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人坂本龙一日前更新了社交媒体,他将在2022年12月11日,面向全球举办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这或许将是这位极具世界声誉的作曲家、钢琴大师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因为罹患癌症晚期,“我已经没有足够体力举办现场音乐会了。”坂本龙一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祈福、感叹、怀念——这是一场可预见的沉痛的告别。微博上点赞最多的一位网友深情写道“身体在下沉,即使是到体力不支的程度,也一直尝试向这个动荡的世界传递生命的力量。声音永不止息。谢谢您,演出见,请保重。”前段时间看到一期陈晓楠对话李宇春的访谈,好久不见的李宇春在节目中分享了疫情三年来的生活,并首度在镜头前道出自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无法根治,将伴随一生。身体上的灾难让两位优秀的音乐人遭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但更让我们感叹的是他们面对绝境时展现给我们展现给这个世界的精神状态。他们拿到了自己从未预想过的人生剧本,但绝不认输也从不认输。如何在环境、身体的绝境中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恐怕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看到这两位优秀的音乐人会去深思的一个问题。这几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未预想过的剧本不是吗?时代一个浪头轻轻拂过,我们嘴上喊着内卷、躺平、怀旧,却不得不也不能不继续期许、掩藏情绪、安抚心灵……甚至某种程度上,后疫情时代,人的心灵疗愈更加迫切——尤其是在今年,这疫情之下,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精神消耗。就拿前几个月刷屏的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来说,为什么会有几千万的播放和传播,它一定是击中了我们心灵的某一角落。有人甚至觉得这是现代短视频版的“活着”。最近正在看国宝级老艺术家王蒙先生的大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这本书新近刚刚上市,迫不及待翻阅起来,发现堪称思想的盛宴,金句频出,幽默温暖,内心屡屡被冲击、涤荡。阅读的过程,仿佛就是一场和智者的精神对话。《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
我以前只知道老爷子是当年的文学顶咖,前半生献身小说,《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都曾鼓舞着无数国人。简单查阅后,方得知老爷子一直笔耕不辍,当这本满怀对传统文化礼赞和当代生活关怀的《天地人生》推出时,王蒙已然88岁高龄。在新作中,老先生思想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恣意驰骋,紧扣10个关键词,逐一进行了深度阐述。如果在单位、在家里、在友群里,碰到了一些烦恼事儿,而在这时,你翻到了一本好书,阅读起来,或者买到一张音乐会的票,进入了音乐厅,听起了交响,哪怕只是进了影院,看了一场观众评为 75 分的影片,你沉迷其中,满足其中,会不会大致上忽略了你的堵心扼腕的破事儿?
你能不能在受到误解、遭遇泼来的脏水的时候保持淡定,相信他人、坚持正道,好好地吃饭睡觉?
你能不能在尽了力、下了功夫、做好了准备、设立了各种预案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事与愿违,那就干脆放下心思,顺其自然,承认己方确有不足,耐心等待,相信必然有新机遇、新的选择、新的场次在前?
……
熟悉王蒙的人都知道,这一连串发问之后,其实藏着的就是他的人生底色和经验。从年少成名,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下放公社、西迁新疆;再到45岁,“右派”问题获得彻底改正,恢复党籍;52岁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78岁妻子辞世;81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85岁,被习近平主席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要知道这一国家级的荣誉一共只授予过4位;88岁,《天地人生》出版……这坎坷起伏又极不平凡的人生背后,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耄耋老人一辈子的精神追求。在谈到《天地人生》的创作时王蒙说,“这是一本努力让文化回到生活的书,让古代与现代化尽可能接轨的书,让天地境界、人生哲学、生活之路、处世哲学……受用文化滋养的书;是让高大上的人物与文化与各种不同的人们贴近的书。天地、人生、世界—文化—生活,这就是本书的逻辑。”显而易见,他所构建的天地人生的思想观念也是引领他跌跌撞撞度过苦难,逢凶化吉的力量源泉。老先生在书中说,一个人需要物质的安慰消费与舒适更需要精神的脱贫脱愚去昧去魅富裕弘扬。只有精神上得到提升、平衡,摆脱精神的低下、狭窄、愚蠢、迷信、恶劣、卑污、贫困、空虚、枯燥、乏味,也能去真正立于这天地世间。古人早就说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个体生命终究是短暂有限脆弱的,但精神却有它的纵横驰骋,有从形而下的感知感觉中飞跃而成的形而上的终极。人的一生,取决于他的品性、人格、智慧、能力,也受制或受益于他的环境、机遇。而品性人格的塑造、智慧能力的成长、环境的应对、机遇的认知与利用,这一切,取决于人的学习,取决于读书上学,更取决于你能不能在生活实践中善于体察、调研、总结、思考,不断提高改善。回归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几个因子,王蒙也都发出了他的呐喊。诸如谈到修身,王蒙先生说,随着自身人格的发展完善,终于感到“修身才是人生的第一大享受”。而在他看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我不禁想到前不久罗翔教授在和作家余华对谈中,提到多年之后他重读《活着》的一个新感受:“不论环境如何,人生真正的战场,还是在我们的内心。就像柏拉图所说的,人的理性、激情、欲望,这三个东西始终在征战。也许只有这三个东西保证一种平衡,保证一种和谐,保持一种合乎中道,才形成一种最大的幸福。”人之为人,良知自在心中,一个人一生的行动事业贡献或者失败,决定于你的心的正邪、善恶、智愚、顺逆。修身不是被迫,不是做样子,不是背书空谈教条,不是口是心非,应付主流权力或舆论,不是苦行受罪。修身是光明的喜悦,是成长的幸福,是精神的强健与丰富,是智慧的游刃有余,是境界的提升与开阔,是性格的圆满与自如。从君子何以为君子,如何修身、正心,最后的最后,正像书名《天地人生》所阐述的那样,王蒙其实是在构建他天地、人生的哲学世界。在他看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阔大而又直观的概念是天、天地,最高远的终极性概念是道或者天道,最本原的概念是从天地万物的生生灭灭中得到启示的‘无’与‘有’。天地观是中华文化的重心,而天地境界则是做人要追求的最高境界。”王蒙援引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指出,第一是自然境界是最低的本能境界:吃喝拉撒睡,食色性也。第二个境界是功利境界。第三个境界是道德境界,这是君子境界,是内圣外王的境界,是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境界。第四境界也就是最高的天地境界。在王蒙看来:“天地者,这里不但有人伦道德、仁者爱人,而且有天地义理,爱天补天,护地惜地,日月光华,四时吉庆,也有各种灾异,一切的一切都在启示你砥砺你,也可能谴责你警示你,你的重任在肩,良心良知良能在身,天正降大任于斯人,你需要的是对天地负责,对日月负责,对万物负责,对天下负责,对生民负责,也要对祖宗与子孙万代负责。”王蒙延伸阐述的天地境界说极有感染力冲击力,它“无所不包”,是一种更高的道德感受,又是哲学直至神学的伟大崇高范畴。用他的话说:“是数学的通向无穷与永恒的时间空间范畴,是科学的面对世界与人生的真理范畴,是诗学文学的感情化审美化语言符号的升华扩展与再升华再扩展,是悠悠此生此情、永生永情的诗性词眼,它也是一种中华式的神性幻想与崇拜。”我们几乎找不到别的更合适的词来代替它,又会感受到这种人生的智慧这么远那么近。在天地之下,人虽然那么渺小,人生虽然如此短促。而人活着的一生,又是可以那样地辽阔,我们可以用心去体察万物,体察自己。更让人慨叹的是,这一番萃取了苦难、甘甜的思考、境界,来自你面前一位88岁老人的娓娓道来。他让我们在心中深深地烙下了一句话:不同境界的人创造着、贡献着、享受着或者煎熬着、浪费着、败坏着不同的人生。这是王蒙追求的精神世界,是王蒙构建的天地人生。也是我们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朝着从未预想过的人生剧本去挥笔书写的力量之源。我们唯有怀着对自己的期待,默默地完成着自己对于天地、世界、人类、故乡、生灵万物的义务担当,才会有所贡献,有所创造。某种程度上,精神世界的构建,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疗愈。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尼说的那样,也许“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些目标。它们是理想,需要为之努力奋斗,其实际价值在于指明我们治疗和生活的方向。如果我们不明白理想的意义,就会陷入用新的理想化形象取代旧的那一个的危险。我们还必须清楚,医生并不能使患者变成个完人,他只能帮助患者变得自由,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前进。这也意味着给了患者一个机会,使他成熟起来,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