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被乌克兰掏空,欧洲转向这个亚洲卖家
澎湃新闻记者 喻晓璇
俄乌冲突爆发的八个多月间,欧洲各国一直在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几个月消耗下来,欧洲军火库亟待补充进货。然而,通常从美国采购的欧洲国家正越来越多地与一个雄心勃勃的亚洲卖家接触——价格低、交付快的韩国货成了近几个月来欧洲军火市场的“新宠”。
韩国国防公司一直活跃在欧洲,过去五年内,韩国向一些欧洲国家出售了一些小型武器。今年7月波兰与两家韩国公司签署的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4亿元)重磅合同将韩国推向了欧洲军火市场的舞台中央。该协议包括980辆K2“黑豹”主战坦克、672辆K9自行榴弹炮和48架F-50战斗机,预计今年年底开始陆续交付。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 11月1日报道称,若在未来几年内所有计划选项得以实施,这些交易的总价值可能高达150亿美元。
如此大的订单让外界惊讶,因为这是北约成员国从北约以外的供应商处进行的第二次重大武器采购,上一次引起争议的是土耳其从俄罗斯采购S-400防空系统。这笔交易也表明,俄乌冲突给了韩国企业机遇,而此时的欧洲也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营销闪电战”?
“由于波兰对乌克兰的支持,我们有必要填补地面和空中力量的缺口。”今年7月,波兰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布拉什扎克表示。确实,在向乌克兰提供了250辆苏联时代的坦克后,波兰军火库亟须补货,而韩国的“投喂”恰逢其时。
与韩国达成交易中的坦克数量远超波兰今年4月签署的从美国购买250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数量。波兰还曾向美国提出采购500门“海马斯”火箭炮,但在10月19日与韩国防长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波兰防长布拉什扎克称,“不幸的是,由于工业能力有限,(美国的)装备不可能在令人满意的时间内交付。因此,我们开始与韩国——我们久经考验的合作伙伴进行了谈判。”
布拉什扎克7月就已经表示,韩国武器系统在技术、价格和交付时间方面最具吸引力。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分析人士称,韩国武器的一个关键吸引力还在于技术转让的前景,这可能会使得波兰成为欧洲武器生产的中心。
韩国与波兰签署的合同规模之大、承诺交货速度之迅速,引起了美国国防行业的注意。据Politico援引一位与多家美国国防公司打交道的业内人士称,“美国行业担心,这种情况不会止步于波兰。”但这名知情人士称,“这纯粹是韩国的营销闪电战。”他指出,在年底前开始交付的计划只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在未来几年很难保证交付速度一致。
但也有美国国防工业内部人士认为,欧洲购买韩国货还不是美国的主要担忧,由于美欧拥有长期联系,这些关系不太可能被竞争对手打破。美国国防官员一直称,美国制造的武器及合同附带的供应链保证确实更加昂贵、需要更长时间交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货的质量还是最优。
还有声音认为,迫于俄罗斯的压力,韩国可能无法实现向欧洲的大规模交付。但一名韩国高级外交官向《日经亚洲评论》透露,韩国外交部尚未收到俄罗斯的任何投诉。这名匿名官员称,向欧洲供应武器是国家间正常的国防工业交易。
欧洲防务自主短板
尽管不被美国看好,欧洲的订单预计还是会纷至沓来。9月下旬,爱沙尼亚高级别代表团前往首尔参加了韩国国防工业展,并与韩国高级代表团会面。爱沙尼亚已经从韩国韩华集团订购了18辆K9自行榴弹炮,并与土耳其、波兰、芬兰和挪威一同部署。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西蒙·威兹曼则对《日经亚洲评论》称,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现在都必须抉择升级现有坦克还是购买新型号,而韩国的K2坦克可以满足大多数拥有“豹2”国家的需求。威兹曼认为,最有可能采购K2坦克的是希腊,因为其陈旧的坦克部队已经不再适合与老对手土耳其竞争。此外,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可能会购买。
事实上,波兰此前还考虑过德国的“豹2”坦克,这是包括波兰在内的欧洲北约坦克部队的中流砥柱,但由于等待时间过长而作罢。波兰采购韩国K2坦克的价格尚未公开,但德国媒体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称,每辆坦克单价为13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9268万元),而德国的最新款“豹2”则要1900万欧元。
同样,拥有52辆老“豹2”的挪威也正在考虑是否更换为K2坦克。据报道,今年1月,新的“豹2”与K2坦克已经抵达挪威进行了冬季测试。挪威弹药制造商Nammo也已经与现代乐铁(Rotem)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为K2坦克开发新的120毫米口径弹药,无论挪威采购坦克与否。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欧洲项目主任麦克斯·伯格曼接受Politico采访时称,欧洲转向韩国国防工业,对于欧盟整体以及各国各自的国防工业来说都是积极的。伯格曼认为,随着美国目光转向“印太”地区,欧盟与韩国等美国的亚洲盟友建立更广泛的联系是有益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掀起军备竞赛新高潮。自2月以来,欧盟国家已经承诺投入超过2300亿欧元来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但欧洲本土国防企业尚未做好供应和协调的准备,这也暴露了欧洲防务自主的短板。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国防工业某种程度上会担心市场份额的潜在损失,但从更广泛的美国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看到欧洲存在真正的问题,他们必须为工业基础做好准备,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伯格曼称,“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国防工业部门都专注于出口,而非国内消费,欧洲需要恢复自己的国防工业能力。”
韩国野心勃勃
韩国国防公司正抓住俄乌冲突的契机深化对欧洲市场的参与,这也可能会为韩国进入更多北约成员国市场提供敲门砖。
与此同时,韩国国防工业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欧洲,而是看向了全球。韩华集团在去年12月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价值9.3亿美元的协议,将在该国维多利亚州建造一座榴弹炮工厂,生产30辆K9自行榴弹炮。据防务网站Breaking Defence报道,韩国国防代表团近日还提出向澳大利亚提供由大宇造船和现代重工制造的最新KSS-III常规动力潜艇。
近年来,韩国对亚洲和中东市场的国防出口也逐步增长。今年1月,韩国国防制造商LIG Nex1宣布与阿联酋签署了一项价值22亿美元的协议,向后者出售“天弓”-2(M-SAM II)中程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2月,韩国又与埃及达成了一项17亿美元的协议,向其提供K9自行榴弹炮等装备。
韩国总统尹锡悦8月在上任一百天的演讲中表示,韩国的目标是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武器供应商,紧跟在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之后。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数据,韩国目前是世界第八大国防出口国,从2016年至2021年,韩国的武器出口增长了177%。韩国进出口银行7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国国防出口从2020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70亿美元,今年可能会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尹锡悦野心勃勃的军工目标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前任文在寅倡议的基础上。韩国国防部前官员3月曾在《外交官》杂志上写道,文在寅“改变了国家军队的态势”,每年增加约7%的国防预算。去年7月,在一次韩国国防展览会上,文在寅表示要“视安全环境和技术进步的变化”进行创新。
始于文在寅的投资正在看到回报。美国防务论坛网站“暗礁之战”近日一篇文章分析认为,韩国的军事硬件为美国武器系统提供了更便宜且功能极强的替代品,向波兰出售坦克、向澳大利亚出售自行榴弹炮等订单已经显示出韩国“K-军火库”(K-arsenal)的优势。文章认为,韩国向美国其他盟国提供武器的意愿不断增长,不应被美国当作竞争对手,相反,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时,应该得到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