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抚平孩子的“痒”,疗愈家庭的“痛”

抚平孩子的“痒”,疗愈家庭的“痛”

广告创意

还在坐月子的时候,李晓就发现女儿睡得特别不安稳,每半小时就要翻腾几下。到了40多天的时候,发小来家里玩,把宝宝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其他宝妈一眼看出来:这孩子“湿疹”挺重的。


在医院看完诊,医生开了一种中等强度的激素药膏,和配合的中成药药膏,要求按1:2混用。但李晓担心激素对新生儿的副作用,悄悄改成了1:3的配方,脸上则更是不敢抹激素,只敢涂中成药。“手腕、胳膊窝那些地方,上了激素之后,确实立竿见影,但就是反反复复,今天可能把这儿抹好了,明天另外一个地方就又起了。”


事实上,李晓的女儿所患的并不是普通湿疹,而是被称为“皮肤科第一病”的特应性皮炎(AD) [1]——中国患者数近年来已超过7000万人,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它具有家族遗传性,多是在婴幼儿期便发病,还可能终身反复发作。


患儿皮肤较干燥,瘙痒也更剧烈,尤其是在夜间,极大干扰睡眠质量,令整个家庭苦不堪言。而怀有“激素恐惧症”的家长们更是焦虑不已:特应性皮炎宝宝,药不能停?不用激素能行吗?


刚刚过去的9月14日是第五个世界特应性皮炎日,今年的主题是“深入了解特应性皮炎”,呼吁公众关注特应性皮炎给患者和照护的家庭带来的多方位的身心负担。 


点击观看特应性皮炎科普影片

《抚平孩子的“痒”,疗愈家庭的“痛”》



与“痒”相伴的焦心日夜


李晓隐约感觉到,孩子的皮肤病大概率是家族遗传。从爷爷、爸爸到她本人,几乎都有皮肤病。她自己过敏最严重的一次,堪称“面目全非”,眼睛、鼻子、鼻梁都肿成了一个平面,而且特别痒,靠激素冲击才扛过了急性发作期,至今每隔半年还会发作一次。


孩子刚生下来就要忍受皮炎之苦,最心疼的是日夜相伴的母亲。半夜里,每每被女儿吵醒,看着她痒得来回转动身子,自己又不能上手,怕把她皮肤挠破,李晓一度崩溃地哭了,“就觉得这孩子把我身上不好的疾病全都遗传下来了,我就想为什么要把她生下来,让她跟我一样受这么大的罪。”她不敢哭出声,不想让隔壁屋的父母知道担心,只能一个人默默擦眼泪。


身为护士,李晓在妻子、母亲、职业女性的三重身份中挣扎。每次感到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联想到患先心病的孩子家长,安慰自己已经幸运多了。“生活还在继续,就得积极面对。”



九年时间,一转眼就过来了,孩子自己都习惯了这个“老毛病”,在“痒-挠-结痂”的循环里度过。“一直到现在,她的皮肤几乎没有过特别完好的状态,身上发痒是经常发生的,位置也不是特别固定。”李晓说,孩子的皮肤非常敏感,有一次在幼儿园,洗完手手腕没擦干,后来不知怎么就给全挠破了。


只要李晓在家的时候,药膏几乎成天放在她手边,孩子的膝盖、肘窝、腘窝,哪儿痒抹哪儿。“最痒的时候一般就是夜里睡觉的时候,她都是迷迷糊糊在那咔咔地挠,挠得特别厉害,确实会影响睡眠。”李晓说,孩子动静大得会把她弄醒,她就赶紧摸黑伸手进被子里,摸到她在挠哪之后,一手按着地方一手抹药膏,然后再去摸索另一个手的位置,“自从当妈之后,就再没睡过完整的觉。”


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中,特应性皮炎的疾病负担排在首位。2016年美国的一项特应性皮炎患者调研报告显示,近九成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每天出现瘙痒症状,超过六成每天瘙痒持续12小时以上,感到瘙痒“严重”或“无法忍受”,此外超过一半患者几乎每晚都因瘙痒而睡眠困难。对于重度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造成极大精神困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马琳从医近四十年,她表示,近年来接触的患儿家长普遍感到焦虑,七成以上出现“心病”。有的家长因孩子的病情反复发作,自己就抑郁到要辞职的地步,需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五岁时,已经把全国有名的大夫看遍了,托人找到她的时候,半夜里连发了20多条微信信息求助。


马琳笑称,自己把九成的精力都花在了平复家长的焦虑上。一碰上家长担忧激素的副作用,她就拍着胸脯担保:你先用一周,有任何副作用我负责。她还会开解他们:特应性皮炎的孩子都很聪明,免疫系统警觉也有它的好处,“你还不抱着孩子回家赶紧好好用药?”很多家长这时才被逗笑,难得地露出笑容。



当皮肤“无法呼吸”

先放下误解和偏见


由于工作忙碌,李晓夫妇在单位附近租房住,孩子多是外公外婆带。在对待孩子的皮炎问题上,李晓和父母有着很大分歧。除了拒绝激素,他们还认为润肤油反而会让皮肤“无法呼吸”,从不让孩子使用,劝说总是无功而返。


今年暑假,孩子在外公外婆家住了一个月,虽然临走前李晓给她的行李里装了润肤油,但外公外婆不帮忙,孩子自己不喜欢身上黏腻的感觉,也不肯抹油。回来时,只见她的小腿腕、腘窝、肘窝,几乎全是抓破后结的痂,还有一道道长达20公分的血印子,让李晓心疼不已。


特应性皮炎有一定的遗传性,也是一种以皮肤表现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家族三代人里有这类疾病的,更容易得特应性皮炎。”马琳解释,遗传决定了他们皮肤屏障不好,比别人更干,而且存在免疫异常,出现Th2型炎症反应(注:特应性皮炎以Th2/Th22型免疫反应为主,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变应原等均可诱导、加重Th2型免疫反应),“先是干痒,之后抓红了起皮疹,越抓越长,最后流脓出水。这就是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这也是为什么,在特应性皮炎长期缓解阶段,建立良好的洗护习惯是关键。马琳总结为两个核心点:“洗,不能过度;润,不能不足”。比如,使用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产品,控制每次洗澡时间;洗澡后立刻涂抹润肤油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洗护这一对是基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就足以让70%的皮肤病患者获益。”


此外,近2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中感染原和应变原刺激增多,特应性皮炎发病显著增多、加重。马琳回忆,1985年她刚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的时候,在特应性皮炎高发的冬天,总门诊量不超过100个,但到现在,翻了10倍不止。“这个病太复杂了,指南上光疾病的介绍就是98页A4纸,湿疹样皮疹的鉴别诊断,我都能给你讲8个小时。很多人当成湿疹治疗就错了。”


婴幼儿由于皮肤角质层发育晚,相对的皮肤屏障保护力更弱,因而是最常见的发病人群。据调查统计,中国85-90%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岁,1-12月的婴儿和1-7岁的儿童患病率分别为30.48%和12.94%。[2] 然而,患儿的诊断率较低,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且长期控制不佳。“这个病早在一岁前就可以诊断,但有的人晚到20岁才确诊。”马琳说道。



限于早年医学发展不足,马琳自己也是被耽误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一员。小时候,有次蹚完露水,她没注意到自己被小虫咬了,直到第二天腿上才肿起大包、化脓。像这样的包在她腿上有三处,时常犯痒,她一直抓到了大学毕业,形成了纤维瘤。后来她才了解,这正是特应性皮炎的异常反应。


她常跟学生开玩笑,拿自己的身体作试教材料,“蚊子咬完了,20分钟、2小时、48小时、两个星期的表现,和超过50年的表现,在我身上都有。”在门诊中,她还碰到过一位和她“同病相怜”的病人,之前竟被误诊为淋巴瘤。她敏锐地做了病理分析,给病人局部注射激素,果然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她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皮肤出现红斑、渗出,有瘙痒性、湿疹样皮疹时,应怀疑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可能,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避免因延误治疗诱发更复杂的共病。如果情况太过严重,又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身心发育及健康成长。对家长们来说,也是身心的双重负担。



与“痒”对战

需要“长期主义”  


在马琳的临床经验中,80%的患者的病情是轻度或中度偏轻的,但还有另外20%会发展为中度偏重,其中大约5%是极重度,全身皮损面积超过30%,他们往往已经患病十几年以上。


“这个病虽然不可以治愈,但是完全可以改善,不让它复发。80%的患儿可以在两岁之后停药,但很多病人用药强度不足,剂量不足、疗程不足,才把小病养成大病。这也是我们医生最遗憾的:不得病不知道着急,(大众的)预防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马琳感叹。



特应性皮炎至少需要十六周的维持治疗时间,但家长们“总想着给孩子治好,又想少用药,每次用五天药就停了,好了伤疤忘了疼。最好是一针灵,哪有这种东西?”在马琳看来,家长们最大的误区是激素恐惧症,以及“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但和睡眠不足带来的生长发育问题、精神心理和社会融入问题相比,家长们的这层担忧,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马琳表示,通过激素药物快速控制炎症和止痒,加上非激素药物长期维持,系统性治疗将是特应性皮炎疾病管理的必由之路。对此,2022年中华皮肤科杂志公布的《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如皮损和瘙痒显著减轻,可换用强度较初始激素低的其他激素,或减少激素使用频率,或换用非激素药物序贯治疗,通过长期治疗延长缓释期,减少复发。



在维持期,为了防患于未然,中重度患者可以从立秋到次年清明持续使用非激素药物,轻度患者则可以等到11月份再开始用药。“医学的精髓是manage changing(管理变化),皮肤病讲究对因抗炎,如果天热皮肤湿了要收敛,如果天冷皮肤干了要滋润,所以也会靠辅助用药来调节。”马琳说,有的患者手指尖也有湿疹和裂口,在这些“边边角角”、症状不那么严重的地方,她也会推荐外用非激素药物。


她介绍道,随着2000年以来靶向治疗的兴起,许多不同类型的炎症疾病都迎来了针对性的非激素类新药上市,而不再完全依赖激素治疗。近年来,更多小分子靶向抑制剂也开始应用于临床,比如PDE4抑制剂(注:PDE4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对炎症/免疫系统、细胞黏附等都有影响。)就通过抑制PDE4,使患者体内低水平的cAMP(注:全名为环磷酸腺苷,一种有机物。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心悸、气急、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上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抑制皮炎的作用。[3]“从以前的免疫调节剂,到现在完全没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小分子药,一次次药物进步优化的过程,做到既抗炎又减少副作用,带来更多更好的用药选择。”



最近,医院给李晓开了一款这类药膏,可以在维持期使用。她欣然接受尝试,涂在孩子常抓挠的地方,“感觉润润的,不像激素药膏,用起来没什么心理负担。我能接受特应性皮炎这个病治不了根,但是我现在就是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把它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文中李晓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这一皮肤科“一号”疾病多发于儿童期,专家:规范治疗长期管理》,澎湃新闻

2《中国12城市0 ~ 7岁儿童皮肤病患病率调查》,中国皮肤科杂志

3 邓维,苏伟,张高磊,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9,12(4):230-233.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林翠羽

作者丨暮里

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从章亚若到余秀华,谈爱情的真假虚实关于“青春疼痛”,我们漏聊了最重要的一点吴彦祖9岁女儿罕曝光,却暴露几亿中国家庭的隐痛:不肯放手的父母,到底害了多少人全职太太10年离婚月均补偿833元,所以对家庭的贡献到底怎么界定?“父母的爱好复杂,我承受不起” | 如何淡化原生家庭的伤害,与自己和解?结婚前,要打听清楚对方家庭的3件事,这不是心机,而是远见痛心!又有3名藤校学子离世!这些优等生的“痛苦”,希望你一个都遇不到….结婚前,要留心对方家庭的这3个细节,才是真正为儿女考虑【触摸美国5】两位把我带进美国家庭的好人孩子也会有“内耗”,减少孩子的各种内耗,是让孩子高效学习的秘诀之一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如何在婚姻里疗愈?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揭开多个华裔家庭的真实生活知识型家庭的餐桌读物,一整年的真知真实熏陶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孩子的“不说”,是因为说了也没用!请告诉孩子:结婚,一定要留心对方家庭的这3个细节!又有3名藤校学霸离世!这些优等生经历的“痛苦”,希望你一个都遇不到….拔牙不成戴头盔!如何科学应对“天下第一痛”?法国近七成女员工支持实施“痛经假”!部分企业已引入洛杉矶政坛地震!市议会主席辞职,民主党铁杆盟友也“痛打落水狗”?难怪这样做饭会火,15分钟搞定一餐,带娃家庭的救星花旗称就业数据是美股在“痛苦”中反弹的关键 耶伦抨击欧佩克减产《给孩子的大学日历2023》,别让“考盲”成为你和孩子的遗憾!冬天做一做经络瑜伽,疗愈养护正当时影像检查的10大困惑 辐射量其实很小筹划2年,我和公立学校老师,共同打造出最适合中国家庭的阅读指导课!如今年轻人真正有选择的权利吗今天,你看到孩子的好行为了嘛?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教育良机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法国之路+世界尽头:D12~护照丢了巴黎脏乱差到让人呕吐?日本游客情绪崩溃,瞬闪回国抚平心理阴影马思克一句话秒杀马克思哈佛学联百家谈|社会学者魏伟: 当代中国家庭的“变”与“不变”不要弄丢孩子的“朋友圈”,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养育私教课谁不如我,我跟谁比!中产家庭的娃,小小年纪就躺平了?历时5年,推出最适合国内家庭的英语启蒙方案!全套方案+单技能提升,一网打尽选择亲家时,要留心对方家庭的这4个细节,才是真的为儿女着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