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新报告:2021年,中国人多经历了7.85个热浪天

最新报告:2021年,中国人多经历了7.85个热浪天

健康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与1986-2005年的平均值相比,2021年中国人平均多经历了7.85个热浪天,安全户外活动的时间缩短了48.2%;潜在的劳动时间减少了7.1%,相关的经济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68%,是2018年以来的首次上升。”

从2021年的甘肃白银极端天气、河南郑州暴雨,再到今年备受关注的极端高温和干旱,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毋庸置疑,而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面前独善其身。应对气候危机,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10月30日,中国版《2022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该报告连续第三年刊发中国版报告,持续从多个指标角度跟踪中国在气候变化与健康方面的进展。

报告第一工作组(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露和脆弱性)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黄存瑞教授告诉澎湃新闻),受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和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中国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但大众或远远低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全面和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只关注死亡人数指标是不够的;还包括医院门急诊医疗资源的影响甚至心理影响都需要关注,此外,我国面临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老年人疾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快速增加。”黄存瑞说。

气变健康威胁持续恶化


今年的中国报告继续由设在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区域中心领衔撰写,来自国内外23个主要机构的73位专家共同完成。

与去年的报告相比,今年新增了专门衡量高温对安全户外运动时长的影响指标,以及将对弱势人群的影响作为报告的核心关切之一进行了深入剖析。

柳叶刀倒计时亚洲项目部主任、清华大学地学系副教授蔡闻佳在介绍中国报告时表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正在快速增加,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亦尤为突出。

报告指出,与1986-2005年的平均值相比,2021年中国人平均多经历了7.85个热浪天,安全户外活动的时间缩短了48.2%;潜在的劳动时间减少了7.1%,相关的经济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68%,是2018年以来的首次上升。气温上升还导致野火增加了62.7%。与历史基线时期相比,中国居民的健康受极端降雨量和登革热疾病的影响在过去十年中呈现上升趋势。

老年人:被忽视的脆弱人群


黄存瑞告诉澎湃新闻,在极端高温条件下,不同年龄群体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尤指65岁以上)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在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时,这种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明显。

“从短期效应来看,极端天气对脆弱人群的影响风险更大,是呈现指数型增长的。”黄存瑞说。

报告指出,65岁以上人群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2021年热相关死亡中有76.0%为65岁及以上老人。而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气候变化对这一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会迅速增加。

报告提出,尽管老年人更为脆弱、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但在媒体关于健康和气候变化的报道中,涉及老年人的内容占比却很小,在政府网站日益增加的关于气候和健康的内容中也很少提到他们。在2022年3月新公布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没有涉及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此外,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这个年龄组对气候变化和健康的关注度也较低。

202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4.2%,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26.1%,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当前的比例。鉴于他们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脆弱性,以及他们对医疗系统的依赖性,必须更好地保护他们免受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既要将健康问题纳入气候行动,又要在健康战略中应对气候风险。

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大大改善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例如,由于他们有更大的概率选择固体燃料作为其室内能源,因此,如能针对老年人开展专门的宣传活动、尽量避免室内固体燃料的使用,将可避免数以百万计的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能会抵消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努力,并在未来几年内逆转空气污染相关死亡的下降趋势。

喜忧参半的行动进展


所幸的是,学者和决策者对气候变化和人群健康议题的认知度近年来持续上升。政府部门也在重视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

2022年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我国首次将“减少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工作重点。这些进展与2021年发布的中国报告中提出的政策建议相呼应。

今年的报告显示,从2020年到2021年,中国学者发表的与气候和健康相关的文章,以及媒体对于气候和健康的相关报道数量,分别增长了14.2%和2.8倍。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监测、预备和应对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然而,报告也指出,关注度的提升并没有完全转化成全面的行动进展——适应和减缓方面的行动进展喜忧参半。好消息是,在新冠疫情的反复考验下,大多数省份监测、预备和应对卫生紧急情况的能力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有所提高。卫生和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深化。

尽管如此,在国家层面我国依然缺乏专门的健康适应计划,也没有开展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全面评估。同时,2021年在减缓方面,持续的新增煤炭投资、创纪录的煤炭消费、剩余的大量化石燃料补贴以及活跃度有待提高的碳市场都是令人不乐观的信号,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空气质量、气候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威胁。

2021年,超过41%的人仍然暴露在年平均PM2.5 浓度超过35ug/m3的环境下。同时,俄乌冲突相关的能源危机,导致许多国家推翻其削减化石燃料使用的承诺,这可能导致全球在零碳转型期间增加大量的化石能源资产,从而对全球的气候和人群健康安全产生更大的威胁。

为保护公民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健康威胁,报告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

1)加强政府各部门对适应问题的重视,加快对气候韧性的投资;

2)制定专门的国家健康适应气候规划;

3)在卫生政策中优先考虑气候变化,并特别关注弱势人群;

4)加快退煤步伐,将健康因素纳入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设计;

5)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低碳经济,鼓励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消费,以加强中国在全球低碳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和能源安全。

报告指出,追求具有气候韧性和碳中和的转型可以帮助解决所有这些相互交织的挑战。在快速老龄化的时代,气候行动可以助力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这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加速转型、共同协作。

黄存瑞也表示,目前全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行动还不够。对于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认识仍不足。

“未来可能多种极端天气叠加在一起带来复合型事件造成级联效应,加重健康危险。就像2008年南方寒潮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基础设施瘫痪影响春运;以及今年的四川高温干旱供电紧张。最终,这些影响会在最弱势的群体上面产生最大的影响。”他说道。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拜登减免学生贷款不公平还加剧通胀,只为收买选票?扎心了!最新报告:澳洲要实现男女同酬还得等200年...难道大家都没有经历过2021年吗?Open Door 发布2022美国留学生最新报告,赴美留学又火起来了!新报告:纽约老鼠身上发现新冠病毒最新民调,加国人为何认为2022年比2021年更糟糕既然“闭关锁国”大有可取之处,关闭学校是否也是很有必要?美移民局最新报告:2022财年中国人获得35,306张职业移民绿卡,未来几个月I-140可实现全面加急魔幻2022 | 鬼知道这一年经历了什么既然“闭关锁国”大有可取之处,关闭学校是否也是很有必要?最新报告:2023年加拿大食品价格继续涨,每家多花$1000多,蔬菜吃不起央行最新报告:澳洲房价到明年要跌20%?最新!Open Door 发布2022美国留学生最新报告!中国学生最爱专业出炉8年多付了$100亿电费!最新报告:澳洲电网年利超赚$12亿,消费者被迫来买单GRE在家考6个小时换了5个考官,终于出分330,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共青团&CNNIC: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必看!加拿大学费最新报告出炉!中国留学生最爱城市+专业贵成这样…逆袭考上研究生,毕业1年,工资翻3倍,他经历了什么?最新报告:疫情期间失业金欺诈达110亿元!!【基金研究】基金市场周度观察20221017-20221021一个人的力量 --- Terry Fox最新报告:美国人实惨,带薪休假全球垫底……魏晨「毁容式」近照曝光,出道15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一共打了7针疫苗的我,从感染到康复,经历了哪些过程?”入市15年,我都经历了什么?出家12年,那个曾放弃MIT的北大天才选择下山还俗、月薪3万,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中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美国(109)高压水枪 车库皮带美国史上最强热浪,5000万人被热浪炙烤!湾区多地创下历史最高气温!超高温预警将延长到周四~RBC新报告:加国房市降速放缓 预计触底在加州人最好骗?FBI最新报告:加州人一年被骗超10亿美元【教育】加拿大学费最新报告出炉!中国留学生最爱城市+专业贵成这样…爆!世界银行发出最新报告,警告2023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来临...洪灏最新发声:2023年股市表现好于2022年,人民币将走强,中国经济周期将触底哈佛等最新报告:美国94%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