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村里的发明,任何科幻片都会感到惭愧......
从各种意义上说,精神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任何人都不敢说将大脑开发到了极致。
越是没有被现实中的条条框框所影响,创造力就越会自然生长,从而展现出最直观的设计理念。
保证思路上的灵活转变,就可以参悟出发明创造的关键,民间科幻大师们都是这么干的。
前后都是单摇臂,抛弃一切无意义功能,结合汽车与自行车的优点,全场景适用
当人们还停留在对时尚风潮的追逐中时,真正的高人早已对生活展开了更深度的解构。
永远以实用为基准,将想象力集中于功能性本身,他们重新为工具找回存在的意义,同时又从中表达出特有的浪漫主义。
产品要跟着需求走,汽车不一定非得代步,只需稍加改动,也可以当墙用,连买门的钱都省了。
真正能做到打开车门就回家的产品
想进入这种语境,先得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别管技术还是艺术,本质上都为生活服务。
民间智慧向来直白,也许是早就明白突破规则才有可能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脑海中闪现的灵感也就有机会落到实处。
虽然远离城市,人在山水间,但他们搞出的很多东西都能直接放进科幻电影里。
这些开发者从不会被概念禁锢,经过长久钻研,已经掌握了某种返璞归真的具体实践路径。
只从观感上来说,每个作品都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一直有人尊称他们为后现代美学大师,启发着无数搞创作的后来者。
“有幸见过《黑衣人》里威尔史密斯的同款车,不过咱的更环保,0排放”
开放的思维模式营造出无限可能性,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过分依赖常识只会影响发挥。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没法预测马路上向你走过来的会是个什么东西,可能是辆车,也可能是艘船。
真陆地巡洋舰
有位朋友曾表示,他从中发现了一些社会运行的规律,比如优秀的传统总会被继承,只是时代在进步,脑筋不能太僵硬。
“过去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食,今天它一样能拉着你去趟菜市场,诸葛亮肯定想不到,现在这个东西是全电动的了。”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明要贴近生活,讲究个人人平等,有皇家礼炮,那就得有农家礼炮。
真诚的祝福必须纯手工打造,喜事不怕多,放多少响都是心意,只为祝愿朋友们从此走上康庄大道。
这就像是同时拿捏了实用与浪漫,在效率与美学之间找到平衡,又发展出了足够多的进化路线。
尽管有时已经很难界定那些产品应该归类于什么领域,但可以肯定老乡们在机械化方面的造诣可不是说说而已。
传说有些真正的高手,早就攻克了机器人的技术难关。
根据媒体十几年前的报道,当时这款机器人能点烟能倒水,过年串门能拜年,路上还能帮着放两挂鞭炮。
没人知道这些大师的开发上限在哪,他们的创作源泉似乎永远不会枯竭。
汽车飞机都算是常规操作,要不是原材料不太好找,宇宙飞船估计也能造出来。
极限废土风
作品个个都是心血的结晶,创作者不自主在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语言,思想不再死板,道路就越走越宽。
也只有把对生活的期望转化为创造力,才能打造出这种等级的梦幻单品了。
他们说过日子要踏实,也要有滋味,物尽其用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花小钱办大事是首要原则。
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加持下,物体之间排列组合的秘密被揭露,每位创作者都在向世界阐述自己的生活哲学。
棉被跟棉袄之间只有一字之差,差距不大,绝对保暖
你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科技进步的根本原因,有人注重审美的展现,也有人主要从实用性上挖掘,基本开启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就像陕西宝鸡的辛大爷曾独自发明31件实用狠货,只靠自己就搞定了全套智能家居。
他曾对媒体表示自己的发明最初是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当时父亲因病瘫痪,连翻身都很困难,市面上又没有可用的保健床。
之后图纸他自己设计,材料自己搞定,2006年辛大爷成功做出了需要的产品,并且获得国家实用技术专利。
像这种专利辛大爷一共有5项
“躺在床上用遥控器操作,左右床板都能缓慢向上抬起90度,病人自己就能实现左右翻身。”
“床头设置了排气扇,同时遥控器有控制窗户和窗帘的功能,与排风扇配合使用,可以快速清除一些异味,还能直接给阳台上的花浇水。”
大爷怕冬天水凉,还给老伴发明了自动洗菜机
可以说照顾生活不便的老人是这些民间工程师走上发明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者说很多人都在发明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依托,而那些看似魔幻的产物,也都是某种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着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事实上很难说有多少孤寡老人独自面对着类似的难关,他们没有子女也没有伴侣,甚至没人照顾。
好在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人们对这些情况的关注,有些朋友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
我们期盼有更多孤寡老人得到关注,从而改变一些自己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动。
当个体的善意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改变苦难的巨大能量,这也是人类能够将梦想照进现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发明不比科幻片精彩多了!
同意的点【在看】集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