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孩子有这个迹象,说明他真没把你当外人!
Part.1
都说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这句话用在亲子关系里,也很受用。
瞧瞧这位初三大男孩,每天放学一到家,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汇报他在学校的事情。
老父亲瓜子都准备好了,儿子讲得眉飞色舞,老爸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要好好听,还要时不时地发表意见。
这一幕,是不是很温馨?
孩子对你有分享欲,说明他对你很信任。
因为信任,才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因为信任,才愿意跟你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们家迷你包,一回到家,那小嘴就劈里啪啦地说个不停。
从学校说到家里,从古今中外侃到怪力乱神。
老母亲的耳朵都听得快起茧子了,但我还是会认真倾听,并给出回应。
因为我觉得:
能被孩子追着叭叭叨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光能及时掌握孩子的近期情况,了解孩子的情绪和状态。
就连孩子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都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比如,
谁吵架了,谁分手了:
谁尿裤子了,谁剩饭了:
谁去网吧,谁打架了:
就算不认识每个人,老母亲也能知道他们的爱恨情仇。
不要嫌孩子烦,总比他啥事都闷在心里强。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秘密,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提高亲子关系亲密度。
那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小烦恼,能让你为孩子排忧解难,成为他最坚实的靠山。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充满底气和力量。
受了欺负和委屈,知道跟父母说。
爸爸的保护和帮助,能赋予女儿闯荡世界的自信和勇气。
Part.2
孩子跟你有分享欲,还说明他在你身边很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90%以上都是废话,说明他很快乐;
如果这个人废话不足50%,那他大概过得不太开心。
这是因为人的语言中枢和大脑兴奋神经息息相关,孩子说话越多越能刺激情绪的释放,心情好了他就更爱表达。
当孩子在父母面前,感到安全和幸福,心情放松不压抑,他才会想说话、多说话。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老师……”
“妈妈,你猜我刚出门遇到谁了?”
“妈妈,你这条裙子真好看,跟你的口红很配。”
越是叽叽喳喳,越代表孩子情绪轻松平和。
越是谨小慎微,沉默寡言,越可能意味着孩子心情压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对父母的分享欲越强,说明亲子感情越好。
只有在温暖舒适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
和父母的分享和交流,其实也是一种邀请和求助。
邀请你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请求你帮他解决搞不定的问题。
这个时候,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为什么很多孩子越长大越跟父母无话可说?
其实,孩子的分享欲,大都是被父母一步一步“堵死”的。
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沉默。
比如:
粗暴地打断;
不回应或敷衍;
一味地打击;
借机说教、讲大道理;
拿大人的身份压孩子;
死不认错;
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沉默的后果是什么?
是受了伤,宁肯独自忍受痛苦,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Part.3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别上来就掐断孩子表达的劲头,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抢话。
不要孩子刚一开口:“妈妈,今天我在学校……”
咱就来一句:“赶紧回屋把作业写了去!”
孩子心里该多失落?
二、承认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开心也好,委屈也好,我们都要表示理解和共情。
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给孩子泼冷水。
比如,当孩子跟我们说:“我最喜欢的一支笔被我同学给弄丢了。”
如果我们只是说:“多大点事,丢就丢了,别因为一支笔和同学置气。”
这样硬邦邦地安慰,会让孩子感觉我们根本没有体会或接纳他的感受。
下次再有不开心,就可能不愿跟我们说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
“是好让人难过呀,妈妈知道那是你最喜欢的笔,这样吧,妈妈再给你买一支,你同学应该不是故意的,我们这次就原谅他了,好吗?”
三、好好说话,高情商地沟通
好好说话,咱别阴阳怪气,或者正话反说。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跟孩子说话,也要讲究情商高低。
如果总是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会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和尊重,又何谈说心里话呢?
比如:孩子考了99分,开心地告诉家长,得到的回答却是:
“骄傲什么,要不是你犯马虎,都能得满分了!”
孩子该有多么难过!
与其用冰冷的话语浇灭孩子的喜悦和热情,不如大方表扬+正面鼓励:
“99分呢!这是你努力后得到的回报,妈妈真为你开心为你骄傲!我们来看看,你那一分丢在哪里了,把它攻克了,下次说不定就满分啦!”
四、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如果你每天都是问,作业做完了没,饭吃完了没有……孩子难免会厌烦。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比如时事的、轻松的、八卦的:
“你有没有看新闻,有个“行星杀手”正向地球袭来?”
“我看你最近跟谁谁谁好像联系少了,你们怎么了?”
“听说你们班谁跟谁关系好,现在怎么样了?
平常多注意观察孩子喜欢什么,包括动画、偶像、书籍、音乐等。
以请教或探讨的方式打开话题,表示对孩子的“膜拜”,比如:
“你这个飞机模型用了多久拼成的,我上次试了半天,怎么都拼不成。”
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才更容易找到话题。
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孩子的分享欲,需要靠父母的有效回应来维持。
今日
福利
PRESENT
入群戳这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