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GP”关键还是“近悦远来”财经2022-11-04 07:11[本文1600字,阅读约需5分钟]“招商”这个词,一直贯穿着四十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 人人都是招商主体· 处处都是招商环境· 时时都是招商时段· 事事都是招商形象这样的口号,很长一段时间都出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不过这两年这个“招商”似乎有了新形势,叫做招“GP”。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招“GP”关键还是“近悦远来”“GP”是什么?GP是General Partner的缩写,意思是普通合伙人。投资者经常听到的一些基金、风投等投资公司采用的就是普通合伙人的制度。GP管理基金,基金的利润营收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简单说,GP就是管基金的,与之相对的是LP。LP是Limited Partner的缩写,是有限合伙人的意思。当投资公司的普通合伙人在看中一个项目之后,想要投资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是不想ALL in的时候,就会引入有钱但是不会投资或者说没有好项目的大佬作为其有限合伙人一起承担项目风险。所以说,有限合伙人实际上就是出资人。为什么现在地方政府开始从“招商”变为招“GP”了呢?这两年各个地方政府争相招揽好的GP可谓是竭尽全力,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城市,动辄抛出百亿甚至数百亿的母基金或者政府引导基金,为吸引优质的GP更是不惜安排上各种优惠政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关键原因是因为“投资”变成一个越来越专业的事情,而吸引一个“新兴产业”或者“战略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资源,已经不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员能看懂,或者能了解的了。特别是这里面比较火热的新能源,生物制药,芯片产业等,动辄投资上百亿,但是行业专业度和门槛越来越高。和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农业项目不太一样。这些项目大部分处于“高风险”“高技术”的范畴。所以地方政府为了引进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就不得不去吸纳更专业的“投资人”一同完成招商引资的目标。所以,本质上招“GP”也还是为了“招商”,但是效果好么?传统的上海深圳自不必说,本身当地就有更好的产业基础。而这两年除了“合肥”“成都”似乎很少听到特别成功的一些“GP”的例子。很多地方政府全力吸引招揽GP,给地、给钱、给政策却很难招募到称心如意的创投管理机构。就算招募到了,很多产业大的项目也很难真的落地在本地。这又是为什么呢?圆方想起来原来读《论语》里面的一段对话。《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大体意思是说。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圆方觉得这段话就特别适合回答招商和招“GP”的困局这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地方,要实现良性发展的目标,最核心因素就是当地产业基础。只有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了,产业生态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这边创新创业。只有当地创新创业的基础扎实活跃,才能促进创投生态发展。当地创投生态发展生机勃勃,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人来这边。不过很多地方并不是这样想的,看到新能源电动车好,就想招电动车,看到生物制药好就想搞生物制药,搞到芯片产业不错,就想弄芯片。并不是这些产业不好,问题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产业基础和人才配套。在把目光都盯着别的地方搞出来的优势产业,却看不到自身所蕴含的自然禀赋和优质产业。很多在当地发展到全国知名的优质企业,却享受不到那些给外地过来企业的优惠配套政策。甚至有一些还被当地列入被淘汰的落后的产业而加以排斥。最后这些优质企业往往远走他乡,成为别人手里的“香饽饽”。实际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任何行业只要做到头部,都会蕴含巨大的动能。而任何一个地方想要真正招“好商”,招“好GP”,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到自己内部,深挖潜力,因地制宜。要不然招到的绝大部分冲的都不是当地的发展和“营商环境”,而是“土地变现”和当地政府好不容易攒下的“真金白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大会报告认可圆方你怎么看快快去点亮「在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