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 Part 39. 追风者(Phanteks) Polar系列风冷散热器开箱&评测
CHH ID:神月妍妍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又是爆肝的一天呢,今天下午开始要出差咯,因此这会儿更新之后,我的散热器评测肝文章大业估计要歇个几天了。
言归正传,对于玩PC DIY年头比较久的玩家而言,如果问你,你对追风者这个品牌的最初印象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猛然想起“哎?他们最开始做过风冷哎”。其实还在115X,4C8T蓝厂每年无限牙膏的时候,追风者也曾维持过比较丰富的风冷散热器产品线,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品牌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机箱,电源以及一体水冷散热器市场,渐渐的追风者还做风冷这个事可能都要被大家遗忘了。这么些年里风冷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民完成了从台资到陆资的资方切换,老牌劲旅九州风神在沉沦了一段时间后焕发了新的生机,曾经高高在上的猫头鹰如今显得默默无闻,风头一时无两的采融退出了民用市场,乔思伯总算开始做一些审美上过得了关的产品了,雅浚在惊艳的开场之后显得有些后继乏力,新品牌瓦尔基里则蠢蠢欲动的发布了旗下第一款风冷产品。
而追风者呢?追风者选择在如今这个功耗爆发,散热器市场卷之又卷的时代,带着全新的Polar系列散热器,宣告了自己重返风冷市场的决心。
话不多说,东西到底如何呢?我们来看评测吧。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产品开箱&展示
Section 2. 性能测试
Section 3. 彩蛋
Section 4. 结语
Section 1. 产品开箱&展示
此次追风者一共推出了三个规格共五种型号的产品,分别是S4-120:四热管单塔,S5-120/RGB:五热管单塔/RGB,T6-120/WHITE RGB:六热管双塔/白色RGB。包装上应该是我印象里他家产品第一次用牛皮纸?虽说朝标杆看齐是不会错的选择,但是这看的也太齐了吧)笑,而且人家低端其实都不用牛皮纸包装了)笑。
首先来看看俩单塔产品吧。
产品外观上没啥特别的地方,低端产品上舍得热管镀镍还是不错的,使用了目前这个规格产品上比较通用的工字形扣具设计。
顶盖为黑色喷漆材质。这个角度能看到S4和S5的顶盖形状还是有些区别的,S5的鳍片中央有一点点内凹,而S4这里是平直的。
鳍片的宽度上S4和S5一模一样。
鳍片数量完全一致,穿fin的固定比较牢靠,因此在边缘只做了折fin处理,未选择扣fin的设计,整体刚度相比于扣fin或者扣+折肯定会弱一些,但是也无伤大雅了就是。
与官方公布的参数有一些出入,S5的鳍片宽度还是高出S4一些的,比宣称的120mm要宽上一些。
热管这块采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抗重力设计,具体来讲就是在热管内部增加粉末烧结的技术,增强在热管朝向不佳(水平或者朝下)时,相变的液体仍然能通过毛细作用在热管中各处均匀停留,以最大化利用热管在长度方向上的效能。值得一提的是S4的热管技术和S5还有些许不一样,S4的热管采用的是单粉末烧结技术,而S5则采用了沟槽和粉末烧结复合技术的热管。
侧面看看热管弯折的情况。
换了方向,能看到虽然S5的热管多一条,但是弯折的损耗其实比S4要更小一些。
S4/S5的底座工艺不同,下图上方的S5采用了铜底焊接设计,底面是CNC铣加工并且有微凸设计;而下方的S4可能因为成本的考量,使用了HDT热管直触设计。
两款散热器标配的风扇均为M25,这款风扇大家见的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
附件包装在一个独立的牛皮纸小盒子里。
配件一览,明细在左侧。
组一下扣具,背板为塑料材质,有一说一这种扣具可能成本上的确低一些,但是在主板竖直的状态,想顺利安装还是有点难度的。
对于1700平台和AM5平台扣具做了针对性的设计。
跟风扇合体一下。
继续看看双塔产品,包装风格上没啥区别。
此次收到了两款双塔产品,其中一款为黑色无光设计。
另一款为白色RGB设计,取出散热器本体,能看到通体是白色设计。
采用了和单塔产品同样的顶盖设计,但是对热管顶端进行了遮盖,外观上好看一些。
鳍片侧面同样是折fin设计,前后都对内存位进行了避位设计。
热管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设计不同,能够上用户视情况决定对第一槽的显卡或者CPU上方的MOS散热进行避位安装。
底座都为铜底焊接设计,工艺上同S5一致。
黑色款标配两把M25无光风扇。
白色款则换成了白色RGB风扇。
配件盒子。
附件一览,标配的硅脂和S4/S5略有不同。
组一下扣具,背板换成了金属材质的,安装难度比S4/S5的塑料背板要小多了。
跟风扇合体一下。
上机展示一下,首先是S4。
接下来是S5。
黑色的T6无光。
白色的T6 RGB。
Section 2. 性能测试
先贴一下媒体资料里的散热器规格给大家作为参考。
Section 2.1 测试原始数据
Section 2.2 测试平台一览
CPU:Intel Core i9-12900KF
主板:ASUS ROG Strix Z690-G
内存:Gskill 幻光戟 DDR5 5200 16Gx2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3060 12G Mini
电源:ASUS ROG Strix 850G
SSD:三星PM9A1 256G
机箱:abo studio Set-up
Section 2.3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考虑到产品中有四热管选手,选择了12代CPU的200W功耗条件进行测试;
测试时室温在26-28°C,按照27°C对测试数据进行加权;
Section 2.4 测试方法简介
对照组:选择了利民AX120RSE,AK120SE和PA120RSE作为对照;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中单烤FPU进行压力测试,所有测试进行三次后求平均值;
数据纪录方法:满载五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三分钟纪录此时所有P核心平均温度,对该温度求平均值;纪录测试开始与结束时的室温并求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与标准室温的差值对测试结果进行补偿;
统一使用九州风神EX750硅脂进行测试;
Section 2.5 测试数据分析
先来看看12900KF在200W下,使用同一硅脂,搭配原装风扇时各款散热器的表现吧。四热管这块,S4比AX120RSE的满载温度低大约1.5°C的样子;S5的话领先优势比较大,相比于AK120SE低了2.7°C;双塔这块当选择搭配单风扇时,T6对于PA120SE的领先优势有接近3.8°C,换成双风扇之后差距为3.6°C的样子。
性能这块追风者算是全线胜出了。
都换成统一的M25风扇之后我们来看看本体的性能吧。能看到各个规格追风者的散热器本体性能上还是占一些优势的。但不如搭配原装风扇时那么明显了。
看过了原装配置的性能以及同风扇的性能对比,基本能认定追风者的优势大部分来源于其搭配的M25风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搭配不同散热器时M25和C12C的对比吧。在四热管上M25领先C12C大约1.4°C;五热管上对于风扇的性能释放的比较彻底,优势来到了2.3°C;双塔搭配单风扇的时候M25性能进一步释放,优势来到了3°C的样子,而搭配两把风扇的时候差距缩小到了2°C。
看起来M25对于C12C性能上还是有优势的,可是代价呢?代价就是噪音其实也高了不少,只能说有得有失吧,毕竟标称转速高了450rpm呢。
Section 3. 彩蛋
送测的时候追风者就跟我说“神月啊我们双塔中间的间隙有30mm哦”,我get到了这明示的不能再明示的暗示,就用T6搭配一把T30试试看吧?
装上去试试,果然严丝合缝。
上机器试试,T30跟黑色双塔搭配起来还挺好看的,毫无违和感。
继续看看性能?搭配一把3000rpm的T30时,性能甚至比两把M25满速还要好;而将转速降低到2000rpm后,对于单把M25的性能优势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噪音则低了足足3db,看来T30这把12030风扇搭配T6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解锁了这把风扇的又一个玩法。
那为啥不装两把T30试试呢?因为这么玩的话虽说性能上会继续提升,但是压根没有内存兼容性可言了,其实搭配两把M25的时候,RGB内存就只有最外侧那一根能show出来且被挡了一半,搭配单把T30的时候,至少能保持100%内存兼容性吧,插满四条都没问题。‘
Section 4. 结语
又到了写总结的时间了。坦白而言当我问追风者说用什么产品做对比评测,他们毫不犹豫的告诉我直接对标利民同规格各款产品的时候,我就知道Polar系列锚定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是近年的卷王,散热器市场内卷的“罪魁祸首”(不是贬义)利民了。而从包装,到产品设计,再到扣具设计,都能看出这次追风者学利民学的算是比较彻底了,甚至我觉得像的有点过)笑,Polar系列的做工尚可,性能这块也没啥问题,本体能跟利民的竞品打的有来有回就算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了,而剩下的就看品牌的市场,宣发和渠道了。虽然我不太乐意聊定价之类的信息,但是双11将至,可以预见的是这几个品牌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价格血战了吧。
非得吹毛求疵的挑点缺点的话,大概就是那套塑料背板扣具安装真的不是特别方便?换个金属扣具也贵不了多少钱,不至于扣具都学的一模一样对吧?
全文完,感谢观看,我出差去了,散热器评测这块周末回来继续肝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