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南方过冬的鸟中途迷路了咋办?
从小,我们就知道“鸟会飞去南方过冬”。但说来容易,其实这一过程十分复杂。
实际上不是所有鸟都会迁徙,在世界目前已知的九千多种鸟里,有近一半会迁徙。而有的鸟过冬就飞下个山,有的鸟要绕地球半周,像冒险一般的候鸟迁徙还有很多奥秘。
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图源:纪录片《迁徙的鸟》
鸟怎么知道啥时候迁徙?
大多数人会在生物钟的提醒下,知道在一天结束时该睡觉了。鸟类也有类似的固有暗示,提醒它们是时候该迁徙了。
德雷克塞尔大学鸟类学院副院长Jason D. Weckstein博士解释道,日照量的变化是提醒鸟类迁徙的重要信号之一。他说:“在北半球,随着秋天到来,白天会逐渐变短。这暗示鸟类向南迁徙的脚步慢慢逼近。”这种现象被称为“迁移性焦躁(migratory restlessness)”。
没学明白春分秋分的回去找初中地理老师
白昼长度的变化也被称为“光周期”,鸟类往往对此非常敏感。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助理Andrew Farnsworth博士说:“随着白昼长度变化,鸟类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在许多进化史中,白昼长度与动物的身体变化和迁徙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也就是说,即使鸟心里不清楚为什么要迁徙,它们身体的内分泌一被日照长短影响变化,就像受了刺激似的开始迁徙。
Farnsworth说:“这种迁飞模式(obligate migrants)的候鸟,可能早在当地的天气和食物条件迫使他们迁徙之前,就已经动身了。”这种固有的行为形成了可预测的迁移模式,它们的行进距离、行进时间和返回时间每年都差不多。
和社畜似的,太阳下山一早就焦虑
另一种迁徙(acultative migrants)的候鸟只会为了生存而长途飞行。Farnsworth指出,这种候鸟的迁徙行为更容易受到环境中动态因素的影响。当这些鸟类感觉到天气条件开始变恶劣,或者天一冷食物变少,它们就迅速飞往南方。今年的情况糟糕就迁徙,明年的情况转好,能维持生存,就不迁徙,完全取决于个体对环境的判断。
咱们都用天鹅绒保暖,天鹅当然不怕冷了
它们只是因为吃的少了迁徙
要迁徙多远是怎么定的?
Farnsworth说:“鸟类迁徙距离差距很大。”一些鸟类的迁徙体现在高度上,会沿着山坡向上或向下移动数百米。有些鸟类则会单向迁移数千公里,有些鸟类的迁徙的往返里程数甚至能达到一万至两万公里。
航空公司vip也转不了那么大圈
第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大气条件,它决定候鸟们能高效飞行多远。
除了大气因素,有些鸟会根据自己的进化史,回到它们物种起源的地方;有些鸟类会飞到有利于大量繁殖后代的地方;还有些属于优势物种的鸟类会迁徙到之前的地方“维护领地”;但也有些物种会放弃之前迁徙过的地方,因为那地方的条件不值得再长途跋涉一回。
北极燕鸥是一个能很好证明鸟类迁徙范围广的例子,这种鸟类的迁徙“从一个极点到另一个极点,从北极到南极” 。这趟迁徙耗时三个多月,往返公里数可达40000公里,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迁徙距离。
您这到底是怕冷还是不怕冷
另一种迁徙距离较长的鸟类是白颊林莺,这种鸟类会从北美飞越大西洋海岸迁徙到南美,在广阔的海洋上没有歇脚处,需要不间断地飞行近72小时。这些小小的鸟儿实际上只有12克重,差不多1/4个鸡蛋那么重,但体力神奇,年复一年如此迁徙,也没失败过。
为了迁徙还会先储存些脂肪,在海上飞时就消耗没了
飞那么远迷不了路?
你要是没有导航,敢走几公里?鸟类怎么用它们小小的大脑,找到一个数千里之外的模糊地点呢?
首先,有些鸟类会年复一年地迁徙到同一个地方。甚至有些鸟类会用同样的地方做“加油站”!这些鸟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自身携带一个内置地图和指南针。
路痴发出羡慕的声音
Weckstein说,许多不同的线索组成了它们的内置地图和指南针,“鸟儿这就像一架安装了多个GPS装置的飞机,如果其中一个GPS装置失灵了,还会有其他的作为备用。”
例如,许多鸟类在夜班飞行时会利用星星和星座来认路,当太阳出来时,它们也会利用太阳的位置来确定自己的方位。
也有科学家开始担心鸟会在高楼大厦的灯光中迷失
图源:纪录片《迁徙的鸟》
这两种方法同样是人类常用的定位方式。除此之外,鸟类还能探测到由地球的熔融内核产生的磁场。不知何故,这些鸟类就是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需要去哪里。Weckstein说:“一些科学家认为,鸟类的眼睛里可能有某种能让它们看到磁场的色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鸟类的喙也能帮助它们迁徙。还有更离谱的,有的鸟甚至学会看某些人都看不明白的路标了,或者曾经飞过的大山、建筑物,都是它们路线上的地标。
飞越纽约世贸大厦的候鸟
图源:纪录片《迁徙的鸟》
总而言之,很明显,整个“飞往南方过冬”里蕴含的智慧远不是这六个字可以概括的。
有时候还挺羡慕鸟的,冷了能自己飞去暖和的地方生活,不像我们在北方的人,冬天只能干等着暖气来救命(狗头保命)。
来源 | livescience
翻译 | 康佳妮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