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刚刚,被一位乡下老太太狠狠敲打了:真正的富养,你不懂

刚刚,被一位乡下老太太狠狠敲打了:真正的富养,你不懂

公众号新闻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直到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的,豆瓣评分8.5,还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今年又出了修订版,前一段时间倪萍还带着新版《姥姥语录》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

在直播间里,她用一口山东荣成话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一个慈祥、质朴、智慧的姥姥形象,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天晚上,老王就下单了文字版和绘本版。

十一假期连续几天晚上,我们一大家人,我、老王、大宝,还有外婆围坐沙发一起看《姥姥语录》,边看边讨论自己看到的精彩之处,感叹姥姥的智慧。

有人说,它是倪萍最感人的作品。

她用温暖平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和姥姥50年相伴的生活点滴。

书中的姥姥,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裹脚老太太,可说出来的话,都总是那样掷地有声、充满智慧。

就像倪萍在书中所说:

你(姥姥)年轻时说的那些“废话”,我都像宝贝一样“拾到篮子里都是菜”,有的都不用择,下到锅里就养命。那些萝卜、白菜不值什么钱,却是最顺口、最对胃的好东西。

书中的人和事明明那么普通易见,却总有种说不出来的特别。

姥姥的故事不惊心动魄,不撕心裂肺,却足以触碰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如果不曾看这本书,我或许永远不知道,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堆积在一起,竟可以生成如此巨大的能量。

它让人哭、让人笑,让人一直想看下去。

我读《姥姥语录》的感觉,就如同倪萍和姥姥读张洁的《母亲的厨房》一般:

过日子那点平凡的事,写得那么让人爱看,这就是好作品。

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姥姥”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关于教育,姥姥这样说
倪萍在书里说,姥姥是她的老师。

从她当主持人第一天起,她就把姥姥告诉她的话当作真理。

记得有一次记者采访她,问她主持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倪萍说:我的老师是我的姥姥,她教我要说人话。

每次拿起话筒,她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姥姥的那句话——

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所以,在近20年的主持生涯里,她始终要求自己把心放平,用最直接的方式说话。

不会因为自己多读了几本书,知道了一些文字就拿出来显摆,因为姥姥告诉她:

人家一看房子结实不结实,就知道你地基有多深。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写的不如会看的。

倪萍还说,她长这么大,能够成为现在的样子,还离不开姥姥的夸奖。

还记得小时候,她很喜欢画画,每天没事就拿着树枝在地上画。

有一回她画姥姥的大辫子,直接从家门口画到院子里,姥姥的辫子,经她的小手一画,瞬间变成了一条大河。

姥姥在院子里忙活儿,一天来来回回无数次,换做旁人早就骂骂咧咧了。

姥姥不仅不骂她,反而很配合。

每次走到辫子那里,都会踮着小脚绕“河”走,嘴里还会说一句“可别湿了俺的鞋”。

要是看到院子里的鸡鸭从“辫子河”走过,姥姥还会把它们轰走,“别踩着我的辫子,生疼的!”

倪萍说:

小时候我的欢喜都来自姥姥的假戏真做,每天都有赞美,每天都有夸奖,这样的孩子能不自信吗?

是啊,姥姥真是个神人。

她不管多忙,总能用最真的心对待孩子。不嫌烦、不嫌闹,发自心底地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认可孩子。

就像她自己说的:

别不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虽然姥姥很疼倪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绝不含糊。

记得有一次赶上收麦子的日子,还是小孩的倪萍提着空篓子去捡掉在地上的剩麦穗。

因为收麦子的人收得太干净了,她兴致勃勃地跑了半天,结果一个剩麦穗也没捡到,回到家无精打采的。

第二天,她又去捡麦子,路过生产队碰到邻居家的一个舅舅,舅舅说麦子早就收光了,让她从麦子垛上抽一把。

虽然懵懵懂懂知道这样不对,但还是没禁住诱惑,拿了一点回家。

姥姥看到了,啥也没说,就把麦子晒上了。于是,小小的倪萍就等着第二天吃大馒头了。

可是一连几天过去,还是没见馒头,她急了就跑去问姥姥,“麦子怎么还没蒸馒头?”

姥姥问,“这麦子也不知咋的,就是发不起来,你是从哪捡的麦子?”

小倪萍一边委屈地哭着,一边说“我从生产队拿的……”

姥姥说:

怪不得蒸不熟啊,公家的东西拿回来那就是偷,以后可不敢了,偷的东西蒸不熟。

那天晚上,姥姥就给小丫头蒸了馒头,还在馒头上点了大红点,倪萍说她一辈子都忘不了馒头上的红点,和姥姥说的话。

不得不说,姥姥是有大智慧的。

她没有直接批评小小的倪萍,因为怕打击孩子劳动的热情、探索世界的好奇;她也没有纵容孩子仗着年龄小而为所欲为。

她选择了一个婉转却让人印象深刻的方法。

在缺衣少粮的年代,静静地看着那堆长毛的麦子,只为让一个5岁的孩子明白:公家的东西不能拿。

因为在姥姥的心里始终有两杆秤,一杆小秤是自己的秤,一杆大秤是公家的秤,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公平为准星的。

如果碰了公家的秤,就要说道说道,哪怕她还是个孩子。

来源《姥姥语录》



关于爱,姥姥这样说
倪萍说,她不到2岁的时候,就被姥姥从青岛接到了水门口(老家农村)

因为妈妈要上班,还是单位的领导,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限的时间她只顾得上一个孩子——倪萍的哥哥。

因为没人照顾,倪萍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姥姥去幼儿园接她时,她已经是大脑门、罗圈腿,就连玩木马都要把腿绑上才能支撑住。

后来,经过姥姥精心的照顾,她恢复得很快。

不仅每天笑个不停,还成了村里有名的“小吃货”,走哪吃哪一点不见外。

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小倪萍过的是“野生活”,自由自在、每天充满了快乐。

但因为和妈妈长期分开,情感上疏远了很多。

等倪萍6岁被接回青岛时,她很不习惯。尤其是妈妈的严厉和规矩,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拿倪萍自己的话说就是,“母亲从不打我,可我却那么怕她”。

后来姥姥来青岛和倪萍住了一段时间,她们俩经常一起出门逛、一起聊天。

有一次,倪萍和姥姥聊起长大后的日子:

“我长大挣钱了也不养我妈,我哥哥养活就行了,你看我妈对我哥哥多好,给他吃煎鸡蛋,用煎蛋的油锅给我煮点白菜,就是后妈。”

姥姥说:

“你妈连油锅煮白菜都舍不得吃,你没看你妈饭盒里就撕巴几块白菜帮子撒几颗盐粒”。

后来的日子里,倪萍很多次和姥姥诉说着妈妈的各种不是,但姥姥从不打断她。

长大后倪萍才知道,姥姥是有意为之,她想让倪萍宣泄出来:

心里有气、有怨说出来就好了,不管真对真错,别留着。留日子长了,就长在身体里了。

但在姥姥心里,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她总是在倪萍面前,罗列妈妈的好。

有一次,倪萍放学回家,一进门姥姥就让她洗脸,洗完脸之后还坚持让她好好照照镜子。

原来,这个每天用的洗脸架是爸妈结婚时的家具,也是妈妈最喜欢的。

姥姥指着架子的四个脚说:

孩子,哪有这样的后妈啊。这个架子腿,原先是四条刻画的抓角。

从你自己开始梳小辫儿起,你妈就一寸一寸地往下锯,为的就是让你能找上镜子,既不用弯腰、也不用驼背。你妈比你高,你合适了,她就要驼着背梳头。

后来你长高了,你妈又用碎木头,一寸一寸地往上钉,为的是你不驼着背照镜子。

后来你比你妈高了,你妈就踮着脚梳头,直到你离开这个家,镜子的高度一致对你是最合适的……

倪萍曾问过姥姥:你总是跟我说我妈的好话,不怕我爱我妈不爱你了吗?

姥姥说: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

实际上你妈是最疼你的,不一定背着抱着就是爱,不一定给口吃的喝的就是爱,你自己当了妈就知道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欢喜也有怨怼,姥姥用她爱的智慧,化解了倪萍和母亲之间的误解。

倪萍也渐渐明白了母亲,明白了她“给人块糖吃,也得抹上辣椒”的处事风格。

虽然现在依旧如此,但她已经可以吃辣了。

来源《姥姥语录》



关于人生,姥姥这样说
在倪萍眼里,姥姥一直是一个善良、智慧的老太太。

不管是谁,总能从她时而蹦出来的只言片语中收益良多。

有一次,倪萍和表妹聊天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别期待什么大富大贵,咱们普通人承受不起,每天平平安安的就挺好。

结果被姥姥听了去,她立马说:

别上你姐的当,她没说实话。谁不普通?人一生下来就是个普通人,一个鼻两个眼,你见谁一天吃八顿饭?都是三顿饭。

没有能力便罢,有能力为么不上山顶看看?一辈子在山沟里转有么意思?哪有下辈子?

山顶上看的东西和山底下看就是不一样,半山腰都比山沟强。

你问问那些能人,山顶上有么?咱这一辈子也想不到。

人都是一辈子,可山顶上的人活的就是山底下的人的好几辈子。

倪萍说:山顶那么小,哪儿挤得下?

姥姥说:

山还不有的是,有大山,有小山,上不去大山,你上小山,远山你去不了,家门口那个山你也能上啊。

倪萍说:姥姥的心这么高?

姥姥说:

不是高,平淡是真,普通是好,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准保说他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他还上山顶。

可能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但姥姥说的话也确实在理。

人终究还是要奋斗的,还是要往前闯的。正如姥姥所说,“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这一辈子都不用后悔了。”

我读《姥姥语录》,最大的感受就是,姥姥是一个“怎么着都行,没什么不可以”的人。

什么日子在她眼里都是好日子,她总能找到好处。

就像倪萍说的:

姥姥一辈子不动大气、平静如水,心和身子总是富有余地的。

人多房子小,她说“真暖和,人身上的热乎气儿挤在一块儿都赶上暖气了”;
房子大了,她也说好“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屋一个样,多敞亮。”

姥姥这种对生活的平衡感,来自于她的接受。

不管苦还是甜,不管穷还是富,她都能接受,接受后还能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来源《姥姥语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姥姥说的话明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家家都遇上过的事儿”,可是经姥姥说出来,就那么顺耳顺心,让人回味无穷。

读着读着我就明白了,《姥姥语录》不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而是一位老人过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的生活智慧。

它没有华丽的辞藻、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只是像我们家里的老人一样,在语重心长地说着大实话。

也正是因为这份真实和质朴,所以才更直抵人心,更发人深省。 

*注:来自《姥姥语录》,全部是倪萍的画作,侵删。参考资料:倪萍《姥姥语录》

读着《姥姥语录》,想到一个问题:作为新手妈妈,我们天天读书看报爬网络,学习各种育儿理论和知识。讽刺的是,学了很多知识和方法,却还是教不好一个孩子。大字不识一个、不知科学育儿为何物的姥姥,却是极其成功的。

固然时代不同了,固然理论知识方法是有用的,但我们是不是常常捡了芝麻、忘了西瓜,学会了花哨的技巧、却忘记了养育的根本;总想着要怎么教育孩子,却忘了修炼自己;常常感叹富养孩子压力巨大,殊不知孩子最想要的、真正让她内心丰盈的东西,其实不用花一分钱。



文章来源丨本文转自「mom看世界」,ID:xyzmom,科学教育,自然养育。在这儿,养娃既是科学,更是自然而然的艺术。

作者丨川妈 Nancy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阳光沙滩、古堡豪宅、名流汇集——美国纽约长岛:真正的奢华生活方式目的地!虚实相交:真正的元宇宙绝对不是躺在床上玩游戏的世界看了北大灌饼父亲,我顿悟:富养不如穷养,穷养不如安养,安养不如教养刚刚,教育部发声!广东疾控:这些人暂缓出行!“麻花”彻底火了:连拉3涨停!海底捞张勇笑了:新股狂飙100%[梅玺阁菜话]No. 079 上海老风味之卅五 椒盐排条(视频)再读王慧文:真正的牛人,就是把不喜欢的事做到最好真正的“富养”,是舍得孩子去吃苦12月20号:真正的好产品,改变的是价值网络13岁王诗龄读安妮公主同款名校,从小砸钱富养,但真正的王室教育却不一样…11月3日:真正的帅才,必须不断跨界,培养全局意识脸和心要穷养,脚和肺要富养,那肾呢?真正的富人都置顶了这几个富有的公众号重症肺炎挤满医院,专家:真正的“白肺”比例不高运动,是一个人最好的富养(精辟)美丽的中法混血继母3-离开大陆(多图)高手确实在民间,真正的修道法门,往往简单到你不敢相信!鼓励全班帮助听障女孩,这位乡村女教师太暖了!成年人最大的错觉: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见面名校校长:真正的人才都有5个特质走过2022,这是47位乡村企业家的回答没想到,被一位42岁大佬的热血所感动了...救命!性生活被父母发现的16个瞬间,真的太太太太尴尬了!乐活观察丨《我被一组数字打了脸》埃及游记:唯一留下真容的千年埃及法老入秋后的第一件卫衣,跪求你买一件,不到百元,1件穿3季,遮肉显瘦又显白,太太太太好看了。被误读的SaaS行业:真正的黄金周期才刚刚开始富养孩子?当然是先富养自己啊!刚刚,大湾区落户政策全面放宽!这届留学生太太太爽了菜鸟女司机不想再提的那些囧事刚刚,广州正式发布历史最低落户门槛!这届留学生太太太爽了《偷影子的人》:真正的善良,都是静悄悄的23岁爆红,28岁被封杀,年近40口碑爆棚……他的翻红,狠狠打了内娱的脸SaaS行业被误读:真正的黄金十年才刚开始每周一曲【视频赏析】:真正的“钢琴王子”李斯特与著名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德国歌曲《我们都是小罪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