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这个病人住进ICU三年,未醒!
有一个病人,让麻醉科的李医生记忆深刻。以至于,时隔多年也能清晰还原当时的一切。
这是一个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手术前,大家也都做好了各项准备。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术后,这个病人一直不醒。
经过各项检查以及多学科会诊,一致同意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
由于刚刚做过大手术,抗凝的方案第一时间就被否决了。
多个血管同时出问题,取栓也是不现实的。没有办法,和家属沟通后将病人送到重症监护室。
送到重症监护室那一刻,不光家属,医生也在期待奇迹发生。
(图文无关)
之所以称“奇迹”,因为在所有医生看来都不可能了。只是因为家属有钱,一句“我们有钱,继续抢救”。
这样的情况,医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在国内,都劝活,没有劝那什么的。
就这样,这个病人一直住着。一开始,大家三天两头去看这个病人的进展。到后期,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个病人遗忘了。就连家属也不见了踪影。
几个月后,家属找了一帮人让医院给说法。
尽管这次意外的原因非常清楚,但家属仍怀疑某个环节有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参与这台手术的外科、麻醉、护理等学科都表情非常气愤。这是因为,当初也是让家属权衡利弊才同意给他做手术的。
当时,患者处于卧床状态。长期的卧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血栓,只是还未掉下来。如果掉下来,堵在哪里、哪里就会出问题。
除此之外,长期卧床导致的坠积性肺炎和各个器官功能的退化都一个不落地表现出来。
对于外科来讲,除了考虑心脏功能是否能适应这么大手术以外,更多的是考虑血栓、出血、切口愈合等因素。
但是,对于麻醉科来说却没那么简单:李医生接到这台手术信息之后,头一下就大了。
看过病人的各项检查,李医生尽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心里也不由得打起退堂鼓——风险太大了!
然而,家属确实厉害。就在大家探讨这台手术应不应该做的时候,家属找到一位院领导说情。并且,还打包票:出了事,也不找医院和医生麻烦。
到了这里,已经没有退路。
在李医生的建议下,大家开始积极做着各项术前准备。
下肢的血栓不容忽视,因此术前就在腔静脉里下了一个网。一旦血栓脱落,也有机会网到它。
为了提高病人的肺功能,叮嘱病人每天吹气球。
但这个过程的效果并不好,因为病人有长期的高血压,不仅心脏瓣膜和大小血管有问题,脑血管也未幸免。
就这样,带着永远不可能准备更充分的术前准备,这台手术开始了。
然而,术中就发现了异常。
麻醉科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实施麻醉;另一方面是保障病人术中安全。
刚刚换好瓣膜之后,李医生发现病人的脑氧监测出现了异常。尽管没有其他证据,但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病人发生了脑梗!
加快速度完成手术后,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大面积脑梗。
如前所述,尽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也只能把病人送进重症监护室。
这时,家属反悔说是医院诱导他们,他们才同意做手术的。醒不过来,也不排除麻醉药用多了。就连护士也未幸免:家属认为护士推车走路太慢,才导致送到重症监护室的过程中缺氧了。
面对这样的说辞,大家心里凉透了。但病人还在医院里,也只能继续尽心治疗。
就这样,时间居然一拖就是三年。
有人说,家里这么有钱吗?
确实有钱,听说是一个退休干部。
看到这样几乎毫无希望的治疗,大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现有的情况,也不允许医生做决定;家属呢,又不表态。
有人说,这么重的病坚持不了多久吧?
这就错了,人的生命力其实很顽强。重症监护室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生命支持系统。
但是,这种支持无疑是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那么,对病人本身或者家属获益了吗?
没有,完全没有。
对于病人本身来说,他已毫无意识,根本就体验不到生的快乐。仅有的一些感觉,可能也仅仅是身上各种插管的痛苦。
对于家属来说,也许只能代表他们尽心尽力了,然后心安吧。
推荐阅读:
《职称改革来了,送给每一个需要晋升的朋友(收藏起来,早晚用得上!)》
《医学发明邀请函》
《新的职称政策落地了,如何准备晋级材料?这篇文章都讲清楚了》
《准备发表文章的朋友注意:2021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有重大更新》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麻醉MedicalGroup全国性学术、科普平台,文章可同步刊登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以及人民日报等平台。总粉丝30万+,年阅读量一亿人次+。文章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
动动手指转发,让大家多了解麻醉科,多理解麻醉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