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此前在某985高校硕士在读期间,曾经有top2的博士来我院面试,因其博士期间科研产出较少,最终面试失败。相反,虽然博士期间就读普通甚至排名还不如我校的985博士,凭借在读期间出色的科研成果,成功拿到我院的讲师教职。还有一位毕业于top3的博士,她在读博期间超额完成小论文成果,然而,入职我院后,不仅未在第三年拿到副教授,而且五年多过去了,科研成果几乎为零,与聘期考核要求相差甚远,内心焦虑,患上抑郁症,头发也大把大把地掉。要想在科研圈立得一席之地,仅仅靠学历或者学校是不够的,学历只是敲门砖而已,真正的核心在于科研能力。换言之,要能在有限期内发表几篇规定的论文。一般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延期几年才勉强完成小论文的毕业要求;另一方面,进入高校但也难逃“非升即走”的困窘。倘若将科研比喻一个门槛的话,它能够筛选掉大多数的曾经或正在意向科研的人。要想成为合格的科研人需要有写论文的硬本领,除了这一核心面,还有申请国家或省部级社科基金,以及一定水平的教学与行政能力。而发表小论文不仅对副高或正高来说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刚入职的讲师,他们在读博期间就已经经历过发论文的痛苦了,单单是聘期内的小论文就足以让他们焦头烂额。
热爱之下负向循环在科研中指一种悖反现象:即便是基于热爱或者兴趣来追逐朝圣的科研之路,但是仍然没有打通科研的“任督二脉”,反向消磨甚至丧失了热爱,而热爱持续冷却,导致科研动力进一步下降,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
曾经有一个辩题,到底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就个人而言,倾向于后者。作为具有情感需求的人,我只有把基本的事情“干”好了,获得了一种自我认同感,也就是能够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得到一种包括信心或认可的正向反馈。定期的反馈不断加码自身科研的前进动力,量变跃升为质变,形成“爱”一行,类似与恋爱中的“日久生情”。热爱是支撑科研必不可少的动力,倘若常年没有产出,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消弭科研激情、兴趣,进而放弃难以得到过程性认可的科研活动。然而,当下部分学生读博更多地是为了拿一份学历文凭,热爱就成了一种虚无的“奢侈”。就现有的准博士或博士群体而言,他们真的因为热爱而科研还是生存性科研呢?在科研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热爱还是被现实“骨感”消弭或劝退了呢?这份热爱足够支撑到完成每个阶段的科研考核任务么?当走到“伪热爱”与“低产出”恶性循环的地步,那么博士尤其是还肩负养家糊口的非编博士们,可能离逃离“非升即走”的科研圈也就不远了。
博士毕业之所以想逃离科研圈,还有一个原因是基于稳定工作的选择。高学历对应高校教职式的传统就业模式在当代青年博士中已然没有那么吃香,一方面,现在高校尤其是名校“僧多粥少”,未必能占到一个好的“坑位”,即便是进入了高校,也面临非编不稳定的风险,到手的工资也可能与预期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此外,能否经过几年的科研努力顺利拿到编制还犹未可知。
另一方面,他们更加倾向于有编制保底的工作,譬如公办中小学、选调生与公务员等,一旦入职基本上可保终身俸禄。加上部分县城大力引进博士人才,不仅直接给编制,而且还有充足的安家费、人才公寓与补贴等待遇,相对“非升即走”的科研高校来说,可能更加具有吸引力。
【经管之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
▲
更多教育、管理、社会热文每天准时送达
我们不见不散
985博士嫁给程序员老公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还没看够?别犹豫了!
更多经济热文、行业动态、社会趣闻
赶紧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