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零点猜想”明天公开,夫人曾想办法让他“分神”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说实在的,他钻研数学钻得有点‘神经’了。”张益唐教授夫人孙雅玲在发言中提到,每天早上七点多天蒙蒙亮,张益唐拄着拐杖、背着书包就走了,晚上走回家就七点了,“回到家,研究做不出来就一直嘟囔:‘零点、零点。’连我都知道零点了。我就想了个办法,每天晚上把菜准备好,让他回来炒菜,把注意力分散一点”。
孙雅玲说,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授课,家里有电脑,张益唐非要去学校,她就开车送他到学校,上完课再自己拄着拐杖走回来。他说没有黑板讲不了课,他非要用学校黑板讲。疫情期间一直坚持这么做。后来疫情稍缓,她拉着他去维也纳听音乐会,一到维也纳,他就去大学里找哥德尔的墓碑。后来,去普林斯顿,也是要去看冯·诺伊曼的墓。开始没找到,后来通过朋友找到了,他高兴得不得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教授提问,“我觉得传统和创新没有明显的界限,现在做学问的大环境不一样了,上网可以有更多交流。大环境的变化和创新对益唐教授这些年来的研究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影响?还是依然保持着自己20年、30年前那样一种研究的模式?”
“我觉得还是取决于你研究的方向,对我来讲不能说没有影响。”张益唐回答道,现在上网很多东西变得很方便,可以很容易得到很多新的信息。我在北大和美国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小孩都变得很聪明,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信息量很大,你提一个问题,他能给你举一反三,他们到网上去查就都知道了。在网络时代,不管是教学还是研究,我们不能完全守在原来那里。有很多事情是应该与时俱进的,但有些东西也是不能丢掉的。对本质的研究和思考来讲,我还是比较侧重于传统的东西。但是怎么保持这两者的平衡,这是一个问题。无论如何,现在比以前做研究更好了,至少得到信息比以前要容易得多,而且你的视野自然而然能够开阔很多。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