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00的淮海路,午休的人们从写字楼鱼贯而出。这是Jessie一天中最忙的时刻。两周前,上海力宝广场星巴克开业,她成为了这家新店的经理。附近办公楼众多,每到午休时间,咖啡需求旺盛,店内总是大排长队。美式、拿铁、馥芮白……一杯杯咖啡从Jessie手中送出。她当了8年咖啡师,对流程早已驾轻就熟。客人们往往行色匆匆,拿上就离开。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会被墙上的手绘鱼尾吸引目光,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打量。Jessie便会走上前,向客人讲起它的来历。这是星巴克在上海的第1000家门店,也是中国内地的第6000家门店。更特别的是,22年前,这里也是星巴克进驻上海开的第一家门店。这幅鱼尾手绘,就是为了纪念星巴克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而作。Jessie对于上面标注的每个时间节点都如数家珍。鱼尾串起的编年故事里,也藏着她的青春和成长。94年生的Jessie,在参加店经理面试前,并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去上海第1家、也是第1000家星巴克门店的机会。当面试官伙伴告诉她这家店的非凡意义,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2014年,刚满20岁的Jessie在星巴克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对咖啡并不了解,只是因为“觉得星巴克听着很酷”,就加入了星巴克伙伴的团队。当时从未喝过黑咖啡的她,在店经理的推荐下尝试了一次,差点苦得掉眼泪。但喝得多了,她渐渐品尝出不同咖啡豆的独特风味。原来它们除了苦,还有巧克力、坚果、柑橘等丰富的口感。此后,她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越来越沉迷于咖啡的世界。8年后的今天,她从一个咖啡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店经理,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第一杯黑咖啡,因此格外能理解,这家店对很多人来说是特别的。“这里可能是有些人到过的第一家咖啡店,是品尝的第一杯咖啡,是努力打拼的第一份工作……它的意义绝不只是一家星巴克门店那么简单。”新店开业的这些天,Jessie遇到了许多20多年前就来过初代力宝店的顾客,他们特意回到老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位40多岁的女士,7:00营业,她6:50就等在门外,Jessie看到后,连忙开门将她请了进来。她说自己22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就喜欢来这家店喝咖啡。听说重开,第一时间就想来重温回忆。客人很有仪式感。Jessie按照她的要求,用马克杯为她做了咖啡,帮她合影留念。临走时,她还打包了一份蛋糕。店内还有一面巨型杯子墙,展示星巴克每只“城市杯”。客人们会和Jessie聊起自己去过哪些城市的星巴克,曾经买过哪些、搬家时丢过哪些、不小心砸碎过哪些城市杯。“星巴克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长,包括我自己的。我想这家店的意义就是把大家对咖啡的情怀传承下去。”每天,力宝店的伙伴们都会举办咖啡教室,用咖啡压滤壶煮制好喝的咖啡,与来往顾客分享。 咖啡压滤壶是一种浸泡式的咖啡制法,过程比较简单,有点像泡茶,口感上也更返璞归真。2014年,Jessie刚入职时,最先接触的就是咖啡压滤壶。后来随着咖啡文化的不断发展,手冲、虹吸等各种咖啡煮制方式不断涌现,而Jessie则希望可以回归初心,将品尝咖啡时最初的惊喜和感受,带回到顾客身边。更特别的是,这家店的每位伙伴,都穿着代表回归初心的绿围裙,哪怕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原门店已经是黑围裙咖啡大师了。“伙伴们都是从绿围裙开始成长的。重新戴回绿围裙,对我来说,也是提醒自己,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出发时的热爱。”22年前,“老伙伴”Janson就曾在力宝店工作。
作为“元老”,他见证了从1到1000的过程中,上海咖啡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心。
2000年,他还在上大学,想找份有意思的兼职,被朋友推荐去了星巴克。当时上海的咖啡文化也才刚起步,喝咖啡的人远没有现在这么多。但他没想到的是,第一天来到店里,已经座无虚席,连门口的草坪和花坛都坐满了人,每个人手捧一杯咖啡,惬意地聊着天,场面“比今天的‘网红打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刻,他突然涌起一股自豪感,暗下决心,以后要把咖啡当事业,一直做下去。来兼职前,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还算是懂咖啡的,毕竟从小在家就一直喝铁罐装的速溶咖啡,大学期间还在老师那里喝到了珍贵的巴西咖啡。直到加入星巴克,他才发现“自己对咖啡一无所知。”第一次知道,原来豆子有那么多产地、有那么多冲煮方法;点单时居然还能选低因、脱脂牛奶……甚至可以自己研究创新饮品。Janson记得,那时候他们接触的客人,绝大多数对咖啡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合一。经常有人点了浓缩,拿到手失望地发现只有一小杯。或是根本不知道美式、拿铁、摩卡有什么区别,点单纯属开盲盒。而当年最热销的一款咖啡,是卡布奇诺。因为萧亚轩唱了一首叫《Cappuccino》的歌,说爱情就像卡布奇诺。一时间,年轻人都知道了这个名字。为了能让顾客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咖啡,Janson和伙伴们每次都会调整不同的做法,然后一杯杯拿给客人试饮,直到得到对方的肯定为止。以卡布奇诺为例,加不同的糖浆会产生不同的口味。顾客一一尝过来,等喝到自己满意的,Janson再告诉他:这是香草卡布奇诺,你以后也可以像这样点。如果有人点了黑咖啡,Janson就会根据对方的喜好推荐合适的豆子。他曾成功让一位习惯了焦香口感的老先生爱上了酸度更高、水果味更浓的肯亚咖啡。“当时的我们,是以能够做一杯让顾客称赞的好咖啡为傲的。”在门店营运7年后,他进入了星巴克中国支持中心,转向做咖啡教育。虽然不在一线,但对咖啡的爱依然热烈。这次老店重开,他第一时间回到这里,看看自己最初的起点。一切好像都不一样了,更明亮、更有设计感的店面,更绿色环保的理念,更年轻的面孔……但也有一些东西是始终未变的,那是自己的坚持和初心。从2000年的上海首店,到今天的第1000家店,星巴克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对上海咖啡来说,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2017年,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开业,开拓性地创造了咖啡奇幻乐园,成为了旅客打卡上海城市的地标之一。2019年,中国首家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亮相上海外滩源,“Bar Mixato”特调酒吧亮相上海烘焙工坊,拓宽升级了“第三空间”,为我们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2021年,星巴克全球首家“向绿工坊”登陆上海,探索绿色零售新模式。星巴克在上海走过的22年,也是这座城市咖啡文化飞速发展的22年。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共有咖啡馆7857家,数量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是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如今,上海的星巴克门店数量率先达到1000家,领跑全球。
这个熟悉的绿色美人鱼logo,早已悄然渗入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白天到黑夜,它像繁忙都市中的小小绿洲,永远欣然接纳着每个人,提供给我们温暖和归属感。
它不断成长的足迹,深入了城市的血脉,将上海包容、进取的底色尽数体现,也逐渐生长为海派文化的一部分。
更多像Janson和Jessie这样的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努力拼搏,收获个人成长的同时,也成为了上海城市精神的注脚。
不管时代如何飞速向前,只要他们走进力宝广场这家小小的门店,总能想起自己来时的路。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强调星巴克已经融入上海这座城市,更多像Janson和Jessie这样的年轻人,也通过自己的打拼,用自己的努力展现出上海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