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小伙勇夺首金!"赛题改了,全场都蒙了…"
赛题公布,往届比赛都提供的完整图纸被换成概化图,他看到的只有大致形状,甚至连尺寸都没有标……
围观的人群窃窃私语,不知在议论什么,赛场内他正在努力弥补前一天绘图多花的一小时,却又制造了一处无法补救的失误……
10月11日,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正在瑞士进行,上述紧张一幕发生在中国选手参加的精细木工项目比赛现场。最终,经过4天的比拼,来自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00后选手邵茹鹏,凭借过硬的实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逆转形势,化险为夷,将金牌收入囊中。
这既是中国队的“首金”,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获得金牌后,邵茹鹏接受世赛官方采访。受访者供图
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是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替代比赛,于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选手参加62个比赛项目。中国共派出36名选手赴瑞士、德国、法国、芬兰、韩国、日本和奥地利参加34个项目的比赛。目前,中国代表团在已完赛的27个项目上,获得15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
中国选手之所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如此耀眼的成绩,与中国海量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息息相关。
据全国总工会6月公布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仍有巨大缺口。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而且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日,中国选手在海外捷报频传,也让“刮腻子”“木工”等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频频登上热搜,在刷新人们认识的同时,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技术工人”的魅力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1月7日,观察者网采访到了邵茹鹏,一起来听这位“00”后小伙聊一聊自己的世赛之旅和他木艺构建的精细青春。
精细木工,“缝隙小于0.2毫米才能得到满分”
外界听来陌生的“精细木工”项目,实际比赛过程也很漫长。在4天共计22个小时里,选手要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接头,完成比赛作品的杆件制作、榫卯连接、拼装、打磨和装配。
邵茹鹏正在进行比赛
邵茹鹏表示,单从比赛来讲,精细木工项目结合了木工类项目所有高难度的榫卯节点。
“之所以是精细木工,‘精细’两个字非常重要”,邵茹鹏介绍,在拼装之前,选手就需要将杆件送检,裁判进行评分,“两个榫结合的地方,需要保证没有任何加工痕迹,‘浑然一体’是最好的效果。难点在于,两个杆件榫头和榫眼的大小要正好匹配,要达到榫头轻轻一推就可以进入榫眼的效果。榫眼的内部要方正、光滑,不能有毛刺”。
他补充说,作品完成后,需要再次送检,这时裁判会用塞尺检查外观的缝隙,小于0.2毫米才能得到满分,超过0.4毫米就没有分了。
这次的比赛在瑞士进行,邵茹鹏在语言上并不占优势,但准备充分的他并不担心:“我带齐了所有工具,包括备用设备或工具,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缺少工具或者机器故障的情况,也就不太需要去跟裁判或者技术人员交流,避免语言问题影响比赛。”
“其实听不懂反而更好。”邵茹鹏笑着说,他随即解释道,因为比赛是对外公开的,为了方便观众观看,选手的工位离观众席比较近,“观众会相互讨论,研究选手做的东西,所以听不懂反而不会受到影响。”
其实能不受外界干扰,赢得比赛,更多的还是归功于邵茹鹏过硬的技能和强大的心理,“以往如果有这么多人围观,我会比较紧张,但这次心理状态调整得不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比之前更强大了”。
赛场突发:超出1个小时,相当于已经放弃比赛了……
“心理因素”是邵茹鹏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词。
“在国际赛场上,受到心理影响的选手很多。我旁边的拉脱维亚选手,就因为过于紧张呼吸不上来,退赛了。”
邵茹鹏正在进行比赛
邵茹鹏表示,在比赛的准备阶段,自己就会刻意放低预期。学校平时也会告诉选手,这种大赛,一般发挥实力的80%就很好了,能发挥100%就相当于超常发挥了。
“我可能只发挥出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实力,出现了一些不应该的错误”。
因为第一天绘图用时超出预期1个小时,第二天邵茹鹏为了补回时间,发生了一处失误,在赛题一致性上被扣了分。
“在日常赛题强度下,超出1个小时,相当于已经放弃比赛了”。提到比赛中的失误,邵茹鹏还是有些懊恼。
第二天的赛程结束后,为了帮助邵茹鹏缓解心理压力、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比赛,精细木工项目专家组组长余继宏以及学校参赛保障团队对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疏导。他自己也努力调整心态,“这个失误是没有办法补救了,只能结合各方面重新制定比赛流程,在后面加工过程中尽量去提高作品质量,以争取更高的分数,来弥补分数损失”。
邵茹鹏(左二)与他的世赛作品合影
邵茹鹏也提到,在这次比赛中,各国选手在赛题的整体把握上好像都出现了误判。“规则突然变了,大家都不适应。”
他介绍说,按照往届的经验,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在赛前两至三个月会提供样题,比赛题目会在样题的基础上进行30-50%的改动。选手在准备期间会不停地做样题,也会猜测改动方案,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这次正式比赛前两天公布的赛题跟样题基本无关。还有一点不同是,往届的比赛中,选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看完整图纸,这次只有概化图,只有大致形状,没有尺寸,“这意味着之前做的一些准备需要重新调整”。
虽然规则的改变让人措手不及,但凭借着良好的心态、扎实的功底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邵茹鹏夺得了冠军。这枚金牌既是中国在2022世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邵茹鹏获得金牌。图自2022世赛特别赛官方视频
邵茹鹏说:“很惊喜,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成绩。一是心理预期比较低,再加上比赛时出现了失误,后面只想着要把赛题完成,把作品做好,也没有去考虑最终成绩如何。”
他也表示,这次“意外之喜”让更多人“了解到我,认可我的专业能力”。
夺得冠军后,邵茹鹏第一时间通知了一直在等候结果的家人,“他们很高兴,十分自豪,期待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个交代”。
“加工出来之后的自豪感,让我会一直留在这个领域”
2018年,邵茹鹏进入上海城市科技学校(国家世赛训练基地),学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在学校中,他了解到了世界技能大赛和精细木工。当时“对未来职业规划还没有清晰概念”的邵茹鹏,萌发了学一门独特手艺的想法,冲着精细木工,他加入了“创意木工社团”。
这个“创意木工社团”可以说是世赛相关项目选手的摇篮,“只有在社团经过一些木工的培训之后,才能参加世赛的选拔”。
刚进社团的他从零开始学习,进行最基础的训练,“平时在社团会用木头制作一些工艺品,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些创意作品,比如用刨花做一些花朵,或者用木头搭一个相框”。
每一种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都让他感到新鲜、想去尝试,“加工出来之后就会有自豪感,就是这种感觉,让我会一直留在这个领域”。
他沉下心参加训练,悉心听取教练的指导,一有不懂的地方就会去跟教练请教,认真完成每一件作品。
邵茹鹏和他的工具
“精细木工最大的难点在于对精细度的追求,很多时候加工出来的东西很难达到心里的预期。”
邵茹鹏虽然对精细木工满腔热爱,但有时也会产生厌烦情绪,“有一段时间,看不到进步,也没有办法突破,所有作品做出来感觉都是一样的”。
不过每到这样的时候,他总会得到学校老师的帮助,“学校一旦发现有这种苗头,就会请国内外的专家来进行指导。也会组织我们去国内的其它基地交流,学习其他选手的方法”。
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曾经邀请合作企业德国费斯托工具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交流,提高选手对工具的认识。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首席专家迪昂(Dion Iori)也曾来学校进行世赛标准和国外加工方式的讲解。
在学校的帮助和自己的不停尝试下,邵茹鹏不断突破瓶颈,技艺愈发精进。
经过严格考核,2019年邵茹鹏进入世赛上海集训队。2020年5月,邵茹鹏在上海市的选拔赛中拔得头筹。同年12月,他作为上海市选手代表参加全国竞赛,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
一次次的考核和比赛也在帮助邵茹鹏不断进步,“了解到别人的水平,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比赛中,他会观察其他选手的加工方案,“不是说直接拿来用,而是取其长处,看看能不能融入到自己的加工体系中”。
在第46届世赛精细木工项目11进5集训选拔赛中,邵茹鹏获得第一名,将来之不易的世赛特别赛入场券收入囊中。
看到有媒体称他为“上海鲁班”,邵茹鹏谦虚地表示,这块金牌只能说是在这个阶段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还需要继续学习。
他还提到了多年练习精细木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这几年的训练让我更加沉稳,更有耐心,也不再害羞胆怯,更加开放、自信。”
开拓视野:欧洲国家方案偏向机械化,亚洲选手手工能力更强
这次比赛之后,邵茹鹏正式开始身份转换,今后会以“教练”的新身份投入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工作中,“我现在还在学习应该如何去教导学生”。
他说:“我这四年的时间,接触了国内外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很多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之后的选手提高专业能力。”
邵茹鹏提到,在这次世界技能大赛上,除了完成好比赛,他也在关注着其他国家选手的表现,“在欧洲国家,他们对于机械的要求更高,选手选择的加工方案也更偏向于机械化,而亚洲国家选手的手工能力更强”。
邵茹鹏和印度选手合影
他表示,机械加工和手工加工各有利弊,“机械加工整体效果上会比手工加工更好,更光滑也更精确,但局限性比较大,在比赛中,需要花时间去制作模具、调试机器,手工比较省时间,但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邵茹鹏认为,机械加工适合大批量生产,但无法全面覆盖,很多地方需要手工完成,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品味逐渐提升,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精细木工就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比赛间隙,邵茹鹏经常会跟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选手聊天:“他们已经参加了很多届,在训练方法和加工方法上有一些新颖的地方,能学到一些东西。”观察者网想继续追问,邵茹鹏却刹住了话头:技术方面的事是个“秘密”。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长张巨浪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技能大赛这一项赛事“反映了一个产业群的发展情况,近年来上海选手不断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更进一步说明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良好,是深度融入行业发展的一种类型教育”。
邵茹鹏也谈到了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他表示,社会上部分人对职业教育还心存偏见,这来自于不了解或者是固化思维,“这么多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加强了对职业技能竞赛,包括世界技能大赛的宣传,这些举措都增加了人们对于职业技能的了解,让人们更能接受职业教育”。
他也在忙着总结比赛经验,“未来会从心理、专业能力和比赛规则层面,帮助之后的选手们更好提升”。
来源|观察者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