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二年级男孩怒怼妈妈的视频,有多少父母看完笑完沉默了
大家好,我是千妈。
前几天,我在网上刷到一个小男孩怒怼妈妈的视频,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不愿整理书桌被批,男孩哭诉“自己才二年级,只懂数学语文英语,不懂妈妈说的道理”。
整个控诉过程,虽气急败坏却逻辑清晰,把很多家长都看乐了。
当看到视频里妈妈问:
“我刚刚说的及时止损你能听懂吗?”
男孩一本正经地怼:
“我不能!我只知道笋能吃!”
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不过,我觉得“有意思”的点,并不是视频本身,而是评论区里,大家看完笑完后的反思:
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跟孩子讲“正确却无用”的道理?
其实很久以前,我也和视频里的妈妈差不多。
一堆凌乱的玩具,都可以引申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格局。
尤其每次在气头上,更是忍不住滔滔不绝讲一大通正确的道理,下意识对孩子降维打击。
那时候我还很苦恼,为什么自己努力讲那么多,她却无动于衷,仿佛鸡同鸭讲。
后来,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解开亲子沟通的难题。
今天就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和感受吧。
1
讲道理时, 我看不见孩子
千寻4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提出想买一辆自行车。
当时她才学会滑板车不久,本来大运动就比其它孩子慢一些,每次骑滑板车都是老年代步车的既视感,上手自行车老母亲怎么能放心。
于是,我开始给她摆事实讲道理,劝她等滑板车完全熟练了,平衡感更好时,再考虑自行车不迟。
甚至找来论证,你看,新闻上也说了,小朋友太早学骑自行车容易造成腕部损伤,还可能伤及盆骨。
“你乖乖吃饭,个子长得高高的时候,妈妈就给你买,好不好?”
可她完全听不进去,就是哭着吵着要自行车。
为了哄她,她爸妥协说买也可以,但买了得先放家里,等大些才能骑。
没想到,哭得更厉害了。
当时我的感受就是超级挫败,觉得该讲的道理都讲了,怎么这孩子一点也听不进去。
直到后来,有天偶然在小区看见,千寻跟在一群骑自行车的小孩后面跑着,一脸落寞的表情,才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急切地想买自行车,并不是故意跟我耍横。
而是因为平时跟她一起玩的小伙伴都骑上自行车了,她特别不愿意“掉队”。
这件小事对我的触动很深。
我意识到,自己在讲道理时,完全屏蔽了孩子的感受。
我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习惯性用成人理性的视角,去判断她的行为。
今天的我,带着这份觉察去看文章前面的视频,对视频里的男孩,理解度就高了很多。
孩子不整理书桌固然不对,但或许还有些我们没看见的原因。
比如,当天作业繁重,好不容易完成后想先玩一会,不想马上整理书桌;或者在学校遇见什么烦恼小事,没心情整理书桌等等。
我说这些,并非给孩子不对的行为找托辞,而是把自己有过的反思真诚分享给大家。
当我们下意识用道理去管束孩子时,那种认知上的优越感,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主观,看不见孩子的想法和处境。
大家可以试着回忆,是不是很多时候,冲孩子吼完冷静下来又很后悔。
为此,作家王蒙在《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中,有过一段非常真实又扎心的描述:
父母寂寞了就责备孩子太不活泼,父母想午睡了就觉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讨厌;父母想读书了就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想打球了就发现孩子不爱体育;父母烦心的时候就更不必说了,一定是看着孩子更不顺眼了。
2
从"知道"到"做到"
为何那么难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觉得,反思后我就不再跟孩子讲那些正确又无用的道理了。
其实不是。
从“知道”到“做到”,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过程。
即便有觉察,日常生活里,还是会忍不住跟孩子“讲道理”。
有次早上临出门,千寻突然说找不到英语抄写本了。
她找半天也没找到,急得哭。
心急火燎间,我不自觉就开启了“说教模式”:
“把你的情绪收一收,哭有用吗?早告诉你每天晚上就要把书包整理好,东西放在固定位置,你不听,现在.......”
后来才发现,是前一晚我在检查完她的英语抄写情况后,顺手把本子压在了书房的笔记本电脑下面。
为什么呢?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要耐心一些,柔和一些,每次脱口而出却是硬邦邦的道理。
和做儿童心理的大学同学聊起这个事。
她问我:
“看见孩子找不到抄写本急得哭时,你心里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想了想,诚实回答:
“很烦,觉得她在浪费时间。”
“可是,你为什么会觉得她在浪费时间呢?”
因为......
因为,我心里很自然冒出了一个声音:
“情绪毫无价值,哭是怯懦而羞耻的。”
这个理性而冰冷的声音,来自我的童年。
小时候,每当我在学校遇到烦心事,想回家跟爸妈诉苦。
爸妈总是责怪我想太多,然后再讲一通大道理:
“你有时间关心这些,还不如好好学习,学习好了才......”
有一次,在外面和小朋友玩,被个头大的男生欺负。
哭着求安慰,妈妈却冷漠地说:
“哭有什么用?只会流眼泪的人,以后什么事也做不好!与其发泄情绪,还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
任何时候,爸妈的人生道理总是信手拈来,独独没有共情。
可是人不是机器,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尤其是成长中弱小的孩子,很多时候,对拥抱的需求远远大过了道理。
剖析自己的过去虽然痛苦,却让我看见了“真相”:
原来,不是“不想给”,而是“给不出”。
我把自己曾经被无视的感受,又原样还给了我的小孩。
3
那就从我这里开始
改变吧!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断然不要再复制自己童年的,是偶然看到的一个节目。
节目里,一对母子有30分钟的交流。
儿子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妈妈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
但妈妈那些正确的回应,却不是儿子想要的。
他说感受,妈妈跟他说挫折教育。
他说过往的伤,妈妈跟他说做人应该豁达。
他说真实的自己,妈妈跟他说人要面对现实。
最后,儿子不得不用恳求的声音说:
“妈,咱能不这么聊天吗?我累。”
说罢,他又无奈地摇了摇头:
“算了。”
因为无法沟通,交谈不得不中断。
让人痛心的是,这次交谈是儿子成人后,试图弥补与父母间的裂痕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儿子离场前那句话,深深戳中了我:
“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妈妈,你懂吗?”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带着形同陌路的表情,对我说:
“我要的只是一个妈妈,而不是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
所以,就从我这里开始改变吧。
作为孩子,我们可能永远改变不了身处局限中的父母,但我们可以用更成熟的心智,去对待下一代。
能够跳出家庭的循环,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才算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EASTWEST
回到前面视频那一幕。
今天,如果想让千寻收拾桌子,我想我大概会有好几种方法:
走过去,开始动手整理“这是你还要用的笔吗?把它收到笔筒里吧!”“这个文件夹放哪里呢?”孩子自然就参与进来了;
“你可千万别收拾,真的,千万别收拾啊!待会我给你书桌拍个照,下次老师问学习习惯,咱得有一说一。”
“还说你收拾完桌子,就可以一起看会电影呢~”【狡黠一笑】
......
卸下“伟光正”的包袱,对孩子坦诚以待,而不是“我是父母,你得听我讲”,真的会轻松很多。
而且,孩子越大,你越能体会到:
爱和真实才是亲子沟通的核心,而非“受用”的道理。
今天又是一篇“千妈回头看”系列故事。
其实每次写“回头看”,对我来说既是复盘,也是美好记忆的重温。
我会想到陪千寻一起走过的路,很不容易,她在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成长。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成就了记忆里的美好,我们都在往前,在变好,而不是停在原地。
是不是有点煽情?
没办法,年纪越大,心却越发柔软了。前几天,我还分享了和孩子读出幸福感的绘本👉《别救我,我想“溺死”在这套书的美好里!》,你们看了吗?
最近正在读一套非常棒的桥梁书,可以帮孩子无障碍识字那种,后边来给大家分享吧~
更多“千妈回头看”故事:
~关注千妈,好书好电影敞开看~
在看/留言 作为父母你有过这种时候吗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