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一次,掌声送给这群可能改变未来的年轻人

这一次,掌声送给这群可能改变未来的年轻人

公众号新闻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这是一场属于科学家的荣耀盛典。


11月26日,第三届和第四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办。百位2021年、2022年的“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在全国各地网友们的见证下,接受属于他们的掌声和荣耀。



过去四年,“科学探索奖”见证了以这群优秀的年轻人为缩影的中国科研队伍的披荆斩棘,也见证了中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其实,“科学探索奖”本身何尝不是这伟大变化中的一部分。


评选出一批成果丰硕、潜力可期的获奖人


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科学探索奖”自成立以来一直求新求变,向目标不断靠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设医学科学领域、首位“90后”获奖人脱颖而出、多个地区首次有获奖人突围、自由申报的获奖人创下新高……今年“科学探索奖”的诸多亮点,折射出科学探索的新活力。



2018年,新生的“科学探索奖”让当时的科技界为之一振。


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科学探索奖”,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10个领域。


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科学探索奖”成立之初就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不奖项目,不奖成就,而是奖励人,而且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目标就是为了帮助、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无人区”,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这一大背景下,该奖项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今年的获奖人为例,在50名获奖人中,45位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15位通过自由申报渠道产生,创下历年新高,展现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的过人实力。四年来,“科学探索奖” 已评选出200位获奖人,获奖人平均年龄41岁,35岁以下获奖人有23位。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有望成长为国家亟需的创新领域科技领军人物。


2021年5月,我国首个可操纵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体系“祖冲之号”问世。该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将为促进中国在超导量子系统上实现量子优越性奠定技术基础,也为后续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通用量子计算的研发提供支持。2021年获奖人之一的朱晓波就是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多年来专注于研究超导量子计算,“祖冲之号”的最新成果建立在12个比特超导量子芯片、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等成果之上。


“降级”大肿瘤、探索多器官衰竭机理、预防蚊媒病毒传染病、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开展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研究……今年首批五位医学科学领域的获奖人,致力于在不同领域探索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今年的获奖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在得知自己获奖时,刚熬过几个通宵。她负责强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制与预测研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后,她不断提供自己的灾害预测结果和受损房屋道路解译数据,服务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


回顾这四年,“奖项评选出一批成果丰硕、潜力可期的获奖人,支持他们探索、探索、再探索,对中国、对世界作出有益的贡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曾表示。


是探索,亦是改革


“科学探索奖”亦是完善我国基础研究多元化资助渠道的有益尝试。


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但它又存在周期长、难度大、高风险等现实问题,正因此,基础研究投入一直是科技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结构来看,目前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是强化基础研究的题中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作为国家财政投入的有益补充,社会资金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更能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自由探索。


“我正在科研起步阶段,‘科学探索奖’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激励和认可,一方面让我更安心,为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错空间,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更多责任,在未来一定要做出更不一样的原创工作。”今年最年轻的“90后”获奖人、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王光宇说。


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致力于培育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生态,也是“科学探索奖”的一份初心。“科学探索奖”始终秉承“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评审务求客观公正、风朗气清。


多位奖项发起人表示,这样的评审机制背后,是希望使学术研究回归初心本质,也是倡议科学界同仁携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打造跨学科交流盛宴


当前,学科交叉、跨领域合作与系统集成创新成为重大科研探索必不可少的“加速器”,除了物质上的扶持,青年科学家们亟需高水平、跨学科的交流启迪创新。




正因此,几年来,“科学探索奖”也在持续为青年科学家搭建高水平、跨学科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探索营、思享汇等多种形式,促进不同领域获奖人、不同代际科学家之间的互动,鼓励跨学科交流,全方位支持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是“科学探索奖”重磅打造的活动之一。论坛名字中的“50²”代表着“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50位青年科学家,也寓意着未来50年的前沿科学探索与突破,更寄托着对50人、50年交叉“相乘”所推动的科技、产业和社会深刻进步的期许。


“这些杰出的青年获奖人彼此交流、实现合作、激发创新,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也有利于为重大难题的突破寻找新的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邬贺铨感慨。



去年在深圳举办的首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发布了由100位“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共同发起和投票选出的 “十大科学技术问题”, 涵盖人类意识、人机通讯、量子计算实用化、地外行星居住等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领域,代表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前沿科学洞察。


27日,主题为“聚焦原创,突破边界”的2022年“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同期在线上举行。近40位两院院士和大学校长、超百位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聚集在大湾区,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交流盛宴。


今年的论坛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朱健康、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等三位“大咖”,以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陈玲玲等三位青年科学家,围绕“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投票选出的年度“基础研究关键词”,结合自身科研进展与成果,做学术前沿分享。



我们期待,论坛上的高水平学术交流能激起更多创新火花,我们期待,“科学探索奖”能激励更多年轻人在科学前沿乘风破浪。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由腾讯提供

编辑:沈唯(实习)
审核:朱丽
终审:王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投资能改变人生吗?“考编热”的年代,那些毕业就创业的年轻人怎么样了?48 小时,能改变什么?|全球服务设计工作坊上海站报名[日签] 有些事情,​并不是你面对了,就能改变德国,政变未遂!这个“躺着呼吸”的动作,就能改变臀型?改变很难,但并不等于不能改变上海咖啡店卷赢全球,是因为有这群年轻人投资$1400拿1500小时的美容美发证书——能改变一生的机会!纽约时报专访 | 吴弭市长想要改变波士顿, 但波士顿能改变吗?Google发布2022年度搜索关键词:“我能改变吗?”书评:元宇宙能改变一切吗?电池性能改进:固态电池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 5-10 年负极材料的主流依然是碳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解决根源,结果才能改变20周年|教育能改变吗?一加仑汽油涨了一美元9.5分神作的背后,这群年轻人才是卷王!牺牲1个俄军士兵,就杀3个恐怖分子!“末日将军”能改变战局吗?央视曝光!致癌物超标20多倍,可能改变DNA结构……这种衣服千万别给娃买!糊里糊涂到终点。。。从移民之子到一国首相,移民真的能改变人生轨迹吗?拜登发声明! 俄大轰炸死亡升至19人 105人受伤,“末日将军”能改变战局吗?掌声送给良心商家!Loblaw:NoName商标的1500种杂货不涨价!长期坚持就能改变人生的5个好习惯在美国240.到处玩女人,甚至耍流氓上大学,还能改变贫困学生的命运吗?九月木犀球道香爱玩花活儿的年轻人,正在过一种很新的年毛泽东创建军队是为应战和防御添添自由屏重磅发布!小度科技CEO景鲲:内卷不能改变世界,只有创新才行Virgil Abloh:青年建筑师,不通过建造建筑也能改变世界重磅!佩洛西带领高层辞职!给这位非裔让位,未来的民主党一号人物!这群刷爆朋友圈的老人,治好了年轻人的“躺平”清华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