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永远不要忘记的道理
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和孩子共同创造有趣
欢迎您关注留言哟~
周国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双方的问题,你父母也有责任。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责任更大一点,长大了以后,你自己可以积极主动一点。我不知道你们沟通的问题具体出在什么地方?这是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普遍问题,沟通太少,缺乏平等讨论问题的氛围。我想你可以尝试着主动和他们谈心,求同存异,在家里慢慢地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好吗?
周国平:如果我是你的父亲,我一定希望你能告诉我。当父亲普遍是这样的心理,孩子长大了,尤其是女儿,特别希望父女之间能谈心,做知心朋友。也许因为中国家庭的习惯,或者个人的性格,或者面子,父亲往往不是特别主动。但是,我相信他在那里期待,做父亲的其实都会有这种期待的心理。所以,你要主动一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主动权会越来越转移到子女的手里,长到像你这样的年龄,主动权已经在你的手里了。所以,你不妨走出第一步,去试一试,我相信你的父亲一定很高兴。
问:有的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打骂、指责、贬低等虐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问题,长大后对父母有很多怨恨,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呢?
周国平:中国有些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所谓听话,不听话就打骂,孩子心中留下了创伤。要消除怨恨,对父母宽容,需要有比较高的立足点,认识到父母当年这样做,是受了错误观念支配,或者是因为生活负担重、个人境况不顺等原因,所以应该同情他们,而不是怨恨。
周国平:家庭不和睦,你要不要离家独立。我认为,不管家庭是否和睦,你这个年龄都应该有一个先疏离后回归的过程。这是心理上的断奶,你要开始独立地走人生之路了,这个时候最好尽量排除来自家庭的负面的——常常是正负不确定的——干扰。我的女儿现在读大学,她很有独立意识,自己闯天下,我未必理解她的一些具体做法,但支持她的总体追求。你想让你的家庭好起来,我懂你的心情,你不妨推荐你的父母读你提到的那些关于亲情和教育的书,或许他们也会得到启发。不过,他们毕竟是成年人,你只能力所能及地影响他们,能影响多少是多少,尽力了即可安心。
问:从高中起我就开始读你的书,一直到现在的大学快结束了,仿佛遇见一个知心好友。你在传记里写到,你父亲有些许的家庭暴力,打你的姐姐和弟弟,你总是拿本书走出家门作无声的抗议。其实我父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和弟弟无一幸免,高中时候的青春期是我和父亲冲突最多的时候,争吵和暴力充斥在我家里,那时候的我异常苦恼。即使在前年的一个寒假里,我父亲无缘无故打我家的狗,我突然受刺激抱着他,不让他打狗,然后发疯似地控诉我小时候被他打的事,我爸很愤怒地回应我,说他打我是为了教育我,对我好,而我长大了翅膀硬了就反了,又挨了一顿打。这件事后,我感觉自己和父亲完全不是同一世界的人,无法交流,他完全不理解家暴带给我的伤害有多大。幸好遇见你,才没让我走向极端,通过读你的书,明白我们需要一个很高的视角去看人世间的自己及自己的一切遭遇,我看到了父亲小时候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才成了他如今的模样,油然生出同情感,对他的怨恨少了很多。但是,我和父亲的隔阂是很难化解了,我现在很困惑的是怎么和父亲相处下去?
周国平:读我的书,你觉得遇见了一个知心好友,这真好,我认为是读我的书所能够有的最好状态。你的确有心得,比如说,面对家暴的父亲,你能站在高处看他以及你自己的遭遇,因而没有走极端。
不过你仍为如何与父亲相处下去而困惑,我的建议是,一尽力而为,二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因为他是你的父亲,你要帮助他。亊实上暴躁性格和家暴行为的受害者也包括他自己,甚至首先是他自己,他因此失去了人生某些宝贵的价值,例如宁静欢欣的心情、和谐的家庭氛围、子女的敬爱等。
你不妨尝试给他写信,或者和他深谈一次,在你的诚恳面前,他端着的架子也许会放下。尽力而为之后,则要顺其自然,因为他毕竟是另一个人、另一个灵魂,他能否改变,改变多少,不是你能决定的。
不论处在多么亲密的关系之中,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不要忘记一个重要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这样亊情就简单了许多,不会对别人强求,也不会强求自己给別人做力不能及的亊。暴烈的脾气是难改的,尤其难以靠劝说改变,往往要靠亊实的教训或岁月的磨砺。你能改变的终归有限,估计年岁会使他变得温和一些。你看苏格拉底,他这么聪慧,也改变不了老婆的暴烈脾气,于是就对之持一种宽容和调侃的态度。面对亲人不可改变的缺点,我们都应该学一学苏格拉底的哲人风度。否则,你还能怎样呢?
朗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声境界,ID:tyreader
今日推荐好书
▼
内容简介:本书是继《妞妞》《宝贝,宝贝》之后,周国平老师历时多年创作的全新亲子纪实散文。在书中,周国平老师以一个普通父亲的视角,记录了从孩子出生的喜悦,到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感动,到面对孩子教育的种种困境。文字温暖细腻,小男孩的种种生动、好玩儿、可爱,跃然纸上。同时,他也以一位哲学家,观察着一个小生命从语言到心灵的点滴成长,探讨了所有家长关注的亲子教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男孩养育的温暖札记,一位哲学家父亲从东西方双重视角出发的育儿思考,可为当下养育焦虑、教育焦虑时代的父母们提供一个参考。
优质文章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