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许多多的日本人来说,巴黎是一场人间美梦,美得不真实、美到不能接近。就当他们终于攒足钱、为“人间天堂”买单,真真实实地踩在巴黎的土地上时,他们的梦转瞬破灭:原本,他们想着来到的是“梦幻之都”,可现实的巴黎世界终究只是“人间的模样”:拥挤的地铁、脏乱的街道、冒失的居民、成群的盗贼……就这样,他们的巴黎的梦被粉碎了,在强烈的文化冲击之下,他们崩溃了,甚至从绝望中生出了愤怒:有朝着服务人员冷笑的、有在人行路上找人要钱的、甚至还有随时可能攻击无辜路人的。虽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都可能出现这种异常症状,但日本游客的病症尤为严重。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发病者都为30岁以上的女性。
这种以日本人为主要患病群体的症状,被称为“巴黎综合征”。
根据统计,每年日本有50万至100万游客在巴黎游玩,其中大约有几十人会出现“巴黎综合征”症状,严重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并紧急离开法国。根据专家的观察,对于发病的日本人来说,巴黎是“神圣”的象征,他们对巴黎的幻想,可谓是顶奢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这个幻想,深深扎在日本人的脑海里,几乎就要深植在日本人的DNA之中。
早在19世纪,领先到达法国的日本人为一众日本居民创建了美好的幻想。
1873年的一份日本报告写道,法国好似欧洲心脏,是文化、潮流的诞生地。甚至就连法国街边的路灯技术,都成了日本人高调称赞的对象,更别说对与日本风格截然不同的法式审美、法式花园。所以,在更多的日本民众心目中,巴黎是灿烂的、绚丽的,堪称天堂在人间的代名词。可时代在变迁,日本人对巴黎的幻想没有一丝一毫褪色。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终于有机会触碰到梦想时,“巴黎综合征”便开始发作了:1980年前后,逐渐有日本游客出现“代偿性综合症”;
1986年,Hiroaki Ōta教授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这一疾病,并在2004年发表论文、详细描绘病症:恶心、呕吐、幻觉和心率加快、漫无目的地散步、破坏汽车、主动撞火车、向路人发起攻击……英国利兹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Rodanthi Tzanelli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历史来看,日本的信仰体系和发展轨迹与欧洲完全不同。” 这些文化差异,可能解释为什么日本游客出现“巴黎综合征”的风险较高。根据一篇题为“Les Japonais en voyage pathologique à Paris: un modèle original de Prize en charge transculturelle”的文章,1963年至1988年间,有2004名日本游客感染了这种疾病。
虽说“巴黎综合症”发病比例并不高,但它是存在的并且是恒定的,以至于引起了日本方面的警觉。
日本驻巴黎大使馆甚至设立了24小时电话线,为承受心理震荡的日本人提供心理支持。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恢复正常的唯一可能的补救办法似乎是立即回家。
根据Hiroaki Ōta教授的说法,治疗方案包括: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焦虑类药物、情绪调节剂,以便让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表达,并且能够跟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正常交流。
Hiroaki Ōta认为,“巴黎综合征”是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疲劳、由远足导致的过度疲倦、有精神病史。尽管截至目前,虽说“巴黎综合症”仍存在争议,科学界没有达成共识,但病患的反常行为真实存在。近些年来,随着社交媒体上视频的分裂式传播,更多的日本人了解到了巴黎的真正面目。
这让前往巴黎旅游人做足了心理准备,不会因为过大的落差而满心悲凉的在巴黎街头游荡……https://www.lefigaro.fr/actualite-france/le-syndrome-de-paris-ces-japonais-que-la-ville-lumiere-rend-fous-20221102?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echobox&utm_source=Twitter&origine=VWT16001#Echobox=1667406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