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卧底”探月学院8小时:原来爱学习的孩子,都有这个特质

“卧底”探月学院8小时:原来爱学习的孩子,都有这个特质

育儿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伊伊妈妈朗读音频

音乐:Aage Kvalbein&Iver Kleive-Air

歌曲:崔健-盒子+最后的抱怨


如果有以下三所高中,你会给孩子选择哪一所入读呢?

A高中,执教老师履历耀眼:

校园里随便哪位擦肩而过的“路人”,可能就是哈佛、清北的毕业生;

B高中,往届毕业生成绩斐然:

平均每人斩获3.6份国内外高校录取通知书,其中不乏帝国理工学院、纽约大学等世界排名靠前的知名院校;

C高中,由一名高中生创办。

估计大家会在AB中左右为难,而最后的C高中好像走错片场一般……

但在现实里,这三所高中,是同一所——探月学院

原本打算在草长莺飞的四月末,正式拜访这所高中,却因为不断突发的疫情拖延至九月末……暑假前听闻孩子们正在上网课,我便找了负责对接的李萌老师,问能不能旁听几节。

李萌老师很快发来课程名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中国文化史导论》……

我:?

这是高中课程吗?怎么听起来和我的大学课程差不多?


我又翻了翻这所学校的宣传手册,上面写着“走班选课制”“必修课与选修课”“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选择相应难度”……

我:?

作为一所高中,师生不是应该全力备战高考吗?说好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呢?你们搁这选啥呢?


后来我真的去听了前面提到的那几堂课,重温大学校园高中课堂,才发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远不止于此……

《经济学》
“如果想来学赚钱,那就退课吧”

时间:2022年9月
地点:探月学院教室

这是一堂经济学的公开课,没错,开给高中生,9-12年级不等。

年轻的经济学老师通常会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如果你是想来学赚钱,那么你先退了这个课吧。”

教室不算太大,左手边还摆着电钢琴和吉他;学生也不多,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台下大多数学生是已经选了这门课的,余下则是想选这门课但又不确定自己喜不喜欢,就先来试听一下的。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坐着,座位也不固定,相比起后排,前排同学的背影多少有些孤零零……嗯除了课程名字和选课制度,连座位选择都很像大学——为了玩手机、早退方便,也总是先坐满后排,然后来晚了的同学一脸懊恼或是认命地,就座前排。


有人正好坐在两张桌子中间,我看着她面前10公分左右的夹缝,忍不住在想她一会要怎么做笔记……

开课后有三两个学生迟到,他们不声不响地推开门、走到座位上、拉开椅子、直接坐下,没有一个人解释为什么,也没有一个人被老师叫住质问“为什么迟到”“下次早点来”。

倒是有个女孩在坐下前,煞有介事地冲着老师,行了个九十度的大鞠躬,棕黄色的披肩长发跟着在半空中画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旁边同学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声,老师也笑了下。

像抛出石子打破平静湖面,女生反倒没事儿人一样坐下,课程继续。

大概是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桌椅下面都带着滑轮,奇形怪状的桌子拼凑在一起或许是个规整的圆,但此刻它们零散着,像教室里涌起的波浪。

桌面上摆着各种水杯和饮料瓶,不知道谁还带了一小罐椰蓉饼,我这才发现,竟然都没有书本

几乎是同时,我脑海里立刻响起高中班主任的声音:“来上课不带书和笔,就像战士上战场不带枪!”嗓门大得我在几年后都一阵阵眩晕。

我又看了看那个坐在两张桌子中间的女孩,她微微偏着头,偶尔小声回答着老师抛出来的问题。阳光落在空荡荡的桌面上,又透过桌缝,在地上留下一条闪亮的线——我突然觉得,原来不带“枪”也能认真听课、好好学习……

这是上午最后一堂课了,教室里暖洋洋的,却并不让人感觉昏昏欲睡。

其实从拿到课表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开始惴惴不安——作为一个十几年求学生涯数理化成绩都非常惨不忍睹的人,我实在不想再和任何公式、数字打交道……

但此刻,坐在探月的《经济学》课堂里,我只觉得自由

在这个教室里,“老师”“学生”,甚至包括“来访者”,都只是一种称呼,而非权力等级的象征。不用分数和成绩衡量彼此,没有人会被贴上“差生”“优等生”的标签,也不必遵守什么乱七八糟的规则,就只是一群纯粹的“求知者”聚集于此。

而整个过程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们反而更容易专注于知识本身了。

起初那个关于探月的孩子们为什么高中阶段就能和别人大学生活差不多的问题,好像有了一部分答案。

年轻的经济学老师”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不仔细看,你这个文章还蛮好看的”

时间:2022年6月9日
地点:探月线上课堂

这样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探月的“特产”吗?又或者是因为师生年龄相对接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身份差距?

别急,我还听了堂《中国文化史导论》——探月荣誉课程之一,是学习者们的必修课。疫情期间改为线上进行。

执教的施圣元老师,年过半百,穿着灰色衬衫,背后书架看不到顶,目之所及虽然满满当当但规整有序;

网课另一端的学生们则随意了很多,有人头上扎着小辫儿,有人背后是正在做家务的家里人,至于穿着睡衣、视频逆光、“死亡角度”,估计已经算网课标配了……

施老师一脸习以为常,连开场白都没说几句,便直接请大家开始作报告,点评穿插其中:
“有时候学问做得越清楚,越没有标准答案。”
“对庄子有兴趣可以看看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
“不仔细看,你这个文章还蛮好看的,不要被自己的文笔带跑,要注意思路。”

——听起来不太像是一名高中老师会说的话,但也不算特别出人意料。

真正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作报告的同学很坦然地说自己“这里不太清楚”“那里没听懂”,甚至还有人说自己“这部分参考了别人的分析”……

在我的潜意识里,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当众表露自己的疑惑,都是很羞耻的事情。

听起来好像很离谱?但与之相匹配的记忆是,站在座位上垂着头,说不出一个字,脸上火辣辣的,整个人窘迫得很。

急性子的老师会说:“你不会就说不会,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

可要是真的说了句“不会”,老师准保立马发火:
“讲多少遍了这道题,你怎么能不会?”
“你爸妈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不是天天来玩的!”

那短短的一分钟,像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用度“秒”如年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工作这么多年了,我偶尔再梦到这个场景被吓醒时,心里还像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一样慌张……

但施老师的课堂,不是这样的。

后来快下课了有学生才进入教室,慌慌张张打开摄像头:“对不起老师,我闹钟没响,睡过头了……”

施老师说:“时间来不及了,下堂课你先作报告吧。”语气没有丝毫波澜,课程如常进行。

课后我问施老师:“迟到会影响期末成绩吗?有什么惩罚吗?”

施老师语气依旧淡淡:“会记一次迟到,对成绩影响不大,但少上课就是最大的损失了。”

你看,当老师把重点放在求知本身,孩子们就能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实事求是,坦诚表达没学懂,也不会觉得暴露出知识漏洞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

这样诚实、舒展的师生关系,看得我很是羡慕。

课后,施老师在答疑,不知道哪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了条可爱的小鱼。

当平等和自由,而非恐惧和讨好,成为师生关系的底色时,学生们可以把更多的生命能量花在自我成长上。不会被无穷无尽的自责拖入自我否定的深渊,也不会过度评判自己,将原本旺盛的学习热情彻底消耗干净……

说得再直白些,在探月的教育生态中,老师可以是引导者,可以是同行者,同样需要恪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但他们始终是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所用的。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探月的高中生们像极了寻常意义上的大学生:

内在自我健全且强壮,有尝试、选择、犯错误的权利,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尊重,能量也不会消耗在无意义的关系拉扯上,因而得以在相同时间里完成了更多生命体验。


带高中生创业
“巴不得他们全都完蛋一遍”

时间:2022年9月
地点:探月学院会议室

午饭后,我们在会议室里采访“年轻的经济学老师”——唐羿。

探月的小黑书上,他的名字后面跟了一长串标签:
项目孵化中心负责人,经济学老师;
文理学院数学/经济/哲学本科;
摩根士丹利风险分析师、熊猫资本分析师;
品牌视觉设计工作室主理人、一个小作家。


聊起和学生的关系,唐羿老师认为这其中也伴随着他自己的成长:

“刚开始带学生们创业时,我是很桀骜不驯的(笑),觉得自己有金融、投行的背景和经验,满心都是‘我一定要让他们成功做完这个项目’和‘听我的肯定行’。但随着教课的深入,我发现这些从业背景只是一个标签,并不意味着学生们会全盘接受

后来就慢慢变成,我提前讲清楚利弊,放手给他们试错的机会,让结果自然而然呈现,反正有学校和老师兜底。我有时甚至巴不得他们的项目全都完蛋一遍(笑),重新爬起来再去追求,这是真的渴望。”

但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唐羿老师说不是哪个醍醐灌顶的瞬间,而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停观察学生、反思复盘完成的。

《中国文化史导论》的施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学生能坦诚表达自己的不懂,其实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最近才慢慢做到这一点。”


这中间的“努力”是什么呢?

“学习看见学生犯错时背后的努力,那也代表了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与态度。”


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背后,有老师本人强烈的学习、成长意愿。

但这还不够。

《经济学》公开课结束前,唐羿老师说:
“今天上过这节课,希望大家以后再看到各种各样所谓的‘政治性事件’时,不要觉得离自己特别遥远、没有意义,要学着仔细思考事情的来源,以及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我觉得社会科学这种课程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此,反复思考、反复认知。”

老师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允许学生“挑战”自己,不划定绝对的是非对错,也不把自己放在权威高位上,所以始终与学生保持着平等交流、礼貌倾听的状态,“学习应该是一种双向流动”,唐羿老师如是说。

唐羿老师讲解创业项目

看着探月的孩子们,你会觉得如果只把分数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是单薄且偏颇的。

相较于传统教育体系内的按部就班,他们在高中,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个模糊的规划,不是“我妈说学这个好找工作”,也不是“只要能上985、211,什么专业无所谓”,而是相对纯粹的“我喜欢这个方向”“我好奇这个领域”“我关心这个群体”

自我认知、全球疫情、教育创新、非暴力沟通、生态环境……这些看似宏大又虚无缥缈的命题,其实恰恰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真实又具体的联结。

孩子们是被鼓励着去做更多探索的,这种鼓励,不是出于对结果的笃定,或者说比起结果,探月认为孩子们在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更珍贵。

其实探月一早便清楚到底想要培养怎样的高中生,就像入学申请表上问的那样:
“你如何定义‘自己’,什么塑造了今天的你?”
“有什么事情是你愿意花一下午的时间甚至会忘记时间去研究的吗?”
“如果在未来有一项全新的技术或是科学发现是你有能力也一定不会创造或发布的,它会是什么,为什么?”
“你觉得你的到来将如何使探月社区变得更好?”

这些问题是在问我们想把世界交给怎样的年轻人,也是在问,我们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向外看世界,向内看自己。

探月给出答案:“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写在最后

从探月学院离开时,落日将近,校门口有检查核酸证明和健康码的吆喝声,像是一条理想和现实的分界线。

你看这世界,病毒、战争、死亡、谎言……可能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

星野道夫说:“人们总是与时代共存的,身不由己。”我们一次次发现自己面对世界时的无能为力,越来越相信“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变老,对世界没了兴趣,丧失斗志,也再不谈奢望。

可是也有一群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一方天地里,蓬勃又勇敢地,野蛮生长——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一群人在仰望星空。”

实不相瞒,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关于教育的最好样子了。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未来的教育,将去向何方?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给出了这样预判:

今天的学校

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教育的变革将成为必然!

教育,不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

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未来的父母不应该再对学校顶礼膜拜,

不应该再相信学校的绝对权威,

而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投入——

推荐阅读:

《未来学校》朱永新 著

带未来的父母,重新定义教育

↑长按扫码购买

《未来学校》

市场价48元,学堂价仅售31.2元


作者介绍






王美文儿,努力多写美文儿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伊伊妈妈,企业HR,用声音传递爱与自由的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
优惠抢购《未来学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了解学习真相,培养自主学习的孩子北京中心正式搬家!来“学院8号”找我们吧!看起来显老的人,都有这个特点!你中招了吗?一生四段感情,备受折磨无一美满,37岁匆匆离世,原来爱就是惩罚哥大教授花40年走访哈佛、剑桥、斯坦福发现:成功的人都有这个特质。。。揭秘丨人均月入5w+!香港高薪毕业生居然都有这个特点!19岁谷爱凌年赚1.4亿,恋爱学习两不误,斯坦福所有课程全满分?【庭院种菜】蘑菇土种菜的潜在危害起点低,却成功翻盘逆袭的人,都有这个特质……在学校里受欢迎的孩子,大多有这几个特质,看看你家娃中了几个?真正优秀的人,都有这种特质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有这3种表现的孩子,说明很聪明我欣赏的女孩,身上都有这些特质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专属的困扰!这一规律,做父母的千万别忽略!真正厉害的人,都有这3点特质升职:工作能力强的人,都具备这五个特质,你有吗?改变历史走向的数字层次高的人,往往都有这三种特质如果你热爱学习,这次分享千万不能错过万水千山帝王蝶每个自主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会引导的父母拖拉磨蹭、不爱学习?独立自觉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的父母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越没出息?看看爱顶嘴的孩子,你就知道了真正厉害的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不被鼓励的孩子、被忽略的孩子、被溺爱的孩子,你是哪一个|阿德勒“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就是没兴趣”:70%孩子不爱学习,是忽视了这方面崩溃!火车被砸!多伦多大批乘客被困18小时:食物耗尽+厕所被封!全省500起车祸!6-14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什么心理特点?(建议收藏)哈佛博士9.3分神作!脑科学解读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名校校长:真正的人才都有5个特质孩子也会有“内耗”,减少孩子的各种内耗,是让孩子高效学习的秘诀之一有气质的高级女人,身上都有这个特质工农红军每月有10几塊大洋吗“卧底”AI作图群,我发现了他们日赚千元的秘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