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洪子诚|面对当代史

洪子诚|面对当代史

公众号新闻
9月25日,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成立,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任所长,王风副教授任副所长。在成立大会上,来自多个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了感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从二十年前文化研究中心的经验出发,探讨了“文化研究中心”与“人文研究所”的异同,现代中国人文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对于文化研究中心曾重视“现代”而轻忽“当代”的倾向,洪子诚老师也给出了建议——他认为,50-70年代的历史既是历史问题,也是我们的现实处境。不论留下的是“遗产”还是“债务”,都需要继续面对。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洪子诚教授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稿。

从“文化研究中心”到“人文研究所”


洪子诚 口述

本文刊载于2022年10月23日《北京青年报》

转载自“论文衡史”(ID:lunwenhengshi)


洪子诚教授在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发言(摄影:宋梦丽)


一二年前就知道要成立这个研究所,但我们这里有个特点,就是慢;等得让人心焦。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不是什么潮流都是要紧跟的。

今天成立的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当然是新的机构,但也不是全新;我把它看作是20多年前北大20世纪文化研究中心的延续。记得“研究中心”成立在1999年7月,在中文系所在地的静园五院,楼上一个不大的会议室,场面远不如现在宏大隆重,气氛却相当热烈。记得当时与会的除主角陈平原外,有北大中文系的乐黛云、谢冕、严家炎、孙玉石、钱理群、温儒敏、高远东,哲学系的胡军,历史系的欧阳哲生,艺术系的朱青生;有社科院文学所的杨义、赵园,北师大的王富仁,清华中文系的徐葆耕,还有孙郁(当时他还在《北京日报》,尚未去鲁迅博物馆任职)。二十几年过去,王富仁、徐葆耕教授已经离世,而乐黛云、严家炎、孙玉石等老师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出席今天的会议。岁月的这些有情也无情的变化,让人感叹。

1999年北大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合影(陈平原教授提供)
刚才看了人文研究所办所的材料,觉得它和文化研究中心有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第一,强调对20世纪(或“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转型中的人文研究的重要性,也强调这一研究需要突破学科区隔,形成“整体性”、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第二,这一基于追寻真相、事实的研究,要成为对中国文化和人文传统建设的积极参与力量;拿陈平原经常说的话,就是要有“人间情怀”。

但是文化研究中心和人文研究所也有不同。在我们当前的学术体制中。前者属于“虚体”,也就是没有编制、经费、办公地点的三无机构。研究中心人员都是兼职的,运作经费也靠自筹。人文研究所不同,升格为“实体”。这可不是小事,它减少了断粮断炊之虞,陈平原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辛苦地到处“化缘”了。再一个重要的变化是,21世纪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虽然说这段时间也可以看作是20世纪的延长线,不过,二十多年前,对世界、中国发生的激烈变化,恐怕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这里提出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现实的复杂性超出原来想象,二是持不同视角,具有不同知识、理论、经验依托的阐释者之间,他们的交叠、对话、理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既然将人文研究所看作是文化研究中心的接续,那么,总结“前身”的经验就很有必要。如果撇开个人的研究成果不论(因为这些成果,不管是否有“中心”这个机构存在,都是会做出来的),我印象里研究中心的主要成果有三项。一是办了一份有很高水准的刊物《现代中国》,刊登了不少重要论文。只可惜它是“集刊”,无法进入“核心刊物”行列,论文也不被“知网”、“万方”等服务平台收录,影响力肯定受到削弱。二是主办了一些重要学术会议,如都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与日本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合办的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等。三是组织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精神生活丛书”。按照主编陈平原的说法,这套丛书跨越具体的学科边界,兼顾著译与雅俗,着眼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它是否在历史上“留下长长的影子”。丛书现在已经出版十五六种,包括《天演论》、《章太炎的白话文》、《〈点石斋画报〉选》、《多余的话》、《〈独秀文存〉选》、《〈新青年〉文选》、《鲁迅杂感选集》等。丛书确实对勘测20世纪中国人的思想深度和历史走向具有“入口”的价值。

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有广阔的领域,涉及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以至文物考古、媒介传播等方面。从时间上说,如果从鸦片战争算起,也有将近二百年的时间跨度,也形成不同的段落。北大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这十几二十年的工作,聚焦于晚清、五四,并以文学作为拓展、延伸的支柱。这种情况有它的合理性。虽然说是“现代中国”、“人文”,但作为具体的研究机构,它无法、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它只能依据机构自身的背景、人员构成,特别是主持人的学术背景,来确定各种对象的重要程度,安排主次轻重缓急的次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北大文化研究中心主持的工作,不管是“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还是文学史、学术史丛书,召开的学术会议,都侧重“晚清”和“五四”;也就是说,体现了重视“现代”而轻忽“当代”的明显倾向。

如果不是讨论具体研究机构的计划,而是从现代中国人文研究的视野上,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记得我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英文版出版后,杜博妮教授在书评中曾有这样的批评:“由于完全是在大陆文学史的成规之内写作,本书的前面几章中关于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的争论,读来颇为沉闷。这些争论对于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专门研究那个时代的党派关系、并且对此相当有兴致的专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毕竟,那个时代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过去,并且它脱离历史常轨,远不能预示未来的走向。除了少数几个学者以外,还有人对这个历史时段的文学现象感兴趣吗?答案很是可疑。”(《洪子诚 戴迈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研究》第60期,2008年9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英文版(BRILL, 2007)封面

杜博妮教授的看法,在海外、也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中,是有代表性的。其实在国内,这种观点也并不罕见。他们倾向于将1930年代在苏联兴起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国1949年以来由国家推动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看作是“脱离历史常轨”的,已经被人们忘却的现象,而没有认识到它们既是历史问题,至今也是我们的现实处境。无论是作为“遗产”,还是“债务”,对它的清理、研究的忽视,如何能够真实地勘测20世纪中国人的思想深度和历史走向?

本文根据洪子诚教授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感谢《北京青年报》和洪子诚教授授权发表。
题图:北大文研院【“传承”讲述】洪子诚:纪念他们的步履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文学史》、《1956:百花时代》、《问题与方法》等。与人合著有《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两意集》等。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国民补钙迭代史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法国之路+世界尽头:D44~最好的生日礼物当代国人的护肤转变,从一瓶化妆水说起晚清硬骨头薛福成,打赢中国近代史唯一全胜海防战每日原则:对当事人当面不能直说的话,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别人就当面指出来对当前互联网中概股的总看法见到真贵族!清宫剧都弱爆了(图)资本家只用鞍钢宪法中部分内容否极泰来,全力拼经济——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当代年轻道士的斜杠职业生活原始森林中的初恋电子音乐在当代,究竟还有多少种可能?开发者如何应对当前与未来挑战?英特尔 On 技术创新峰会给出了答案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人民日报: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开发者如何应对当前与未来挑战?英特尔 On 技术创新峰会给出了答案 | Q推荐法国古代史学家保罗·韦纳逝世,汤姆·汉克斯将出版首部长篇小说|文化周报甄嬛传里的老皇帝其实是当代职场人最佳榜样!任泽平:否极泰来——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椒麻堂会》| 丑角退场:奈何桥上吟唱当代史诗揭秘当代人养生图鉴:在烟火气中敬生活从社恐到“社牛”!那些被Presentation逼疯的当代留学生我不担心自己老去,我忧虑当代大学生越BE越好嗑?当代年轻人在恋爱里栽的跟头,全在这个素人综艺里了事情正在起变化——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阿凡达》内核是白人对现代史的忏悔:屠杀土著后让他们在电影里赢表情包,当代互联网嘴替200年前的女性名誉对于当代是否仍适用对当前疫情的40个判断顾明远:对当前推进智慧教育的几点认识面对当下的这一切,我只感到深深的无力华人家长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美国校园霸凌天天都在发生,我们如何勇敢面对?小儿腹泻更新任泽平:对当前形势的几点判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