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起眼的发明,改变了一群人的一生?
生活,也许就是在不起眼的时候发生了巨变。约一百年前,加拿大人班廷和助手贝斯特首次提取胰岛素,不仅使这一困扰了人们超过数千年的疾病迎来转机,更让全球范围内的无数患者得到了生命上的延续。
如今再提到胰岛素,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这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甚至以为正常人是不会接触到的。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急诊科医生》里就有这么一个片段: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急诊患者和一位没有糖尿病的患者正在输液,家属却突然发现,糖尿病患者被输入了葡萄糖,另一位却被输入了胰岛素,他们急忙去问大夫,是不是把两个人的药搞错了?
实际上,在无法获得营养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需要输入葡萄糖获取营养;同时,一些药物需要在葡萄糖溶液里进行配比,也要加入胰岛素进行兑注。对于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虽然胰岛素彻底改变了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但如何科学了解和正确使用胰岛素仍然存在一定误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是遗漏注射胰岛素,就包括忘记了自己是否注射,忘记注射的时间,忘记注射的剂量,还有主观上故意不注射胰岛素的情况,这些广泛存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遗漏注射现象,正逐渐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隐形壁垒”。
糖友的灵魂三问:我打针了吗?
什么时候?打对了吗?
常人也许很难理解,忘记按时注射一针胰岛素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出差在外的上班族会因为不方便去洗手间注射或者简简单单的一通电话,就会错过餐前15-30分钟的通常标准注射时间,更不用提刚刚注射完胰岛素,又临时接到开会或需要外出的通知,根本没法正常用餐,补糖,进而引发低血糖的情况;甚至有患者为了防止漏打,想出了每打一针就在肚子上画一个圈的“笨办法”;而老年人的遗漏注射则更加常见,一次走神,一个疏忽,就完全有可能把胰岛素忘在脑后。
可以说,每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都曾经问过自己:我打针了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一个月内,至少有一天没有按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约占整个调查比例的三分之一。同时纪立农教授也提到,因为患者注射技术不规范,没有关注注射部位的轮换,约有50%的患者存在皮下脂肪增生的情况,这也会导致注射的胰岛素无法完全起效,从而影响整体的血糖水平。
对于“糖友们”来说,每天问自己最多的话也许就是:我打针了吗?什么时候?打对了吗?有时候人们会想起来,有时候死活也记不起来。如果老年患者遇到这种情况,考虑到低血糖的危险性,医生普遍建议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先不打这一针,同时也记录下来,作为分析血糖控制不稳定原因的参考。
纪立农教授说:“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一次不打胰岛素会有比较高的风险,但是对于2型来说,他们监测血糖的次数偏少,一两次忘记也许身体的反应不大,但血糖水平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出现一定偏差,影响整体的治疗节奏。”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时注射胰岛素是件麻烦但必须的事情,只要能保证相对稳定的治疗节奏,他们也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方式。
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不是定下一个注射单位,一辈子就按照这一个数值注射下去。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都需要动态调整,并根据个体的血糖水平,升高或降低注射的剂量,或者更换治疗方案。
在纪立农教授看来,这种调整应该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由于通勤、请假、挂号、问诊、拿药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即便每周去一趟医院就医,对于患者来说仍然是一种不小的负担。纪立农教授以自己所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为例,虽然门诊开放时间已经从周末的两个半天全部延长至全天,可门诊量已经接近平日的80%,像年岁稍大的患者通常都有家人陪同,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在医院花上半天时间。如果再因为遗漏注射导致医生的判断出现偏差,那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遗漏注射,一道隔在患者与医生
之间的隐形屏障
绝对理想的情况下,糖尿病应该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然而在现实中,医生、患者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存在大大小小的理解偏差和误区。在这种前提下,尽可能规避遗漏注射胰岛素带来的风险,就需要越来越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临床上,纪立农教授就提到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现象。医生往往要求患者记录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以便监测血糖水平,却很少询问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再考虑到患者住院时的血糖控制水平往往比在家时更高,纪立农教授发现:“许多患者习惯把糖尿病的治疗场景局限在医院。住院的时候,医生给好了剂量,护士定点送药,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患者只需要配合就行了,但是一回家,没有医生护士,他自己就感觉到束手无策了。”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纪立农教授向我们演示了他们科室正在试行的一个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的实验。通过让患者记录每天的血糖水平,并与目标血糖控制水平进行对比,纪教授可以在手机上给出升高、维持或降低胰岛素剂量的建议,同时出于安全和防止错误操作的考虑,在血糖水平接近控制目标时最多只能上调整两个单位,否则会促发系统锁定。演示一遍下来,调整三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只花了不到十分钟,这在医院里几乎连一个病人的时间都不够。
在智能化科技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智能化医疗不仅可以解决患者到医院的时空条件限制,也能让医生看到直观的血糖、用药等数据,从而让糖尿病的治疗场景不再只停留于医院,而是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家起步较早的数字化医疗健康平台,智云健康科技集团副总裁、总经理左颖晖告诉我们:“近几年,用户对数字化医疗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疫情后很多患者开始了解、尝试和使用数字化医疗健康平台去帮助监测自己的健康水平,并且深度参与到数字化医疗健康的生态中,包括线上咨询,线下买药,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些用户中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群体。虽然他们进入到数字化医疗健康平台的时间较晚,但他们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
随着智能化医疗健康管理的接受门槛变低,生态的不断打通,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改变自己对慢性病的认知。左颖晖专门提到,app端是有效解决一个患者在自我管理场景中缺少专业医疗资源,缺少辅助治疗的设备、硬件等客观条件的方式,从而帮助患者做到各种治疗方案监测的数据的记录,甚至在未来,医疗场景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将药店、保险等贴合患者诉求的慢病管理环节都接入到数字化医疗场景中来,呈现更加广阔的智能化医疗前景。
与此同时,科技也推动了胰岛素注射方式的迭代,比如自动记录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时间的智能胰岛素笔,并且通过与手机互联的方式,将近一段时间内的注射数据同步到手机app中,以便让患者直观了解自己的注射行为,也能让医生直接看到患者的治疗进展。
如今,智能胰岛素笔可以更方便地将数据同步到手机当中
一方面,智能胰岛素笔能自动帮患者记录胰岛素注射时间和剂量,赋能自我疾病管理。另一方面,患者可以把这些数据展示给医生,使医生能够了解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有的放矢地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和疾病管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对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的准确记录可以让医师对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更精准,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纪立农教授说:“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是严肃医疗,其实施的场景一定不只在医院。患者在社区和家中的治疗和管理也是严肃医学的一部分。这些智能化医疗手段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医生和患者很多负担,包括时间上、费用上、医生的工作负荷上,还能让患者对慢性病的了解有一定推动。哪怕他遗漏注射了一两次,但他只要把这个数据让医生看到,这对于医生帮助他进行剂量调整、教育和沟通非常有帮助。”
科技,足以改变一群人的生活
从“无药可治”到面向全治疗场景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仿佛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缩影,每一步都在改变一群人的生活。
随着智能化医疗手段和智能化注射装置的出现,患者的生活也许可以从定期赶往医院改变成通过手机记录数据,由云端或就近的医生提供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的建议,实现更加省时省力,也更加高效、科学的生活方式。
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发明,或许都在默默改变着一种固有的生活模式。对于未来的慢性病管理而言,如果辅以相关政策的落地,搭配对患者的引导,对医生的扶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常态。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丨王昊天
设计排版丨李曼宁
作者丨王铁砣
图片来源丨 视觉中国 诺和诺德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