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过一个词,叫“特色”,之前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也习惯了这一论述,因为我们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上下五千年未间断的文明,而且人口众多,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凸显。也因为有了这一“特色”,所以很多做法好像都有了金钟罩,因为我们“不同”,所以这么做就是对的,无须怀疑,也无须解释。
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和表达,如果掰开了、揉碎了来看,却不免让人生疑。我们真的这么特殊吗?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乃至每个国家的每个区域,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说白了都是不同的,历史学家、自然学家早就告诉过我们: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这都是在说一个简单如斯的事实:事物在变化中,有相对的不变,在相对的不变中,又不停的变化着。
之前跟中央党校一位老师聊天,请教他怎么理解“特色”,他说这是因应于当时的现实政治妥协的产物。当时听完这个解释,第一时间想到了邓小平当年对于香港的承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其实也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为的是“袋住先”。可不管是“特色”还是“五十年不变”,随着情势的演变却成了一道符咒,没有人再愿意回到历史的现场,去追问、去反思、去解绑、去重构、去超越。
我们的确很不同,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这是基本事实,但每个国家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国情、文化、制度、习俗,我们需要看到不同,但同时也要不断祛魅“不同”,尤其不能被这种“特色”和“特殊论”束缚。因为不同之外,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还有很多“相同”,比如尊严感、生命权、财产权,人们都想有更美好的生活,都希望能顺畅的自由表达,都希望物质充裕、精神富足。在这一点上,我们跟老牌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是一样的,不用自觉低人一等,也跟欠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是一样的,不用傲慢自大。
昨天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因为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跟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相同”,才会群情不安,才会不满于强调“不同”的主流论述。生命是具体的,秩序紊乱带来的不安感是具体的,弥漫于网络空间的愤怒也是具体的,再多强调“不同”的抽象表达,都无法消解这种因“相同”凝聚起来的不满,最后解决的办法,只能以具体对具体,让数据说话,让科学说话。
一生致力于探寻一个好社会的费孝通先生,在1993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阐释“美好社会”——“美好社会”的内涵是各群体从不同客观条件下取得生存和发展的长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在世世代代实践中逐步形成,因之它属于历史的范畴。所以不同的群体对“美好社会”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各自肯定群体共同认可和相互督促的理想。“各是其是,各美其美”。它是群体的社会行为准则的基础,是各群体社会生活所赖以维持的价值体系。具有“美好社会”的意念是人类社会的共相,而所认定的“美好社会”的内涵则是各群体不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个性。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重建一个好社会的前提,是重建赖以维持的价值体系,在强调个性和“不同”之前,先看到人类社会的“共相”。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推荐阅读:
来自许倬云和项飙的追问:从激情出发,还是从老百姓生活状况出发?
新書推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