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是如何分析剧本的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剧本分析有两类:戏剧方面和影像方面。戏剧方面的剧本分析主要是为了帮助演员理解人物。在此我向各位导演、演员强烈推荐朱迪丝·韦斯顿(Judith Weston)的著作《如何指导演员》(Directing Actors)和《电影导演的直觉》(The Film Director’s Intuition),这两本书是目前所有针对导演和演员的、关于剧本拆解和分析的书里讲得最透彻的,但它们不包含影像设计的内容。
影像方面的剧本分析是在剧本之外寻找答案,而戏剧方面的分析则侧重于解读文本自身。有趣的是,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是一个使用分析来得出影像化创意的简单案例。
你的剧本开场镜头是一个夜景。在码头的尽头处矗立着一座灯塔。为了对这一处进行分析,我们需要先问一些问题,本质上采用的是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场景描述
一个名叫徳蕾的女人晚上开车前往灯塔,同时一个男人在灯塔那里等她。她从未见过这个男人,他们见面是为了交换有关徳蕾丈夫的情报。丈夫一直在对她撒谎,说他是在出差。这个男人会给徳蕾看一些照片,照片中她丈夫出现的地点与他自己声称的不一致。徳蕾这才发现她被骗了。
分析问题:
●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 徳蕾下车后看到了什么?
● 徳蕾希望知道什么?
●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什么时候知道?
●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回答如下: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来表现徳蕾主动调查她丈夫,她不再信任他了。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她想知道她丈夫没有说谎。
徳蕾从车里出来后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和偏僻隔绝的会面环境。
徳蕾想知道什么?
她的丈夫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撒谎的,而且该原因与她无关。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她会得知她的婚姻是假的,是其他事情的幌子。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
徳蕾有能力对抗丈夫,但也有可能因此而惹祸上身。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同情徳蕾,同时也为她将来的行动感到担忧。
现在我们要来看看场景的影像化语言是如何达成这些目标的。让我们把影像信息加到问题里去: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来表现徳蕾主动调查她丈夫,她不再信任他了。
影像:她身子前倾,顶风向前走去。这体现了她会为获取情报而付出努力,她决心已定。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她想知道她丈夫没有说谎。
影像:她拿着她的iPhone,打算偷偷录下对话。这表明她不相信情报,而更相信自己的丈夫。
徳蕾从车里出来后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和偏僻隔绝的会面环境。
影像:从停车场到线人那里要走很长一段路。远处的线人在巨大的灯塔旁边显得很小。
徳蕾想知道什么?
她的丈夫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撒谎的,而且该原因与她无关。
影像:徳蕾可能正在用手指反复摆弄那部她打算用来录音的手机,可能会不小心滑到全家福照片的界面上。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她会得知她的婚姻是假的,是其他事情的幌子。
影像:线人给她看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确凿证明了她丈夫正过着双重生活。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
徳蕾有能力对抗丈夫,但也有可能因此而惹祸上身。
影像:徳蕾向线人索要这些照片,说明她打算以某种方式使用它们,而这只会造成冲突和危险。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同情徳蕾,但同时也为她将来的行动感到担忧。
影像:让徳蕾在与线人的会面中犯点儿错误,这会让她显得易受伤害。
正如你所看到的,尽管尚未完整呈现所有的影像化结果,但影像化的过程已经在进行了。
以下是整理过后浮现的新想法:
线人可以保持神秘—他穿着帽衫,戴着太阳镜,又有昏暗夜色作为掩护。这种处理让徳蕾的处境更显危险,可以使场景张力倍增。
《灯塔》(2019)截帧
这座灯塔最初在剧本中被描述成“废弃的”,但或许它还没有完全停止运转。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让灯塔顶部的探照灯旋转起来(他们都这么做),这就提供了一束照亮徳蕾和她行走区域的光。类似地,当她和线人碰头时,线人几乎完全隐蔽在黑暗里,但每隔10到15秒,灯光就会再次掠过,在短暂的几秒钟里照亮他们俩。这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剪辑,光束飞速掠过线人,揭示出瞬间的真相然后消逝。于是光影明暗划分出短暂的“镜头”,让导演可以设计小巧思,即当光线照亮线人时,徳蕾获得了一个仔细观察他的机会。
以上大致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了,相同的分析过程还可应用于场景的颜色选择、摄影机位置、视点、配乐和音效等。
作者:史蒂文·卡茨
摘自《电影镜头设计》(25周年纪念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