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进击的蚕宝宝
“东桑西移”,广西夺冠
2000多年前,张骞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开辟了一条全长6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连结古代亚欧大陆文明的商路上,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2000多年后,桑蚕业依然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不容小觑。
《诗经》中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是对女子采桑养蚕情景的生动描绘,这种情景存在至今。
在1950-1999年的50年间,中国丝绸出口创汇金额达到446亿美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丝绸出口创汇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产品。
作为全球蚕业第一大国,我国的蚕茧、生丝产量均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丝绸是一种消费品,在桑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其分布格局与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
宋朝以后,桑蚕丝绸业向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东部省份经济崛起,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密集的传统桑蚕产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
200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推动桑蚕基地和初级茧丝绸加工的中心移向西部地区,目标是构建“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
十多年来,我国桑蚕业的分布格局悄然改变。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桑园面积1179万亩,其中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桑园面积合计超过700万亩,占全国的59.4%,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同时,东部传统产区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江苏、浙江的桑园面积分别为47万亩、38万亩,同比分别下降了9.6%、13%。
另有数据表明,西部蚕区蚕茧产量在全国的占比由2001年的35%增加到2020年的79%。
可见,“东桑西移”工程正逐步取得成效,桑蚕产业开启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而新的格局之下,广西的地位日益凸显。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其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合桑树的生产,一年10个月都能养蚕,最多时候可以养到12批,而浙江一年只能养4批。
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桑蚕生产覆盖71个县,蚕茧产量已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生丝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蚕茧、生丝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5%和35%。
2021年广西桑园面积302.63万亩,蚕茧产量40.74万吨,蚕农售茧收入208.18亿元。
如今,广西在全国桑蚕生产中排名第一,桑蚕产业成为广西重要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促进广西农业增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桑蚕第一大产区,为什么是广西?关键在于广西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首先,是有利的政策环境。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商务部于2006年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广西桑蚕业的崛起与这项工程密切相关。
19世纪前,我国是世界桑蚕的集中生产国。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桑蚕大国,垄断国际丝绸市场。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的蚕茧产量超过日本,意味着世界桑蚕中心重新回归中国。
之后,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东部传统桑蚕产区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为了保持我国桑蚕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国家决定引导桑蚕业由浙江、江苏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转移。
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强调要提高桑蚕丝绸产业发展质量,推动种桑养蚕和丝绸工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
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推动,广西当地也颁布了相关政策。
2015年,自治区党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 号),决定大力培育特色种养产业。
2016年2月,在自治区印发的《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的推动下,桑蚕作为特色种养业得到了重视和扶植。
其次,影响桑蚕产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
桑园必须连片种植,在其他养蚕区特别是江浙地区,土地几乎被开发利用到极限,连片的桑园越来越少,而广西还一直保留着充足的土地。
此外,由于气候条件不一样,江浙的桑蚕区,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再加上蚕农的勤劳,一年最多可收获四五批蚕茧,如今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蚕农一般只收春蚕和秋蚕。
广西就不一样了,广西处于低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蚕区,全年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直接播种的桑籽能一次成园,桑树生长快,页质成熟早,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形成了年养蚕时间长、多批次、不间断的饲养特点。
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广西地区蚕茧提早两个月上市,延迟一个半月收市,而且蚕茧品质较好,有利于销售和加工。
第三,养蚕的技术水平提高。
在“东桑西移”前,江浙等地区培育了很多优质高产的家蚕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却不适应广西湿热的气候环境。
为了解决“蚕宝宝”从江南来到广西出现水土不服的难题,广西近年来自主选育了很多家蚕和桑树新品种,专家通过繁育、筛选、杂交,挑选出适合在广西推广的家蚕品种。
目前创新研发取得较大突破,育成了“两广二号”“桂蚕5号”等24对优良家蚕新品种,自主选育的家蚕品种推广应用量占全区98%以上。
同时,育成“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7个高产优质杂交桑树品种,自主选育桑树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区的85%以上。
合适的桑树和家蚕新品种,加快了“东桑西移”在广西实施的步伐,广西种桑养蚕实现了质的飞越。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品种、技术和生产模式集成创新,形成“亚热带桑蚕高产高质高效种养配套技术”,较好地解决高温多湿导致蚕病高发、蚕茧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让桑蚕产业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广西桑蚕业“接二连三”式发展
随着“东桑西移”的深入推进,广西桑蚕产业也迈向了新的发展格局。第一产业栽桑养蚕、第二产业缫丝制茶、第三产业倚桑兴旅……全区充分扩大桑蚕的价值,使其得以综合利用。
广西人们的命运与生活,也因为桑蚕产业的发展正发生着改变。
以忻城县为例,近年来,该县积极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以建设桑蚕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桑蚕茧丝绸产业,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稳增长。
忻城县是广西和全国养蚕大县,桑蚕产业是该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去年全县发展桑园面积25.87万亩,年饲养蚕种80多万张,蚕农收入8亿多元,曾获得“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中国优质蚕丝生产基地”等称号。
“家有三亩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广西农村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观念。
在第一产业种桑养蚕大力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缫丝产业在逐渐兴起,大量的缫丝厂落户广西。
2000年广西仅有缫丝企业15家,2018年广西的缫丝加工厂已达到145家,几乎每个市县都有一家缫丝厂。
缫丝厂的出现,改变了广西人的劳动观念。
以前,广西年轻人都往珠三角一带打工,现在,在家门口骑个电动车就可以去缫丝厂上班了。
缫丝厂的工作并不太难,通过简单的技术培训很快就能上岗,缫丝厂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拿到几千元,有些工厂还提供免费午餐。
在缫丝厂工作既方便照顾家里,又能拿到工资,因此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女性都返回了家乡。
不过,也有很多人发现种桑养蚕比打工更赚钱,就辞了工作回家专心养蚕。
在一、二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尝试开发桑蚕丝绸文化旅游项目,推进桑蚕产业功能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融合”转变,发展桑蚕休闲观光农业。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河池市宜州区,业务涵盖原料基地生产、缫丝加工、织绸、真丝家纺、蚕蛹食品开发、丝绸文化创意和工业旅游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
其工业园(即“嘉联丝绸工业园”)是广西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桑蚕丝绸文化旅游基地的建设得益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丝绸文化产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民间丝绸工艺和传统技艺,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丝绸文化与产业相融合的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丝绸文化国际推广,提升桑蚕丝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通过文化引领、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拓展成衣、家居、图书字画、工艺品等终端产品的消费空间,做精、做细、做强广西丝绸产业链。
产业链延伸,问题颇多
随着广西桑蚕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越来越巩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
广西的桑蚕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是为别人提供原料,桑蚕业的资源优势还未转化成为产业优势。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家们的建议从最初的“东桑西移”,发展为”东丝西移“(缫丝),现在又深化为”东绸西移“(织绸),试图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但无论是“东丝西移”还是“东绸西移”,都需要引进大量机器设备,建立厂房进行工业化生产。
这又面临着一个老生常谈的矛盾:如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工业污染?
正是由于未曾大规模开发,广西的生态环境良好,这也是广西发展桑蚕第一产业的优势所在。
大力发展桑蚕业的深加工,如果要以牺牲当地的自然环境为代价,那绝对是得不偿失,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而且污染问题本身又会严重影响到桑蚕生长。
本质上讲,我国桑蚕产业中心从江浙转移到广西,是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与20世纪末中国乡镇工业化大碰撞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快,浙江、江苏等地开始出现大量乡镇企业,大量小型砖瓦厂、水泥厂、电镀厂、冶炼厂等,未经任何环评,土法上马,它们带来了工业的超速发展,同时带来了对环境的极大破坏。
而蚕是一种非常娇嫩和敏感的生物,环境的恶化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比如中国几千年养蚕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氟”中毒,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频繁出现。
蚕中毒的结果可想而知,蚕农歉收或绝收,信心受到打击,一时半会儿也关不了那些排污的小企业,只得放弃养蚕。
更重要的是,随着江浙地区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用地多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剩下有限的耕地资源用于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劳动投入比桑蚕业低、收益还更高。
因此,在传统农业社会里,桑蚕业的主产区往往位于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桑蚕业在与新兴工业、服务业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只能从经济发达地区退出,转向其他地区。
江南桑蚕区的没落,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但是又觉得不可惜:几千年来与我们休戚与共、创造了农耕文明的桑蚕,来到广西的广袤天地中,又怎知不会重写壮丽诗篇,创造另一种辉煌呢?
“桑树生叶青复青,知君颜色还如故”,种桑养蚕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蕴含了蚕农不畏艰辛精耕细作的匠心,而不论如何变迁,人们编织美好生活的初衷不变。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壹图网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