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二孩妈妈上门做菜这事,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
看到条很火的新闻,心生佩服。
湖南湘乡有个名叫章兰清的姐姐,今年39岁。
她有两个孩子,大的上了大学,小的刚读初一。
这么些年,章兰清断断续续送过快递,做过家政,在工厂上过班。
但因为要照顾孩子、家庭,时间不好调节,工作难以维系。
她忧虑了挺久。
一边需要顾好家庭,一边需要尽量多赚点钱,而自己的文化、能力水平也有限。
找一份怎样的工作,能平衡好这三点?
琢磨之下,她真想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上门帮人做代厨。
她发现,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独居,吃饭是个大问题。
外卖不健康,自己又不会做,或者根本没时间做。
章兰清就想到,自己虽不是什么专业厨师,但常年带孩子,练就了一身不错的厨艺。
家常菜,小宴席,甚至简单的西餐,她都拿得出手。
如果能上门为年轻人代厨,按次计费,对雇主来说,比请钟点工实惠、方便,对她自己来说,也比入职家政公司更能灵活安排时间。
说干就干。
章兰清在网络平台发布了消息,果然,有商机。
当晚,就有一个年轻女孩联系她。
女孩说自己刚毕业工作,拿到了工资,觉得自己长大了,能赚钱了,想做顿好吃的,感谢父母。
但苦于自己不会,一筹莫展之际,发现竟有代厨服务。
章兰清到了女孩家,帮她焖了鹅,炖了猪脚,做了盐焗虾、清蒸鲈鱼,以及肉丸子汤。
四菜一汤,收费60元。
之后,章兰清每天都能接到好几单。
雇主大多是80后、90后年轻人,有时候还有做生日宴的需求。
她也明确了收费标准:四菜一汤68元,6道菜88元,8道菜108元......以此类推,每多两道菜多加20元。
每次接到订单,她会询问雇主的菜品选择、口味偏好。
食材可以由雇主自备,或由她无偿忙购买。
做完菜后,她会顺手收拾干净厨房。
但若需要洗碗,需额外收费10元。
这样的价格,比饭店性价比高很多,关键是,吃得放心、卫生。
不少网友赞叹,章兰清简直是开辟了一个新兴职业。
从10月10日上门代厨至今,章兰清已赚了两三千元。
不仅如此,在被【新京报】等众多媒体报道后,她火了。
很多同样需要灵活就业的人们联系到她,请教如何做这行。
她组成了团队,开了直播,建了群,有做不完的单就分给别人做,自己抽成10%。
没想到做菜,也能做出特色,做出自己的私域流量。
能预料到,她今后的收入一定不止于代厨,路子势必能越走越宽。
章兰清说,自己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年纪不轻,带着两个孩子,能力和经验有限。
老实说,在就业市场上,可能属于弱势群体。
但她却能另辟蹊径,为自己打通了一条独特的赛道。
一面找准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痛点,一面放大自己的能力优势。
想别人不曾想,才能为别人未所为。
这就是我佩服她的地方: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平凡人干的一件平凡事,不足为奇。
但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每个人都无比焦虑的时候,她的思维方式,真的值得我们借鉴。
经常会收到求助的留言。
或询问:现在有什么风口吗,来钱快易上手的那种。
或抱怨:前两年听人说xxx挣钱,跟风进去后,都饱和了,根本没赚到多少。
的确,普通人想跟对风口,吃上红利,太难了。
大多数行业,看上去密密麻麻全是人。
尤其3年疫情,又把很多人逼入荒年,已经足够努力,却还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看起来难出头,太让人灰心。
可偏偏总有些人,就是能找到新的奶酪,做出新的蛋糕。
为什么?
当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激烈时,考验的,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更高的认知,更高的思维方式了。
一只杨桃,有人竖着切平平无奇;
有人却横着切,就能收获一颗五角星。
一份工作,有人只会按部就班在现有行业里寻寻觅觅;
有人却能开辟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哪怕只是做菜,也能绕开同质化竞争的红海,走进新的天地。
既然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形式也在变。
那么我们的经验、观念、习惯,何尝不需要及时更新。
正如刘润老师说的那句:
平庸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思维。
还是在湖南,有一位阿姨,叫李元二。
说起来,她很普通:在长沙一家菜市场卖菜。
但她却卖菜卖出了名:被网友怒赞,还得到《人民日报》的表扬。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餐饮行业也不好做,所以就算是一个小小的菜摊,也多少会受影响。
但李阿姨没有守着店兴叹,反而把自己的服务推向极致。
她发觉,很多上班族忙着工作,挤不出安排饮食的时间。
她便推出“一周菜单”,把简单的食材,搭配出健康、美味的套餐,还不带重样。
针对年轻顾客,她还会把菜洗好、切好,回家只要炒一下就可以吃。
更甚,怕有人不会做,还附赠每道菜的烹饪方法。
放多少料,炒多少时间,写得明明白白。
有人说,她简直比亲妈还贴心。
卖菜,一件听起来无比简单却也枯燥的事,李阿姨竟能做到如此细致入微。
口口相传,整个菜场,属她的生意最火爆。
凡事比人多想一点,多走一点,真的不一样。
我们大部分人都干着普通的工作,并且可能离不开它。
如果你就此抱着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想法,当然大概率只能泯然众人,只有艳羡别人的份。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行业都有几个顶尖高手。
诀窍呢,无他,唯极致耳。
当一个理发师,对时尚潮流烂熟于心,认真观察顾客的需求,掌握他们的心理;
当一个民宿老板,学习过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将景观、家具设计得舒适至极;
当一个带货主播,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件商品的功效、优惠,能把气氛带动到最热......
再多人入局的行业,他们照样能脱颖而出。
这就是第一个我想告诉你的思维方式:极致思维。
哪怕只干着平凡的事,下“笨功夫”,力求做细做精,也照样能吃到红利。
经济学家孟晓苏曾说过一个“喝啤酒理论”。
就是当你看到有人坐在那里喝啤酒,你就得有个判断了:
不管他现在神态有多悠闲,他一定会去上厕所的。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跟风的时候,总有一拨人在旁边想:
这个风起来之后,下一步有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呢?
就像生育率下降了,宠物经济一定会起来。
电动车管理条例要落实了,头盔的需求一定会上来。
所有大的变化,最终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关键是,你的思维够不够抓住机遇。
最近双十一,我常在网上刷到小米旗下的毛巾品牌,卖得很火。
其实小米最初投资做毛巾,是有个小故事的。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多年前某次去麦当劳,点完餐拜托服务员,“麻烦给我两张餐巾纸”。
结果,服务员抓了一大把纸塞进他手里。
刘德回去,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
只是几张纸,何至于此?
刘德说:
“如果我是服务员,有客人管我要餐巾纸,我可能只会递一两张给他,给多了怕浪费。
因为我们70、80后这代人,生长于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带着贫穷记忆成长起来的。
但是现在90后00后不一样了,他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
所以他们在给餐巾纸的时候,会非常大方地给一大把,不怕浪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新的消费时代到来了。”
这便是他决定做毛巾的原因。
以前,中国人平均每年用不到一条毛巾。
脏了就洗,洗完还能接着用,直到用破了,还能留下来当抹布。
但是美国人一年平均用14条毛巾。
想想看,假如中国人平均每年也能用到10条以上,就算一条毛巾1块钱,这也是个巨大的市场。
就凭一个服务员一个小小的动作,刘德抓住了背后重大变化的信号。
小米进入了毛巾市场,真的成功了。
风口里飞起来的猪,不是因为正好站在了风口上,而是在宁静之时,就看准了情势,找到了有风的地方。
这就是第二个我想告诉你的思维:顺势思维。
遇事,别麻木地只想着:跟我有什么关系?
保持开放、敏锐,才能在新世界里玩得风生水起。
几天前,刘润在年度演讲中提到一个人的创业故事,十分有巧思。
他叫雷勇。
某次他去了一家咖啡馆,当时很晚了,前台小姐姐临下班前,把冰箱里的三明治拿出来要扔到垃圾桶里。
雷勇疑惑:这也太浪费了吧。
小姐姐说,他们承诺客户,只卖当天的新鲜三明治,所以卖不掉的就要扔掉。
雷勇说,信守承诺挺好,但这也太可惜了,要不你便宜点卖给我。
没想到对方说,可以,但得原价,因为系统只能收原价。要么原价买,要么不买,只能扔掉。
这件事一下子击中了雷勇。
原来在很多人眼里,食品只有“过期”和“没过期”两种情况。
可那些正在“临期”的呢?
比如三明治,放在冰箱里,其实可以有三五天的保质期。
但它的价值却随着第一天的结束,直接从100%变成了0%。
这中间的差值,是被扔掉、被损耗、被浪费的利润。
食品行业的损耗率,好的能控制在1%。
听上去不高,但考虑到食品行业巨大的销售额,比如统一一年200多亿,康师傅一年700多亿。
所以,1%,也足够可观。
雷勇便琢磨:“如果我用「倒计时」的定价策略,不断打折卖,那些利润不就不会被浪费掉了吗?”
这就是他创立「好食期」特卖平台的渊源。
他搭建了一套数字化系统,把每一件商品的保质期透明化。
然后,倒计时定价。
比如一瓶水还有60%的保质期,那就6折。
往后,保质期只剩50%了,价格就自动调为5折,以此类推。
很多食品商家拿着过了1/3保质期的商品来找他,就算卖出1折,也比损耗有价值。
而且实际运行下来,大部分食品在6折就卖得差不多了。
商家降低了损耗,消费者买到了更便宜的商品,雷勇也赚到了收益,三赢。
到现在,「好食期」每月新增数百万用户,转化超过20%,还获得了阿里巴巴的1.1亿元C轮融资。
在别人都只看到“有价值”和“没价值”时,雷勇却能察觉到其中的第三种可能。
在“黑”和“白”中,看见其他颜色。
这就是第三个我想告诉你的思维:亮点思维。
于混沌中寻找亮点,并通过亮点拥抱光明。
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凡事换个视角,看看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什么,它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也能从缺点中找到优势。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很多时候,局限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不是努力,不是能力,而是固定的思维模式。
人,最怕自己框住自己。
学着给自己的思维迭代升级,你找的风口,可能就在自己身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