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马伯庸的那天,他穿着藏蓝色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背着黑色双肩包,黑眼圈有点重。
他是位高产作家,出版过30多本书,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风起陇西》,多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大火,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悬疑”的独特创作风格。
最近,他正忙着宣传新书《大医》,这部小说以华山医院为背景,讲述了3位医生学医、救人、成长的故事。
华山医院是我们都熟悉的地方,100多年前,有大批医生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受伤的老百姓,他们是真正的“大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所以这里出现很多优秀的好医生,并不是一种偶然。
马伯庸不忍让这些故事湮灭无闻,前后花了5年时间调研撰写。
这是他写过最长的一部小说,80万字,分成两部出版,第一部上市首日,销量就超过了350万元,豆瓣评分8.5分。以下,是他的自述——
01
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医疗史
这两年,医生题材的内容比较火。有人质疑我是蹭热点,其实不是的,我早在2017年就开始酝酿这本书了。
有一次,华山医院的赵重波医生邀请我给职工做个分享,我早到了一个小时,他提议说去院史馆逛逛。
我心想院史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锦旗之类的,可还是老老实实跟过去了。没想到,还没进去就被震住了。
那是一幢西式二层老建筑,气质雍容,造型厚重。
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座富矿。果然,赵医生说:“这座楼叫哈佛楼,是华山医院最早的门诊建筑,也不算太古老,1910年建成。”我连忙拱手:“失敬……”
楼里每个文献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大事件。比如有张照片上满船伤员,两个人在划船,他们袖子上的红十字会标识特别醒目。这张照片拍摄于辛亥革命期间的武汉,红十字会奔赴一线救死扶伤。
讲座结束回到酒店后,我把拍下来的照片存进电脑,发现要写一部医学题材的小说,难度超乎想象,不仅要了解近现代史,还要熟知上海城市发展史和医学知识。我感觉写不了,就暂时搁置下来。但我这个人很倔,就喜欢啃硬骨头,于是一点点补课,看了一堆民国医学相关的书,还借到民国的《申报》,看那个年代生活细节的描述、考据、通信、资料。等真正动手写的时候,已经是2019年底了。印象特别清楚,2019年12月30日,我把《两京十五日》终稿交给编辑后,第二天就打开新文档,写下“华山医院,第一章”7个字。《大医》的故事并不复杂,1910年,3个年轻人同时踏入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这3个人的学医初衷迥异,13岁的方三响在战乱中失去父亲时,第一次见识了战时人道救济,在心中埋下了学医的种子。富家小姐姚英子飙车撞了电报杆子,被一位医生救下后,因为想再次见到救命恩人而学医。孙希身在伦敦,是外交公使的助手,因为隐秘任务误入医门。起初,他们没一个人抱着“悬壶救世”的想法,但在经历了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首义之后,慢慢成长为“大医”,专业且善良。写书的过程,我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虽然书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医疗细节都要真实可信,这也是最难写的部分。就拿输血来说,1900年才有“血型”的概念,如果我要写抽血的场景,就必须不验血型直接抽。这在现在看来是很荒谬的,却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再比如青霉素,1943年才量产,如果我写给病人打青霉素,就是错的。类似的冷知识还有很多。去华山医院调研的次数,多得数不过来。我没事就去院史馆看档案,跟医生聊聊天。身边熟人看到后,还以为我患上了什么隐疾。不过创作期间,我的生活还是蛮规律的。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出去慢跑半小时,回来吃早饭,送孩子坐上校车,8点走到工作室写稿。我特意把工作室位置选在一个学校周围,每隔45分钟就会打铃,我听到后就停下来强制休息一下。写到中午,吃完饭休息会,下午继续写几个小时,5点半左右去健身房,运动完回家吃饭。晚上是亲子时间,陪儿子玩,辅导作业。等他睡了,再继续玩游戏看会书,也不会熬夜,11点多就躺床上了,但入睡要花很长时间。我在写作上没什么天分,会要求自己每天写4000字,实在没写完也不要紧,第二天再补上。我是个比较懒的人,根本卷不动。在外企工作了10年,有次老板要给我升职,我直接拒绝了,说自己不喜欢管人,管好自己就够了,虽然赚得不多,但开心。我还有点社恐,最开始在公开场合分享时,一度紧张到胃疼呕吐。所以,现在我依旧是一个人创作,没有助理。今年,我还卸去了一些顾问工作,商务对接也外包出去了,就想多腾出一点时间写作。我的眼睛闲不下来,特别喜欢读东西,每天固定有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哪怕走在路上,也会不自觉地去读宣传语、广告、路牌。有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一句话,就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比如有朋友发微博说:“杨贵妃要是马嵬坡没死真逃到了日本,是不是再也吃不到荔枝了?”那时我本来在写《大医》,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新故事,就果断放下其他工作,写了个短篇《长安的荔枝》,讲“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艰辛。这本书写得酣畅淋漓,只用了11天就写了7万字,写的时候完全没考虑过出版,直接把全文发在网上。有编辑觉得不错,出版后竟意外畅销。这种创作的心流时刻可遇不可求,一本书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很难预测。我有个习惯,写完一本比较火的书后,会专门找一个小众领域,让自己冷静一下。写文章多了,难免陷入自我重复,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题材都不一样,下一部大概率不会写医学类的了。写作嘛,本来就是冲动型的产出,永远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得到什么灵感,没法规划,只能顺其自然。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