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罪感的管教方法,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绘本《小伤疤》文/[法]夏洛特·蒙德利克
前几天,在超市,遇到一位奶奶在游乐区使劲拽孙女离开。
而小女孩一只手紧紧抓住那个机器。
“走,我们玩其他的去!这个10块钱才玩5分钟。”奶奶开始劝孙女。
但是她还是不肯。
奶奶这时着急起来,说:“你每天出来都要花钱,今天早上你就花了二十了,你爸妈上班辛苦挣钱养你不容易啊!你咋就不懂事呢!”
这就是大人的撒手锏,跟孩子讲一讲这些道理。
如果你还不肯松手听话。
那就继续跟你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饭吃不饱,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
如今你有这样的生活,要知足了,还玩玩玩,能吃饱穿暖就是福了。
于是,很多孩子“懂事”地放弃了。
然后变得听话起来。
因为大人的这番话,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坚持,觉得是不是自己不懂事,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好生活,为什么对父母不懂感恩,还总是惹麻烦。
是不是自己不懂事,总是不听话?
可是这样引发孩子负罪感的管教方法,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童年被父母灌输的那些负罪感,会一直困扰孩子。
哪怕他成年了,也还是逃不开这种感觉。
朋友说,看电视让他这么多年一直有一种困扰。
他小时候只要看电视,不管在哪看,都会被妈妈抓住,然后进行“审判”式的讲道理教育。
看电视浪费学习的时间,看电视浪费家里的电,看电视是懒惰的人才做的事。
他想不明白家里为什么会买电视。
也许是周边的人家都买了,父母觉得不买不行。
刚开始他还会跟妈妈争执,后来拗不过,也学聪明了,于是去同学家看,去邻居家看,趁妈妈不在偷偷看。
但他发现自己只要一看电视就提心吊胆,觉得自己像是在做坏事。
哪怕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且妈妈也不在身边。
可每次看电视还是会有这种感觉,耳边会响起妈妈那叫唤的声音。
内心竟会有一种罪恶感,感觉很不舒服。
所以他说自己不敢看电视。
还有一种哭穷教育,是很多父母经常使用的。
比如常常会跟孩子说:“我们已经为你付出这么多,我们这么努力地打拼,你还不努力,你觉得对得起我们吗?”
他们觉得这样能激发孩子的斗志,变得勤奋起来。
甚至将自己人生中那些悲惨的故事串联起来,让孩子明白家里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的确,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是跟孩子讲自己过去努力的故事,其实是很好的谈心。
孩子会有自己的理解。
但是不要带着目的,不要想着用这些故事来让孩子“回报”自己或者让孩子来改变他自己。
更不要期待用这样的方式来迫使孩子听话。
我觉得反而应该告诉孩子,在哪个时代或者那个时间。
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吃了苦,但也有快乐和幸福。
你们这个时代,也会有你们的悲和喜,苦与累,你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
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来跟孩子哭穷诉苦,以求孩子上进,变得懂事。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
所以在童年时形成的那些观念,哪怕是那些错误的观念或者解读,也会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比如“你不被爱、你不值得拥有”的信念,一旦种下去,想要拔除可就难了。
面对孩子,还是有很多大人会说:“为什么你不懂得体谅家里的情况,喜欢乱花钱,这么不懂事!”
如果孩子五六岁的时候,说要买一个玩具,却被你莫名其妙发脾气臭骂,甚至打一顿拖回家。
在气恼之余,肯定不会跟孩子说明原委。
也许你是觉得家里玩具多了,没必要给孩子买。
或者真的觉得家里经济拮据,不能乱花钱。
或者仅仅是当时脾气不好,被孩子惹火了。
可孩子不会这么想。
他也许会觉得,我是不是真的不值得拥有这个玩具?妈妈不爱我了。
其实这个事我们很早以前就谈论过。
有妈妈说孩子的确是无理取闹,其实家里有很多同款玩具,那不给他买,会不会让孩子心理有伤害?
首先,一次行为不会让孩子有心理上的伤害。
而跟整个教养方式有关。
如果你懂得照顾孩子的需求,也能满足他的合理需求。
那这样的拒绝,只要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理由就好。
比如最近小小鱼总是会在小区旁边的超市外看玻璃橱窗。
因为他一直想要里面的一只机器恐龙。
但是前段时间我们刚刚添了玩具,而且他的恐龙玩具的确很多了。
所以我跟他说:暂时不能买了,因为你前段时间刚刚买过,家里还有很多。
他也没有继续闹,因为他知道闹也不会得到。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我没有敷衍他,因为我答应他的,或者合理的需求,我都会满足他。
其实我心里记得这只恐龙,说不定在下次他生日或者哪一个重要时刻,就会摆在他的面前。
面对孩子提出的那些需求。
我们不要找理由来搪塞孩子,比如说孩子小,不能用,或者你已经有了,不需要了。
而应该让孩子明白,你的合理需求,我们看得见。
而且,会满足你。
但是不合理的需求,我们不会满足你。
比如小小鱼问我为什么不能一直看动画片。
我告诉他说:“全世界的动画片加起来,可以让你不吃不喝不停歇,看到我这么大还看不完,你得学着来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这句话会不会引起他的负罪感?
我觉得不会,因为我没有指责他,只是跟他阐释事实,由他自己去思考判断。
父母一定要努力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值得被爱,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
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跟父母的梦想和期待可以没有关系。
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哪怕我过的并不好,也不怪你。
当然,有时我们也会跟小小鱼开玩笑。
将来我们老了,你会不会好好照顾我们呀。
他有一次说,会把我们送到最好的养老院去。
还真是好孩子。
可我内心还是常常告诉自己:不要跟孩子讲那些将来要报答我们之类的话。
因为这些话,孩子理解的跟我们说的并不一样。
生养了孩子,然后好好养育他。
能同行一路,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
在养大孩子的路上,我们可以自私一点,该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好一点,不要拿“付出感”和“牺牲感”来折磨彼此。
如果付出了,那就真心付出,不求回报。
如果牺牲了,那就心甘情愿。
否则,只会痛苦。
同时,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可以让他做家务,觉得他也为这个家付出了,他也是这个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
这个家里所有的东西,他都值得拥有,不需要有愧疚。
我们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丰盈、温暖的话。
将来他们会幸福的。
而孩子能够幸福,不就是我们最大的初心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尽信息。咨询2023年出国留学申请,请联系:010-88334273/15801453072(可加微信)
往期精彩回顾
十年专注美高申请,助千名学子实现梦想
官方网站:www.plinton.cn
官方微信:US-Highschools
咨询电话:010-88334273 15801453072
专家微信:15801453072
专家博客:普林顿教育-刘老师
官方微博:普林顿国际教育_PLINTON
中国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A座827
关注“美国高中联盟” 获取更多顶尖美国高中信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