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里努力谋生的普通人,和他们的英雄主义
不知不觉间,疫情马上进入第四个年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察觉到,很多东西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当世界变得遥远,年轻人们开始更多关注“附近”,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日常的世俗生活,在细碎的日常中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无论时间如何推移,作为一种带着吆喝和生意的世俗文化,市井气的自为与热闹,铺张而有元气,始终温暖着人们不安的心。因为它是鲜活的,有烟火气和人情味,也因为在一个个真实鲜明的小人物中,能看到同为普通人的我们努力过活的影子。
那些在市井里努力谋生的普通人,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主义。
新市井,新农人
活跃在市井江湖中的,大多都是如同你我一样的普通小人物。他们不是知识分子,但也有属于自己一套“过日子”的生活哲学:努力生存、挣钱养家,是支撑他们的动力,也是他们身上感动人心的质朴之处。
随着手机短视频应用流行开来,越来越多人习惯于将自己的生活搬上屏幕。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故事,也得以打破时空界限流传开来。
四川甘孜州稻城县,26岁的藏族姑娘格绒卓姆有另一个名字。在快手上,她是拥有211万粉丝的“迷藏卓玛”。2017年,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在玩快手,她也凑热闹注册了账号,和别人一样发些带有美颜功能的自拍短视频,但播放量寥寥。
格绒卓姆
直到当年5月,情况一下子就变了。那回卓玛和父母上山挖虫草,想着外面的人没见过这东西,便交代父亲拍下她挖虫草的视频。山上信号不好,她爬了一个多小时,到山顶才把视频传了上去。
没想到第二天这条短视频火了,播放量达到60万,她的快手账号瞬间增加了3000多个粉丝。更让卓玛意外的是,有几百位粉丝私信问她“虫草怎么卖”。卓玛开心地跑到县城的邮政快递,把虫草寄给粉丝,一下子就挣了2000多块钱,相当于她当时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经过几天的慎重考虑,卓玛决定放弃开小吃店的计划,以后就在快手发视频挣钱了。
成为快手达人之前,卓玛家是村里最穷的。小学毕业没多久,14岁的卓玛就外出打工了,在景区干过导游,也当过火锅店的服务员,都没挣到多少钱。到了用快手拍短视频时,村里人都觉得卓玛不做正事,“怎么可能光用手机做生意?”
卓玛家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一个闭塞的山村
对用短视频和直播卖当地特产虫草和松茸,卓玛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但一路飙升的粉丝数和交易量给了她信心。
有一次一位广东粉丝留言说要买2000根虫草,因为量实在太大,卓玛觉得粉丝在吹牛,加了微信发了自己的定位后,就没在意这件事。结果没想到,粉丝找到了自家门口,她才相信粉丝的话是真的。这位广东粉丝开出的收购价比当地价格高,于是这2000根虫草,就让卓玛多赚了6000块钱。
后来,找卓玛买虫草、松茸的粉丝越来越多,销售额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快手上赚了钱,卓玛带着70多岁的奶奶去了拉萨。到布达拉宫时,卓玛的奶奶忍不住落泪,因为这是她一辈子的心愿。
卓玛在快手上分享她的生活
卓玛的快手里既有她上山挖虫草、松茸的视频,也有放牦牛、喝酥油茶、吃烤肉等各种藏族生活场景。视频中,她总是素面朝天,用最质朴的方式记录她的日常生活,而这种原生、不矫饰的真实感,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快手这一短视频平台的特质。
快手的流量分配机制推崇去中心化和“流量普惠”的原则,无论你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还是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的骑手,又或是在大学里执教的教授,都可以在快手上平等地记录生活。这吸引着更多人来快手分享生活,也自然带来了市井的吆喝和生意。当热闹的氛围随着人来人往而不断增长,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市井正在快手上徐徐展开。
市井在变,人情不变
与庙堂相对,市井首先是一个生存的场域。在市井中的普通人,自有一套生存原则。务实圆通、忍耐顺应,甚至斤斤计较,都是他们在市井闾巷间的生存智慧,但这不意味着市井人就是自私的。事实上,在快手这个新市井上,一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斥其中。
17岁那年,卓玛卖出的虫草和松茸比她更早地走出了县城。一年之后,她才第一次离开家乡稻城,因为入选了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她要去北京接受快手组织的培训。快手为包括卓玛在内的幸福乡村带头人定制了免费的“MBA课程”,课程包括品牌建设、团队管理、直播卖货、物流管理,教他们如何利用快手生态实现脱贫。
乡村里的“MBA课程”
回去后第二年,卓玛就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积极带动村民脱贫,“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自从卓玛一单卖出2000根虫草后,村里人就相信了快手的力量,纷纷把自家采挖的虫草、松茸统一交给合作社销售。由于省去了中间商,卓玛可以卖到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当年合作社的销售额就突破了400万元,成功带领村里人脱贫。
农产品滞销是我国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卓玛的故事表明,智能手机在乡村的普及和短视频、直播业态的兴起,让一切都有了改变的机会。
卓玛在家中直播带货,售卖合作社的松茸
卓玛目前是村里的副书记,她一路走来的经历,不仅代表着那些活跃在快手上的新农人,还代表着一批依托快手新市井生态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代表。
同在四川的阿坝州甘家沟村第一书记张飞,用快手拍摄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帮助村民销售腊肉、土鸡、松茸、蜂蜜等好货,成功帮助26户村民全部脱贫;而在1200多公里外的贵州黎平,盖宝村第一书记吴玉圣受到当地侗族七仙女传说的启发,用快手宣传侗族琵琶歌、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村创造了上百万收益……
卓玛、张飞和吴玉圣,都曾接受过快手“乡村MBA课程”的培训,然后作为村里的“CEO”和“CMO”,指导村民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实现脱贫。这个过程,被记录到一部名为《快手幸福乡村MBA》的短片中。
点击观看视频
同样地,直播带货这种蔚为大观的脱贫方式,也在一部名为《我和我的村》的短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短片一开始,冯巩主演的村干部老冯召集村民开会搞直播带货,却得不到响应,他只能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但应者寥寥。真当开始尝试直播了,过程中还事故不断,惹得村民们怨气连连。
而在经过三幕村民劝说戏,渲染了老冯对直播带货的坚持后,短片终于在第四幕时巧妙地设置了突变,通过一位大娘的口,揭示出老冯此举的原因:村里上万斤农产品滞销,直播带货可以帮村民推销村里的好货。最终,短片以喜剧结尾,村民被老冯的责任心所打动,纷纷前来为直播带货助力,为村子的集体利益共同发力。
据快手官方数据,2021年,中国超过2000万用户从快手平台获得了收入,其中1200万创作者来自中低线城市。快手,成了生活与生意的融合之处,也因此创造出动人心弦的市井故事:在这里,无数个像卓玛一样的普通人,依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生活,也帮助更多的人过上了好生活。
在快手
从生活到生意
快手就像一个生活博物馆,收藏着每个在市井中生活的人的记忆。无数个真实的短视频背后,是快手达人与“老铁”们间真诚的情感连结,这在互联网上显得尤其珍贵,以至于主播一声“老铁”,他们往往就“冲”去下单了。
在每个人每分每秒的真实生活里,生意自然地生发出来。如今每天都有6.2亿人汇集到快手分享他们的生活,快手新市井的规模也因此变得庞大无比,这不仅使市井小人物的脱贫梦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也连接了更加广阔的生意。
快手,记录市井人间里的每一种生活
前文提到的《我和我的村》就是一支广告创意片,系快手“百村干部斗直播”大型营销项目的先导片。通过今年过年期间联动全国100个村的村干部进行直播带货,快手在推介地方特色好物、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通过巧妙且合时宜的品牌植入,既帮助客户谷粒多完成了品牌春促期间的市场视野抢占,又在潜移默化中彰显了品牌的社会责任。
这也是快手商业化营销服务平台磁力引擎为品牌定制的内容直播类营销项⽬,基于快手新市井商业的鲜活烟火气,联动快手平台达人,辅之以多样化的营销工具,助力谷粒多提升品牌声量与情感温度。
快手x谷粒多“百村干部斗直播”项目海报
“基于与客户的合作,快手契合了乡村振兴需求,为谷粒多找到市场并解决了生意问题。”在刚刚闭幕的2022年金投赏国际创意节上,其评委在评价该项目时说道。无论什么时代,品牌终究要找到合适的土壤去做营销,而随着如今品牌营销越来越转向润物细无声式的心智占领,快手新市井生态的自为与活力,恰与力求贴近消费者生活的品牌需求深度契合。
磁力引擎的营销,扎根于快手新市井商业的真实底色,让营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将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合二为一。正因如此,快手磁力引擎获得了本届金投赏年度品牌,《快手幸福乡村MBA》和“百村干部斗直播”项目也分别获得了金投赏全场大奖和铜奖。正如金投赏大奖评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蒋青云所说的,“新线市场呈现出追求美好生活的趋向,似乎超出我们的预期。”
只有生活,才有生意。来自市井的动人故事,是快手磁力引擎提出“新市井商业生态”的源泉,也是它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去年快手上市,卓玛作为六位快手用户代表之一,被邀请来北京为快手上市敲锣。这代表了快手这家公司所看重的东西:普通人、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不甘平凡的梦想。
作为用户代表,卓玛(左三)为快手上市敲锣
一开始,卓玛从来没想过,拍短视频能改变自己甚至周边人的命运,但改变确实已经发生。现在,经由快手磁力引擎的关注和推介,卓玛和其他幸福乡村带头人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所看见。他们的身上,传递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努力过上好生活,就是市井普通人的一生,这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
市井百态,最具活力。当旧市井逐渐远去,一种新市井正在快手上繁盛起来——它消弭了时空的限制,让烟火气无远弗届。市井中,有生活的难,也不乏人情的暖;有生意的苦,也不乏成功的甜。人来人往中,人们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发出平凡生活中最闪亮的光。
(注:除特别注明外,文中数据均由快手官方提供)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袁昌佑
作者丨夜间部
图片来源丨快手磁力引擎 快手用户@迷藏卓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