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真正的善良,都是静悄悄的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生多遗憾,但也悄悄藏着许多温暖。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2010年,法国书市闯出了一匹黑马。
有一本只有几万字的小说,在短短一周内狂销45万册,风靡一时。
直到今天,它仍以9.0的高分稳居豆瓣畅销书单之列。
这本书,就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
故事里有一个身怀超能力的男孩,他可以偷取别人的影子,从而从影子口中,听到主人的秘密。
表面大大咧咧的同学,其实背后有一颗破裂的心;
身边成熟稳重的朋友,也许心底藏有不为人知的伤痕。
看起来幸福无比的成年人,可能有个悲伤的童年。
吹散小说表层的奇幻色彩,马克为我们讲述的不过是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们内心那股善良又静默的力量。
这本温情的“童话小说”,像颗催泪弹,赚足了读者的眼泪。
与此同时,又让我们懂得,所谓的成熟,不过是知晓了别人的秘密,哪怕是为别人好,也依然选择不去拆穿和干涉。
真正的善良,都是沉默的。
不戳破别人的尴尬
男孩的故事,在他随父母迁居小镇并转学后,缓缓拉开帷幕。
新环境给他带来不少麻烦,而最大的麻烦就是同学马格。
作为“全班逗笑王”,马格不仅行为粗鲁、十分顽劣,还因为爱打抱不平,有不少的小跟班。
在一次班长选举上,作为校园里的“名人”,马格信心满满地参加,可除了他自己,竟没有一个人投票给他。
更难堪的是,马格苦苦追求的女孩对他避之不及,反而转过去向别人示好,将他冷落一旁。
马格恼羞成怒,极力用凶狠掩饰内心的尴尬。
而男孩,则是他的出气筒之一,不是被抓过来揍一顿,就是被他故意锁进柜子里。
偶然的机会,男孩在操场上偷去了马格的影子,从影子的口中,男孩重新认识了这位同学。
其实,马格本是个乖巧温和的人,但父亲嫌他没有男子汉气概,对他整天羞辱、咒骂甚至殴打。
一次,马格被父亲带去户外打猎,他不忍心捕杀小动物,就让野兔从自己脚边溜走了。
没想到,父亲忽然暴跳如雷,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废物。
从小到大,马格从未得到父母的欣赏,父亲总是骂他,而母亲也总是沉默。
说到这里,马格的影子忍不住嚎啕大哭,它说:“我主人觉得自己很笨,根本不受欢迎,他从小就觉得痛苦,越长大越受不了。”
男孩这才恍然大悟,马格所有的闹剧,不过是为了引起注意,希望得到别人的一点肯定和赞赏。
第二天,男孩又在操场上遇见马格,他没有触碰马格内心的伤疤,也不说任何安慰的话。只是和马格开开玩笑,提醒他别忘了参加学校的郊游。
几天后,男孩在郊游中不小心迷路,更巧的是,他恰恰被马格找到。
回去的路上,男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道:“多亏了马格,他真的很棒。”
见老师与同学们为自己鼓掌,马格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之后的马格像变了一个人,他安静了许多,也慢慢淡出了男孩的视线。
后来,男孩才知道,他被选为班长,长大后还成为了本市的市长。
世有万象,人有千面,谁的生活里,都有狼狈不堪的尴尬瞬间。
我们能看见别人的窘态,却很难看见藏在这背后的隐情。
很多时候,难以理解的言行背后,或许是充满伤痕的童年,或许是极度压抑的生活,也或许是过度的自卑与无助。
当别人不小心被生活绊倒,我们要做的,不是拆穿,也不是呼喊着让人来围观。
而是悄悄伸出双手,把对方扶起来。
善良不是插在道德高地上的旗帜,而应该是一束不耀眼的光,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治愈。
不干涉别人的生活
男孩生命里的第一个朋友,叫吕克。
虽然家境寒微,但吕克却很有志气,从小就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
可后来,考上医学院的却是男孩,而吕克则因为家境问题,辍学回家当起了面包师,和父母一起经营濒临破产的面包店。
一直以来,吕克给男孩的感觉是知足的、幸福的,但有一天,吕克的影子却偷偷跟着男孩回了家。
一进家门,影子就急切地说:“请帮助我主人改变人生吧,带着他跟你一起走。趁一切还来得及,帮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吧。”
男孩听后,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悲愤,他要找吕克的爸爸谈谈!
可临出门,母亲却拉住了他,对他说:“如果吕克知道你去见了他爸爸,说不定会怪你。这是他的人生,只能他自己决定。”
只是男孩完全听不进去,直冲冲地跑去了面包店。
可真把吕克爸爸约出来后,妈妈的一句话却在耳边反复响起:
“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一时间,男孩的脸憋得通红,一个字都说不出口,最后只能怀着巨大的挫败感离开。
几天后,当他从实习医院赶回宿舍,竟看见吕格拖着一个破行李箱,站在宿舍门口。
原来,吕格爸爸看穿了一切,让他来找男孩。
很快,吕格就在男孩的帮助下,顺利通过入学考试,还申请到了助学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你有你要翻越的山,我有我要渡过的河。 翻山的人不必追问河的深浅,渡河的人也无需在意山的高低。 山与河本不同路,却各有各的波澜与壮阔。
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背后,到底有什么顾虑和难言之隐。
我们要做的,是将温暖调为静音,是将关怀化为春雨,润物细无声。
不管内心的善意多么热烈,也要顾全对方的体面和尊严。
不触碰别人的伤疤
除了吕克,男孩的童年里,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学校警卫员伊凡。
虽然俩人相差四十多岁,但却是亲密无间的好友。
伊凡的故事,得从一场意外说起。
这天,学校的煤气炉爆炸,不仅差点要了伊凡的命,还把他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给炸出来了。
男孩清晰地记得,浑身是伤的伊凡在一个傍晚偷偷跑回来,在烧成灰烬的值班室翻箱倒柜地找东西。
伊凡告诉男孩,他在找妈妈寄来的信,那是一封封满是思念和关怀的信。
可就在这时,伊凡的影子突然窜出来,像变戏法一样让男孩看见了奇怪的一幕。
男孩看见伊凡刚出生,他妈妈就死了,从小到大,伊凡在亲戚家寄宿,他根本就没见过妈妈。
他又看见,伊凡从会写字开始,就模仿妈妈的口吻给自己写信,再寄给自己……
原来,他不顾安危寻找母亲给他的信,竟是自己给自己写的“假信”。
伊凡撒谎了!但这个谎言,却那么令人悲伤。
男孩发誓,一定要让伊凡感受一下被妈妈疼爱的滋味。
他先让自己的妈妈写下一封饱含爱意的信,再把信埋到灰烬里,最后再引导伊凡自己找到。
男孩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伊凡不仅找到了信,还大受鼓舞,对男孩开心说道:
“每个妈妈最大的心愿,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我应该快乐,我应该去追求我的人生。”
几天后,伊凡辞去了警卫的职务,重新找了份喜欢的工作,决定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其实,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和伊凡一样,内心总有一块“伤感角落”,深藏着我们不想触碰的伤疤。
可能是一段破碎的感情,可能是一次不光彩的跌倒,可能是一场惨烈的失败,也可能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刻,所以在看到别人内心伤疤的时候,不要去触碰,更不要在上面撒盐。
正如著名学者哈耶克的这句话:“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再大的好心,都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
不硬闯别人的生活,不打破人际交往的边界,不触碰别人的伤疤,才是最大的善良。
《偷影子的人》,被法国媒体评为近十年来“最动人的小说”。
它既没有跌宕起伏的生死离别,也没有引人入胜的爱恨情仇。
它像午后收音机里播出的一段轻音乐,让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流过我们的心田。
小说之所以动人,或许就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美好。
生活多苦难,但总有人偷偷守护着我们;人生多遗憾,但也悄悄藏着许多温暖。
恰恰是这些守护和温暖,让我们苦涩的生活里,多了一点点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