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 | 扑克投资家(ID:puoketrader)韧性的概念最早源自材料科学:例如某种金属在压力 (冲击) 之下变形,此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则说这种金属材料具有韧性。这个概念延伸到在系统环境中,则是指系统在冲击之后做出响应和恢复的能力。长期延续的影响被称为持久冲击,如下图的左图所示。相反,如果在冲击之后,系统像弹簧垫那样反弹,则是一个韧性恢复过程,如下图的右图所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说,韧性是指回归均值,返回到初始状态。图1. 本图展示了冲击之后的延续过程:在左图中,冲击呈现持续的状态,右图则展示了恢复原状的韧性过程。欧洲经济学家、普林斯顿金融中心主任马库斯在其新书《韧性社会》中指出,环境沉浮变迁,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偶尔也会遭遇冲击,从而偏离正常的轨道。冲击可能导致突变,例如股票价格或个人财富的大幅涨跌;某些冲击是好事,冲击过后能够增强社会和个人的韧性;某些则是韧性的陷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无法反弹的灾难性后果。我们要做的,就是规避那些破坏我们自身韧性的“陷阱”,这样才能在遭遇挫折后,采取正确的行动并最终恢复元气。经济学家马库斯也特地在《韧性社会》中讨论了对韧性尤其具有破坏性的五种“陷阱”。“陷阱” 会摧毁韧性,让人们和社会在冲击后无力反弹。例如某位雇主解聘一位员工,使后者无力继续负担孩子们的在校教育,她的子女的潜力就会被严重损害——这些孩子几乎没有办法应对冲击。好比拉封丹《橡树与芦苇》寓言中的橡树那样,橡树一旦被风暴连根拔起就会枯萎死亡,而无法像柔韧的芦苇一样弯而不折,风雨过后恢复原状。
韧性终结者:反馈式外部性
遭遇负面冲击时, 人们的反应可能导致不稳定的反馈循环,削弱整体韧性。因此应对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成为破坏韧性的因素,使形势变得越来越糟,而非走向反弹。
或者说,人们可能在相互之间造成更多的外部性,使社会的均衡与韧性持续恶化——我们称之为 “反馈式外部性” ( feedback externalities)。一个典型案例是银行挤兑。如果银行的许多客户在同一天去取钱,就会给银行造成动荡,带来负外部性。如果人们的取钱行为刺激其他人也加入取钱队伍,就会招来更多的“反馈式外部性”。最终,这一过程可能发展成全面的银行挤兑,由于银行通常来说不会保留足够多的存款,它们将被迫终止提款服务。从抽象的意义上看,囤积口罩同银行挤兑属于同一性质。商店原本有足够多的口罩,可以为潜在客户每人供应一副口罩。但由于出现囤积行为,商店可能在口罩供应上丧失 “流动性”。这两种挤兑都显示了反馈式外部性的巨大影响。导致银行挤兑或口罩囤积的极少数人会给其他许多人带来负外部性。经济学家把这种反馈归因于所谓的 “策略互补”。图3. 描述了这种囤积行为,假设某些人 (包括 A) 购买了超出正常需求的卫生纸,于是其他人 (包括 B) 能获得的卫生纸相应减少,B 就受到了负外部性的影响。看到这种情形,其他人可能推测卫生纸出现短缺,于是他们也增加了购买量。接下来,A 将受到他自己引发的负外部性的冲击。随着卫生纸变得极为稀缺,A 会选择囤积更多,B 也选择购买更多作为应对。到某个时点,所有卫生纸都被抢光,反馈循环才停止。外部性加上反馈循环的作用,会成为真正的“韧性终结者”。与导致失衡的反馈循环相对,则是 “动态稳定” (stabilizing dynamics) 的状态。当一个暴露于负外部性的人采取特立独行的应对策略时,就会出现这种动态稳定机制。尽管有担忧,但此人仍坚持不抢购卫生纸,甚至把自己多买的部分返还回来。然而,一旦反馈循环被启动,仅靠少数特立独行者将无法使其停下来,这时需要政府的干预。更广泛地说,数千年来人们早已认识到恶性反馈循环的潜在破坏作用。古代社会采用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复仇规则,正是为了控制暴力的恶性循环。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一次事故可能触发更为严重的报复事故,再导致更多的报复。而采用复仇规则,则会使这一循环在前面两步之后停下来。当然,给失去眼睛和牙齿的人提供家畜或者金钱作为赔偿,会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韧性的严重威胁:临界点
反馈效应的发生往往是在到达临界点之后,临界点是对韧性的严重威胁,一旦跨越,韧性就会丧失。例如,一次很小的触发事件可能把暗中怨气弥漫的社会推下悬崖,走向解体,陷入内乱。或者一旦出现暴力事件,想再回到和平共存的状态将变得非常困难。
尽管《韧性社会》的作者马库斯认为,在处理风险时,韧性策略通常优于稳健性策略,但韧性并不能让我们免除所有的风险,只是说韧性带来的保护经常胜过稳健性的作用。许多时候,我们不容易知道何时可能达到临界点——在它到来之 前,一切都看似平稳如常,之后却迅速恶化。临界点会使社会运转呈高度非线性的特征。但在有些时候,韧性策略是逃离临界点的唯一办法, 如图3. 所示。图3. 有负面趋势的风险规避策略与有波动的韧性策略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系统处于负面趋势中,向临界点迈进,这样的直线发展策略看似稳定,却不具备韧性。尽管没有波动,实际却非常危险,因为没有办法逃离临界点。相反,看似风险更高的韧性策略却是更安全的选择。系统在遭遇负面冲击后总能反弹,使其远离临界点。或者说,通过韧性策略来承担某些风险或许是保证可持续性的唯一出路。许多时候,确保发展进程可持续的唯一办法是接受颠覆式技术变革。这种颠覆可能带来临时冲击,但如果采取明智而有见地的应对措施,就能获得足够强大的韧性,在每次冲击后反弹。在这些技术颠覆中进步,或许是实现最终的可持续性及其中包含的韧性的唯 一办法。
韧性的速度:适配最重要
如果变革的步伐没有超出应对变化的能力,社会才将更具韧性;而一旦超出,韧性将被损坏。这就好比在面对侧风时骑车,如果骑手保持适当的速度,自行车就能抵抗住突然的侧风,具有韧性;反之,如果骑手的速度过快,他的脆弱性则将增加。高速骑行会削弱骑手避开坑洼障碍的能力,可能导致翻车。而一旦骑手摔倒并受伤,重新上路将变得更加困难。
同样,在经济增长受阻时,我们会更难驾驭给社会某些部分施加压力的扰动变化。总之,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才可以维持社会契约本身的稳定,并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变革与技术 进步必须避免把人们甩在后面。恰当的风险选择还取决于人们做出反应的速度。对负面冲击的反应越慢,落入陷阱的风险越大。反过来,快速反应往往能减少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
韧性不等于稳健性
「韧性」指反弹恢复的能力, 而不同于稳健性 (robustness) 的概念,后者是指抵御的能力。在某些时候,稳健性并不是最佳出路。
在大多数情况下,稳健的系统可以保持常态,继续良好运转。好比坚实的橡树,稳健的系统能够经受住大部分冲击。稳健性也不同于简单地回避风险,橡树要经历风雨和其他冲击,需要足够的冗余与缓冲资源来抵御和承受这些伤害。然而,橡树过于僵硬,在极端情况下,当它达到稳健性的边界即临界点时,可能会折断。系统越稳健,运行成本就越高,因为需要更多的安全缓冲资源。覆盖所有可能性的完全稳健性 (即零容错的要求) 通常是不切实际的。相反,韧性是指在遭遇冲击后以动态方式恢复的能力。与弯而不折的芦苇类似,它会让步、适应、调整,然后恢复。韧性可以覆盖更多可能性,从而在足以打破 “稳健性堡垒” 的冲击下存活。韧性要求适当的让步,以降低成本,这是它的核心前提,所以提升韧性可以使经济更有效率。我们面临的选择是:一个成本较高却足够稳健的解决方案;一个更为节约、需要经常针对各种情形做出调整的韧性方案。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个类比来揭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让一座摩天大楼在任何风暴中不动如山,这需要数量极其庞大的材料,其造价极其高昂,甚至可能沉重到无法支撑起来。反过来,一座有韧性的大楼则会在风中略微摇摆,例如芝加哥的威利斯大厦在大风天两端摇摆幅度可以达到 3 英尺 (约为 91. 44 厘米) ——而这种有韧性的建造方式成就了更高、更轻并有靓丽玻璃幕墙装饰的现代建筑。冗余是指安全缓冲,它对稳健性与韧性都至关重要。不过, 两者需要的安全缓冲类型各异。稳健性要求为可能遭受冲击的每个单位和每项任务都提供冗余备份,一旦有某个部分出问题,必须立刻予以替代。与之相比,韧性系统对冲击的处理是在临时退避后重组资源。敏捷性、灵活性、流动性与通识教育是韧性系统在冲击后实现部署调整的关键。
是「韧性管理」,而非「风险管理」
大多数金融或风险管理活动着眼于减少风险,经济学家马库斯在《韧性社会》中则强调如何管理韧性。与风险管理不同,韧性管理不代表规避风险。恰恰相反,有时候引发某些风险有可能提升韧性。
风险管理是静态的,通常以风险价值来测算,例如在某个置信区间里会发生多大的损失。更一般地说,在冲击发生前,我们就面临着风险。风险管理的一种策略是风险规避,此时,社会将以减少冲击的频率和幅度为目的来组织。为使风险暴露最小化,有人或许不能从事某些活动或者要求免除某些责任。风险规避策略有两个缺陷。首先,它可能从根本上打击本可以带来巨大社会与经济回报的风险活动。事实上,社会应该鼓励此类冒险,否则就无法充分获得企业研发投资带来的收益。如果对有风险的研发投资不足成为常态,各家企业就没有足够的激励去创新,从而降低社会收益。其次,风险规避策略仍可能遭遇失败。无论我们以多大的努力减少风险暴露,某些风险依然可能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发生。新冠疫情正是这样的鲜明案例。反过来,韧性管理策略采用的是动态视角,它关注恢复到新常态需要多长时间、冲击的半衰期有多长等等,用数学术语来表述,韧性可以用均值回归来测算。均值回归越快,意味着韧性越强。德国经济学家、《韧性社会》作者马库斯主张改变现有的思维模式:我们应该把风险区分为有韧性和无韧性的不同类型,而非单纯地规避风险。有韧性的风险值得承担,尤其是在采用试错策略,能借此提升预期增长率的时候;相反,对无韧性的风险则应该规避。或者说,我们的关注点并非风险本身,而是破坏韧性的因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行动。上述第二种策略以接受风险为基础,同时借助制度、规则与社会活动形成的体系来确保韧性。若得以成功实施,该策略将可以促进风险承担和经济增长,并在潜在危险发生时给社会提供保护。马库斯在《韧性社会》中还提出,除了要规避以上五个破坏任性的陷阱,我们还要积极增强能够提升韧性的要素,否则也会导致韧性系统的整体衰退。韧性策略成功的关键从来都在于双管齐下:第一是控制初始的冲击,危机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需要受到限制;第二是为复原创造条件,不断增强韧性要素。韧性这一普遍原则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让社会做好准备,增强团结,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冲击。韧性使个人、群体与社会有能力承担风险,并在冒险行为失败后仍可以恢复。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各种不确定性冲击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当下发展模式的良机。最重要的是学会更有韧性地应对不可避免的严重冲击,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能像弯而不折的芦苇一般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