀而焦虑。
这让我无法专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
到后来,它甚至成为我唯一关注的问题,越是抗争,就越难以摆脱,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我处在抓狂的边缘时,有要好的同学推荐我加入学校心理协会。
慢慢地,我对心理学产生了一些兴趣,也了解到心理咨询会是一种解决困扰的有效方法。
于是,我开始走进了心理咨询室的门。
坦白说,我刚刚预约完心理咨询,就已经感到了焦虑。
焦虑心理咨询本身,焦虑不能正常地面对心理咨询师,焦虑我可能真的患了心理疾病。
但从一开始,咨询师的所言所行,就让我慢慢放下了心来。
他先是向我保证咨询过程的所有东西都会保密。
“所有交流内容都是保密的,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你的同学家人等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
“你可以说出所有心里话,你在这里是安全的。”
他的开场温柔而坦诚,让我渐渐放下了心理防备。
而当我和他诉说所有的事,与我那几乎难以启齿的焦虑感后,咨询师并没有站在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分析,没有把我当成病人,甚至没有直接告诉我解决办法。
而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带我玩游戏,并引导着,让我自己说出了原因。
他先是让我环视一下四周,说出房间里面有哪些红色的东西,我非常仔细地把房间里几乎所有的红色都指出来了。
接着,他让我闭上眼睛,说出房间里面有哪些绿色的东西,我在脑海里努力地回忆,但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后来他向我解释,我刚开始的注意力全都在红色的事物上,越是注意红色就越容易忽略绿色。
红色,是别人的优点;而绿色,是自己的优点。
在关注别人的优点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优点,而当你专注于自己的绿色时,也就不那么注意别人的红色了。
这游戏让我一下子顿悟了,也找到了焦虑的原因。
在随后的咨询中,他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
他看出了我的不自信,以及我对于未知的恐惧。告诉我一些人生哲学,让我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
以及我们面对未知的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在这之后,我不再过度关注别人的优点,可以学习借鉴这种优点,但是没有必要为此忽略自己的优点,并因此贬低自己。
我一直记得咨询师说的:
“羡慕,是看到别人过得好,你心里面希望和他一样好;嫉妒,是看到别人过得好,就感觉自己过得不好。”
“而恨,则是希望别人过得不好。”
“这三种不同态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如果对自己很自信,感觉自己过得很好,就不会去羡慕或是嫉妒他人。”
除此之外,她还帮我更深地了解幸福和自由:
“幸福有两个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内部因素是他的思想,而内部因素是幸福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记得有一次,当我和咨询师说到:“别人夸我,总让我觉得不自在。”
他反问:“如果是你独处时,欣赏自己的优点让你感到舒服还是不舒服?”
“如果不舒服,是为什么呢?担心自己跌下神坛、变得傲慢、与别人产生隔阂,还是其他原因呢?”
我仔细想了一下,是压力。
几乎条件反射般,我将自己的价值感投射于成绩与排名,只能通过与他人对比来实现。
而我对此,并不舒服。
现在,我开始试着关注自己。
做任何事,只是想着这是我想要的吗,我喜欢吗,我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吗?
如果答案为“是”,我可以比任何人都卷,但只为了自己。
如果答案为“否”,即便我的选择被他人视为非主流、躺平、不够积极,我也无所谓。
因为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心理咨询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后来,我们的咨询重点,落在了“如何有效应对焦虑”。
咨询师告诉我:“走出焦虑的关键,是完全接受它,保持原状。”
在这里,我也想分享给也许被焦虑困扰、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的你们。
第一步,接受焦虑。
每当它出现,不要第一时间抗拒,而是同意、欢迎它,也许说一句“你好”。试着用接受来替换你的拒绝、愤怒和讨厌。
因为抵抗,只会延长它带来的痛苦,从而影响我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
而接受,可以让焦虑顺其自然地流逝。
第二步,监视焦虑。
将自己和焦虑这个体验分离开来,客观地审视它。
比如从0到100给它打分,看它是如何起伏的。带着自我观察来看它,观察焦虑的顶峰和低谷。观察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动。
像一个不会过度关心的旁观者,将基本的自我与焦虑分离开来。
请记住,你只是处于焦虑状态,而非焦虑本身。
第三步,带着焦虑行动。
像根本不焦虑那样行动,正常工作,必要时放慢速度,但是一定要继续。
调整好呼吸频率,放松、深深地呼吸,然后正常行动。
第四步,重复以上这些步骤,直到焦虑降低到一个合适位置。
第五步,保持期待。
只要我们活着,就必定会存在不同阶段的烦恼和焦虑。没有人是全能的、无坚不摧的。
因此,大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焦虑,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接受它。
最后,我想聊聊心理咨询对我对我而言的意义:
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沉淀,从而认清心理问题背后的本质。
当然,也有很多其它可以调解情绪、解决困扰的方法。
但心理咨询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咨询师是专业的,他们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拥有合适的咨询技巧方法以及丰富的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
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更专业、准确、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我们的问题。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剥洋葱”。
心理咨询像剥洋葱一样,为我层层拆解焦虑发生、发展的内核,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战胜焦虑的工具。
这一趟心灵之旅,让我终生受益。
希望有一天,有需要的你,也可以踏上这段旅程。
- The End -
身体受了伤,我们会去消毒、上药、包扎、谨慎护理。而心灵,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因为它更为隐秘,放任不管,伤口更难愈合。
如果你也有尚未处理好的创伤、焦虑和抑郁,那么,相比于熬着,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可能是更好的办法。
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下面这位正统心理学专业出身、经验丰富的咨询师↓
从朋朋
从朋朋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10年,服务时长超过3108个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从老师擅长以人本主义取向、表达性艺术治疗、萨提亚疗法、催眠治疗等帮助来访者解决童年创伤、原生家庭、焦虑抑郁、孤独迷茫等议题。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可以扫码和从老师聊聊。为了鼓励求助意愿,从老师特地开通6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00元。
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